不再清

2010-12-29 00:00:00沈奇岚
中学生天地(B版) 2010年12期


  怎样才算是清纯呢?齐眉的刘海?学生裙?不施粉黛的素颜?倘若拿这个问题去问不同的人,得到的必然是千差万别的答案。
  有趣的是人们的清纯标准。有点文艺腔的女生会觉得桂纶镁的微笑清纯无比。年纪稍长一些的男孩子怀念刚出道时的范晓萱,那个还没有染头发也没有浑身刺青唱摇滚的女孩是“清纯”二字的化身。如果问问爸爸妈妈,他们理想中的清纯明星是谁,很有可能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名字。找出这些明星的照片来,却有惊人的纯美。
  刚刚开始关注明星的人很难想象,蔡依林刚出道时,走的也是清纯路线。章子怡刚拍第一部《我的父亲母亲》时,也同样一度被形容为清纯无敌。
  有趣的是,清纯仿佛是一种在水一方的理想,人们隔着时间的河水,宠爱和膜拜着楚楚动人的少女和少年。可现实世界里的明星总要长大,不可能永远清纯。每当这些明星稍稍成长一些,或者说,稍稍转型,人们就立即觉得她(他)们不再清纯了,于是开始寻找下一个代表清纯的明星。还是漫画明星的清纯期比较漫长,因为不受现实时间的影响。毛利兰和灰原哀,永远都在读书。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每个年代有不同的清纯,每当有人说这个年代很难再有清纯的明星时,其实未必。只是说话的人心里有一套清纯的标准,而在这个时代里比较难找到符合这套标准的人。20年前,女学生穿牛仔裤就被班主任视为不再清纯或是学坏了,其实不过是女孩的牛仔裤冲击了老师未能跟上时代的审美标准。
  “不再清纯”就成为了老师纠正学生的正当理由,仿佛学生就该永远清纯——或者说,永远都像老师所设想的那样清纯。这又如何可能呢?年轻一代总有自己的品味,如果喜爱的事物和自己的长辈一样,也是一件颇为恐怖的事。所以如果被扣上了“不再清纯”的帽子,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不符合某些人的理想审美而已。
  再说,清纯不再是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呢?也未必。有时候看看广告真是很励志,超过40岁的张曼玉是那样美丽。当年她和成龙一起拍《警察故事》时,也是清纯的少女明星之一,长着兔牙,笑起来露出八颗牙齿。她拍摄《流金岁月》的时候,穿着校服的镜头,是一个时代的清纯印记。她是成长得很好的女明星,不和岁月掰手腕,认真工作,超过30岁就不再装少女,清纯不再,却比原来更有光芒。
  所以清纯不再,并不是什么让人扼腕痛惜的事情。那意味着走过了人生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总是十分美好,让人流连忘返,常常叫人念念不忘,以至于希望大多数的人都留在这个美好的阶段。可人总要长大,了解世界的灰色,理解世界中许多没有道理可言的规则,并学会和这个世界周旋。保持清纯是一件无比奢侈的事情。当人们抱怨这个时代不再有清纯的孩子时,要指责的根本不是孩子,而是这个逼着孩子们不再无忧无虑的世界。如今要求和成年人共同面对同一个世界的孩子呈现出格外的清纯来,这是一种奇怪的要求。
  早在几十年前,美国的哲学家波兹曼发现了这个时代的一种症状,叫做“童年的消逝”。那是成年人的世界通过电视和各种信息渠道入侵了儿童的世界,造成了童年的缩短,甚至消逝。
  清纯可以不再,但是天真需要保持。天真意味着了解世界的复杂和灰色之后,依然选择积极的应对态度。天真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是一种散发光芒的巨大能量。天真不再,意味着这种能力的丧失,倒是一件让人痛惜的事情了。
  清纯犹如只开一季的花,总有一天会谢去。但天真犹如绿油油的树叶,只要心灵饱满,生命之树依然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