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房里的香甜陷阱

2010-12-29 00:00:00胡蝶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0年27期


  当你走进香气扑鼻的面包房,你知道那些甜蜜的外表下可能隐藏着一些陷阱吗?
  
  陷阱一:松软面包加了
  许多改良剂
  许多人都喜欢松软面包的蓬松口感,可蓬松后面藏着什么秘密呢?
  把一个小碗大小的面包使劲揉捏,就会发现面团实际上还不到面包体积的1/3,这就是面包改良剂的“功劳”。
  面包改良剂是一系列添加剂的总称,最基本的包括乳化剂、增筋剂、防霉剂等。改良剂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使用没有危害,不过近来的质检结果发现,有的商家在面包改良剂中添加违禁的溴酸钾,虽然能起到增白、强筋、增加弹性的作用,但可能会导致癌症。
  怎样辨别面包中是否加入了过量的改良剂呢?不要贪图太过松软的口感,这样的面包不要买。面包的体积在面团的2倍以下是正常的,超过了就应提高警惕。
  
  陷阱二:全麦面包用色素
  全麦面包并不都是用全麦粉做的,而是全麦粉加部分小麦粉。可是如果全麦粉实在太少,就表现不出“全麦”的样子来。因此,就有面包房往面包中加入焦糖色素等来蒙混过关。焦糖色素是常用色素,对人体危害也很小。但这种染色“伪全麦面包”营养价值低,没有相应的健康功效,尤其升高血糖的速度比真正的全麦面包高很多。如果糖尿病人长期误食,会对其健康造成极大伤害。
  怎样才能选到真正的全麦面包呢?有关专家指出:全麦面包首先会比较粗糙。购买时要注意观察,是否组织过于细腻,是否面包中有大量的天然麸皮。其次,全麦面包应该呈天然褐色,而且不那么均匀。如果面包颜色太深,已经接近黑色就可能有假。再次,全麦面包较柔韧,口感比较粗糙。
  
  陷阱三:面包中用的都是人造黄油
  不光是菠萝包、丹麦牛角包等此类又酥又香的面包需要大量黄油,几乎每种面包都需要用黄油。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基本上用的都是人造黄油,尤其是那些便宜的小面包房。
  人造黄油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其危害比猪油、牛油等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大得多。大量研究指出:反式脂肪酸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更容易使人发胖。
  天然黄油和人造黄油的香味不一样,前者更柔和。但是,如果在面团中加入少量人造黄油是根本吃不出来的。因此,只能从标签上辨别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标有“酥油、起酥油、植物起酥油、植物脂肪、人造黄油、麦淇淋、植脂末、奶精”等字眼的统统不要买。
  
  陷阱四:水果面包多用香精、色素
  有业内人士透露:真正用果汁做的水果面包几乎为零,许多水果面包的“水果味儿”都是用香精、糖和酸味剂调出来的,再用色素打扮一下,就一副“水果模样”了。那有果肉的面包会不会好一些呢?按照国家标准,果肉面包的果肉含量应该占50%~60%,但是很多地方都没有达到。水果加得少,自然香味和味道都不够,因此果肉面包中也会加入香精和色素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其实,人们用常识就能辨别。经过高温烘烤,果汁的颜色哪儿还能这么鲜艳好看?因此,颜色太鲜艳浓郁的面包就不要买了。天然的水果香味清新自然,味道比较淡,如果香味特别浓郁的就肯定加了香精。
  
  陷阱五:火腿面包用劣质火腿充数
  火腿面包里也有猫腻。不同火腿的价格差别非常大,为了降低成本,许多小面包店都会选择便宜的火腿来做面包。好一点的店用纯肉火腿,图便宜的用的火腿就是淀粉加点肉掺上香精和色素,这类便宜的火腿多是不知名的小厂家生产的,质量和安全都很难保证。
  
  陷阱六:甜面包中加糖精
  除了面粉和黄油,制作面包时用得最多的原料还有白糖。很多面包房为了降低成本,都用甜味剂来部分代替白糖。目前用得最多的甜味剂是糖精和比它更廉价的甜味素。它们的甜度都比白糖高好多倍,价格却便宜许多。长期大量食用这种合成化学物质,对健康没有好处。
  
  陷阱七:奶油蛋糕最暴利
  面包房里最赚钱的是什么?生日蛋糕中最贵的原料就是奶油,但也只有16元/kg。而1kg就能做出五六个生日蛋糕。怎么奶油蛋糕的成本这么低?原来,现在大多数面包房用的早已不是天然牛奶做的奶油,而是植物油氢化而成的“植脂奶油”。
  
  据《人人健康》
  编辑/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