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科学泰斗钱学森逝世前留下的这句话,正在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引发一场“地震”。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1905年废除科举至今,中国现代教育已有逾百年历史;从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改革也已走过了30余年。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我国当代教育制度培养的出类拔萃的杰出人才却寥寥无几。温家宝总理曾经多次表示:“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中国教育问题积弊久矣!
2009年11月14~15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设立的华东师大科教合作研究中心在上海举办了以“科教合作: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汇集了科技界代表、教育部及各地教育行政领导、全国著名重点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教育科学研究人员、新闻媒体等各路精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王延祜、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和高中处处长马嘉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少年专项资助项目负责人田起宏、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智勇、《中国科协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项目》项目实验学校的高中校长、华东师大科教合作研究中心特聘的科技专家和中学学科教学专家等116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济顺、校长俞立中和三位副校长任友群、朱自强、罗国桢先后莅临会议,或发表讲话,或主持研讨,对会议的召开极为重视,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本次研讨会的最大特点是打破系统分隔,强调“科教合作”,实现了在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上的跨领域对话。在大会安排伪16场专题报告上,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杨福家院士,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王延祜和中国科技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处长蒋一教授,从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就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和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指出了目前高中教育中的问题和弊端。和与会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本地普通高中优秀学生培养问题上的思路和举措;来自北京、福建、江苏、辽宁、广东五所著名高中的校长分别介绍了他们在本校杰出学生培养中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困惑;华东师大教育和心理科学的三位教授则为会议传递了最新的国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沿信息。这种跨行业、跨系统的交流,让来自科技界与教育界、大学和中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之间相互交流和碰撞,对于开阔思路和形成共识极为重要。整个研讨会内容丰富、气氛热烈、直面问题、令人振奋,受到参会代表的高度评价,被称作是近十多年相关领域少见的高层次、高水平、商效率的会议。
直面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的问题
杰出创新人才是国家最可贵的资源,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世界各国无不重视创新人才的培育。我国很早就开始了对杰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1978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了超常儿童研究协作小组,采用美国的SMPY(Study of Mathematically Precocious Youth)模式,开展资优少年的研究和评鉴与教育实践;同时国家在中国科技大学成立大学少年班。探索资优少年的教育模式,开展“超常儿童”的教育实验。这一工作唤起了国人对资优儿童和杰出创新人才培养的极大兴趣与关注,此后许多大学陆续建立了少年班,使大学少年班成为我国资优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模式。后来这一模式又被延伸至高中阶段,一些普通中学陆续建立超常班。依照各自的标准选拔出一些优秀学生并对其进行集中培养;许多学生直接被保送进入大学,各大学在选择这类学生方面也有较大的自主权。另一方面,伴随着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等国’内外科技活动赛事的展开,很多高中举办了各种实验班,以此推动优秀学生的培养。
30年来,“超常教育”和“竞赛训练”成为了我国普通高中优秀学生培养的主要模式,它为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后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基础。然而,面对全球化、国际化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新需求,这种以加深知识难度和缩短学习年限为主要追求的培养模式显然已经陈旧。与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相比,我国高中阶段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在观念、体制、模式、资源等方面正面临许多亟须破解的难题。
研讨会上,教育界代表的发言首先直指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中累积多年、亟待“医治”的众多顽症。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指出:“我们的目的,不是去选拔适应既有教育的学生,而是要构建适应学生成长的教育”;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认为,在讨论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前,首先要让教育回归育人的原点,教育不能有太强的功利主义色彩;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智勇则明确提出,必须革除10个毒瘤,还普通高中学生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权利。几位教育行政领导的发言直面问题、直指要害、尖锐深刻,得到了所有与会人员的共鸣。与会代表认为,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正面临着严重困境。这些问题的形成虽然原因众多、积重难返但必须直面,尽快解决。
高中阶段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时期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在本次研讨会上以《高中阶段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时期》为题进行了大会报告。报告中,杨老讲述了钱老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锚老曾经表示,自己一生中有两段求学经历令自己毕生受用,第一个阶段就是在北师大附中学习的时候,在那里钱老度过了“一辈子忘不了的6年时光”。而1951年~1954年在格致中学度过的商中时光,也同样令杨院士念念不忘,“格致中学改变了我,给了我人生观、兴趣,这两样对我一生管用。”
高中的经历为何会令两位科学大师终身难忘、满怀感激呢?对此,与会的教育专家们解答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高中教育下承基础教育,上接高等教育,这一阶段不仅是学生入生中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也是学生开始显现不同个性和才能并决定自己不同生活道路的关键时期。因此,高中教育既要强调共同基础。又要兼顾学生个性发展,既不能像基础教育一样搞“齐步走、一刀切、标准化”,也不能像大学教育一样实施分科教学。兼顾基础和多样化,在两者间保持平衡成了高中教育最大的特点。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高中教育位于最为关键的中腰位置,其教育质量将决定着其他学段的供应和完成。影响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系统的生产,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奠基作用。高中阶段无疑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最为关键的时期。
科教合作项目深受校长教师欢迎
本次会议上,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王延祜主任以“加强科教合作,促进优秀科技后备人才成长”为题做了大会报告,全面介绍和总结了多年来中国科协为培养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所作的工作。他在发言中表示,科技工作者应当响应胡锦涛主席在《庆祝中国科协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学教育和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中国科协历年来举办的多项全国性青少年科学活动和资助的多项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研究项目。为优秀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营造了基础环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搭建了交流平台。
研讨会上,来自项目实验学校的校长、承担项目培训工作的科技专家和中学学科教学专家对《中国科协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八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与会者都认为,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瓶颈。多年来,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带领的《中国科协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科教合作”开展高中科学教师培训,组织起优秀的培训专家团队,打造出“聚焦课堂”、“项目孵化”、“科学精神培育”等享誉全国的教师培训品牌项目,其工作认真、有效、极富创造性,使百余所项目实验学校和近3万名高中教师直接受益。东北育才学校、福州一中、西安高新一中、广东华南师大附中等多所学校的校长纷纷指出,自己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高中生在国内外各类重要青少年科技赛事活动中脱颖而出,都和这个项目、和中国科协对教育的支持有关。实践证明。科教合作是培养高中教师、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平台。
展望未来:勾勒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景
在听取了北京市教委“翱翔计划”和上海市教委的“创新实验班”等普通高中优秀科技后备人才培养的举措和实践介绍后,结合本校参与“科教合作”的体会,与会者普遍感到,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成为第一资源的今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事关国家根本利益的核心战略。然而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不是教育部一个部门能够独立承担的事情,也不能靠基层学校单打独斗。除了在思想认识、评价机制、教学内容等方面做出改革外,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是必须打破原来的条块分隔,整合各种资源。得到科技界、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非正规教育场所、科技活动赛事、社区资源、家长的大力支持,实现从单纯学校培养向社会全面支持的转变,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观念和新人才培养机制,真正实现“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大学和中学牵手、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结合、政府与学校对话”的美好愿景。
最后。华东师大科教合作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协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课题组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做了会议总结。她在分析了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八大严峻挑战后表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顶层制度设计、校外智力支持、学校内部改革、社会文化心态等四个方面着手推进;课题组将汇总整理本次会议各界代表提出的真知灼见,形成一份有关“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建议报告,提交教育行部门;同时课题组还将依托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前八年工作积累的成功经验和科技专家团队资源,进一步为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智力支持,使广大学校、教师、学生受益。她最后建议,在教育部设立高中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由相关部门参与,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扎扎实实地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