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金门两地初中学生科学素质现状比较研究

2010-12-29 00:00:00
中国科技教育 2010年4期


  厦门、金门两地科技交流较为密切。2007年5月31日~6月3日,笔者有幸作为厦门科学技术访问团的一员,观摩金门地区第47届青少年科学展览会;11月26日金门科技教师参访团来我校科技教育座谈,建立两地沟通渠道;另外,我们在厦门、金门两地同时进行了青少年学生科学素质的问卷调查。2008年11月24日,金门科技教育参访团师生一行16人莅临我校,台湾功勋科技教师黄静柯老师做了《台湾青少年科学展览会及学生科技活动运作》的报告,两岸学子分别展示了《窝中传奇——豆蟹的探索》、《植物奇兵——应用江篱净化厦门员当湖水体的可行性研究》等4课题。2009年8月6-10日,我校2名学生赴台北、高雄夏令营考察,并带回台湾地区青少年科学展览会资料。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学子互动等形式,初步分析厦门、金门学生科学素质的现状,探讨两地科技教育模式对学生科学素质形成的不同影响。
  
  一、问卷调查
  
  问卷设计是按照米勒定义的科学素质概念的4个维度,依据2004年中国科协设计的《青少年学生科学素质调查问卷》,并征求了金门科技教师意见,达成共识,就科学术语在台湾地区的不同表述做了修正。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受测查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地域等。第二部分由33道题目构成,分为判断题与选择题两大类,其中判断题24道,用于测查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科学概念,选择题9道,分别测查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第三部分(13~16题)学生科技活动课题来源及参与度。
  问卷同时在厦门中学和金门的“国中”(相当初中)进行,根据金门科技教师的提议,将问卷调查的范围放在九年级,以便就“国民系列教育结束”后对科学素质水平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本次调查在厦门、金门共10所学校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1022份,有效卷908份,有效卷占88.8%,男生465人,女生453人,其比例为1.03:1。具体情况如下:
  1 样本的地域分布
  2008年6月,选取厦门地区岛内5所不同类型学校的初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收回的有效卷中,厦门一中90份,厦门六中91份,松柏中学87份,槟榔中学88份,金鸡亭中学53份。
  在金门相关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对5所“国中”的九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在收回的有效卷中,金城“国中”162份,金湖“国中”146份,金宁“国中”52份,金沙“国中”97份,烈屿“国中”42份。涵盖整个金门地区“国中”九年级学生97.3%。
  
  
  2 科学素质水平的总体情况
  厦门、金门两地达到具备科学素质(4个科学维度的乘积)的样本数为40,占样本总数908的4.41%。中国科协公布的“2004年我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显示,我国公众达到科学素质水平的比例为2.87%。调查表明及金两地初中(或“国中”)生科学素质水平显著高于全国水平,也高于北京地区2004年调查初中生的3.67%(其问卷群体主要在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但厦门本岛学生3.91%少于金门的4.81%。
  根据问卷的设计,具备科学素质的标准是:24个科学概念(1~2题)只要回答正确12题以上;4个科学术语(3~6题,为分子纳米、DNA、Internet)达到基本了解或完全了解的水平;3个基本科学方法(7~9题)要正确回答;5种迷信现象(10-12题)要全部“不相信”或“不知道”,并在追问中回答“不理睬”。
  根据图1 笔者就不同的科学素质维度进行逐一分析。
  (1)对科学概念掌握程度的分析
  问卷设计中,24个科学概念的回答要求答对12题以上。在908份问卷中达到这一标准的共有802份,占到样本总数88.3%的,这表明厦门、金门青少年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非常好。因此,两地义务教育(“国民教育”)阶段的科学普及尤其是在科学概念的普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与教材内容充实、课程设置与教学活动安排合理及教师具有较高专业水平有关。
  (2)对科学术语掌握程度的分析
  在问卷中出现的4个科学术语分别是分子、纳米、DNA、Internet。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每天都通过各种媒介接受科技方面的新信息,尤其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已成为影响我们这一时代的最重要高新技术。从统计结果看,两地合格率只有18.61%,这说明两地中学生对科学术语正确性的了解程度很低,尤其厦门仅17.1%,低于金门“国中”近3%,这与目前我国科学教材版本较早(大都为2001或2002版),未能很好展现最新科学成果以及学生比较注重课内知识学习,较少了解当代科学发展动态等因素有关。
  (3)对科学方法掌握程度的分析
  对于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两地样本总体的合格率为15.59%,是4个指标中合格率最低的。厦门的合格率是14.4%,金门为18.23%。由此可见,学生对于科学方法的掌握相当欠缺。这里是否应反思: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多以知识性的传授为主,学生死记硬背定义,对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基本方法知之甚少,这些无疑限制了青少年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金门每周有l节的“大自然户外教室”课,专门进行科学“开门”训导。
  (4)对科学精神理解程度的分析
  对中学生科学精神理解程度的测试,是通过对5种迷信现象的理解和判断来检测的。其样本总体的合格率为32.17%,其中厦门34.96%,金门29.85%,均在三分之一左右,学生的科学精神比较薄弱,金门学生更为明显,竟有68.5%的“国中”生对几种预测人生命运的方法持很相信或有些相信,这可能与闽南传统民俗中迷信成分较多有关。厦门90后的学生外来移民多,文化多元性对迷信成分中共有的部分认同较少。同时两地文化同缘,习俗相近,在强调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应该避免迷信的“伪科学”成分在学生中传播。
  
  二、厦门金门两地科学教育现状比较
  
  金门各所“国中”的课程表、教材、校本教材,在开发上与厦门学校有许多不同,见表1。
  
  三、青少年科技创新与青少年科技展览活动
  
  目前大陆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经开展了25届,而台湾地区举办的青少年科学展览会有50届,也是每年一次,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同样有机会参加intel国际工程学和科学大赛,两地目标一样,都是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人才。厦门每年入选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有3~5件,而金门入选台湾青少年科技展览会每年5~7件,在台湾历年的综合成绩居中上游。两地就科技活动展评的实施过程有所不同,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两地的科学目标要求大致相同,但大陆青少年科技创新评选强调的是选拔功能,在于项目的创新性,而金门地区是科学研习之兴趣、科学方法之适切性,主题或材料之乡土性。科学展览会学生的作品必须挂在网上,相关考察或实验的记录作为附件同时呈现,接受更多社会公众及学生的评判和交流。
  大陆学生原创性的课题少,绝大部分学生活动的课题是由师长选定,按大人的判断和思路去开展活动,学生的创新性不足。而金门地区2009年参加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的课题《岩弯美景——金门海岸地形的探索》、《自制仪器比较——脱色实验》,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据台湾功勋科技教师黄静柯介绍,台湾青少年科学展览会比赛项目要求参展作品应以学生所学习教材内容作为科学研究对象P2a1Y8qZuWtRsq1/h1tuww==。参展学生要在作品说明书上注明其与教材之相关性(适用的教学单元),指导教师在作品送展表签署认证说明,同时强调科技活动的水平要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
  
  四、结语
  
  学校科学教育不等于科学知识的学科教育,其实现方式为课程、学习环境的建设、科技活动三位一体的模式。大陆与金门科技教育虽属不同的教育环境,但科学素质造就的方向与理念一致,大陆学生的科学过程和方法方面亟待充实提高。为此,就如何促进中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LZ9RyYXP+OvC2qF3Hu+9LA==,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加强科技活动氛围营造。如金门科技教育引进生态工作假期、环境义工活动对学生进行直观形象的科学教育。建议在条件适合的植物园内建设“生物教学植物园”,让学生亲临其境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2 建议尽快建立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将少年科学院、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设立纳入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利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有动手做的机会,让他们体验科学知识形成过程。
  3 适合中学生科技教育的地方资源严重匮乏。金门“国中”都有自己的校本课程,如“植物地图”、“榕园”、“海滩生物多样性”等,让学生爱不释手。据了解,金门当地“政府”组织学者和资深科技老师,针对本地乡土资源开发适合大众和中学生的读物。大陆也要利用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让科学大众化,开发出真正属于中学生的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
  4 青少年科学研究的选题应更加契合生活方面问题的解决。在知识结构还算不上完备的中学生,过于“高精尖”的课题并不适合他们做,如果只停留在少数人的游戏上,那么将偏离创新大赛的初衷。台湾地区科学展览会在评审的宗旨和要求上更加贴合学生实际认识水平。
  5 重视科学体验的作用。陶行知老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强调学生户外实践的重要性。目前学生的社会化学习和科学互动的过程性很少,在海峡两岸科技夏令营中呈现的大陆学生弱小的体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十分突出,我们呼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更多时间融入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