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瞎子岛,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一系列岛屿的总称。由银龙岛、黑瞎子岛、明月岛等3个岛系93个岛屿和沙洲组成,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又称抚远三角洲),总面积约327平方千米。该岛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位于东北亚经济圈内,可以看作是中国与日、韩、东南亚各国与俄远东地区进行外经贸合作的“桥头堡”。2008年lO月14日,中俄两国在此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这标志着中俄长达4 300多千米的边界线全部确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黑瞎子岛地图》和《俄罗斯石油东输管道路线图》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黑瞎子岛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2)请指出材料一右图中的甲湖的名称及成因,简要分析建设从泰舍特至哈巴罗夫斯克的俄罗斯东输石油管道的不利因素。
材料二 关于黑瞎子岛的历史变迁:1411至1433年间,明朝太监亦失哈就先后10次率船队到过黑瞎子岛及黑龙江上游巡视。1854年,清政府在岛东北角设立乌苏里昂哥哨卡。1929年12月20日,张学良派代表与苏联签订《伯力协定》,其间,苏联趁机占据了黑瞎子岛。1964年2月23目,中苏两国开始就其归属问题进行谈判。2004年10月,中俄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其中规定:黑瞎子岛一分为二,西侧靠近中国的一半岛屿归中国所有: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这标志着中俄长达4300多千米的边界线全部确定,半个黑瞎子岛回归中国。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黑瞎子岛问题”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
(4)试分析新中国成功收回半个黑瞎子岛的历史原因。
(5)运用国家主权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中俄双方能够和平解决黑瞎子岛归属问题。
(6)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中俄成功解决历史遗留边界争端的哲学依据。
参考答案:(I)成因:流水沉积(冲积)作用。重要性: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既是连接两河的水运枢纽,又是两河通向海洋的门户;靠近西伯利亚铁路等交通线,处在俄罗斯太平洋沿岸与内陆联系的关键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答案不拘泥于文字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2)湖名:贝加尔湖。成因:构造湖,岩层断裂陷落深,洼地积水而成。不利因素:管道穿越原始森林,交通不便,运输难度大;纬度位置高,冻土广布,建设难度大;线路长,管理难度大。(答案不拘泥于文字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3)形成过程:黑瞎子岛在明清时期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瞎子岛是中国的领土;鸦片战争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署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开始染指黑瞎子岛;1929年,苏联又趁机占据了黑瞎子岛。原因:沙俄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清政府和国民政府的腐败与无能;苏联的大国强权政治。(答案不拘泥于文字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4)新中国从成立之日开始,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为解决中俄东段边界(包括黑瞎子岛问题),中国政府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先后同苏联和俄罗斯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为解决黑瞎子岛问题进行了不懈努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综合国力相对衰落,和平解决中俄东段边界(包括黑瞎子岛问题)符合其自身发展需要。(答案不拘泥于文字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5)①领土和主权是主权国家的重要构成要素,领土是国家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国家存在的依据。黑瞎子岛属于中国领土,中国不会放弃对其行使主权,②国际法对主权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中俄双方遵守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俄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切实履行各自的国际责任,加强友好交往与合作,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符合双方利益,为维护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答案不拘泥于文字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6)①对立统一具有普遍性,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中俄双方之间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双方既有基于不同国家利益的分歧与冲突,又有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与交流。解决利益冲突,应着眼于对共同利益的维护;维护两国关系,也不应牺牲国家根本利益。②对立统一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中俄双方努力创造条件,通过长期谈判,最终在边界领土纠纷上达成了和平解决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