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重在技巧

2010-12-29 00:00:00
人力资源 2010年11期


  沟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活动,是管理的核心和本质。相关研究表明:企业管理者70%的时间用在沟通上;企业中70%的问题是由于沟通障碍引起的。从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营销计划的执行,到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协调:加强企业之间交流与合作;与政府、公众和媒体等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创建学习型的企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这些都建立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因此沟通能力是企业管理成功的关键。
  为达成有效沟通,应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避免产生沟通障碍。笔者通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及实践,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沟通技巧。
  
  明确沟通目的
  
  发送信息者首先要清楚发送信息的目的,沟通目的一定要明确,是了解信息还是核实事实,是说服对方还是激励对方,是合作还是竞争,都必须在沟通之前明确。因为沟通目的将决定沟通方式。在沟通中目的是第一位的,如果目的不明确,意味着沟通本人都不清楚为什么沟通,对方更会一头雾水,自然就达不到沟通的效果。
  
  分析沟通对象
  
  沟通前要对沟通对象做适当摸底,摸清楚对方的相关情况(个性特征、观念、需要、兴趣、职业、职位、年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要尽量了解并掌握对方的心理状态和沟通动机,以便在沟通过程中对对方的言行,甚至话外音都能心领神会。我们在向外沟通时,首先要分析沟通者、了解目标受众,根据沟通对象的特征,对要传递出去的信息进行整理,注意选择有助于沟通对象接受理解信息的沟通方式,完整、清晰、准确地表达所要传达的信息,使对方能够了解你的真实意图,从而达到有效沟通。
  
  确定沟通内容
  
  沟通者应事先打好腹稿,发送信息本着言简意赅、简明直接、主题清晰的原则。在沟通时,尽量采用短句子,以减少语法错误。由于人的注意广度和记忆容量有限,对于大量的信息可能难以准确完整地接收,接收者也不容易把握核心内容,甚至可能会漏掉一些重要的内容,造成理解偏差。如要发送大量的信息,最好分步进行,关键信息要重点强调,帮助接收者掌握核心内容,并及时反馈确认。重要的信息除了口头沟通加以强调外,还应附上书面材料,以免对方很快遗忘。在确定具体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沟通对象的职业、年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个人偏好等确定沟通的方式,需要采取对方较适合的表达策略,以期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及时机
  
  应根据沟通的目的、沟通对象、沟通内容,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和沟通时机。要根据对方的个性特点,着重考虑场合、时间、接收者的情绪状态是否适合,沟通时要做到:时间不恰当不沟通;气氛不恰当不沟通;对象不恰当不沟通:沟通环境不恰当不沟通。
  例如,沟通对象是性情急躁、快人快语之人,在沟通时就要开门见山,长话短说,并且尽量给其发表个人意见和看法的机会,与其沟通时间不宜过长;如果对方性情内向,在沟通时就要循循善诱,逐步深入,不要让对方马上表态,要给他更多的思考余地和时间。再如,商业活动中何时约见客户,何时发出致谢函,何时电话拜访等等,都是需要认真推敲的。
  
  善于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就是在沟通的过程中,能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关心对方的感受与需要,了解掌握对方心态,有针对性地沟通,从而找到一个有效沟通的契合点。换位思考的前提是相互理解和包容,只有在理解对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掌握其思路,更有助于对方的接收和理解。
  
  注重倾听
  
  倾听是有效沟通的第一要素,但是正确的倾听方式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锻练和培养。沟通者在倾听的时候,要投入足够的注意力和精力,要具备抓住和理解信息真正含义,分析出发送者在信息传递中同时表达出来的感情、情绪和思想的技巧和能力,最好不要打断对方或中途插话,即使要表态也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提出问题或总结沟通的要点。要用推敲的语气,视对方的接受能力步步深入。这不仅有利于增加他人的信任感与满足感,还能提高自身的判断力和辨别力。
  
  争取思想上的共鸣
  
  若要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要善于积极寻找双方话题的共同点进行展开,这样能引起沟通双方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鸣,达成沟通上的共识。从共同的兴趣、经历、利益等浅层次的共同点出发,经过沟通,达到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观点等深层次的共同点,从而实现有效沟通的目的。
  
  把握沟通的心理距离
  
  沟通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心理距离的掌控、火候的把握、角色的定位上。在进行沟通前,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身份地位,要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要把握适当的火候,沟通者要尽量缩小与对方的心理距离和感情距离。但心理距离并不是越小越好。心理距离太小,被沟通者对沟通者会不够尊重,不容易获得认同,反而使沟通的目的难以达到;心理距离过大,会使双方的沟通成为商务谈判,心理戒备过严,无法打开心扉。沟通语言要符合正确、简洁、适当、经济的原则,沟通者尽量使用对方容易理解的简单语言、易懂的言词来传达信息,尽量多用具体化的语言,少用抽象语言,而且对于说话的对象、时机要有所掌握,有时过分的修饰反而达不到想要表明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