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竞争力主要是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创造财富的能力。不仅表现在经济规模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增长以及一国的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维度上。利用显示性分析框架,本文通过对中国在1990年到2008年近二十年国家竞争力以及国家竞争力中各个组成部分竞争力在世界的排名变化,发现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绩效及其变化,揭示中国在发展和竞争中的潜力与隐忧。
关键词:中国;国家竞争力;总体分析;显示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4
全球化与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国家间的竞争,世界主要国家均在积极谋求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将“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九个主要目标之一,研究与分析中国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国家竞争力是一国在发展和竞争中,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所具有的更多、更快、更有效、更可持续的创造财富的能力。根据这一定义,开发国际竞争力现实性分析框架:
国家竞争力=F(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科技创新).
其中,经济规模用GDP总量表示,经济结构用第三产业比重表示,经济效率用人均GDP,发展潜力用GDP长期增长率表示,科技创新用万人专利申请数。以全球100个国家为样本,以1990-2008年为时间序列,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发展指数的有关数据,对中国国家竞争力历史与现实表现进行分析。
一、国家竞争力:跨越提升举世瞩目,赶超强劲潜力无穷
从1990年到2008年这跨世纪的近20年间,中国的国家竞争力实现跨越式提升。1990 年,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在所选取的100个国家中排名仅列第73位,到了2008年,排名上升到了第17名。由于所选的100个国家代表性较强,因此,有理由说中国的国家竞争力排名上升到了世界的第17名。
从图1可以看到,1989年以后,全球主要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转型,中国克服不利国际因素,深入改革开放,加快自身发展,与世界主流文明逐步接轨,竞争力稳步上升。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释放出强大的生产力,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虽然1994至1996年间国家竞争力有所下降,但之后强力反弹,进入21世纪后,中国国家竞争力在调整中上升,直至如今的世界前20名。中国的国家竞争力伴随着中国发展而盘旋上升,中国的努力与成就举世瞩目。
在国家竞争力上升的过程中,1996年至1998年,2005年至2008年是两个国家竞争力上升速度较快的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同时也是中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期。这说明中国充分抓住世界给予的机会而发展了自己。18年来,中国国家竞争力迅速上升,可以证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居功至伟。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球其他新兴经济体也不甘落后。1990、2000、2008三年,中国国家竞争力指数分别为:0.219、0.279、0.478。俄罗斯国家竞争力指数分别为:0.209、0.384、0.480,已超过中国,2008年居第16名。俄罗斯虽然在急剧转型中经历了极大的动荡和困难,但转型完成后的俄罗斯国家竞争力迅速提升,目前已领跑“金砖四国”。巴西国家竞争力指数分别为:0.326、0.372、0.404;印度为:0.267、0.279、0.359。“金砖四国”历史比较如图2所示。由此可见,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中国仍应保持清醒头脑,不骄不躁,继续努力发展。
二、规模竞争力:总量巨大位居前列,直逼前三增速放缓
规模竞争力用扣除二氧化碳和粉尘损害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解释。1990年,中国虽然是世界上较大的经济体,排名在世界100个国家中位居第13名,但是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规模竞争力虽然有一部分得益于1978年至1990年的改革开放的成果,然而中国巨大的人口总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潜力被一步步地激发出来,规模竞争力也随着经济发展、人民富裕而不断提升。
中国国家竞争力之规模竞争力排名变化(100国,1990-2008年)如图3所示,中国的规模竞争力从1990年至今保持着稳步提升的势头。从最初的排名第12位逐步上升至第4位。从第12名上升到第11名,用了2年时间;从第11名上升到第10名用了2年;从第10名上升到第9名用了1年时间;从第9名上升到第8名用了2年时间;从第8名上升到第7名用了3年时间;从第7名上升到第6名用了5年时间……从中可以看出,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10年间,中国的规模竞争力提升越来越缓慢。这虽然有基数效应的存在,但更多的是由于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粗放型的增长模式缺乏可持续性。因此,如果要继续提升自身的规模竞争力,不仅仅要扩大数量,还要从结构和效率上下功夫,加快经济转型。
2008年,中国扣除二氧化碳和粉尘损害的GDP规模达到4.21万亿美元,紧随美国、欧盟和日本。美国以14.12万亿美元高居第一。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依然巨大。美国、欧盟、日本与“金砖四国”扣除二氧化碳和粉尘损害的GDP占全球100个主要国家GDP份额比例如图4所示。
三、效率竞争力:整体落后进步巨大,挑战严峻任重道远
效率竞争力反映了一国经济发展带给个体国民的福利程度,主要依据是一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效率竞争力排名变化图显示,我国的效率竞争力在过去的19年中得到了稳步的提升和长足的发展。这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是极其不易的,再次证明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1990年,我国的效率竞争力排名仅位列所选取100个国家的第79名,在世界所有国家中也是排名相当靠后的。在短短的19年间,我国的效率竞争力提升了23名,在2008年上升至56名。
虽然中国提升了自身的经济效率,使经济发展在更多地福及广大民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中国的整体效率竞争力还是处于世界中游偏下水平,这离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挑战依然严峻。如图6所示,“金砖四国”中,中国虽然不断进步,但与俄罗斯、巴西差距依然较大。因此,中国必须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提高国民个体的经济福利,改善其他影响社会福利的因素,实现“富国”同时“裕民”,争取将我国的效率竞争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让国民充分分享经济成果。
四、增长竞争力:长期领先优势稳定,稳定增长潜力巨大
增长竞争力反映了一国经济增长,指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这一指标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发展潜力。
增长竞争力排名变化图显示,中国真正的经济腾飞始于1992年。1990年和1991年两年,中国的增长竞争力排名分别位于世界的第13位和第6位,而到了1992年,中国的增长竞争力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在此后的10多年间,中国的增长竞争力始终没有跌出世界前5名,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生产力开始以井喷之势爆发出来,并长期保持稳定的速度,这对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中国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最终的手段就是加快发展自己,增长竞争力的长期领先是我国实现发展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最有利的形势,但也要关注增长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结构竞争力:低位徘徊形势严峻,提升乏力亟待调整
结构竞争力通过分析一国产业结构的分布和各个行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所占的比例,来评判其产业结构在世界各国中处于领先地位还是处于落后地位。第三产业是否占主导地位,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评判结构竞争力高低主要依据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高低。
结构竞争力排名变化如图9所示,中国的结构竞争力的排名长期在低位徘徊。1990年,我国在100个国家中排名第91位,而后虽有波动,但是波动幅度很小。最高排名仅在2003年达到所选100个国家的第83名,并在此后又下降到了第89名,并在附近徘徊,没有任何提升的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在增长竞争力排名和规模竞争力排名这两个光环的背后,隐藏着产业结构落后的潜在的严重问题。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结构面临与中国相似的问题,都存在服务业发展不足的现象。但转轨后的俄罗斯发展迅速,目前经济结构已得到明显改善。而在“金砖四国”,中国结构竞争力的改善也不容乐观,如图10所示。中国近20年长期的经济增长并非是靠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来获得,而是靠消耗资源和扩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业的膨胀发展。这样的产业结构是缺乏竞争力的,必须立刻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手,寻找提升结构竞争力的有效方式。
六、创新竞争力:先稳后升奋起直追,厚积薄发创新增强
创新竞争力反映了一国国民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程度,具体主要从一国每万人申请专利数反映出来。选择这一指标的原因在于,在知识产权制度完善的国家,创新活动要得到鼓励就必须受到保护,而保护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专利的授予。国民在专利制度的激励下,广泛地参与创新和专利申请,最终反映在统计资料上便是一国申请和批准的专利数量。
中国创新竞争力排名变化如图11所示,中国的创新竞争力在过去近20年中的发展状况可以明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年至1999年,在这一个阶段,中国的创新竞争力稳定在45名至50名之间;第二阶段是1999年至2008年,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创新竞争力逐步提升,并保持着较为稳定的提升速率,平均每年提升2~3名,到了2008年,中国的创新竞争力排名已经在100个国家中上升至第22名,进步十分明显。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经济总量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国的制度建设也同步加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做得越来越好,国民对创新活动的参与热情也越来越高,这对中国未来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征兆,因为创新才是一个国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最终推动力量。但中国与日本、韩国相比,在创新方面仍有不小差距,如图12所示。同为东亚国家,日本、韩国在创新方面远远领先中国,且高居全球前两名。在历史上,日韩两国曾大量学习中国文化,现在中国应该虚心向韩日两国学习,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