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我的长子扎克似乎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扎克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心肠好,爱笑,比其他10岁孩子要懂事得多。但是最近,扎克似乎有什么伤心事,整天沉默寡言,脾气似乎也变得暴躁了。他经常哀声叹气,牢骚满腹。似乎一天比一天消沉,有时候甚至对弟弟杰弗里也恶声恶气。这跟扎克的年龄很不相称,而且。他以前也不是这样。
我问他怎么了,有什么不顺心,他却总是闷闷不乐地回答我说:“我没事,爸爸。”
可是。他这种沮丧的态度越来越厉害。我知道必须得采取措施了。于是,这天吃过晚饭,我让扎克跟我一起到起居室里“推心置腹”地谈一谈。
扎克没有提出异议,跟在我的身后,没精打采地走进起居室。我知道,任何一位父亲要和孩子“推心置腹”地谈一谈,都会让孩子觉得事情比较严重。他垂头丧气地坐在我身边,可怜巴巴地叹着气。
“你怎么了,儿子?你最近情绪不太好。出了什么事?”扎克还是那样回答:“我没事,爸爸。”
我进一步追问道:“你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扎克。是不是学校有什么事,是不是跟哪个同学闹别扭,或者是棒球队里有什么事?”
“一切都很好,爸爸,”他不耐烦地说,“我能走了吗?”
我没有问出所以然来,觉得很失败,于是就继续追问,“听着,儿子,你这样闷闷不乐,一定是有什么事了,对不对?到底是什么事?”他看着我,眼睛里流露出的眼神是我所见过的最最忧伤的。“我今天过得不好,就是这样。”他回答,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我说:“我不明白一个孩子怎么会一连几天过得不好?我的意思是,你只是一个小孩子!”也许这句话伤了他的自尊心。总之,他的神色更忧郁了。
泪水涌入了他的眼眶。我听到他哽咽着回答:“你当然不明白了,爸爸。每一次我问你今天过得怎么样。你总是说‘非常好!’或者‘好极了!’或者‘太好了!’我想你这一生都没有哪一天过得不好吧!”
“那么,你想知道我说的‘完美的一天’是什么意思吗?”
他点头说“想”。于是,我就向他解释说:“我们都会受到自己提出的问题的影响。每天晚上,我问自己今天哪些事情顺利,我从不顺利的事情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对于那些不顺利的事情,我们总能从中获得启发。所以。当我问自己这天过得怎么样的时候,我立刻就会想起今天发生的顺利的事情以及能让我从中获得启发的事情。如果这样的话,想过得不好也很难啊!”
扎克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但为了进一步验证,他又问道:“假如今天乔希想和我下象棋。而我又不想下,他生我的气,我能从这件事获得什么启发呢?”
我很想把自己的心得告诉他,但我还是控制住了。“我想反问你,儿子,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没有。”
“噢,这还需要一些实践,”我说,“你试着提几个问题。”
扎克想了一会儿。说:“我想,我从中明白了你不可能总是让每个人都开心,即使是你最好的朋友。”
“很好,还有呢?”我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又想了一会儿,说:“没有了。”
“嗯,那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启发了,扎克,尤其是在你这个年龄。我认识的许多成年人还没有领悟到这一点呢!”
听了我的话,扎克笑逐颜开。他兴奋地问道:“如果我错过了一首流行乐曲,那我能从中学到什么呢?”我只是笑了笑,并不回答。“我知道,”他说,“我必须再多实践!”我们都笑了起来,扎克明显活泼多了。
第二天,当扎克放学回家的时候,他问我今天过得怎么样,还没等我回答,他就说:“等一下!让我来猜猜……‘好极了’,对吗?”
“不,我要说的是‘太好了’。”我回答。
“噢,可恶!”他闭上眼睛问:“好吧,那你认为我今天过得怎么样?”
“太好了?”我问。
“不,一般而已。”他微笑着回答,然后一路蹦跳着上楼去做家庭作业了。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扎克和我经常相互猜测对方那天过得怎么样。我们每天都会得到不同的回答,有时候是“好极了!”有时候是“太好了!”有时候是“好!”有时候只是“还行”。我再也没有听到他说过得不好的话了,至少在我们请对方猜的时候没有说过。
从那时候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半了,我们有时候仍然会“推心置腹地倾心交谈”,但并不经常。偶尔,他还会走到我面前,调皮地咧着嘴,笑着问我:“爸爸,你猜我今天过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