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表现
“我女儿今年四年级了。在这以前。她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可上了四年级之后,学习成绩就开始逐渐下滑。上学期期末考试之后,成绩很不理想。平时要她做点课外作业比登天还难。从前考试考不好还会哭,现在考成什么样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只要作业不会做,就说老师没教过……”
原因解析
有的孩子低年级时成绩不错。进入四年级后成绩会突然下滑,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意外,因为升入四年级后孩子的学习会出现以下几个变化:
一、学习的难度增大。自三年级始,学校各科教材内容的难度与容量都普遍增大;二、教学方法的变化。低年级时,老师的教学是“扶”着学生走的,讲得很细,可到了四年级,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老师的教学就改为“半扶半放”,甚至训练孩子“丢拐杖”,让孩子自己走了。这种教学方法上的变化,孩子不能适应;三、考试的难度增加。低年级考试的内容少。一般来说也比较简单,孩子考个90分或者100分,相当普遍。升入四年级,随着教学难度的增大,考试的难度随之增加,要求也相应提高,孩子各科考试成绩就不容易得到高分。同样是85分的考试成绩,在低年级算差的,可到了高年级就可能算是好的;四、学习习惯上的变化。一般来说,在低年级时作业少,孩子更多的时间可用于玩。进入四年级,作业难度大了,家庭作业多了,预、复习的份量也增加了。孩子要完全适应四年级的学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家长对策
找到了孩子升入四年级成绩下滑的原因,给出相应对策、引导孩子完成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平稳过渡就不那么困难了。父母只要帮孩子树立起信心,让孩子体验到读书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孩子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就会顺利很多。
帮孩子树立自信心
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皮革马利翁效应”,简言之,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对于四年级的孩子同样适用。升入四年级。孩子开始逐渐形成自我评价意识,父母在此时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无疑是个好机会。
●针对孩子的进步和良好行为及时给予孩子以鼓励和赞扬,父母肯定性的评价是孩子树立自信的催化剂。
●让孩子参与解决一些家庭问题的重要决策,树立孩子的家庭责任心,从而促使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家长对孩子经常给予积极暗示有助于树立孩子自信。例如,每天真心地对孩子说:“孩子,你将来肯定很棒”,或者在孩子的书桌旁边贴上一句“孩子,你很优秀”,这对于孩子树立信心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孩子的要求和鼓励主要基于“不求超过别人,但求超过自己”,不要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更为优秀的孩子比,只要孩子有进步就值得表扬。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爱学习是一种良好习惯,其养成对于孩子将来的学业很重要。爱学习的习惯是从小培养的,而父母和家庭在其中的作用非常关键。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将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强加给孩子。家长应该在生活和学习中仔细观察孩子,如果发现孩子对某些事情感兴趣,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有个孩子对汽车很感兴趣,想长大后成为一个汽车设计师。可是孩子对学习却没有太大兴趣,成绩平平。他爸爸便通过孩子的这一爱好鼓励他好好学习,找来最新的汽车资料与孩子一起研究。在爸爸的引导下,孩子发现研究汽车需要很多知识,不好好学习就不能更好地研究汽车。爸爸还鼓励孩子将自己的体会写出来,孩子为此写了不少日记,还做了一小本读书笔记。后来,不仅孩子的语文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其他各科进步也很快。
家长要注重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父母可以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帮助孩子积累好奇心、维护好奇心,这样就能够帮助孩子积蓄学习的动力。一般来说,对孩子的问题,父母不要直接将答案告诉孩子,而应该鼓励孩子自己通过思考或者查找资料来回答。如果家长总是给出现成答案,时间久了,孩子探索的好奇心就渐渐泯灭了。
消除孩子不喜欢学习的罪魁祸首。孩子不喜欢学习可能有很多的原因,例如学习成绩不好而受到同学的讥讽,某科成绩较差受到老师批评等。有些孩子不喜欢学习的原因是明确的。有的则不能明确地找出原因,父母应通过与孩子的真诚沟通和交流搞清楚原因,然后根据情况消除这些因素,帮助孩子树立学习信心。家长还要与老师经常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状况。
让孩子爱上读书
有研究表明,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业成就密切相关。小学高年级之前培养读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孩子各科学习的关键。
当然,孩子读书的习惯不会自己主动养成,家庭和学校若不强化读书的乐趣,孩子是不会突然在某一天奇迹般地喜欢起读书来的。作为父母,必须为孩子创造读书的好时机,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帮助他们养成这种最重要的习惯。
帮助孩子走向独立阅读的内在驱动力是对读书的爱好,而对读书的爱好只有通过读书本身获得的乐趣才能够形成。最初,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读一些有趣的书,引导孩子爱上读书。然后,引导孩子自己去读书,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书中有趣的问题,或者让孩子把书中的故事讲给自己听。
在阅读方法上,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指导,如帮助孩子制订一个具体的阅读计划,计划要尽可能具体。可以列出每周需要阅读的书目和时间安排、给出完成计划后的奖励方案等。如果孩子完成了阅读计划,家长要及时给予奖励。还可以教孩子如何精读或泛读一本书,如何做读书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