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明白感受你的爱

2010-12-29 00:00:00
中华家教 2010年11期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非常爱孩子,可孩子却难以感受到父母之爱,缘何会这样?
  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与家长在对爱的理解上存在明显差异。家长认为所有对孩子的管教都是对他们的爱,因此往往不太注重方式方法;而孩子由于年龄尚小,还不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那么,怎样正确地向孩子表达爱?要向孩子传达爱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变成”孩子,设身处地,身临其境,而不是总摆家长的架子。
  对此,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林莫尔学院父母中心的指导者哈丽雅特博士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总结出家长对孩子表达爱的三条规则:
  第一,留出时间。每一天至少要留出15分钟时间来和孩子一起度过:或是和您的孩子一起游戏;或是帮助他完成学校的学习计划,培养孩子健康的爱好;或是与您的孩子一起去买一张激光唱碟。一定要记住,把自己变成孩子的朋友,即使是发现孩子犯了错误,也应该本着探讨的精神与孩子讲道理,倾听他们的想法,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进步成长。
  第二,充分施展语言的力量。当孩子情绪激动地对您说:“我很生气,老师今天对我大叫!”这时您不要质问“你又犯什么错了”。相反,应该设法澄清这件事,“老师对你大叫?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了什么事?”这样孩子会感到他被理解和关爱。一旦打开了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渠道,相互间的交流和理解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孩子也更愿意接受您的忠告。有些时候,孩子只是对您表达一种感受,您应该以同样的心情回应。比如孩子对您说:“我的球队今天赢了!”这时您应该以一个问题式的回应来说:“你们球队得多少分?”您的问题暗示了“我听到了你所说的事情,我对此感兴趣。想知道得更多一些”。这是以兴趣向孩子展示您对他的爱。
  第三,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家长可以限制孩子的行为,但同时也应该让孩子有效地表达他们的情绪。例如当您没有给孩子买那件昂贵的玩具时,孩子会发脾气,甚至会以哭闹相要挟。您可以不给他买那个玩具。但不能不让他发脾气。因为对于还没有思想能力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正当的要求。因此,您应该在孩子哭闹过后再耐心解释为什么不能买,同时教给他怎样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绪。
  家长们不妨参照哈丽雅特博士说的三条规则,认真体会一番。什么时候,您把自己“变成”孩子了,您对孩子的爱他们也就能够体验得到了。
  
  责编 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