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粱 超越孤独竞自由

2010-12-29 00:00:00
中华儿女 2010年12期


  他是中国乒乓球史上第一个获得奥运会男单金牌的选手,也是第一个将奥运会、世界杯和世锦赛所有冠军头衔集于一身的“大满贯”选手。27岁时他出任中国乒乓球队男队主教练,成为国乒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主帅。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乒又获得团体全胜、男单包揽前三的战绩,向世界证明了他不仅是一名伟大的球员,也是一位出色的教练。从6岁与乒乓球结缘开始,他在一次次地超越自己,一次次地创造历史中,书写了属于一个时代的乒乓传奇
  
  在赢球似乎已经变成习以为常,“银牌就意味着失败”的无形准则下,缔造神话的中国乒乓,也体验着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每一次夺冠都是新的开始
  
  北京时间2010年5月30日,晚20:00,莫斯科,第50届世乒赛团体赛进行到最后一场,男团争夺战在中国队和德国队之间打响。
  几个小时前,中国女队刚刚以1:3败给新加坡队,这将本场比赛推到了绝境之中。人们无法想象,如果在世乒赛上男女队双败,中国乒坛会发生怎样一场大地震?
  在马龙先丢一盘的逆境中,中国男队项住了压力,最终以3:1实现大逆转,第五次蝉联冠军,又一次捧起了象征男团最高荣誉的斯韦思林杯,莫斯科奥林匹克体育馆内那被压抑了许久的情绪再次沸腾了。
  在老将马琳战胜最后一个强劲对手德国队的波尔后,一直静静站在挡板外的刘国梁激动地挥起了拳头。他走向马琳,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刘国梁几度哽咽。“马琳一直压力都很大,今天上场前我就对马琳说,你就把这场比赛当作是那场队内的第5次PK,你就把对手当成王励勤,对手肯定没有王励勤那么强大,气氛也不会有那么紧张,你上去以后不要想太多,只要好好享受比赛就行了……”讲到这里,刘国梁再也忍不住眼眶中的泪水。
  这泪水中,有胜利的喜悦,有对爱徒出色表现的欣慰,也有带领中国男乒一路走来披荆斩棘的感慨。
  在中国,恐怕没有哪一个体育项目像“国球”乒乓这样,夹杂着国人内心深处的深厚情感,也没有哪个项目像乒乓球这样,被寄予如此高的希望。在赢球似乎已经变成习以为常,“银牌就意味着失败”的无形准则下,缔造神话的中国乒乓也体验着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乒乓球现在就是面临这样种尴尬。你老是赢,有人说这样对乒乓球在世界的发展不利。但是旦真的输了,大家都接受不了各方面的压力都来了,所以我们每次比赛都不敢掉以轻心。”
  从十几岁就在大赛上拼杀,到后来担任国乒男队主帅,“压力”二字其实一直不曾离开过他。“社会上每个人身上都有压力,只不过乒乓球人身上的压力更大,是祖国的荣誉。因为乒乓球是国球,它是中国人的骄傲。”刘国梁说,其实自己也很享受这种压力下的生活。“正因为我们一次一次的成功,所以大家的要求越来越高,胃口也吊的越来越高。大家对我们的期望值很高是因为大家相信我们能够做到。可能我已经习惯了有刺激的生活,有刺激的比赛,如果说离开了球队,离开了这些大赛,真正让我过一种平平淡淡的生活的话,我可能会感觉非常失落。”
  《中华儿女》:这次中国男队获得了世乒赛的五连冠,回来之后有没有庆祝?
  刘国梁:没有。我们从来没有庆祝,每次回来都是新的开始。特别这次女队输了作为男队来说也是敲一个警钟,而且男队打的也比较艰苦,有很多需要总结的。而且今年下半年还是很忙的,有团体世界杯、单打世界杯,还有亚运会,还有乒超联赛三个月,所以连续的比赛非常密,我们还要去安排训练计划,训练安排,包括队员的使用周期等等。
  《中华儿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很多比赛都让年轻队员去打,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刘国梁让年轻的队员去打当然这是一个战略。一般的比赛可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但是大赛,全队更需要赢球来长信心,年轻队员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往前走,他在一般的比赛中取胜,不见得大赛可以取胜,如果说拔苗助长的话,可能对年轻队员是一种损害,他上去之后,如果说大赛输了,会增加他的心理阴影,在以后参加大赛中就不会那么自信。我觉得走的稳一点踏实一点更好,所以从球队上来说,包括这次整个半决赛和决赛里面,我们的阵容应该是以老带新。
  《中华儿女》:马龙和刘诗雯,他们俩现在排名都是世界第一,他们俩在决赛中都输了,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刘国梁:排名世界第一证明了他们的实力_但是毕竟没有经过大赛的考验,这是马龙和刘诗雯共同面对的问题。为什么马龙在第三局的时候,打到了9平,10平,这种有机会拿下整个比赛的时候,恰恰是一个球的处理甚至是一扳球的处理,被对手逆转,这就是世界大赛这就是竞技体育,但是马琳也曾经走过多少次这种弯路,走了多少年才能够有今天的这种成就,所以我说这也是年轻运动员必须经历的怎么样能够克服自己的这种心理障碍怎么样能够在后面的大赛当中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我觉得这是年轻队员必须经过的历程。
  刘国梁上任之初,恩师蔡振华曾经对他放下狠话:“你不能超越我,就不是一个好教练。”
  
  从伟大的运动员到出色的教练
  
  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曾说如果乒乓球的规则没有改变,刘国梁仍可以在他的运动生涯末期继续战斗但中国可能会因此损失一个优秀的指挥者。
  在中国观众的心目中,对刘国梁的印象分为两个时代。在2003年以前,他是在赛场上骁勇善战,以直拍横打叱咤乒坛的智多星。2003年以后,他成了在赛场外沉稳应对冷静指挥的刘指导。彷佛一夜之间,这个年轻的男孩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男人。
  这个位置会教会你成熟,这个位置会教会你很多的承担,因为这个位置很重要,正是因为这样,你才逼着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2002年7月,刘国梁退役,成为国家乒乓球队教练,2003年6月22日,乒羽中心正式公布,刘国梁升任男队主教练,这也刷新了国乒历史上的年龄记录。一时间各方面的质疑声不断:这个年轻人能否担当如此重任?出色的球员是否能成为出色的教练一质疑之外也有信任与支持他的启蒙教练尹霄曾说过:作为教练,刘国梁有自己的优势:一是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大赛经验二是对乒乓球的理解较深刻。他非常有希望在教练员岗位上再创辉煌。”
  回忆起刚当教练的那段日子刘国梁说,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独。那时我们一批的队员就我一个当教练了剩下的都是老教练,突然间我就不能跟队员一起玩了,跟老教练又玩不到一起。经常训练结束后只能自己一个人瞎溜达。一次晚上10点钟我说终于10点钟没人管我睡觉了,可没人管我,我却不知道干什么好了。换从前要是碰上没人管,可能会拉着孔令辉一起出去。但那次我只自己一个人走到商场里当时夏天,我就自己在外面喝酒,越喝越感觉到孤独:“我怎么一个人啊?”
  他也体验过挫败,2004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上,王皓输给柳承敏。“头一回带队就丢了男单金牌。我曾经感觉这是一辈子的遗憾……”赛后刘国梁搂着王皓,拍着他的脑袋说,“王皓坚强些,我们四年之后再来,我们把完美留给北京!”
  四年之后的北京奥运会上刘国梁实现了他的诺言。中国男乒不仅获得了男团项目的冠军,还包揽了男单项目的前三名。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在奥运赛场上升起时,刘国梁又次流下热泪。
  刘国梁上任之初,恩师蔡振华曾经对他放下狠话:“你不能超越我,就不是一个好教练。”
  当年师傅交付的重任,刘国粱终于完成,也向世界证明了自己从一名伟大的“大满贯”球员变成一名出色的教练。
  《中华儿女》,您怎样看待教练对于一个团队的作用?
  刘国梁我觉得主教练,对全队来说应该是精神上的领袖,是一个榜样,因为只要你有信心,你不垮,大家都有信心,因为你是一个带头的,所以我觉得不管在任何时候,在球队当中,主教练的作用,从精神层面,从全队的稳定层面上还是非常重要的。
  《中华儿女》:外界很多人说您是一个非常严厉的教练,也有人说您是个很温情的教练,您自己认为呢?
  刘国梁:我觉得我整体上还是一个比较人性化,但是又非常严格的教练。人性化因为什么?我感觉自己对这些运动员非常了解,中间没有什么代沟,当然不包括90后的(笑)。因为我能够理解他们,他们也能够理解我,我也是从运动员出身的,我知道他们在不同阶段里面的真实想法和真实困难,但是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更坚定了在管理的时候,在训练的时候,必须严格。因为我从04年奥运会的时候,就悟出一个道理,对队员的仁慈就是对球队的残酷。你平时让他们轻松过关了,他们没有经过挫折,但是在世界大赛当中,对手该折腾他们了。如果我平时多折腾他们,他们能够扛得住的话,到比赛的时候他们就轻松了。所以我宁可选择在日常训练中对他们更加严格,更加狠,甚至不近人情,但是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磨砺,都是一种积累到世界大赛当中,对他们来说,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享受了,这几年里面,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中华儿女》您的运动生涯中,觉得最艰难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刘国梁:最艰难的时刻应该是99年,当时拿完大满贯之后有一段兴奋剂风波。那段时间对于我来说简直像噩梦般的半年,但是正是因为那样的磨炼之后,最终走过来了。我认为当时自己比较幸运的是,我已经是大满贯了我已经经历的很多,所以这种挫折没有把我打倒,如果说再年轻几年,自己都不一定能不能挺过来。所以我觉得不管怎么样胜利也会带给你很多东西,同样这种失败也会教会你很多在平时学不到,包括胜利的时候感觉不到的东西,这种刻骨铭心的东西,某种意义上会伴随你一生的成长,对你一生来说,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积极的启示。
  《中华儿女》:在最困难的时候,对您支持最大的人是谁?
  刘国梁:蔡局长。他当时是男队的主教练兼总教练是我直接的领导,当时他对我非常信任。在对我的使用上,对我的培养上,包括我每走过的一个过程,包括自己碰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我最大的支持和动力的人就是蔡局长。
  刘国梁说,那是他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甚至萌生过自己的运动生涯已到了尽头的想法。
  
  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
  
  出生于河南新乡的刘国粱,很小时就在打球上显露出了天赋和灵气,6岁开始跟父亲学球,10岁那年就被选进了八一队。1991年正值中国乒乓球处于历史的低谷,也就是在这一年,年仅15岁的刘国粱破格进入了国家队。第二年他在中国乒乓球公开赛上战胜瓦尔德内尔一举成名。1995年,在天津举行的第43届世乒赛上,刘国梁作为中国男子团体比赛的主力队员,为球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1996年刘国梁更是迎来了他职业生涯最辉煌的一年他先是获得了第17届世界杯男单冠军,并且在备受关注的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上,夺得了中国乒乓球第一个男子单打奥运金牌。随后在双打决赛中,刘国梁和搭档孔令辉又拿下了男子双打的奥运金牌年仅20岁的他成了奥运会男子乒乓球的双料冠军。1999年在第45届世乒赛上,23岁的刘国梁获得了男子单打冠军、双打冠军,成为中国首位集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的大满贯得主。
  然而,他的运动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遭遇沉重的打击。
  1999年10月24日,是让刘国梁在随后6个月的每一天都寝食难安的日子——荷兰的药检中心认为刘国梁在荷兰世界单项锦标赛上的一次药检有问题。刚刚接到这个消息时,他惊呆了,第
  个反应是“这绝对不可能”!
  后来,刘国梁了解到,他的检测结果是表睾超标,表睾本身不是兴奋剂,但是运动员服用可以掩盖使用兴奋剂的痕迹,因此也是违禁药品。之后,国际乒联开始了针对刘国梁的为期三个月的跟踪调查,期间对他进行了多次药检,每次都是没有经过事先通知的“突击”检查。
  刘国梁说,那是他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甚至萌生过自己的运动生涯已到了尽头的想法。尽管他知道自己是清白的,但这种事“有嘴说不清”。那段时间,训练等待检查,还要“背着黑锅打比赛”让他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
  经过几个国际权威机构的反复检测,最终得出结果,指标超标是因为其身体本身的分泌水平波动,并不是外服,折腾了他几个月的兴奋剂风波才终于真相大白。
  回忆起自己的运动员生涯,刘国梁说自己“没有遗憾”。’我获得过所有的冠军,同时我也有很多失败的教训,也有过像兴奋剂事件这样的挫折。这些经历都为我今后当教练积累了财富,因为你成功过,走到过最高,因为你也失败过,碰到过低谷,所以才会在不同阶段里对运动员心态的掌握、把握,吃的更准,才在指导他们的时候更有说服力。因为他们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作为他们的刘指导都取得过,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我也能够用心灵跟他们对话,我也告诉他,其实我以前也从这儿输过,也摔倒过,但是我今天爬起来了,爬起来之后会走的更稳一些,经历就是一种财富。
  《中华儿女》您怎么看待现在中国乒乓“高处不胜寒”的尴尬?
  刘国梁:希望大家更多看到我们教练运动员长年的付出。如果说大家能够看到我们日常的训练,目常的管理,日常的备战,那么就会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并不容易。看看中国队队员,再看看外国队的生活,训练他们的幸福指数肯定比我们高。对我们来说,日常的磨炼是非常高强度的正是因为代一代人的传承下来,才有了国乒60多年的常胜不衰,所以在我们这代人手上,自己非常想走好,走的稳,同时要走到最高这是我的梦想。
  《中华儿女》2009年初,中国乒协提出了“养狼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帮助外国乒乓球运动员提高水平,这会不会变成对我们的威胁?
  刘国梁,完全有这种可能性,但是还是应该给外国选手更多的空间到中国来学习,中国是个大国,有大国的风范。我们不能在每一个领域里面都可以说中国多领先多优秀,可以领导世界的潮流,但至少在乒乓球领域,中国是绝对的大国超级大国,这也体现了中国人独有的这种范儿,只有中国敢说我们可以“养狼”,帮助世界乒乓球的发展,这是中国国球真正的骄傲比一两个冠军更有价值。
  从我本意上我不希望她们打乒乓球。再怎么打,也不可能超过我了,不如干别的。
  
  最希望女儿健康快乐
  
   2008年8月18日,是刘国梁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他率领中国男乒获得了第一枚奥运男团金牌,这一天,也是他和妻子王瑾结婚两周年的纪念日。
  夺冠的那一瞬间,教练席上的刘国粱激动地站起来,将挂在胸前的结婚戒指拿在唇边深情地吻着,同时用右手食指远远地指向观众席。
  这是一个专属于爱情的“暗号”,接收者是在看台上的妻子王瑾,此时她和现场观众一样,挥舞着手中的国旗,流出幸福的泪水。
  被媒体称为“瑾”玉“梁”缘的刘国梁和王瑾,是从小青梅竹马的队友。
  1991年,刚满16岁的刘国梁因为头脑灵活,打法出众,已经成为国家青年一队的重点培养对象。刚刚调入国青二队的东北姑娘王瑾一直带着“仰视”的目光看着他。“他打的很棒,我们省队一些年纪比他大的人也打不过他!”这是王瑾对刘国梁的最初印象。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国梁和队友张勇训练晚了,遇上了因动作慢而最后离开的王瑾,他们在食堂吃到了“闭门羹”顺理成章的有了三个人的晚餐。之后他们又“奢侈”地在卡拉OK里潇洒了一回。
  “那时的关系还没有挑明,只是算认识了,但是以后的接触自然越来越多了。”刘国梁笑着说。没过多久,两颗年轻的心便走在了一起,由此开始了他们长达14年的爱情马拉松。
  根据中国乒乓球队不成文的规定,如果队员中有人谈恋爱,那么两人中成绩差的一方就要退回省队。刘国梁隐约感觉到时任主教练蔡振华已经有所察觉,就在有些忐忑的时候,年纪轻轻的王瑾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去日本打球。
  打从王瑾去日本的第一天起,他们的“空中电话”就没有断线过,王瑾每个月收入的一大半都贡献给了日本电信,而刘国梁在月底也可以攒上厚厚的一沓电话卡。
  经历了14年的爱情长跑,2006年8月-吕日,已经成为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主教练的刘国梁在蔡振华精心挑选的日子里,挽着王瑾的手走进了婚姻殿堂。婚礼结束的第二天,当新娘还沉浸在幸福之中时,新郎已经回到队里,带领球队参加公开赛。
  奥运会过去了,世界杯来了,之后又是世锦赛,他们的“造人计划”只能一再顺延。终于,时间定格在了2010年5月6日,王瑾生下了一对双胞胎,虽然等待的时间有些久,虽然孩子的爸爸依旧是在第二天就赶回了队里但这些丝毫影响不了他们幸福的感觉。
  6月9日,在接受采访和下午训练的空档,刘国梁抽空回家半个小时,看了看两个女儿。“能这样,我觉得很好了”。讲到这里,他的脸上洋溢着一个父亲的幸福和满足。
  《中华儿女》:刚刚做父亲,您现在是什么心情?
  刘国梁挺激动的,挺高兴的。而且开始慢慢学会惦记,经常往家里打电话,问小孩吃的怎么样,长没长胖啊,体重啊,身体状况这些。包括在世乒赛的时候,每天都要打几个电话问一下小孩的情况,这个还是跟以前不太一样的,很牵挂。
  《中华儿女》:孩子的名字取好了吗?
  刘国梁:还没呢。取名是件大事,人如其名,我感觉一定要慎重一点。
  《中华儿女》:您现在平均一年只有三四个月陪在妻子身边,对她有愧疚吗?
  刘国梁有的时候也会,虽然说她非常理解,非常支持,没有任何的怨言,但是能够感觉到她还是非常希望我在她身边,特别是在怀孕前后,在这个阶段更需要。生孩子的时候我能够在她身边,这一点已经不容易了,因为还好那天没有在比赛的时候,我请了一天假,7号我陪她待了一天,我就回去了。
  《中华儿女》有没有想过把自己的双胞胎女儿培养成乒乓球运动员?
  刘国梁我想不会,从我本意上我不希望她们打乒乓球。再怎么打,也不可能超过我了不如干别的还可能超过她老爸(笑)。
  《中华儿女》:您对她们将来的发展有什么期望吗?
  刘国梁:我希望她们健康快乐就行了。特别是女孩子,能够达到这点就可以了,女孩一般比较顾家,自己老的时候,可以有两个女儿陪在身边。养儿子是一种精神上的骄傲,养女儿可能是一种实际上的幸福,因为她们可以陪在父母的身边。一(封面照片由《乒乓世界》提供)
  责任编辑 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