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拉尔边防检查站诞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这是共和国成立最早的边检站之一,也是自治区唯一一个既有航空口岸又有陆地口岸,是既对俄罗斯又对蒙古国的边检窗口单位。
随着我国进一步“向北开放”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海拉尔边检站加强党委建设,将“提高服务水平,确保旅客满意”做为目标,营造出和谐警民关系,全力打造业绩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边防检查站,为促进驻地经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转变理念 服务无边树宗旨
当您走进海拉尔口岸联检厅,醒目的标牌、整洁的大厅、热情的服务,让人耳目一新。在边检服务台上,便民手册、便民药箱、服务指南等有序摆放着。
“您好,欢迎您。”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一句句温馨的话语,让人有一种宾到如归的感受……
2007年,全国边检系统开展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活动,海拉尔边检站将“更快、更亲、更严”作为工作追求,将“人本、专业、安全”作为服务理念,从提高官兵宗旨意识、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等,以及执勤现场改造、执勤装备等建设入手,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使边检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不管是边检站站长,政委,还是普通战士,所有人都是如此。
2010月7月21日13时20分,口岸现场带班领导、站长邓凯接到民航调度的紧急电话,俄联邦赤塔州起飞航班上的驾驶舱联络信息:一名叫卡佳的俄罗斯姑娘由于胃切除,机上吃过东西后导致肠梗阻,情况非常危急,请求快速通关立即送卡佳到当地医院进行治疗。
通完电话,邓凯站长迅速按“绿色通道”预案安排,将情况通报口岸“一关两检”人员。他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海关、检验检疫等单位领导进行沟通,相关单位都表示全力支持,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开关,为抢救患者争得了宝贵的时间。
13时40分,飞机刚刚落地,邓凯站长早已联系好的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和医务人员已经等在停机坪,边防检查员快速登机进行人证对照,海关负责行李验放,在检查员和检验检疫人员的陪同下,卡佳被抬上120救护车,向医院方向急速驶去。
经紧急抢救卡佳才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主治大夫对卡佳的亲属说如果再晚来10分钟,患者的生命体征就会完全消失……
在执勤工作岗位上,官兵为民做好事、解难事,类似于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这一切受益于海拉尔边检站开展“‘人人争当服务能手,人人树立边检形象,人人争当服务模范’和评选‘边检每周一星’活动。为切实增强官兵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海拉尔边检站采取专题讲座、办培训班和选送干部外出‘取经’等办法,促进官兵边检业务、计算机操作、外语和礼仪形象水平的提高。同时注重对日常勤务、台外管理、台上验证、车辆监护、岗哨警戒、行政执法等6个方面进行具体规范,机制的健全,素质的提高,实现了海拉尔边检站连续8年无一起官兵违法违纪案件发生,无一起行政复议案件发生,无一起旅客有效投诉事件发生,无一起重大业务执勤事故发生。”邓凯点着头说。
“边检官兵服务理念、专业素质再高,口岸执勤设施、检查仪器性能跟不上,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海拉尔边检站党委一班人达成共识,他们不断完善口岸执勤现场、电子口岸、执勤装备等,为口岸大通关提速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先后多渠道争取经费110多万元,用于口岸执勤现场改造,在候检大厅添置等候座椅、饮用水具、服务指南等;完善口岸引导标识,方便旅客出入境;在启用“梅沙”系统的基础上,开能“API”网上报检系统,方便旅游团队预报预录,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验放速度。目前,在正常情况下,查验一本护照不超过去45秒,检查一名预录后的旅客不超过8秒,处理一般勤务问题不超过30分钟。
2008年8月6日,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俄罗斯射箭代表团一行11人从海拉尔口岸入境,边检官兵仅用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代表团的边防检查工作。射箭队领队伊斯赫耶夫·弗拉基米尔由衷地赞叹:“速度很快,服务一流!”
扶危济困 真情服务赢民心
15年前,边检站刚刚恢复组建,社区内一位下岗女工詹淑敏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体弱多病,儿子得了尿毒症已经离世,天生智障女儿和刚刚上小学的孙子是她仅有的依靠。就在此时,边检站的官兵门主动联系其所在居委会,要求照顾她们一家。
从此,官兵们每月补助詹家25公斤面粉,10公斤米、1公斤食用油,只要有时间,就去帮她打扫卫生,辅导孩子功课。詹家没有生活来源,仅靠每月100多元的低保,孩子上学是最头疼的事,官兵们每学期都及时送上学费,并购买辅导书和学习用品。
多年来,站里的领导换了五届,战士走了十批,但是对詹淑敏一家的爱心接力棒却从来没有轮空过,至少有400多名官兵照顾过詹淑敏一家人的生活。
15年后,2010年中秋节,在在这个举家团圆的日子里,边检站官兵又带着粮油来到了詹淑敏家。她含着热泪说:“这十多年我的生活多亏了边检站来照顾,逢年过节就来看看,了解我有什么困难,边检官兵的恩情我永远都忘不了。”
回忆这些,边检站矫立鸿政委说:“关心照顾贫困家庭的生活、坚持爱心接力,是持之以恒学习雷锋精神的体现,边检站官兵贯彻落实‘边检服务水平’ 活动的具体体现,更是对官兵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引导教育的有效载体。今后,新兵下连都要先带到这里上第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课,使这根爱心接力棒在边检官兵手中永远传递下去。”
视驻地为故乡,把人民当亲人。海拉尔边检站官兵在长期的边防检查工作中,忠实履行“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险必救”的服务承诺,想民之想,忧民之忧,帮民之难,积极参加抢险救灾等活动,为推动驻地“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9年5月3日下午,边检站“提高边检服务水平”班电话骤然响起:“请一定帮帮我们,我们有位员工手臂被钻探机打断了,急须返回中国治疗!现在伤员正在赶往口岸途中!”蒙古国野外生产作业的大庆石油国际工程公司惠山在卫星电话中焦急的求救。
根据中蒙两国边境口岸制度协定,5月1日至3日国际劳动节假期期间中蒙双方口岸闭关三天,5月4日上午8时正常开关。旅客的生命是第一需要,当机立断,边防检查站通过与蒙古国边检机关紧急会晤,在口岸闭关期间临时开通“绿色通道”。为大庆石油勘探公司境外作业受伤员工紧急办理了入境边防检查手续。两个小时过去了,运送受伤员工的车辆抵达口岸,等候多时的中蒙双方检查员仅用2分钟就为他办理了入境手续,并联系了120急救车,使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自2007年以来,海拉尔边检站共为170多名病危、遇险、困境旅客提供便利,挽回经济损失360多万元,收到感谢呼伦贝尔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儿童孙雪莹是一名长期生活在边检官兵爱民中的贫困儿童。现年9岁的小雪莹家境贫寒,小时候因吃药中毒导致聋哑,双双下岗的父母卖掉了房子为给她治病。由于费用太高,父母只好放弃了对她的治疗。这之后生活窘迫的一家人只好租住在这处不到30名平方米的房子里,靠父亲一个人打短工维生。边检站业务一科女警官获悉后,主动与小雪莹结成长期帮扶对子。逢年过节,官兵们就带着生活、学习用品和慰问金看望慰问小雪莹,每到开学之际,官兵总不忘记给小雪莹送去学费。
资助小雪莹上学,只是海拉尔边检站关爱无助儿童的一个缩影。2008年,海拉尔边检站专门设立了扶困助学专项基金,并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规范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与此同时,与驻地民政、团委、妇联等单位经常取得联系,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形成合力。基金成立以来,共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12次,官兵捐款捐物达6万元人民币,有7名无助儿童和11名贫困家庭得到有效救助。
固本强基 创新理念谋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委班子是带领部队前进的灵魂和支柱,班子集体能力素质的强弱决定了部队发展建设的兴衰成败。
新一届党委精简机关、充实基层,按照“坐下能写,站起能讲,下去能指导”的标准考核机关干部,遵循“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标准衡量基层干部,一些能力素质较高、具备发展潜力,但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机关年轻干部进入了站党委的视线,部分以前得过且过、人浮于事的机关干部切实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一些工作积极、能力突出的干部看到了希望、得到了肯定。
还是那些人,还是那份工作,巨大的反差和变化源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释放。站党委先后几次调整机关干部充实一线,机关人员编制严格控制。优化的人员配置使机关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自身职责效能得到充分的行使和发挥,真正成为了指导基层发展、妥善处理各种日常事务的核心机构。
基层警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一些从机关到基层工作的干部,有的成为了业务尖子,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从刚开始的报怨,到现在的理解和感谢,被调整使用的干部真正体会党委对干部负责的良苦用心,他们感慨地说:“站党委把责任和事业事业置于到高无上的地位,所以才能点石成金地抓好了干部队伍和部队建设。”
2010年5月,勤务中队中队长调任检查科,空缺的中队长一职成为炙手可热的岗位,不少年轻干部都憋着劲竞争这位置,期望能借此机会提上一职。一时间,说情的电话、条子关系蜂拥而至,干部提拔使用关乎人心向背、关乎部队的兴衰成败。
坚决抵住各种不正之风,干部选拔工作进行的异常顺利平衡。会议一结束,政治部门迅速将预提干部的名额、条件公之于众,并列出候选人名单,在全站范围内进行公开选拔。
评价干部,官兵心里有杆秤。一个回合下来,谁好谁差一目了然。通过严密的考核,检查科的小张名列前茅,由于平时工作负责,军事训练过硬,小张在官兵心中成为勤务中队长最为合适的人选。当小张任勤务中队中队长的任职命令公布后,部队上下一致叫好。
在选取士官、战士入党考学等问题上,海拉尔边检站公平、公正的做法同样让全站官兵心服口服。2009年7月,边检站士兵入党,站里接待一位老领导的电话,请站里对他亲属进行关照。最终结果公布出来后,没有任何背景、工作能力突出的战士毕佳佳榜上有名,而那位打了招呼的战士却没有被选上。大家都说,在我们海拉尔边检站,素质好不用跑关系,素质差的跑也没有用,没有人担心会被关系挤掉,而是担心素质考核能否过关。
为打造边检服务的新亮点,海拉尔边检站坚持以人为本,相继推出小急救箱、小工具箱、小文具包、小饮水机、小宣传栏、小行李车、小便民伞、小投诉箱、小联系卡、小服务队等便民利民措施,注重主动服务、联动服务和提速服务,深受出入境旅客赞誉。
全新的服务措施和服务理念,不仅实现了“服务旅客零距离、查控工作零误差、验证工作零失误、出入境旅客零投诉”的目标,还树立起国门卫士的崭新形象,赢得了旅客的称赞。在近期组织的一次问卷调查中,海拉尔边检站服务各项内容的旅客满意率在99%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