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之争引发的思考

2010-12-27 17:06张慎霞
理论导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社会党民主马克思主义

张慎霞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255091)

由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之争引发的思考

张慎霞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255091)

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概念的界定及内涵的理解不同。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关键是把其真正作为“科学”对待。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修正使其性质逐渐演变。对待民主社会主义,既要反“左”又要防右。当前,从吸收和借鉴的角度研究民主社会主义更有现实意义。应改变“唯我独马”、“唯我独社”的思维定势,用更宽广的眼界、开阔的胸怀去观察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发展。

民主社会主义;性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之争

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例如,谢韬就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1]4第二种观点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非马克思主义,但却是一种社会主义流派,是通向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过渡形式。“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流派,即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流派’,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一起,组成了当代世界的两大社会主义力量。”[2]30“民主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3]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现实形态的民主社会主义应当看作是向高级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特殊形式。”[3]12吴江也认为西欧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是在寻找另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在资本主义胎盘内逐渐培育社会主义新因素,以便渐进式地创造出一种社会主义社会新形态来。[4]第三种观点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既非马克思主义也不是另一种形态的社会主义,而是改良的资本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经过社民党近百年的‘修正’,已由当初的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相通的、工人阶级的理论武器,逐步蜕变为资产阶级左翼和小资产阶级的‘改良’资本主义的思潮。”[5]20周新城还阐述了“民主社会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的原因。因为它不具备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不具备社会主义的共性,即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因此,民主社会主义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了。[6]94

可见,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概念的界定及内涵的理解不同。

二、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关键是把其真正作为“科学”对待

由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实践还不充分,因此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也还是初步的。尽管我们明白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开放的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它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般原则,三是关于具体问题的具体结论。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理解马克思主义要全面,不能教条和僵化;坚持和应用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坚持其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发展马克思主义要与各国实际相结合。事实上我们能提出正确的思想和创新的理论观点,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为什么会出现重大偏差和失误?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来对待。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必须要做到或明白: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允许百家争鸣。由于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在根据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实践不断丰富、完善或修正他们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二人的观点也同中有异,因此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很难强求完全一致。再加上研究者的立场、观点不同,研究的角度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结论。学科必然会有分化,科学在争论中发展。

二是发展马克思主义要靠大家的智慧。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质,这使得它很难像其它社会科学那样较自由地发展。事实上,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很长时间内发展马克思主义似乎只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专利,理论研究只是局限于解释党中央的决议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言论。事实也证明了这会阻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甚至会葬送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环境越来越宽松,也出现了一些敢想敢说、善思善言的研究者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惟有集大家的智慧来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更具生命力,社会主义才会少走弯路。

三是各自的实践只能检验自己是否正确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尽管马克思、恩格斯一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但这并不表明他们的理论是正确无误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仍包含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而且它的很多原理还缺少实践检验,甚至会被实践证伪。”[7]85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时首先要认真地客观地研究它,根据客观实际发展它,并在实践中检验它。就算被自己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和经验,也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它具有普世的价值。各国的国情不同,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不会只有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不会只有一种。我们提出走“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沉痛教训而得出的宝贵经验。

三、民主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断修正,其性质在逐渐演变

1.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修正使其性质逐渐演变。我们知道,第二国际时期社会民主主义可以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同义语,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二者分道扬镳,社会党根据时代变迁和社会现实的需要对社会民主主义理论不断修正。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资本主义相对平稳发展的形势,为谋求上台执政,社会党主张在议会制民主共和国的框架内通过改良实现社会主义,反对暴力革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结果在欧洲有几个党上台执政(英国、德国、奥地利、丹麦、瑞典等国的工人党或社会民主党),为劳动人民争得了一些权益。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新科技革命浪潮,生产力迅速发展,发达国家社会稳定。面对新形势,社会党重建自己的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用“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社会民主主义”概念,不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的指导思想;为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争取更多选民支持,社会党由工人阶级的政党转化为“人民党”;战后初期,大多数社会党仍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化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但随着一些执政的社会党国有化改革受挫,他们逐渐改变看法,不再坚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主要标志,转而主张以私有制为主的混合经济;随着社会党更多地融入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他们逐渐认同现存的国家,否定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性质,反对制度替代,重在追求“自由、公平、团结互助”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经过社会党近百年的修正,其性质不断演变,与当初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已相去甚远,但每一次理论嬗变和发展都有其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依据,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至少我们应把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看作是一种社会主义流派,至于能否成为通往社会主义的一条曲折的途径,还有待观察和实践的检验。

2.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修正,既取得丰硕的实践成果,也面临理论困境与危机。尽管在我们看来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或纲领是节节败退,但却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社会党得到了广大中下层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先后有40多个工党、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通过议会民主竞选上台,单独执政或参与联合执政。在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党的作用、影响力远远大于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只要各国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没有激化到出现革命形势的地步,只要各国共产党还未能彻底摆脱苏联模式过度集权体制和过左路线的弊端,那么奉行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党就还有其继续发展的余地和拓展的空间,即便还没有建立社会党的国家也还会出现社会党,而社会党及其民主社会主义也还会随着新科技革命以及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不断转型。”[7]305

当然,民主社会主义采用实用主义的方法,无原则地改变自己的立场与主张的做法,又使其陷入新的矛盾之中,甚至威胁到民主社会主义的前途与生存。当代英国著名的自由主义者拉尔夫·达仁道夫以“社会民主主义世纪的终结”来表示这种社会民主主义的危机。“这个论点意味着,一股历史的力量业已丧失了它的能量。所以发生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它主宰局面已经长达一个世纪,而是因为经过一个世纪的斗争之后,它已最后胜利了。伟大的社会力量死亡于它们胜利的时刻。如果未来不再属于它们那一边,它们的寿终正寝就临近了。”[8]152-153社会民主主义的危机恰恰在于它的纲领经过不断修正后,许多要求已经实现了,而它又不能提出最终所要超脱的既定社会秩序的目标。

四、正确对待民主社会主义

19世纪60年代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变化了的革命形势中,基于加强工人阶级的联合和提高工人的阶级觉悟的考虑,对社会民主主义坚决批判的同时采取了“容忍”的态度。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都联合了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政党,党内也含有多种思想流派。从第三国际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科学社会主义者对民主社会主义采取了绝对否定的态度,甚至把民主社会主义看成比资本主义还阴险的敌人。受苏东剧变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对社会民主主义的研究出现过一个高峰,“但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总体上还是意识形态批判为主,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论证‘中国的发展拒绝民主社会主义’。”[9]270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民主社会主义研究渐渐地进入理性化阶段。

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之所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因为社会党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左翼政党,民主社会主义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而且它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之外的科学社会主义最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地分析、评价它,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

首先,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识,既要反“左”又要防“右”。由于我们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曾教条化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上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等等。当用这种“左”的眼光看待民主社会主义时,只会把其归入资本主义制度之中,而看不到它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及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追求。当我们认识到传统社会主义观的弊端,重新思考社会主义的内涵时又容易用“右”的眼光判断民主社会主义,对其盲目崇拜,甚至认定它将取代科学社会主义而成为时代的主流。如何做到借鉴民主社会主义而又不倒向民主社会主义,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其次,改变以批判为主、着力划清界限的研究思路,注重从吸收和借鉴的角度研究民主社会主义。以往我们更多地是从批判的角度,从意识形态和制度层面上论证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与联系,这当然很有必要,这方面的研究也已比较成熟。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解也更加客观和全面。面向中国改革存在的问题,从吸收和借鉴的角度,从政策和措施层面上研究民主社会主义更具现实意义。例如,民主社会主义面对变化的局势及时调整政策和措施的务实的做法;强调和发扬民主的传统;关心选民要求,争取广大群众支持,以谋求执政地位的做法;注重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的思想等等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再次,改变“唯我独马”、“唯我独社”的思维定势,用更宽广的眼界、开阔的胸怀去观察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发展。邓小平曾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137但我们却习惯于以我们认可的标准去评价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或社会主义流派,于是就有了“背叛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的结论。其实在民主社会主义的语境中“修正主义”是一个褒义词,相当于我们的“与时俱进”。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也会不断深化。各国的社会条件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也会不同。民主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或运动,一路走来,不断改革与创新,正确与否,只能由实践来检验,由历史来证明,不能以我们的标准来衡量。同样道理,用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下形成的民主社会主义直接指导我国改革实践也是不现实的。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共产党和社会党应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1]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J].炎黄春秋,2007,(2).

[2]肖枫.谢韬先生《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之我见[J].科学社会主义,2007,(2).

[3]陈文通.民主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J].社会科学辑刊,2007,(6).

[4]吴江.读《一篇迟到的考察纪要》—评介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J].炎黄春秋,2007,(6).

[5]本刊记者.从“瑞典模式”看欧洲社民党社会民主主义“转型”的实质—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秘书长何秉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2).

[6]周新城.一个事关我国走什么道路的大问题—评《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一文[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4).

[7]高放,李景治,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9]曾瑞明.21世纪的民主社会主义研究述评[J].学术界,2007,(1).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D09

A

02-7408(20)05-0045-02

张慎霞(1967-),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科社理论。

[责任编辑:王润秋]

猜你喜欢
社会党民主马克思主义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法国社会党四分五裂境遇凄凉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因应社会治理需要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