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颖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长春1300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生导向
于慧颖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长春130024)
民生视角是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关键。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目标,其主要的目的和民生功能是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化凝聚力的提升,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生导向;民生功能
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讨,主要是从该体系的科学内涵、思想表现、时代特征、理论维度和实践转化等几个方面进行的。这些探讨对于提升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但上述学者的研究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那就是没有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生导向问题。
本文认为,中央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目标,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理念系统在全社会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热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追求热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宣传热潮、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热潮。在所有这些基本的价值规定中,惟有民生视角是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因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只有把一种理念系统最终演化成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功能系统、一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动力系统,这种价值系统才具备了真正的意义。否则,空谈“价值体系”,以理论来论证理论,只会堵塞学术发展的道路,更会耽搁社会发展的进程。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目标,其主要的民生功能是实现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和文化的凝聚力,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
所谓“政治民生”就是指政治层面的人民生计,它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需求和政治参与诉求所组成的综合的政治评价体系。政治民生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要通过各项政治体制改革,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维护和扩大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1]2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32年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人民权利的真实性得到了很大的保障,中国社会政治民生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稳定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政治民生领域的诸多因素开始显现出不适应和不和谐的状况。
影响我国社会政治民生发展的国内因素有:一是在政治体制的某些具体运行机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具体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党内腐败现象;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在基层选举过程中出现的“贿选”和“暴力选举”现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出现的无视民族差别的草率处理状况。二是由于正式制度供给不足而导致的政治参与渠道不畅的问题,比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出现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人员为谋取不当利益,对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贿赂的行为;越级上访行为;以游行和围攻政府机关为特征的抗议和暴力对抗行为。这些非制度利益表达行为一般是由于正式的利益表达制度结构的不健全或不均衡,利益表达主体的整体素质不高和经济地位偏低、政治效能感脆弱,以及利益表达语境中社会结构的断裂而引起的。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出现的非制度利益表达行为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在社会有正常的利益表达渠道的背景下,公民不愿、不会、不能利用这些渠道,由此在表达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化行为;第二类是在现存政体中制度规范僵化、制度不完备,不充足或缺乏的背景下,公民在争取自身利益中表现出的行为。第三类是在社会既有的正常制度背景下,公民采取的非常态的行为。”[2]三是由于我国的法制建设起步较晚,法律数量和法律质量矛盾比较突出,影响当代中国法治的现代化进程,进而不利于维护社会政治民生的稳定。从改革开放的外在民生环境上看,国际政治压力依然严峻且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安宁,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导致我国政治民生安全问题凸显。
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就必须牢固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民生思想,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道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住今天得之不易的政治民生的安定局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国际国内纷繁复杂的政治民生环境下把我国社会的政治稳定继续推向深入。由此可见,维护政治民生的和谐稳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的和最基本的功能,离开了政治民生的稳定,其他的民生功能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谓经济民生,是指经济层面的人民生计。经济民生主要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衣食住行问题,让群众具备从事其他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最终走向富裕安康的道路。解决经济民生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展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3]只有生产力发展,创造日益丰富的生活资料,使人摆脱贫困状态,才能使人能够在基本满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追求享受和发展。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更多的资源来实现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必须重点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国经济民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走向:
1.通过明察不断变化的国际民生经济体系,大力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国家的综合实力是维护国内政治民生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在国际政治斗争中,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国家政治民生安全的支撑和保障。而中国影响力的主要来源,仍然是以迅速增长和超大规模的经济力取胜。因此,全力保证本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面临的最重要的经济民生任务。
2.通过自觉抑制民生机会主义倾向,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伦理准则和精神境界提升的综合,如果能够内化为市场主体内在的价值观念,将会有效地抑制人们的民生机会主义本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提升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能使市场主体在维护民生公共设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民生机会主义被有效抑制,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就容易建立和维护。[4]
所谓社会民生,就是社会层面的人民生计。社会民生所要解决的是与老百姓生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社会保障。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1]37近年来,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我们党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手,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国家财政向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倾斜,使一些重大民生问题开始得到有效解决。从宏观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生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整合社会民生资源。主要是从资源学的角度把物质性民生资源和精神性民生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所谓物质性民生资源是指在资源的社会形态上可以最终表现为物的存在方式的资源;所谓精神性民生资源是指以意识、感觉、思维等认知个体内心体悟为主要存在形态的社会资源。此种资源以观念、思想、感情等方式展现自身,又以其精神的烘托力和感染力影响着民生社会的存在、稳定和发展。精神性民生资源广泛存在于社会民生的现实征途中。在一定条件下,精神性民生资源会成为凌驾于物质性民生资源之上的支配力量。在特定条件下,一个社会可供分配的精神性民生资源以下列方式存在着: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大社会功效就是能够把各种物质性民生资源和精神性民生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这种结合会使整个社会朝着互帮互助、艰苦朴素、风雨同舟、脚踏实地、和睦共处、互利双赢的民生局面发展。
2.整合民生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体系(science of ideas),民生意识形态是指“与政治生产和生活的价值追求密切相关的一套思想和理论体系,这种思想和理论体系的功能在于,以特定的民生信仰为基础而对特定的政治体系提供民生认同、认证、解释或批判,设计出理想的生活图景并试图付诸实施”。[5]在现代社会,民生意识形态的力量不可小视,难怪有学者曾经指出:“民生意识形态是减少正式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非物质性制度安排。”[6]在全球多元民生意识形态共生共存的境遇下,社会主义民生意识形态能够有效地降低中国社会正式规则的制定和实施成本,进而推动民生社会在良性的轨道上前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将会使我国居高不下的社会民生运行成本有所降低,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内化,市场监管部门的道德水准、自律意识会大大增强,干扰民生社会运行、以权谋私等不合理行为的空间会大大缩小。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民生观念的支撑下,每一个市场主体都会自觉地遵守市场规则,自发维护市场运行秩序,社会制度的运行会更有效率,社会民生绩效会更加明显。同时,由于社会职能部门的合并和精简会大大节约社会民生资源,这就使得我国社会相对薄弱的公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会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也会大大提高,社会公正将会在许多领域得到鲜明体现。
所谓文化民生就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文化民生所要解决的是老百姓最迫切的文化需求问题。既包括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问题,也包括人民群众的文化话语表达权问题。在当今中国,文化的跨越发展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解放文化生产力、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的。只有不断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问题,并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文化民生”工程,才能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民众素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1]33为此,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各个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党的政策的支持和学术界的努力使得中国的民生文化市场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民生文化领域的先进成果更是层出不穷。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伴随着民生文化市场的勃兴,各种虚假繁荣和文化腐败现象也大行其道。主要表现有:民生文化盗版现象严重;知识产权侵权案频发;借发展民生文化事业非法侵占耕地现象时有发生;民生文化权力腐败现象增多。所有这些都昭示着优化民生文化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民生文化市场优化,最关键的是进行民生市场优化教育。民生市场优化教育需要从普及民生文化市场知识、培养民生文化市场情感和树立民生文化市场观念三个方面入手,构成三位一体的民生文化市场优化教育体系。[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我国民生文化市场的优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具体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生文化优化功能,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普及民生文化生态知识。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民生文化市场观念,要认识到人类民生文化的精神性价值与人类自身的生存密切相关,离开了民生文化的滋养,人的存在便无从谈起。如果我们继续延伸民生文化的虚假繁荣,继续蔑视知识资本的原生性价值,使得我们作为人类的类本质在精神层面上持续衰落,则不仅违背了历史的规律,而且也践踏了“文化——人类”的生态互动原理。近几年众多的高校著作、论文侵权案就深刻地印证了这一点。
2.培养民生文化生态情感。首先要通过生态补偿教育唤醒人们的生态补偿潜意识,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保护民生文化环境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道德环境,也是内心生态补偿潜意识的本能需求。其次要深化人们对民生文化生命的敬畏感。敬畏文化的价值意味着对生命自身神圣性的深刻体认。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让我们深深敬畏,它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人们心中的文化道德律。可以说,敬畏之心源于人对自身有限性和宇宙无限性的本真认识。由于工具理性思维方式的影响,人愈来愈变得自恃己能,把民生文化领域看作是可以凭借人类理性和技术就能够征服的对象,有的人甚至把民生文化市场当成发财致富的工具。因此要解决民生文化生态危机,解决现代人类文明的深层弊病,首先需要解决现代人骄纵的心灵危机,重新培育起对民生文化生命的敬畏,使人们认识到自身的有限性、科学认知的有限性,时刻对宇宙星空、地球生命和民生文化价值怀抱一种虔诚的敬畏之心,对生生不息的民生文化渊源充满由衷的无限敬意。
3.树立民生文化生态观念。首先要反对“消费主义”观念,树立节源意识,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民生文化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其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消费至上的观念。中国要走民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克服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树立节源意识,合理利用民生文化资源,有效保护民生文化资源,使人类的自我实现和幸福得到连续延绵和可靠保障。其次要从中华民族传统民生文化中汲取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倡仁爱万物,主张“不时不食”。儒家反对竭泽而渔的民生文化短期行为,提出“取之有度”、“取物不尽”、“用之有节”的生态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他们在肯定人在自然界中具有最高价值的同时,也肯定了民生文化在人类进化之链上具有的崇高价值。人类必须将人伦道德扩展到整个民生文化系统,确立与文化生态共生共存的大生命观,并强调民生文化环境的补偿事关人类自身精神性成果的保留、继承和发展,其意义非同一般。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3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7.
[4]房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经济功能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4):56-58.
[5]陈成文,邱国栋.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9.
[6][美]伟·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1卷)[M].商务印书馆,1998:607.
[7]http://www.wenmi114.com/wenmi/lunwen/xueshuluwen/2007-07-25/20070725108828_2.html"[O/L]
D616
A
1002-7408(2010)11-0040-03
于慧颖(1975-),女,吉林公主岭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春工业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闫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