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干柴沟地区深层勘探潜力分析

2010-12-26 02:03:04路俊刚陈世加欧成华张道伟薛建勤王明筏
石油实验地质 2010年2期
关键词:干柴油源柴达木盆地

路俊刚,陈世加,欧成华,张道伟,薛建勤,王明筏

(1.西南石油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成都 610500; 2.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成都 610500;3.青海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 敦煌 736202)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以下简称柴西南区)是柴达木盆地的主要产区,具有红狮、英雄岭、扎哈泉等主力生油凹陷,油源丰富,长期以来一直是盆地的勘探重点[1]。但随着勘探程度的加深,柴西南区后备圈闭日趋不足,严重影响了后期勘探进程。而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以下简称柴西北区)圈闭较多,勘探程度较低,日渐成为勘探热点[2-3]。

干柴沟地区位于柴西南区向柴西北区的过渡地带,其南部紧邻狮子沟富油凹陷,具有南部狮子沟凹陷油气运移来源的可能性,对其成藏研究对整个柴西北区的油气勘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地质概况

干柴沟构造位干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茫崖坳陷亚区英雄岭凹陷的西北端,西南侧为狮子沟构造,北东方向为咸水泉构造,北西为阿尔金山脉,构造东南倾没于英雄岭凹陷之中(图1)。

干柴沟构造是一个复杂的基底隆起背斜构造。构造西段是受2条背冲断裂控制的基底隆起构造,柴南和柴北断裂在平面上走向近乎平行,控制着干柴沟构造带的形成和发育,深浅层构造高点基本一致;构造东段深层为受柴南、柴北断裂构成的背冲断裂组合控制的基底隆起构造,喜山晚期干柴沟构造北翼沿下干柴沟组地层内部滑脱面发生盖层滑脱,形成由干南、干北断层控制的盖层滑脱构造,浅层高点偏北,与地面背斜高点基本一致,深层构造高点略微偏南即基底隆起构造。

图1 研究区位置示意Fig.1 Location of Ganchaigou, the Qaidam Basin

2 烃源岩特征

表1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不同层位烃源岩评价Table 1 Source rock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strata of Ganchaigou region, the Qaidam Basin

表2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单井深层暗色泥岩统计Table 2 Thickness data of deep dark mudstone of Ganchaigou region, the Qaidam Basin

3 油源分析

干柴沟地区目前已完钻各类井8口,未获工业油气流,见油气显示井4口(C2,C3,C4,C6)。本文以该地区储层抽提物为研究对象,对其油源特征进行了分析。

图2 柴达木盆地西部储层和烃源岩抽提物甾萜烷特征对比Fig.2 The sterane and terpane characteristic contrast of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extract in the western of Qaidam Basin

生物标志化合物在油源对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沉积环境、母质类型、成熟度以及次生变化等多方面的信息,可以准确判断油—油或油—源之间的相似性[5-9]。

4 深层勘探潜力分析

4.1 油源充足

图3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T4反射层构造图Fig.3 The seismic reflection structural map of T4 of Ganchaigou region, the Qaidam Basin

4.2 圈闭发育

该地区深层圈闭较为发育。干柴沟构造东南部深层的C3号断背斜和构造西北部的C1号断鼻均具圈闭显示,其中C3号断背斜轴向NW,在T4反射层上,高点埋深-2 900 m,幅度200 m,圈闭面积8.7 km2(图3,4)。C1号断鼻位于柴北和柴南断层之间,在T4反射层上,高点埋深400 m,幅度1 400 m,圈闭面积26.1 km2(图3,5,6)。

该地区大量发育的延伸远、切割深度大的断层为凹陷深部和狮子沟凹陷的油气向构造高部位运移提供了通道[10](表3)。

4.3 储层发育

C3井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下段和下干柴沟组上段发育浅湖亚相的砂质滩坝,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河口坝与分流河道等砂体微相,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砾状砂岩。该井储层较为发育(图7),Ⅱ类储层(10%≤φ<15%,10×10-3μm2≤K<50×10-3μm2)5层,主要分布在2 195~2 482,2 612~2 973,3 066~3 072,1 768~2 083 m和1 652 m以上。

图4 研究区C测线地震剖面剖面位置见图3。Fig.4 The seismic section of line C, the Qaidam Basin

图5 研究区A测线地震剖面剖面位置见图3。Fig.5 The seismic section of line A, the Qaidam Basin

图6 研究区B测线地震剖面剖面位置见图3。Fig.6 The seismic section of line B, the Qaidam Basin

表3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断裂要素Table 3 The Fault characteristics of Ganchaigou region, the Qaidam Basin

图7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勘探有利区预测Fig.7 The favourable exploration blocks prediction of the Ganchaigou region, the Qaidam Basin

综合以上分析认为,干柴沟构造深层,特别是C3井区深层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勘探前景较好(图7)。

5 结论

3)干柴沟构造东南部深层的C3号断背斜构造西北部的C1号断鼻具圈闭显示,且构造深层C3井区储层发育。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生储盖配置良好,构造深层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参考文献:

[2] 徐凤银,彭德华,侯恩科. 柴达木盆地油气富集规律及勘探前景[J]. 石油学报,2003,24(4):1-6.

[3] 付国民,鲁新便,苏建平,等.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第三系沉积及含油气性[J]. 新疆石油地质,2001,22 (6):489-492.

[4] 路俊刚, 陈世加, 王兴志,等.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南翼山构造油气成因及成藏解剖[J]. 新疆石油地质,2008,29(3):296-298.

[5] 路俊刚, 陈世加, 张道伟,等. 柴西北部尖顶山地区油源及油气成藏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8,30(4): 35-38.

[6] 陈世加,曾军,王绪龙,等. 红车地区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4,26 (6): 1-5.

[7] 饶丹,秦建中,腾格尔,等. 川西北广元地区海相层系油苗和沥青来源分析[J]. 石油实验地质,2008,30(6):596-599.

[8] 赵鹏, 陈世加, 李丽萍,等. 酒东盆地营尔凹陷下白垩统油源对比[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2): 192-195.

[9] 李宏涛,吴世祥,蔡春芳,等. 开鲁盆地钱家店凹陷姚家组砂岩中烃类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探讨[J]. 石油实验地质,2008,30(4):375-381.

[10] 罗群,庞雄奇. 柴达木盆地断裂特征及油气区带成藏规律[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 25 (1): 1-5.

猜你喜欢
干柴油源柴达木盆地
不同油源沥青的老化性能聚类分析与对比
石油沥青(2022年2期)2022-05-23 13:02:32
一捆干柴(外一首)
诗歌月刊(2021年6期)2021-07-01 13:59:45
柴达木盆地北缘锂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矿产勘查(2020年6期)2020-12-25 02:41:08
母亲这把“干柴”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46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石膏及其硫同位素分布特征
塔中隆起奥陶系储层与油源断裂复合控藏模式
突泉盆地突参1井原油中轻烃和金刚烷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启示
地质与资源(2016年5期)2016-02-27 11:19:21
一堆干柴
柴达木盆地柴北缘侏罗系烃源岩特征分析
油源断裂对下生上储式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以南堡凹陷中浅层为例
断块油气田(2014年3期)2014-03-11 15: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