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班组成本核算工作方法研究

2010-12-26 06:20:42于汪洋张永平
关键词:化工企业班组成本核算

于汪洋, 张永平, 李 红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吉林 吉林 132022)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十分迅猛,国内市场的深度细分、激烈竞争、外资注入,在给企业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成为国内企业关注的焦点[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进入世界500强的国际化大型企业,持续、有效、快速、协调地发展是其长远战略目标。最近,公司更是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的两点战略思路:一是通过投资拉动与技术拉动相结合,更加突出技术的作用;二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利用相结合,更加重视节约。班组是构成企业的“细胞”,节支增效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企业内部三级经济核算中的最基层单位——班组[2-4]。为此,持续持久地开展班组成本核算,促进节能降耗、节支降费,是建设节约型企业的有效途径[5]。本文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为例,就化工企业如何开展班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研究。

一、化工企业班组成本核算的前提

要使班组成本核算工作真正在企业降本增效过程中发挥作用,就要积极探索管理的新思路,完善充实班组成本核算的方式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1) 班组成本核算工作要有完整的管理体系。早在1996年,吉林石化公司个别工厂就开展了班组成本核算工作。由于一些原因,当时只以成本、费用指标考核班组,最终班组成本核算结果就是考核班组领了多少把条帚、多少支笔,致使出现搞班组核算却算不出效益,成本核算只是财务部门“单枪独斗”的现象。因此,应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做到班组核算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6]。

(2) 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班组核算工作必须与生产相结合,而且要有可操作性和务实性[7-8]。化工企业生产以加工为主,原料成本与劳动力成本占重要部分,尤其是原料成本约占装置制造成本的80%。以吉林石化公司乙烯装置为例,乙烯裂解原料成本占制造成本的93.18%(见表1)。因此,成本控制的关键在原料消耗上,而原料消耗只有通过精心操作和优化工艺指标才能得到降低。

表1 2007年吉林石化公司70万吨/年乙烯装置制造成本表 万元

(3) 明确开展班组成本核算工作是企业持续盈利发展、员工收入增加的必然途径,可以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成本管理工作中。一要明确现代化工业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科技进步,还要坚持全面加强成本管理,大力实施低成本战略,扩大企业生存空间[9]。因此,精心操作、优化工艺参数、减少损失、降低消耗的降本增效之路,决定了化工企业必须开展班组核算工作,这是企业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永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二要明确现代化企业必须有高素质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人不仅要懂得生产技术,还要掌握生产成本的相关知识,并将两者融合,清楚装置的制造成本、产品加工费、产品边际利润、产品销售收入等,从而调整优化生产方案,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使企业利润最大化[10]。

二、化工企业班组成本核算的方法

开展班组成本核算工作对吉林石化公司来说并不是一项新生事物,但如何赋予其新的内涵,真正发挥其降本增效、强化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却是需要企业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1. 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健全规章制度

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是班组成本核算工作扎实推进的有效保障。吉林石化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以总会计师为常务副组长,由主要生产经营处室负责人组成的班组成本核算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制定班组核算实施方案和有关制度,检查指导各二级单位班组核算工作以及公司班组核算的调查研究、经验交流和考核工作。各生产厂也建立了由行政厂长担任班组成本核算工作主管领导的组织管理体系,负责落实公司班组成本核算的工作部署,制定本单位的班组成本核算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由主管科室与相关科室共同确定班组成本核算的各项定额指标,健全班组核算的管理程序,并定期进行检查与考核,以总结和完善班组核算工作。车间的班组成本核算工作责任人为车间主任,并设有专职或兼职的成本核算员,主要负责本车间班组成本核算的组织、分析、考核工作,认真分解各类班组核算指标。班组的成本核算工作由班长兼职负责,将班组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落实到具体岗位,按要求认真填写班组核算的原始记录、台账和报表,制定班组对岗位和个人的考核办法。通过以上途径,化工企业真正形成了全员参与、共同承担责任的管理体系。

在健全规章制度方面,吉林石化公司制定并下发了《班组成本核算实施方案》、《成本达标考核办法》、《星级操作员考评实施方案》、《“五好”岗位和“星级”装置考核管理规定》以及《月份经济责任考核方案》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和管理办法。工厂的各车间、班组建立了以“一板、一账、五表”为主要内容的班组成本核算基础资料体系,“一板”即班组成本核算揭示板,“一账”即班组成本核算日台账,“五表”即成本费用计划明细表、成本费用明细表、产品成本对比分析表、制造费用对比分析表和薪酬考核兑现明细表。

2. 量化考核指标,实现定性指标定量化、定量指标精细化

班组成本核算是与工艺、生产、设备等专业管理紧密结合的过程,成本核算指标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是班组核算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在确定班组成本核算指标的过程中,要搞好成本指标向技术经济指标和工艺操作指标的转换以及成本指标向员工业绩指标的转换,做到定性指标定量化、定量指标精细化。首先,公司不同的管理层面根据自身实际,针对成本指标的构成因素,确定出保证完成成本指标的控制值,实现成本指标向技术指标的第一次转换;然后,逐一分析出影响因素变化的控制点,并将其量化分解为各项工艺控制指标,确定出保证完成各因素控制值的工艺参数值,完成技术指标向工艺控制指标的第二次转换。通过逐层分解转换,最终将成本指标分解至岗位,保证操作岗位指标的直观性、可操作性和严谨的科学性。

以丁苯橡胶车间为例,针对前部生产是液体原料、后部生产是固体产品的实际情况,对生产前部考核消耗指标,对生产后部考核产量指标。针对工厂下达的丁苯橡胶单位现金加工费指标,按影响因素,前部重点考核主要原料丁二烯、苯乙烯等的消耗,并将消耗指标转换成岗位员工可控制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工艺指标;后部重点考核产品产量指标,并转换为岗位可控制的清胶时间、故障停车时间和控制废胶量等指标。经逐级落实到班组岗位,从主任到操作人员共分解指标89个,做到了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班组经济核算指标的量化分解,将相对抽象的业绩指标、成本指标转化成为可控制的、操作性强的工艺操作指标、产量指标、有效运行时间等指标,通过班组成本核算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成本控制情况。

3. 制定考核细则,严格考核,硬性兑现,实现管理主体责权利的统一

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提高企业整体水平的动力,也是推进班组成本核算的必要条件,因此,应将班组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各项刚性指标具体落实,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形成以效益为中心、以责权利为纽带的考核体系。

(1) 实行全员目标风险抵押。每年末,公司根据分解后的下一年度预算指标,与每个员工签订目标风险抵押责任状,并按责任的大小全员缴纳数额不等的风险抵押金,实行“奖二罚一”,即考核指标完成双倍兑现风险抵押金,成本指标完不成则一票否决,全额扣罚抵押金。这是确保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必要手段。

(2) 制定班组成本核算考核细则。考核细则是否符合实际,是班组成本核算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也是完成各项指标的保证。公司拿出全部奖金的40%作为成本奖,与班组成本核算挂钩,并制定考核实施细则,建立了考核细则公平、考核过程公开、考核结果公正、被考核人员信服的较为完善的考核机制,保证了每个月班组成员按照规范的核算制度和考核办法,按照完成的工作成果,自己就可以计算出该拿多少奖金。考核细则统一执行按分值考核的方法,即所有参与考核的明细项按百分制、依照不同的权重确定不同的分值,每月进行一次考核打分。考核时,按总人数、总得分和总奖金额计算出平均每分奖金值,再按每班(人)当月考核实际得分,计算出当月应得奖金额。为保证考核办法得到严格执行,各车间和班组每月在考核过程中形成奖金兑现表,表中包括奖金的计算过程、每班(人)每大类加扣分值、当月实得奖金额和获奖人的签字等内容,便于督促检查。

(3) 设立班组成本核算专项奖励基金。专项奖励基金是公司针对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和内容,按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依据不同的考核内容,专门用来奖励在车间班组成本核算工作中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的基金,对单位现金加工费(现金总成本)和可控费用(管理费用、收入费用等)进行季度考核兑现。2007年,吉林石化公司为进一步体现考核标准的合理性,将考核办法改为百分制,按季度指标降低率给予排前3名的单位人均奖励40元,对于在季度成本核算检查中排前3名的车间人均奖励60元。

4. 监督检查,交流培训,促进提高

班组成本核算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始终贯穿于生产全过程中。为使成本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管理部门采取定期巡回检查和随时抽查的方式,对指标分解及考核兑现等班组成本核算的重点环节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总结成本管理实践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好的经验和做法,定期对全员进行成本核算知识培训,使每名员工都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成本核算知识和技能,每个人都能熟知为什么算、算什么、如何算和算完之后怎么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组织各单位间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了班组成本核算的日益完善和纵深发展。

基于对企业班组成本核算方法的详细分析,吉林石化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班组核算管理系统(见图1)。

图1 吉林石化公司班组核算管理系统示意图

三、化工企业班组成本核算的作用

班组成本核算工作从源头上提高了生产质量,降低了消耗,从生产经营全过程对成本进行了有效控制,对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的降本增效潜力起到了很大作用。

(1) 有利于员工增强成本意识。通过开展班组成本核算工作,使每项成本费用都与员工的日常操作建立了紧密关系,员工“干什么,算什么”,增强了成本、效益意识,真正成为成本管理的主人。

(2) 有利于激发员工创造性,增强责任心。公开透明的管理方式、健全完善的考核机制激发了员工的创造性,使他们通过效益看到了差距,主动解决生产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挖掘装置潜在的效益。

(3) 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效益来自基层,班组成本核算就是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对成本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把成本指标落到实处,最终优化调整生产方案,优化成本控制指标,获得最优的经济效益。从上到下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体系,为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化工企业班组成本核算的重点

化工企业班组成本核算工作的重点主要有:

(1) 要从核算基础数据的采集入手,不断完善计量检测手段,从源头上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水平。

(2) 由于成本指标向技术指标、工艺控制指标的转化,使成本管理融入了工艺、设备管理中,这种成本管理方法虽然做到了成本与生产的有机结合,但如何对工艺、设备管理考核与成本考核进行合理界定,如何保证薪酬的正确分配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3) 要进一步加大班组成本核算管理软件的开发力度,建立班组成本核算信息化平台,统一规划好班组成本核算信息系统与生产、物资及统计等业务系统之间的联网集成工作,实现信息集成管理,努力实现班组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网络化,为企业挖潜增效和科学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支持。

(4) 要以公开、公正、公平为原则,不断完善班组成本核算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考核促提高,进一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结 论

成本管理无止境,降本增效无终点。随着化工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深加工能力和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化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企业要通过全面开展车间班组成本核算工作,实现财务管理向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有效延伸,努力开创“人人想成本,人人算成本,人人降成本”的成本核算工作新局面,为建设节约型企业、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李红.如何开展化工企业班组成本核算工作 [J].乙烯工业,2006,18(4):35-38.

[2]刘秀君.班组成本控制是车间管理的重点 [J].现代班组,2008(11):45-49.

[3]汪洋,永平.班组核算拓展成本管理的新天地 [J].中国石油与化工,2008(10):22-28.

[4]刘亚儒.石化企业班组成本核算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J].硅谷,2008(15):56-59.

[5]陈建.细化班组核算 创新成本文化 [J].冶金企业文化,2009(4):2-6.

[6]杨莉.浅谈油田企业的班组目标成本管理 [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8,21(5):28-32.

[7]段佐燕.加强成本控制 创建节约型企业 [J].辽宁化工,2008,37(6):25-28.

[8]罗理,何平.成本应从班组抓起 [J].当代矿工,2003(3):14-16.

[9]郑国立.以市场价格倒推班组成本 [J].中国石油与化工,2006(12):52-55.

[10]张青山,张彦志,张邵杰.生产系统的效率评价与低效诊断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1-147.

猜你喜欢
化工企业班组成本核算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04
“4+1”班组运行见实效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化工企业中的工作票制度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8
某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创建“放心满意班组” 打造精品班组品牌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06
卓越绩效班组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现代冶金(2015年4期)2015-02-06 01: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