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传忠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终于来到了!
人们常把世博会的举办称为“百年梦圆”,这是有道理的。就在百年之前,也就是二十世纪的初叶,一批年轻的仁人志士,虽身处积贫积弱、保守封闭的中国,却努力“睁眼看世界”,决心改革图新、开放变法,美好的理想和执着的追求促使他们做了许多“美梦”,其中有些就和“世博会”有关。
从梁启超到陆士谔,从李圭到郑观应,《新中国未来记》、《新中国》、《环游地球新录》、《盛世危言》……一本本著作里表达了由中国举办世博会的梦想,在吴趼人的《新石头记》里,这个美梦干脆是由贾宝玉做的。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些先贤的设想中,不少细节都同今天的现实一样,诸如浦东的开发、黄浦江上的大桥飞架,国家银行设分行于浦东,甚至连地下铁道的开通、“跑马厅”旁大剧院的建造也都提到了,真是何等惊人的相似啊!说明了什么情况呢?——我们同先辈心有灵犀,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些先贤的理念,他们对世博会的看法。梁启超认为“这博览会”“不同寻常,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他甚至以“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论会”来描摹世博会上浓重的文化气息,即使百年之后读来也令人颇受鼓舞。至于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纵论中外形势,比较中西得失,从而得出“欲制西人以自强”,必须“以商立国,以工翼商”,振兴中国经济的主张,更是至今仍很有价值与意义的。
由此看来,今天的世博确实是历史的世博。这历史,不单指首届在伦敦举办以来世博会本身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更应包括中华儿女从上世纪初即开始的渴望举办世博会的“寻梦”的历史。
历史给了我们多项启示——
首先,今天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是历史的产物。它是无数志士仁人渴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从而矢志不渝地追求的产物,也是亿万群众团结奋斗在正确的革命理论指导和英明的革命政党领导之下不断革命和改革的成果,更是自戊戌变法以来多少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精神结晶。百多年来,黄花岗上,黄浦江畔,延安窑洞里,渣滓洞牢房中,无数中华精英盼望的不就是如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昂首挺胸顶天立地做人的情景吗?读读方志敏烈士的《可爱的中国》吧,那里面对中国母亲未来岁月的深情描绘,同梁启超等先贤们一脉相承,而又活生生地跳跃在今天世博会的脉动中。这一切,难道还不值得我们深思,不值得我们珍惜吗?
其次,今天的上海世博会是传承我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舞台。正如梁启超所说,世博会不仅展览商务、工艺,不只是一项经济活动,更是展示全世界精神文明各类硕果的难得机遇。尤其因为是在中国,在上海,我们中国人的理念、思想、认识乃至精神状态、生活习惯都会在这个舞台上表现。近年来,上海市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所投入的巨大努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也是难能可贵的,我们一定要让它进一步发扬光大。世博会绝不是“显宝会”,更不是借机发财的摇钱树,如何提升它的文化含量,始终应当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课题。
最后,今天的上海世博会也是我们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桥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自己的理想,都有权在世博会上表现出来。波兰驻华大使霍米斯基最近说:“世博会不仅是商业展,也是全面展示国家形象的机会,波兰将通过这一盛会,让中国和世界看到一个现代、开放、发展迅速的波兰。”不止是波兰,我们要同参展的每一个国家愉快合作,增强友谊,共同建设全球化、多元化的美好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