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稳定”

2010-12-26 04:40李秋生
中华魂 2010年12期
关键词:压制稳定副省长

文/李秋生

说“稳定”

文/李秋生

稳定本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恒定的能力,后来被人们引用到社会学中。

我们通常所说的稳定,是指社会稳定,即政治稳定。具体地讲,是指没有全局性的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政权不发生突发性质变,公民不用非法手段参与政治或夺取权力,政府也不采用暴力或强制手段压制公民的政治行为,以此达到社会秩序的和谐。显而易见,稳定是一种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双向的,互动的,协调的关系。

但在一些地方官员看来,不出事,不闹事就是稳定,反之就是不稳定;出了事后以公开、公正的方式去处理可能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能控制下来,群众不上访,矛盾不上交就是稳定;甚至是没有不同声音,不反对领导者的任何决策(包括错误的)就是稳定,否则便是不稳定。在这种“稳定”思维指导下,主观上想稳定,客观上稳而不定,稳而难定,即使抽调得力人员,专门成立“维稳办”,花费了若干人力物力,也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殊不知,民心不可违,规律不可破,高压不可取,那种一厢情愿、人为控制的稳定,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

要实现稳定,领导者必须对稳定持有十分清醒的认识。稳定不是固定,此其一。社会稳定从来就是一种动态平衡。矛盾处于隐性状态,公众凡事都选择沉默,或人为地制造这种状态,不能视之为稳定,只能说其是扭曲,这样的社会存在着极大的风险。稳定尊重民主,此其二。人们为了利益和权利,以合法的方式通过表达或行动去争取,让矛盾显现出来,政府依照法律规范合理解决矛盾,满足人民合法权益,社会才会真正处于稳定状态。稳定取决民心,此其三。衡量一个社会是否稳定,并非凭上级领导发文认可,某个检查组的评价肯定,权威媒体的宣传报道,而是要看民众内心的愉快,情绪的安定,由衷的称赞。

诸多不稳定因素,看起来来自于基层群众,其实来自于我们某些领导者自身,来自于某些领导者的错误决策和出格行为。比如,玩忽职守,不解决矛盾,还压制上访;长官意志,违背民心,强拆强建;圈内用人,暗箱操作,美其名曰“公推公选”,“公平公正”;掩盖事故,草菅人命,向有关媒体人员发放“封口费”,想一手遮天。如河北蔚县发生矿难,县委县政府个别领导指使、矿主出钱,向8家新闻媒体发放“封口费”便是典型一例。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尤其是做了损害人民利益甚至是以丧失百姓生命为代价的事,还不让人家出一点声,喊一声冤,与当年封建恶吏“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何其相似乃尔!切莫忘了,这样做完全选错了时间、地点和对象,现在已是社会主义社会,是科学民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21世纪!

更应当看到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些官员之所以整天讲稳定,假稳定之名,行压制之实,很大原因在于自身不是很干净。他们信仰动摇,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唯恐在群众呼声中露出马脚,便以稳定为名,千方百计地压制不同声音。《中国纪检监察报》的一位记者在讲课时说了这样一件事:在京召开廉政工作会议期间,他和同事敲开会议住地一个宾馆房间的门,随机采访一位副省长。刚自我介绍:“我们是中纪委的……”副省长的脸刷地一下白了。待说明来意后,副省长才长舒一口气:“我的妈呀,吓死我了!”倒在沙发上直擦脸上的冷汗。这不能不使人想起我国的一句俗话:“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听到中纪委就害怕的人,恐怕是最怕所谓“不稳定”的人。

稳定事关社会和谐、百姓安康、改革深入、事业兴旺、民族前途。要实现社会稳定,核心问题要加强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要让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领导者走马上任。这样,他们才能树立正确的稳定观,真心实意求稳定,化解矛盾得稳定,发展经济促稳定。✿

猜你喜欢
压制稳定副省长
山西省副省长卢东亮在山西农谷调研
12名“金融副省长”,9人是博士
空射诱饵在防空压制电子战中的应用
今年是什么年
今年是什么年
热电公司发电机励磁系统改造
少年你躺枪了没?盘点《三国争霸2》三大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