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灾后重建志愿者的特点和作用

2010-12-23 08:03四川师范大学成都610068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5期
关键词:汶川灾区四川

□刘 洋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 610068]

四川灾后重建志愿者的特点和作用

□刘 洋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 610068]

时隔汶川大地震发生近两年的今天,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四川灾后重建志愿者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具有学历普遍较高、“80后”志愿者比例大、民间志愿者表现突出等特点,并成为了政府救灾的有力补充,发挥了拾遗补缺等重要作用。

灾后重建; 志愿者; 特点; 作用

为了切实掌握灾后重建志愿者的第一手数据,本课题组在四川师范大学招募并组织开展了“百名志愿者探访千名灾后重建志愿者”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于2009年1月至3月向仍驻留在绵竹、北川、彭州、什邡、都江堰、广元、绵阳、安县、汶川、平武、青川等32个县市开展灾后重建服务工作的1000名灾后重建志愿者发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和1000份个案访谈问卷,回收738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32份,回收730份个案访谈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22份。数据采样完成后,课题组应用统计分析软件、计量模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且在权威的统计年鉴里调取已有数据作为参考。本文通过对灾后重建志愿者特点和作用的分析,进一步探索灾后重建志愿者服务的规律,力图为志愿者组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新的依据,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灾后重建这一历史课题。

一、四川灾后重建志愿者的特点

据调查显示,参与灾后重建的志愿者来自我国各省,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广东、安徽等省,其中原籍地是四川省的志愿者占了71.17%,显示出志愿者分布“本省多,外省少”的特点,体现出就近原则;被调查者男性占66.12%,主要从事环境检验检疫、规划重建、政策法规咨询等服务,女性占33.88%,主要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建筑规划、防震减灾、后期心理干预、灾区支教、文艺表演等服务[1]。此外,灾后重建志愿者还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

(一)志愿者学历普遍较高

参与灾后重建的志愿者中,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志愿者约占43.58%,而拥有大专学历、中专学历的志愿者分别占25.27%和18.80%,拥有中专以下学历的志愿者占13.25%(见图1)。从调查对象来看,志愿者的文化层次主要集中在大学本科和大专学历,这与志愿者从事的志愿服务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从事后期心理干预、支教服务、政策法规咨询等服务是志愿服务中比例较大的服务项目,而这些服务项目要求志愿者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

图1 志愿者拥有的学历分布

(二)“80后”志愿者成为主力军

调查统计显示,有60.52%的志愿者是处在18岁至25岁的年龄阶段,12.84%的志愿者是处在25岁至30岁的年龄阶段,其余年龄阶段约占26.64%。18岁至30岁的志愿者占了参与灾后重建志愿者的73.36%,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志愿者恰好是曾经被人们称为“垮掉的一代”和“最没责任心的一代”的“80后”。从团中央公布的数据看,从2008年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至2009年3月,全国有近516.2万志愿者赴受灾地区开展服务工作。由此可推算参与灾后重建的“80后”志愿者总人次约有378.68万,成为了灾后重建志愿者的主力军。

(三)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志愿者积极性较高

在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了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上的志愿者人数比例达7.10%,而较为年轻的35岁至40岁的志愿者的人数比例仅为4.92%(见图2)。人数比例呈这种分布的原因主要是40岁以上的志愿者中涵盖了离退休人员,这类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时间弹性较大,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要小些。

图2 志愿者的年龄结构分布

(四)党团员志愿者在灾后重建服务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有关调查统计显示,中共党员约占志愿者总数的32.92%,共青团员46.45%,两者加起来占被调查人数的79.37%(见图3)。共产党员与共青团员在灾后重建志愿服务工作中,发挥先进性作用,创建基层党组织和临时党支部,以党建带团建,在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中表现尤为突出,吃苦耐劳、不怕艰苦、深入群众,树立起了独特而鲜明的形象。

(五)民间志愿者“撑起半边天”

在这次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志愿者个人和民间志愿服务团体组织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志愿者个体和参与民间团体组织的将近半数,占到了47.13%。并且超过了由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派遣的39.62%这一比例(见图4)。四川的十几家NGO在震后三天即组成“‘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在灾区迅速拓展出10个左右的救助点,并试图弥补更多人口相对稀疏、政府难以覆盖的区域[2]。民间志愿者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灾后重建工作献计献策,为灾后重建志愿服务“撑起了半边天”。

图3 志愿者的政治面貌分布

图4 志愿者参与到灾后重建服务的各途径所占比例

二、四川灾后重建中志愿者的作用

2008年5月28日,中国志愿者协会公布的数据称,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以后,有20万人次的中国志愿者奋战在四川抗震救灾第一线[3]。志愿者们急灾区人民之所急,解灾区人民之所难,不畏艰难困苦,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灾区积极开展救治和辅助救治、心理调适、卫生防疫、伤残护理、孤寡老人和儿童救助、分发救灾物资、协助维护秩序等工作。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哪里灾情重,哪里就有志愿者提供帮助[4]。广大志愿者为抗震救灾做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受到了灾区群众的广泛赞誉。灾后重建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同样离不开志愿者的辛勤奉献,他们以一颗无私奉献的爱心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行动中去,很好地体现了政府和民间组织力量的协同与合作,使抗震救灾工作进行的更为迅速、有力、有效[5]。

(一)志愿者成为政府救灾的有力补充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更多的是考虑宏观,从全局上稳步进行灾后重建;而志愿者则更多的着眼局部,于细微处妥善处理每一个环节,从而成为政府救灾的有力补充。在灾后这样一个非常态的社会重建过程中,地方政府没有能力满足群众的所有的需求,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也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而慈善组织和志愿者则可帮助那些恢复能力弱、处在边远地区的受灾群众。灾后重建不只是面对自然灾害,还有修复心理创伤等长期的艰巨任务,而在这些领域,志愿者可以自发地承担起使命,填补并充实重建工作的琐碎环节。此外,灾区群众还面临家庭重建、社区重建等很多问题,在这样的一种社会发展的特殊状态下,志愿者确实可以成为建设新的和谐社会的助手。他们就像水,能够流到一些不被人注意的细小角落,能够给受灾群众解决一些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在政府还没有顾及的一些细微的地方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可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政府、军队和民间组织、志愿者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6]。

(二)志愿者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大量人力

灾后重建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急需建筑、医疗、农业、教育、心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政府的力量有限,因此,同样需要大批志愿者。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2008年6月4日发出紧急通知,6月5日至20日,在中东部19个省市和部分受灾省份增招1090名志愿者赴四川和甘肃、重庆地震灾区,开展为期1年的灾后重建志愿服务。其中,有333人选择在2009年续签服务期。直到今天,西部计划已累计招募派遣5921名大学生志愿者在灾区开展1——3年的灾后重建志愿服务,覆盖四川181个县(市、区)。目前仍有340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灾区服务[7]。志愿服务实际上起到了催化劳动与资本等要素结合的功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志愿服务替代资本。

(三)志愿者精神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

在灾难中,公民意识、生命价值、人本理念等内在精神得到了重塑,成为助推我国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英雄的抗震精神,凸显着人的价值和社会良知,改变着民众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认知;道德、伦理和生命意识在社会群体中出现了空前的自觉[8]。正如美国《时代》周刊以《被唤醒的中国》为题的评论所说:“在这次危机中,一种新的自我意识觉醒了,人们认识到了中国人的同情心和慷慨精神。这是一种集体顿悟,整个民族突然间意识到,在20年经济繁荣中,他们改变了多少”。志愿者为抗震救灾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志愿者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的努力温暖人心。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坚强、理性和人心的凝聚,更是一场生动的国民教育和道德实践载体[9]。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观逐步得到确立并占据了主流,而重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价值观受到弱化。但是,在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志愿者表现出强烈的舍己为人精神,以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为重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得到弘扬和发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各方面事业的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立和完善。

(四)志愿者活动有利于塑造良好国际形象

中国志愿者灾区服务的大行动,引起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从外电报道看,关于中国四川灾区的志愿服务,他们有两个“ 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志愿者参与救灾服务这么快,几乎与部队、医生同步,展现出中国的救灾体制正由国家动员转向民间主动参与,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之间合作的格局[10]。二是没想到政府放开和欢迎外国志愿组织、国际志愿组织参与救援服务,并且提供支持措施。国际志愿者与我国志愿者同在四川灾区服务,让世界各国真正看到了中国的志愿精神和公益慈善精神在弘扬,文明进步程度在提高,从而也看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中国国民精神的体现,这就是中国软实力的关键。此外,外国志愿者、港澳台志愿者与内地志愿者并肩作战、共同救援,有利于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融合,促进了志愿服务的合作,也为中国志愿服务的国际化提供了条件。

[1]肖伟, 陈永革. 四川灾后重建社区志愿服务法治化的比较研究[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9, (6): 113-124.

[2]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 西南财经大学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应急研究报告[M].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512-513.

[3]王石川. 志愿者诠释着公民意识的成长[EB/OL].[2008-06-19]. http://news.sina.com.cn/c/2008-06-19/0711140409 50s.shtml.

[4]傅辰渊. 志愿组织的“磁场哲学”——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为例[J].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8, (5):76-78.

[5]苏锋.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的赈灾模式创新研究[D]. 湖北省武汉市: 华中师范大学, 2009.

[6]杨伟超, 陈伟哲. 汶川地震志愿者的角色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8, (3): 139-140, 76-78.

[7]大学生志愿者成灾后重建好助手[EB/OL][2010-02-09]http://news.qq.com/a/20100209/000124.htm

[8]周明宝. 抗震救灾中的社会动员及灾后民生重建[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9, (5): 62-63.

[9]许棣泰. 论志愿者行动的文化价值——以“5.12汶川大地震”志愿者行动为例[J]. 理论与改革, 2009, (6): 110-112.

[10]朱健刚. 汶川地震救灾中的NGO合作方式[J]. 中国社会工作, 2009, (25): 23-25.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the Volunteers in Sichuan Province’s Reconstruction after the Earthquake

LIU Yang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 China)

After two years of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reconstruction in the earthquake area goes to the normal state. Nowadays, though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volunteers, we do a survey on them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and case study. We find out tha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and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generation after 80s, the volunteers have become the supplement to the government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construction.

reconstruction after the earthquake; volunteers;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s

D632.5

A

1008-8105(2010)05-0020-03

2010 − 04 − 16

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校级项目:“灾后重建志愿者保障问题研究”(08MSW24)阶段性成果.

刘 洋(1979.5 −)女,法学硕士,四川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

编辑 戴鲜宁

猜你喜欢
汶川灾区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云上远眺新汶川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
灾后两年新四川
汶川樱桃熟了
灾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