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金依莎
60年前,护送国宝的人们茫然踏上海峡对岸的土地。如今,两岸国宝隔海对望,而身居异乡的守护者们却带着浓郁的乡愁渐行渐远
喜欢书画文物的人,大多知道北京故宫有个“三希堂”,它曾是乾隆皇帝的书房。能诗词、擅书法的乾隆素来喜欢在全国各地寻觅历代书法大家的名帖,在乾隆十一年他找到了让他叹为观止的三样宝贝——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羲之侄子王珣的《伯远帖》。这三件墨宝,被乾隆皇帝珍藏于“三希堂”内,闲时便拿来把玩。
然而,乾隆皇帝不会想到,他珍爱的三件宝贝会在日后的百年命运多舛,如今更是天各一方——王献之的《中秋贴》、王珣的《伯远帖》几经辗转回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现收藏于台湾台北故宫。“三希聚首”,成了文人墨客们多年来不能圆的一个梦。
而今,时光流转至2010年,“三希聚首”的梦想似乎有了实现的可能。最近,北京故宫及台北故宫共同选取了7幅国宝级书画珍藏,将其以高科技手段进行复制,并将它们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一起展出,展览的主题为“同根的文明两岸故宫藏珍合璧”。而挑选出的7幅书画中就包括历经磨难、分存两岸的“三希帖”。
除“三希”外,这次“合璧”亮相的还有: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张择端本《清明上河图》”和现藏台北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二者复制品将以“双清汇流”为主题同期推出。
除“三希聚首”、“双清汇流”外,“珠椟合璧”也是此次“合璧”展览的一个主题。“珠椟合璧”意指《怀素自叙帖》的前世今生:当年因日军侵略,北平故宫文物管理人员恐藏品《怀素自叙帖》遭到破坏,因而将帖册转移,但珍稀木材制作的椟匣却被留下。孰料“珠椟”一分竟至六十载,《怀素自叙帖》现藏台北,椟匣藏于北京故宫。此次亮相世博的展品,是将依原版制作的帖册置于依原样制作的椟匣中。
2010年1月21日,三主题下的“合璧”展览在北京举行了首发仪式。会上,有位老人目泛泪光,他就是前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庄严之子,来自台湾的庄灵先生。作为几十年前“故宫国宝南迁”的亲历者,如今看到“三希聚首”、“双清合流”、“珠椟合璧”,庄灵心底所珍藏的,追随南迁文物一起播迁长大辗转飘零的记忆,也随之被开启。
庄灵与国宝的缘分缘于他的父亲庄严。1924年,从北大哲学系毕业的庄严,进入刚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 参与清点清宫文物。
1925年,“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成立,庄严从此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
1931年,“九·一八”爆发,战火离文化中心北平只有200多公里,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提出要抢运国宝,但却引起各方争议。国民党元老张继主张迁往西安,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主张转至上海,而北平百姓则公开表示将武力阻止文物南迁。
1933年,日军进入山海关,局势日益险恶,当年担任代理行政院长的宋子文当即指示文物暂迁上海租界,并作出“北平安静,原物仍运还”的承诺。于是,故宫工作人员开始挑选文物,装箱放置,而庄严在当时即参加了各种不同文物的装箱工作。
在北平市长周大文的协助下,第一批故宫装箱文物于1933年2月5日连夜运出午门装上火车。2月6日清晨,两列火车从北平西站出发,开往浦口。18节车厢上装着长三尺,宽、高各一尺半,贴满封条的2000余口木箱。木箱里除故宫的珍贵文献、书画、档案珍本外,还包括全套文渊阁《四库全书》。列车开启,沿途有各地方军队保护,车顶四周架机关枪,车厢内遍布持枪宪警。此外还有张学良的马队随车护卫。
此后,迁出文物在上海保存4年,其间曾挑选80箱精华前往英国举办“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轰动一时。而庄严正是护送这80箱文物前往伦敦的工作人员之一。
当年,刚刚从伦敦载誉归来的国宝,一到上海,就面临着再次流离的局面,铁箱还没撤去,战火已烧至上海,于是,这80箱文物再次踏上迁徙之路,从此后辗转至汉口、湖南、贵州、四川,最后到达重庆。
而除那80箱外的其他迁出国宝,则分中路与北路进行转移。中路运宝队伍从南京转至汉口、宜昌、重庆、宜宾,最终到达乐山;北路则取道中原,历经徐州、郑州、西安、宝鸡、汉中、峨眉到达重庆。
“我们一家保护的正是那80箱文物。”庄灵说,“当时每到一地都可谓千难万险。我还记得在去四川的路上,走川黔公路过乌江桥时,下面是湍急的河流,中间是竹子与木板钉起来的桥,过桥时所有的人都要下车,让车慢慢开过去,我们跟在后面,小心翼翼地走过去。”
除了路上的颠簸,战火也紧紧追赶着护宝人。在湖南时,护运人员本想将这一批国宝暂时存放在岳麓山湖南大学图书馆,但之后觉得战局不妙,于是马上迁走。仅过半个月,日军轰炸湖南,图书馆夷为平地。“事后大家都说,国宝有灵。”庄灵感叹。
分隔两岸的故宫文物
《快雪时晴帖》王羲之
三希帖
《富春山居图》
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它一分为二了以后,《富春山居图》中的一半留在大陆,有一半到了台北故宫。整幅作品描绘的是中国南部富春江沿岸的风光。连绵起伏的丘壑峰峦,丛林村舍、渔舟小桥,云山烟树,极好地传达出作者淡泊悠远的心境。这幅6米多的长卷,被后世称为中国山水画长卷“第一神品”。
《清明上河图》
真迹在北京故宫,清院本在台北故宫,明代仇英所绘的《仇本清明上河图》在辽宁省博物馆。
《满文大藏经》
共印十二部,至今虽仅有一部复现于世,不过其梨木经版与108函印本俱全,其中32函存台北故宫,经板与76函藏于北京故宫。
《四库全书》
文渊阁本在台北故宫,文津阁本在国家图书馆,文溯阁本在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今藏浙江图书馆。
1938年,为避开湘西土匪,护运80箱文物的队伍绕道广西,来到贵州贵阳,后又在安顺县城南门外的崇山峻岭中找到一个溶洞——华严洞,成立故宫博物院驻安顺办事处。
安顺生活的6年,让庄灵印象深刻。“那时的日子可以说是吃不饱、穿不好。条件虽然艰苦,但我的童年并不灰色。我还记得当时有一连的军队保卫这些国宝,一大早军队就会出操,唱《大刀进行曲》。天气好的时候,爸爸他们会把国宝的箱子打开,晾晒古画、书法作品,我们几个孩子就蹲在旁边看。”
离开贵州后,庄灵和父辈们一行到了四川巴县,在那里生活一样艰苦,“那时我每天都要和哥哥们一起出去挖竹笋,自己养鸡种菜,吃的是一种被我们戏称为‘八宝饭’的米饭,就是糙米里掺有石子、谷壳、虫子等很多杂物。穿的也一样,我们身上的衣服都是补丁,破破烂烂。最为困难的是那里没有学校,爸爸妈妈只好在家里教我们四兄弟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庄灵记得父亲会带他们做一些游戏,例如“名画接龙”——庄家兄弟们一个人说年代,一个人说作者,一个人接画名,一个个接下去,接不下去就算输。就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间渗入他们的生命。
1945年8月,日本接受同盟国《波茨坦宣言》,宣布无条件投降。当年秋天,故宫博物院重庆总办事处表示,所有疏散后方之文物,将迁回南京。1947年,庄灵一家以及其他护宝同仁,连同迁出文物辗转回到南京。
但那些迁出的国宝并未结束颠沛流离的命运。1948年9月,辽沈战役爆发,南京动荡不安。11月故宫常务理事集议,决定选择文物精品迁运台湾。1948年12月22日,国民党海军登陆舰“中鼎号”装载着712箱精心挑选的文物起航驶向台湾。庄灵记得,他和哥哥们随同双亲及另外三位故宫同仁,都以押运员的名义登上船。经过多天的海上颠簸,“中鼎号”终于到达了基隆港。
庄灵一家押运到台的文物,只是迁台国宝的第一批。从1948年12月22日“中鼎号”的起航算起,到1949年12月9日新津机场国民党最后一班飞机起飞之时为止,运到台湾的国宝共有5560箱,这还不包括张大千62幅敦煌临摹壁画和16幅私藏古画。此外,抗战胜利后,日本归还的珍贵文物109箱也运到了台湾。
故宫文物到台后,先暂放在杨梅火车站旁的仓库,接着又迁运至台中糖厂仓库寄存,后来长置在雾峰北沟的专用库房,一直到1965年台北外双溪故宫新馆落成,迁台国宝才有了安稳之所。
在迁往台北故宫新馆前,运台文物曾在1961年远赴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巡回展览。大概是看到一直守护的中华瑰宝终有绽放异彩的机会,庄灵记得文物赴美展出那年,父亲的心情似乎特别好,春天来临的时候,他甚至模仿王羲之兰亭雅集的典故,在北沟的一条小溪旁,举行了一次曲水流觞的聚会。朋友们应邀而来,在草地上席地而坐,盛着绍兴黄酒的酒杯沿着溪水流过客人们的身旁,飘到谁的身边谁就喝酒吟诗。
在庄灵心中,父亲庄严不仅是位考古学家,更是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他最欣赏故宫所藏宋代大画家董源绘声绘色的巨幅立轴‘洞天山堂图’,于是,便把居所命名为‘洞天山堂’,从雾峰时代一直沿用到台北外双溪。他身上的那种文化味道,我们都没有了。”
庄灵至今仍记得,长大后有次听大哥说,国宝去台湾前,当时的北平故宫博物院院长、也是庄严的恩师考古学家马衡曾写信劝庄严留在大陆,“但爸爸左思右想,还是决定护送宝物。从此,师生音讯不通,再也没有联系过。”
图说1 抵制迁台者 自1934年起任北平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坚决抵制文物运往台湾,他自己也留在了大陆。图为马衡当年陪蒋介石观展。
图说2 整理晾晒 国宝迁台后曾暂放在雾峰北沟库房,图中的大木箱为一路辗转所使用的原箱,正挪动大木箱的是故宫的老技工。
图说3 定期检视 1956年,庄严在北沟库房检视迁往台湾的瓷器、玉器,一名外国记者拍下此历史镜头。鏡鏡
或许,像庄严这样和古物一起太久的人,是没有多少私念的,想的只是将它们保存下去,传之后代。当年押宝到台的那些专家,最大的心愿是将这些古物重新放回北平故宫,只是国宝没有回到故里,他们亦如此。台北故宫第一任院长蒋复骢为自己写下的人生结语,或可代表所有迁台国宝守护者的心境:“碌碌无能,一生只做一桩事,尝尽酸甜苦辣;劳劳不惜,终岁难偷半日闲,浑忘喜怒哀乐。”
曾有人问庄灵,一生护宝的父亲生前可有后悔。“后悔?没有吧,我没听他说过。只是在李登辉、陈水扁去‘中国化’时,我听有故宫老同仁说:早知如此,我们当初何必那么辛苦把国宝运来?但当时,父亲已经过世。”1980年,庄严因肠癌在台北逝世,弥留之际,他最后说的两个字是:北平。
回顾父亲与故宫文物关系紧密的一生,庄灵觉得父亲最为遗憾的,便是有生之年未能看到“三希帖”聚首。因为,庄严与“三希帖”似乎有种前定的缘分。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的军队兵临紫禁城,紫禁城陷入了一片慌乱,为了填补财政上的窟窿,敬懿老太妃偷偷把《中秋帖》和《伯远帖》带出皇宫,卖给了一家小古玩店,然后,这两帖被大收藏家郭葆昌购得并珍藏。
1935年冬天,郭葆昌邀请庄严等文物专家到北京秦老胡同中的府邸一叙。席间,郭葆昌让自己的儿子郭昭俊拿出宝物,一亮,在场的几位都吃了一惊,《中秋帖》与《伯远帖》真迹!郭葆昌看出在场人的兴奋,当场宣布,将在去世之后将二帖无偿献给故宫博物院。
1950年,庄严已身在台湾。此时,郭昭俊带着“二希”来到台湾希望能完成父亲的遗愿,以“半卖半送”的方式捐献,无奈当时的台湾当局无款可拨,失望的他只好去了香港,由于生活窘迫,郭昭俊将“二希”抵押给了英国汇丰银行。后来,郑振铎了解到这个消息,周恩来亲自作了回购的批示,11月,王冶秋、马衡、徐鸿宝三位专家亲赴香港鉴定真伪后,用48万港币将这两帖国宝购回。
而另一幅《快雪时晴帖》又是怎样漂落到台湾的呢?也是在冯玉祥的军队兵临紫禁城的时候,溥仪暗中派人把《快雪时晴帖》装入行囊,将要出宫时,被守城卫士搜出,守城卫士将此帖送交给当时庄严任职的“清室善后委员会”。“清室善后委员会”把它当作头号宝贝严密保护,此后便随国宝南迁的队伍,去往台湾。
“1950年,我父亲并不知道‘两希’已回到大陆,是后来从一个朋友那里得知的,父亲很感慨,写文章说:不知道‘三希’什么时候才可以重新聚首。”而今,“三希”复制品的重聚,或许是对庄严这样一生护宝的人的某种告慰。而分隔两岸的国宝终以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团圆”,带给人们的除了兴奋与感动外,还有对未来的想象与期盼。历史在流转中难免会造成缺憾。而时光荏苒中,这一切或可得到修补与复原。
责编 罗屿 LuoYu77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