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睿 杨文娴 潘孝富
(1,3.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重庆 400715; 2.昌吉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新疆 昌吉 831100)
重庆民众心理和谐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 睿1杨文娴2潘孝富3
(1,3.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重庆 400715; 2.昌吉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新疆 昌吉 831100)
采用心理和谐量表,对随机分层抽取重庆市 13个区县 1544名民众进行调查,着重考察重庆市民众心理和谐状况及影响心理和谐的因素。结果发现重庆民众心理和谐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家庭关系较好,人际信任较差;民众心理和谐受到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家庭经济收入以及民众类型等人口统计学因素的显著影响,其中家庭经济收入与居住地是制约人们心理和谐程度的重要因素,它们对心理和谐的交互作用显著。
民众;心理和谐;影响因素
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前提。个人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1]。心理和谐对民众自身素质、民族素质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要促进提高民族素质,需要注重促进心理和谐[2]。重庆市政府提出“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战略规划,其缘由是重庆的发展面临各种社会不安定、不和谐因素,比如:“大城市大农村并存,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上百万的三峡移民、老工业基地改造、农村扶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等地域性特征和重庆市情的特殊性与矛盾性决定促进重庆社会和谐之任重道远,而社会和谐取决于个人之心理和谐。因此,研究重庆民众心理和谐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解决重庆矛盾及不和谐的社会现状有重大意义。
至于心理和谐的内涵,解说不一。从宏观上看,是指个体与自我、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协调状态,主要包括个体与自我、群体、组织、国际与人类之间的和谐。从中观看,心理和谐是个体一种相对稳定、平和、协调、积极的心理状态,表现在个体与自身心理各构成因素、相关事件、相关他人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的协调,主要包括内部心理和谐、人 -事心理和谐、人 -际心理和谐。从微观看,心理和谐是指个体的心理和谐,主要体现为个体的认知、情绪、人际、知行和人格等方面的和谐。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白新文、任孝鹏、张侃等人所认为的心理和谐是指个体在处理自我、家庭、人际和社会问题过程中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总体感受[3]。在他们看来,心理和谐主要包括自我状态、家庭氛围、人际关系和社会态度等四个维度,心理和谐程度较高的个体,对生活、工作充满较高的满意度;拥有乐观、积极、豁达的个性;有较少的负性情绪体验;家庭关系融洽,家庭氛围良好;能感受到良好的人际氛围;能得到较多的社会支持;有较高的人际信任;对社会有较多的积极评价;关注社会焦点问题;能倡导和尊重社会规范。
综上所述,学界对心理和谐的概念内涵、结构维度和现状表征等方面有不少研究,但对心理和谐的前因后果却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哪些因素会影响民众的心理和谐?如何因地制宜地改善民众的心理和谐状况?等等问题,很值得研究。
2.1 研究样本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从重庆市抽取渝中、渝北、江北、南岸、北碚、九龙坡、万州、永川、涪陵、黔江、丰都、荣昌、彭水等 13个区县,按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农村与社区 (无职、低保、农民工、移民、失地农民等)三个层次进行取样。每个区县抽取150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1950份,收回有效问卷 1544份,有效回收率 79.2%。其中男性为 44.7%、女性为 42.8%(缺省值为 12. 5%);青年(30岁以下)为 39.6%、中年 (30-50岁)为 46.7%、老年 (50岁以上)10.2%(缺省值为 3.5%);在居住地上,市区为 52.7%、郊区为8.5%、乡镇为 15.3%、农村为 19.2%(缺省值为4.3%);在教育程度上,高中 (中专)以下占 47. 3%、大专占 20.1%、本科占 28.6%、研究生(含博士)占 2.8%(缺省值为 1.2%);在家庭年收入上,家庭年收入在 1万元以下的占 14.1%、1万元-3万元的占 43.0%、3万元 -5万元的占 20. 4%、5万元以上的占 14.7%(缺失值为 9%)。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任孝鹏、白新文、张侃等人 (2009)编制的心理和谐量表[3]。该量表包括自我状态 (个体对生活、工作、个性特征、情绪情感等的良好感受或体验)、家庭氛围(个体对家庭生活中的氛围和成员之间关系的积极感受和评价)、人际关系 (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积极认知和评价)和社会态度 (个体对社会现象的积极评价)等四个维度,涵盖满意度、个性特征、负性体验、家庭关系、人际氛围、社会支持、人际信任、社会积极面、社会焦点和社会规范等 10个因子,共 44个题项,每个题项后有 1~5分的评估选择,1为不和谐;2为比较不和谐;3为不确定;4为比较和谐;5为非常和谐,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和谐水平越高。任孝鹏等人 (2009)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心理和谐是不同于主观幸福感等的新概念,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满足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93。
2.3 研究程序
首先采用分层随机取样;其次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到被抽样地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使用统一指导语。对不识字的被试口头叙述问卷,并在问卷上记录他们的回答;再次将搜集的问卷进行整理,剔除无效问卷;最后用 SPSS1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分析。
3.1 重庆市民众的心理和谐总体状况
重庆市民众心理和谐总体状况如下表1 所示。心理和谐的总体平均值为 3.70,已低于比较和谐水平(和谐指数 >4为比较和谐);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谐水平处于比较和谐以上水平 (M≥4)的为19.1%,大多数被调查对象 (70.1%)的心理和谐处于“不确定”和“比较和谐”之间,而处于比较不和谐以下水平 (M≤3)占 10.8%。从心理和谐的下位四个因子看,家庭关系融洽,家庭氛围良好(和谐指数 =3.97±0.81);拥有比较乐观、积极、豁达的个性,(和谐指数 =3.85±0.76);但对生活、工作的满意度一般 (和谐指数 =3.46±0. 81);对人际氛围的感受一般 (和谐指数 =3.60± 0.75),特别人际信任(和谐指数 =3.36±0.81);同时对社会积极评价不高 (和谐指数 =3.41±0. 78),较为关注社会焦点问题。
表1 重庆民众心理和谐总体状况
3.2 影响重庆民众心理和谐的因素分析
影响民众心理和谐因素众多,本研究着重从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分析,着力考察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家庭经济收入以及是移民还是失地民众等因素对其心理和谐影响,采用方差分析,其结果如表2 所示。表中数据表明:①重庆民众心理和谐受性别影响较大,女性较之男性心理和谐更为和谐一些。②年龄因素对人际和谐、家庭关系影响显著,但在自我状态和社会态度上差异不显著。③居住地因素显著影响心理和谐水平,市区民众心理和谐状况显著高于农村、乡镇和郊区。④受教育因素显著影响民众心理和谐,受过高等教育民众心理和谐水平显著高于非高等教育的民众。⑤非移民或失地民众的心理和谐水平显著高于移民或失地民众,即移民和失地民众不论自我状态、人际关系、还是家庭关系和社会态度都显著低于普通民众。⑥不同职业因素显著影响民众心理和谐,其中公务员心理和谐水平显著高于农民或打工民众。⑦经济收入是影响民众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高收入的民众心理和谐水平显著高于低收入者。
3.3 收入与地域因素对心理和谐的交互效应分析
从影响民众心理和谐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家庭经济收入与居住地是影响民众心理和谐的关键因素,因此,进一步分析二者对心理和谐的交互影响作用。以家庭年收入 (低、中、高)和居住地(市区、郊区、城镇、农村)为自变量,心理和谐为因变量,运用 SPSS13.0对样本进行析因 (二维)方差分析,其结果如表3 和图 1所示。从表3 中可以看出,居住地和家庭年收入分别对心理和谐水平有显著差异(F=4.813,p<0.01,偏 =0.011),居住地和家庭年收入的交互作用对心理和谐也有显著意义(F=2.319,p<0.05,偏 =0.016)。
表3 家庭年收入和居住地对心理和谐效应的析因方差分析
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做出交互效应的轮廓图如下图所示。轮廓图以家庭年收入为 X轴,不同曲线代表不同地域民众心理和谐得分差异。
图1
从住址与家庭年收入交互作用的轮廓图可以看出,乡镇居民的心理和谐水平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稳步上升;市县区居民的心理和谐水平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变化不大,比较平稳;农村居民的心理和谐水平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先增后减,变化幅度较大;郊区居民的心理和谐水平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先减后增,变化幅度也较大。
本研究发现重庆市不同地域民众心理和谐状况差异显著,总体水平介于“不确定”和“比较和谐”之间,心理和谐程度表现为市县区 >乡镇 >农村 >郊区。本研究结果与众多学者观点一致,如袁庆、李清华等认为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应首先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为提高农民的生活满意度提供良好的生活基础[4],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008年)心理和谐项目研究组的调查结果显示城镇 (本研究中划分为郊区和乡镇)居民的心理和谐水平落后于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处于最低水平[5],并认为这可能和城镇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有关。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发展速度大大提高,城镇相对于农村的优势有可能变得不明显。城镇居民有可能体验到较大的心理落差,这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和谐状态。该研究结果与本研究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在本研究中,居住地为郊区的民众心理和谐水平最低,而乡镇居民的心理和谐水平相对较高。这与重庆特殊的地域特点有关,重庆市城区与郊区界限不明显,生存环境类似而收入差异、贫富差距相对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郊区居民较严重的对比感和压力感,从而使其心理和谐水平较低。
通过分析重庆不同地域民众的家庭年收入状况,发现居住地与家庭年收入对心理和谐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经济收入仍然是制约人们心理和谐程度的重要因素,随着居民家庭年收入的增加,其心理和谐水平在各个地域都会在一定水平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提高。问题突出的是农村和郊区居民两个群体。农村居民家庭年收入显著低于其他地域居民,大部分居民家庭年收入在 3万元以下,与此对应,农村居民的心理和谐状况也相对较低,一旦收入提高,心理和谐状况即会增高,增幅明显高于其他地域居民。因此,对于社会转型期下的直辖市重庆,提高占人口总数 80%的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至关重要。郊区居民的问题同样严峻,当家庭年收入增加到一定水平 (5万元以上)时,心理和谐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见轮廓图)。分析其原因,可能如下:郊区居民的家庭年收入并没有显著高于乡镇居民,而面临的压力和问题却显著高于乡镇居民(见表2),郊区处于城市的边缘,重庆的很多郊区与城区界限不明显,生活交叉,使郊区居民的生活成本并未显著低于城市居民,从而造成其心理和谐水平的低下。李晨(2007年)的相关报告表明农村、城镇和城市居民的心理和谐得分也呈现“分离效应”,即城镇居民的经济水平虽然高于农村居民,但其心理和谐程度最低,具体表现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际信任的缺乏以及社会态度的波动[6];石国兴、林乃磊等(2008年)对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和谐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收入仍然是影响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水平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正在建立小康社会,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现代化,只有可观的经济收入才能满足人们的现代化需求[7]。因此,总的看来经济收入仍然是制约人们心理和谐程度的重要因素。另外,收入较高也意味着个人自我选择和发展的空间比较大,这样也会导致较多的幸福体验。西方研究者曾经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过大量研究,但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不少研究发现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例 Brad-burn的研究表明,高收入者有较好的正性情感,而低收入者则产生较多的负性情感[8],而这与本研究的结论也相对吻合。
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市民众的调查研究,发现了居住地为农村和郊区的居民的心理和谐存在的问题。因此考察心理和谐及社会心态的地域差异是十分必要、重要的。我国正处于各种矛盾集中并凸显的社会转型期,重庆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其特殊市情又决定了它改革任务之艰巨。大量的三峡移民,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格局以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使重庆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大量外来流动人口的聚居地导致城市特殊的地域单元——城乡结合部的形成。重庆市城乡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口具有素质偏低、流动性大等特点。其对重庆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9]。这些挑战很大程度反映在民众的心理上,各种程度的心理矛盾和不良社会心态制约民众的心理和谐,而民众的心理和谐又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认清重庆市民众心理和谐的现状及差异,找准对策,意义深远。
本文仅是针对重庆民众所作的心理和谐差异状况的初步探析,整个研究主要采用自我报告的问卷调查法。尽管采取了匿名作答、使用统一指导语等等措施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但由于同一时间、自陈式量表、单一来源受试者,被试者的心理因素如一致性同意、社会称许负面情绪、测量工具与测试情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共同方法偏差难以控制。本研究主要侧重调查分析重庆市民众心理和谐及影响因素。其社会深层原因还需进一步探讨。但本研究对于重庆市民众心理和谐的研究、“五个重庆”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1]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
[2]张侃,青连斌.社会心理和谐社会的传感器[N].河南日报,2006-12-27.
[3]任孝鹏,白新文,郑蕊,张侃.心理和谐的结构与测量[J].华人心理学报,2010,(1):85,104.
[4]袁庆,李清华等.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100-102.
[5]中国科学院心理和谐研究项目组.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研究[J].科技与社会,2008,23(2):168-174.
[6]李晨.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总体可接受[N].科学时报,2007-11-9(A01版).
[7]石国兴,林乃磊等.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和谐状况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
[8]Bradburn NM.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well-being,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1969.
[9]郭开怡.重庆市城乡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口特点及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
B849
A
1671-6469(2010)06-0039-06
2010-11-13
重庆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09ZX02);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9XJAXLX005);重庆市软科学研究项目(2010CE0091)
杨睿 (1987-),女,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组织文化、管理心理学。
(责任编辑:陆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