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 轩
就像蝴蝶一样, 白矮星也会“破茧而出”, 开始另一段生命之旅。在这种比喻中,我们的太阳就像只毛毛虫,而被抛出的气壳 (茧壳)就是最美丽的蝴蝶了。右图里的“星茧”是名为NGC 2440的行星状星云,它的内部是目前所知最炽热的白矮星之一,也就是这张照片中心附近的白点。我们的太阳在50亿年后,也会变成一颗类似的“星茧”。其实它的学名叫作“行星状星云”,是小质量恒星死亡后的归宿。
案例1:“农田”。思考:如果植物全都枯死,请用能量流动的原理来解释最先受到影响的是哪些生物?其他生物会受到影响吗?
宇宙虽大,但是星系之间的碰撞却好像高速公路上的撞车事件一样屡见不鲜。这张照片显示的是由数个矮星系所组成的希克森31星系群,它们正在发生“撞车”事故,只不过碰撞的过程要比我们想象中缓慢得多,大约需要上亿年。碰撞的是左边的两个星系,它们已经被拉扯得失去了形状,上方那个成直线状的星系还被照片最右侧的“过路”旋涡星系拖曳出了一串恒星,可谓祸不单行。星系碰撞时,会触发数以百万计的恒星形成,在碰撞的洗礼中,数以千万计的星云诞生并消散,最后将会合并成一个椭圆星系。
希克森31星系群
这张有如写意山水似的宇宙画卷,其实是火星上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Acheron Fossae鸿沟。那些引人注目的黯沙,仿佛巨兽的抓痕般令人心惊,但是它们的形成原因至今仍无人知晓,有人猜测是细微沙粒从山谷或环形山上滑落时所致。照片中的黯沙蔓延数百米,随着时光流逝,其特征也基于某些原因而改变。这种沙瀑只是快速改变火星地表的因素之一,其他还包含沙尘暴、沙暴以及冰区的冻结与融化过程等。这张照片的作者是“火星探勘者”号的HiRise相机。
火星的黯纹
M78是一个位于猎户座 (Orion)的反射星云 (reflection nebula),星云内的尘埃除了吸收光线之外,也反射数颗最近在星云内诞生的蓝色亮星的星光,使得魅惑的蓝色辉光和黝黑的尘埃云柱成为这个星云最突出的特色。由于蓝光波长较短,更易于被星云内的尘埃微粒散射,因此加深了星云的蓝色色泽,这种机制和地球上蓝天的形成很相似。著名的M78就在照片的中央,左下方则是NGC 2071。它们都是猎户座分子云团(Orion Molecular Cloud Complex)的一部份,其他的成员包括猎户座大星云和马头星云(Horsehead Nebula)。
相比单项指标而言,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能更科学、更全面地反映环境规制影响。因此,通过熵值法测算命令型、激励型和志愿型环境规制3种类型的综合强度以评价环境规制效应[19]。熵值法计算的具体步骤如下:
M78之惑
这两张照片拍摄的是同一片星空,不过左图是南半球的夏季夜空,而右图是北半球的冬夜星空。它们都拍摄于12月底。左图是澳大利亚Tasmania州的Bruny岛沙滩,右图是伊朗北部的Alborz群峰。同一片星空在不同的半球看来正好互相颠倒,这也是当年麦哲伦环球航海时发现的奇异景观之一,正是“地球是圆的”这一科学论断的有力佐证。
两个半球,一个世界
这张看似白昼的照片,展现的其实是希腊桑尼奥的夜景。一束束淡橘红色的光柱从太阳藏身的地平下射出,而近处的景观之所以光彩依旧,则是远处月光从遥远的地平线上照耀的结果。照片的曝光时间大约两小时,左边天空里的层层薄云,是一些云团在多次曝光下组合成的图像。星空下那个看似来头不小的巴洛克式建筑,原来是一个早已荒废的建造于上世纪的小教堂。星迹的中心是北极星,它距离地平线的高度,等于拍摄地的地理纬度。
希腊上空的云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