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凤 展伟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2249)
反身性X-self①指在小句内担当题元角色与同一小句内或外某名词词组具有共指关系的反身代词,如himself,herself,myself等。对于该类代词的研究,早期主要在Chomsky提出的管辖约束理论框架内,围绕约束A规则②在句法范畴内展开(Chomsky 1981)、Kuno(1987)、Zribi-Hertz(1989)等人相继提出有些反身代词不符合该原则,反身代词可以不在同一最小语域内接受约束。针对这一现象,Kuno(1987)、Zribi-Hertz(1989)、Stirling(1993)、van Hoek(1995)、Kemmer(1995)等人从句法功能、语篇视角、认知可及性、视点等角度进行了阐释。本文整合上述研究,从识解方式入手,揭示第三人称反身性X-self不同结构变体形成的认知机制及所体现出来的主观性。
语言的主观性是语言的一种特征,指语言不仅客观地表达命题式思维,还表达说话人的观点、感情、态度和评价(沈家煊2001:269)③。这一语言观强调认知主体的视角参与或说话人主体意识在语言表征中的重要作用。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拟从识解过程中的视角定位入手,分析第三人称反身结构所传达出的微妙的表情含义。
反身性X-self的核心语义特征是反身性(reflexivity):“所涉及的行为动作的对象影响到与这
展伟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语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和文体学。电子邮箱:windflower10@163.com
一行为动作的相关角色本身”(税昌锡2003:75),即动作或事件所涉及的两个参与者(participants)具有身份上的同一性,因此,反身性X-self的主要功能是照应,与小句内的另一角色(通常为主语)形成共指(co-reference)。如:
(1) Johni(X) killedhimselfi(X′).
先行词与反身代词共指实体同时担任两种语义角色:既是动作的发出者(X),又是动作的接受者(X′)。这一特征是反身性语义的核心。
当用于反身述义结构时(张荣建1993:35),如behaveoneself,prideoneself,enjoyoneself,该双角色共体特征被述谓成分的语义预设,例如,由于人的行为或认知能力有限,behave的对象只能是其主体本人不可能是其它个体。在该类结构中,必须使用反身代词,因此,该类结构被固化下来,成为习惯表达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类结构主要传达命题意义,与说话者的态度无关。
与反身述义不同,非反身述义结构(通常为及物动词)隐含两个语义空位(semantic slot),通常由两个不同实体来填充。例如,社会活动经验告诉我们,“KICK”的对象通常为施事之外的其他个体。当两个语义角色由同一实体担当时,其可预测程度较低,超出常规期待范围,隐含“意料之外”(unexpectedness)之意。例如:
(2) He kicked the door/the ball/her/himself/....
担任KICK受事的默认选项通常不是施事者本人,事实上这里潜在的选择项几乎是无限的,选择范围的无限性使共指的可预见性较低④,这意味着相对于其它对比项而言,反身性语义中的“共指”照应特征具有出其不意性。Stern(2004)把同一实体同时担任两个语义角色这一特征称为“角色对立假设”(Role Conflict Hypothesis),认为这是构成反身结构的语义基础。
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来说,反身性X-self与先行词共指的前提条件是共指实体具有概念上的高可及性,这一点在照应的认知研究领域已形成共识(Ariel 1988,van Hoek 1992,Kemmer 1995)。Kemmer(1995:64)指出,与普通人称代词相比,反身代词所指对象的可及性程度更高,凸显性更强。先行语所指对象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为构建其反身性提供最直接、最凸显的概念参照点(reference point)(van Hoek 1992,Langacker 1999)。共指成分在概念上的邻近性(conceptual proximity)是反身性语义的另一个区别性特征。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反身性X-self上述基本语义特征——出其不意性和高凸显性——的实现离不开概念主体的视角参与及主体意识。具体而言,反身性X-self在语言交际中的具体使用涉及以下紧密相关的两个问题:1)概念主体是谁?即相对于哪个视角主体具有出其不意性和凸显性?2)其出其不意性和凸显性是否附带与交际意图相关的表情功能?这些问题与说话人的视角定位和识解方式有关。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反身结构看作一个范畴,那么高度语法化的反身结构(即符合约束A原则的结构,刘礼进2008:29)是该范畴的中心成员,其余为从中心向边缘扩散的结构变体。
最为常见的反身代词是“语法化反身代词”,即在句中做内论元(宾语),表示句子动词所表达的动作对象是实施有关动作的人(施事)本身(刘礼进2008:29)。如:
(3) Heikickedhimselfi(*him).
该类结构符合“约束A原则”预测,即“照应语(反身代词、相互代词)在最小语域内必须受约束”(Chomsky 1981,转引自刘礼进2008:29)。
从识解方式来看,该类结构源于“优化观察方案”(optimal viewing arrangement,Langacker 1999)。说话人立足于当前场景,把注意力聚焦于台上的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基于交际双方的常规世界知识,把台上“同一实体同时担任两种角色”这一现象进行识解,形成概念表征,如下图所示。
图1 外视角常规识解模式
该类识解方式可以称为外视角识解,不涉及语篇描述对象的内视点,说话人完全根据自己的知识系统,基于先行词所指实体在概念上的高可及性、邻近性(proximity)及反身代词所指对象的出其不意性,对反身共指关系加以识别构建,形成概念化表征。在该过程中,说话人的世界知识虽然也参与构建,触发“竟然”之意,但通常不附带强烈的表情功能。
Cantrall(1976)、Kuno(1987)、Zribi-Hertz(1989)、Deane(1992)、van Hoek(1992)、Sterling(1993)、Kemmer(1995)等人研究发现,在某些结构中普通人称代词和反身性X-self可以替换使用而不影响其命题意义。
(4) a. Johniheard some strange gossip about himselfion the radio.
b. Johniheard some strange gossip about himion the radio. (Kuno 1987:174)
这两句可用于描述同一事件。就句法结构而言,普通人称代词him和反身性X-self himself都可以实现共指功能,传达相同命题。但是,其视角定位和表情意义不同。Kuno(同上)指出,(4)a选用反身代词的目的是凸显小句主语John的内视角,说话人意在强调“在John本人看来,关于他自己的那些传言很奇怪”;(4)b是无标记形式,说话人立足于自己的外在立场,将命题内容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描述或评价语篇所指对象。
同样,Zribi-Hertz(1989)、Deane(1992)、van Hoek(1992)、Stirling(1993)等也把某些结构中反身代词和普通代词的区别归于视点差异⑤: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说话人/作者立足于外部观察视点,将命题内容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客观地评价语篇所指对象,则会选用普通人称代词指称,而如果采用内部主人公视点,观察和评判语篇实体,则会选用反身代词(Stirling 1993:266,参见刘礼进2008:35)。
在内视角结构中,既然反身代词体现语篇描述对象的内视角,那么,其先行词的指称对象必须为具有感知或认识能力的视角主体,反身代词所指也必须作为对象客体进入该主体的感知/认识范围,即满足“知情条件”(awareness condition,Kuno 1987),否则反身代词的使用就不成立。例如:
(5) a. *Johni(X) was oblivious to all the gossip about himselfi(X′).
b. Johniwas oblivious to all the gossip about himi. (Kuno 1987:165,括号为笔者所加)
(5)a中,感知词oblivious表示“未觉察、没注意到”,即X′没成为X的观察/感知对象,不符合知情条件,该句被认为不能接受(unacceptable)。该情况下,说话人只能立足于外部视点,如(5)b。
反身代词的这一内视点指向功能源于说话人出于表达需要,围绕视角定位对常规识解方式进行的调整。当涉及描述对象的感知或认识时,说话人可以或多或少放弃自己的外在立场,与对象感知/认识主体产生心理认同(又称“视角移情”,王义娜2006:3),勾画该主体对自己的认识或评价。采取这一识解方式的前提是被心理认同的主体必须是动作的知情者(awareness),担当临时视角主体,对自我意象进行观察或审视(Kuno 1987)。在内视点反身结构中,先行词与反身代词所指实体之间隐含“看与被看”的观察关系(viewing relationship,Kemmer 1995,这里泛指各种感知或概念行为)⑥。
内视点反身代词的一个突出句法特征是可以不受局部管辖语域限制,接受上层语域先行词统领,形成长距离约束。例如:
(6) a. Johniwas surprised to see that there was a picture of himselfion the wall.
b. Johnitold Mary there was a picture of himselfiin the paper.
该类图像名词词组(picture noun phrases)⑦中的反身代词可以出现在从属小句中,与主句主语(John)形成照应,表示感知主体的自我意识和评价(Kuno 1987),传达语篇描述对象的言语或思想,该结构通常被称为“语内传递”结构(logophoric structure,Kuno 1987,Kemmer 1995)。在该类结构中,主句主语为感知者(experiencer)⑧,述词通常表示感知、心理体验,或表“言说”(如say,tell,ask,complain,scream等)、“思维/认知/感觉”(如realize,feel,know,expect等)⑨。
在该类结构中,X与X′之间的观察关系本身构成说话者的台上观察对象,被外视角客观识解,并用显性语言手段表示。然后,为了凸显语篇内人物对自我意象的观察、评价、态度或情感,说话者对外视角识解模式进行动态调整。
图2 长距离约束反身结构的识解模式
如在构建(6)a语义结构的过程中,说话者S以叙述者身份在台下对John的观察行为(实线箭头)及其观察所引发的情感反应(如惊讶之情)进行外视角整体扫描,形成事件型语言表征;然后,说话者在心理上移动到John(X)的位置,采用John的视点,对X′进行观察识解,突显John对自我的认识或评价(粗线圆表示视线的焦点)。言说结构如(6)b同样隐含该类识解,隐含言说者对自我意象的主观审视。图像名词词组也可以用于类似例(7)的语境中,“看与被看”之间的关系本身并不进入注意窗:
(7) Johnilooked at the wall. Surprisingly, there was a picture of himselfi.
该类结构属于典型的“自由间接话语”(Free Indirect Discourse),不存在约束反身代词的上层小句,句法上被称为“非约束反身结构”。又如:
(8) Gradually the room emptied until the only people who remained besidesherselfiwere the landlord and an old woman asleep on a stool by the far wall. (Maggiei) (BNC:C85 168,2007-2-8,转引自刘礼进2008:33)
该句中也没有与反身代词共指的先行词和表示观察行为的述谓结构,说明两者之间“看与被看”的观察关系本身并没有被客体识解,而是隐含于语境中,只有感知的对象或内容进入视域,成为台上的观察对象,得以最大程度地凸显。
除描述人物的视觉外,反身代词还经常用在表示人物思想或内心话语的自由间接引语中,如:
(9) Suddenly he said aloud:
“Possessiveness is the devil.”
Maggieilooked at him.Didhemeanherselfi—herselfiandthebaby? (V. Woolf,TheYears,转引自Zribi-Hertz 1989:707)
同样,使用反身代词的小句也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上层主句明确表示人物的思想行为,但该行为隐含于上下文构建的情景模式(situational model)中,可以根据前一个小句所描述的观察行为(look)推导出来,表示视角主体人物(Maggie)由观察所引发的关涉自我的思想活动。
在该类结构中,内视角主体X在语篇建立起来的情景模式中突显存在,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叙述者(说话人)省略了对X感知或思想行为客观识解这一环节,直接以人物为视点,沿人物的识解路径对X′进行识解。该识解过程可以用图3表示。
图3 非约束反身结构的识解模式
该类反身结构多出现在第三人称叙事语篇中,是内聚焦(internal focalization)语言标记手段之一。
以上区分了外视角和内视角识解两类基本的识解模式,并分析了它们对反身结构的影响。事实上,英语中有些反身结构同时隐含两种视角,很难非此即彼地给予定论。如:
(10) Heifound himselfialone in the work-shop.
(11) Heisaw himselfispare, quick-moving, carefully brushed and dressed. (TheBoltedDoor)
该类结构在句法构成上类似于语法化反身结构,无上层主句,先行词与反身代词句内共指,但从语义结构上来看,该类结构又具有明显的内视角指向性,如谓词为心理动词、主语为感知主体,反身代词的指称对象为感知对象,感知行为涉及主体自身。这类结构在识解模式上很难明确区分内外视角成分,具有一定的含混性(ambiguity),本文称之为“双视角套置”结构。
这类结构的具体语义内容及其附带的主观性程度与语境密切相关。从识解模式来说,该类结构的构建涉及内外视角之间的动态关系。理论上来说,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在识解过程中,两类视角主体(说话者S和感知主体X)的视线方向和焦点一致,视域产生交汇,如图4所示。
图4 内外视角交汇
说话者选择与感知者一致的识解方向和立场识解X与X′之间的关系。该模式下,S与X立场的一致性表示情感上的认同或认识上的统一,说明说话者对X产生移情,赞同他/她的态度、认识或评价。
第二,说话者与感知者的视域完全分离,说话者位于场外对感知者的内视角或感知行为进行描述(如图5所示)。该识解可能是沿客观轴展开,除反身语义中基本的“出乎意料”成分外,不过多涉及说话者的自我成分,由此产生的话语只完成交代或叙述的功能,但在一定语境中也可能涉及说话者的主观成分,隐含说话者对X内视角的讥笑或嘲讽。
图5 内外视角分离
内外视角的交汇与分离隐含认识或情感立场的离合。在该类套置模式中,说话者和感知者的主观性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需要视交际语境而定。例如,假设说话者S自己认为X是傻子,当他说He saw himself a genius时,表达S对X自我评价的批评、讥笑或嘲讽;如果S本人也认为X是个天才,同样一句话则表示S对X自我认识的赞许,而如果S对X缺乏认识,同样一句话则隐含这是他自己的看法,与我无关之意。
关于该类代词反身结构内外视角的含混性问题,Kemmer(1995)指出,事实上,先行语与反身性X-self所指对象之间的“看与被看”语义关系存在于一切反身结构中,只是在不同结构中其凸显程度不同。笔者赞同这一说法,该观点强调识解者对识解对象的心理定位和动态调整,符合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念。
正是源于这种套置识解模式,内视角反身结构往往与其它语言手段一起标记自由间接引语,在叙事语篇中体现叙述者与人物或离或合的双层关系。
(12) ①∥—when old Joseph and Peter faced them [Clarissa and Sally]: “Star-gazing?” said Peter. ②∥It was like running one’s face against a granite wall in the darkness! It was shocking; it was horrible! Not for herself. She felt only how Sally was being mauled already, maltreated.∥(Woolf 1925/2003: 41)
这里语段①是叙述者在故事层面对人物相遇和言谈的外在描写。语段②再现人物Clarissa听到Peter问话之后一连串的心理反应和评价。虽没有she thought之类的引述小句,但段中的感叹语气、进行体与反身代词一起担当内视角标记,共同指向意识主体Clarissa,近距离传达她的惊讶、郁闷之情,体现人物的主观性,同时也传达出叙述者的移情意图:引导读者与人物产生情感认同,达成共识或形成感情上的共鸣,这属于叙述者在叙述交际层面上的“自我印记”,只是这种“印记”比较隐蔽和间接,只有在宏观语篇层面上才能被领悟。
该类自由间接引语结构是一种微妙的叙述手段,由于保留了第三人称和叙述过去时,在凸显人物思想、情感、认识等自我成分的同时保留叙述者的叙述地位,间接传达叙述者对某一特定人物的情感倾向性。两类主体(叙述者和人物)两个层面(叙述层和故事层)共存,为叙述者调整识解的内部构造、表达双重主观性提供可能空间,或情感认同或讥笑嘲讽,叙述者利用语境参数进行掌控。
反身性X-self的基本语义特征是先行词和反身代词所指的两个相关角色具有概念上的邻近性和共体性,其使用的前提是对相关角色的预设,形成对该角色的语义依附。对该语义特征的识解涉及说话者的心理定位,即视角的选取。在常规情况下,说话者担当台下观察者,对先行词所指实体进行最大程度的客观识解,该实体作为最突出的语义角色,担当反身代词所指对象的近距离概念参照点或依附点,在语言结构上体现为反身代词在最小语域内接受先行词约束,即高度语法化反身代词结构。在该类结构中,反身代词指向小句最小语义范畴内的参照实体。
基于反身代词结构的常规识解模式,说话者可以根据语境对该模式内的某些语义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加以凸现、细化、限定和调整。一般情况下,说话者对X关涉自身的、外部物理行为的识解采用外视角客观识解模式,主要用于体现说话者对X行为的叙述。但当情景涉及话语描述对象X自身的观察、感知、言语或思想时,说话人可以或多或少放弃外在立场,采用内视角识解模式,不同程度地凸显感知主体的感情、认识和评价。在语内传递结构中,X与X′之间的主客体观察关系本身被最大程度的客观识解,用一个显性上层小句来表示。在自由间接引语结构中,这种关系本身可能隐含于最大语义范围内,不构成台上的注意力焦点。
总之,反身性X-self不同语句结构的选择和变换与情感表达或视角移情密切相关,是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调整视角定位及与指称实体的概念距离实现话语的主观性的一种手段。
附注:
① 习惯上英语中的X-self形式(如himself,herself,myself)统称为反身代词,但实际上这一术语并不恰当,因为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义和功能:反身性和强调性(Kemmer 1995)。用于强调功能的X-self形式并不属于反身代词范畴。为明确起见,本文运用反身性X-self这一说法,文中出现的“反身代词”不包括强调意义上的X-self形式。
② 约束A规则规定:照应语(反身代词、相互代词)在最小语域内必须受约束(Chomsky 1981,转引自刘礼进2008:29)。
③ 目前不同研究领域对这一术语的界定不尽相同,本文采用文中定义。与Langacker认知语法中“主观性”含义不完全相同,关于主观性术语的界定问题,笔者另文论述。
④ 在论及语义可预测性与语言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时,罗澄(1988:39)指出语义单位的可预测性越低,其语言表达形式越倾向于标记结构。相对于普通代词而言,反身代词属于标记性形式。
⑤ 也有学者如张荣建(1993:38)从代词语义功能的角度对两者加以区分:普通人称代词表示话语的参加者(说话人和听话人);反身代词强调话语的主题,例如:This is a picture of me./This is a picture of myself.
⑥ 事实上,这一关系隐含于一切反身结构中,只是突显程度不同。如:Johni saw himselfi in the mirror./Johni discovered himselfi in the process(转自张荣建1993:34).其中第一句描述人物的实际观察行为,X与X′之间的“看与被看”的关系比较直观、明显;第二句表示人物的心理认识活动,主客体之间的观察关系具有隐含性和类比性。
⑦ 中心语表示图像(picture,statue,photograph,reflection)或语言表征(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如story,book,gossip等)的名词词组被称为“图像名词词组”。
⑧ 有的学者译为“经事”(胡建华、潘海华2002)。
⑨ 该类动词也被称为“视点动词”(logophoric verb)(Kuno 1987:108)。
Ariel, M. 1988. Referring and accessibility [J].JournalofLinguistics(24): 65-87.
Brinton, L. J. 1995. Non-anaphoric reflexives in free indirect style: Expressing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non-speaker [A]. In D. Stein & S. Wright (eds.).SubjectivityandSubjectivisation,LinguisticsPerspectives[C]. Cambridge: CUP: 173-94.
Cantrall, W. R. 1976.Viewpoint,ReflexivesandtheNatureofNounPhrases[M]. The Hague: Mouton.
Chomsky, N. 1981.LecturesonGovernmentandBinding[M]. Dordrecht: Foris.
Deane, P. 1992.GrammarinMindandBrain:ExplorationsinCognitiveSyntax[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Kemmer, S. 1995. Emphatic and reflexive-self: Expectations, viewpoint, & subjectivity [A]. In D. Stein & S. Wright (eds.).SubjectivityandSubjectivisation,LinguisticsPerspectives[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5-82.
Kuno, S. 1987.FunctionalSyntax[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 W. 1999.GrammarandConceptualization[M]. Berlin: Moutoun de Gruyter.
Stern, N. 2004. The semantic unity of reflexive, emphatic and other-self pronouns [J].AmericaSpeech(79): 270-80.
Stirling, L. 1993.Switch-referenceandDiscourseRepresenta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eBoltedDoor[EB/OL]. [2010-09-30] http:∥www.en8848.com.cn/gushi/crime/200705/52410.html.
van Hoek, K. 1995. Conceptual reference points: A cognitive grammar account of pronominal anaphora constraints [J].Language(71): 310-40.
Woolf, V. 1925/2003.Mrs.Dalloway. London: CRW.
Zribi-hertz, A. 1989. Anaphor binding and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English reflexive pronouns in sentence and discourse [J].Language(65): 695-727.
胡建华、潘海华.2002.显著性的计算与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指称[J].当代语言学(1):46-60.
刘礼进.2008.英汉语强势反身代词用法的认知功能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29-36.
罗澄.1988.英语反身代词用法的语义功能[J].外语研究(3):39-44.
税昌锡.2003.反身代词“自己”语义指向的功能解释[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74-82.
沈家煊.2001.语言的主观性与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4):268-75.
张荣建.1993.英语反身代词的指称、意义和分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34-38.
赵秀凤.2006.语篇的主观性等级与指称语的选择[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4):25-31.
赵秀凤.2007.自由间接话语的认知操作[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4):65-69.
赵秀凤、董静萍.2007.视角的选取和指称语的选择[J].外语教学(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