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在家禽免疫抑制病防控中的应用

2010-12-04 06:15:30谷风柱
北方牧业 2010年22期
关键词:腺胃网状增生症

1 多肽的概念

2个或2个以上的氨基酸由肽键连接成为多肽。

2 多肽在抗病毒和解除免疫抑制方面与其他药物的比较

2.1 中药提取物:虽然有效但是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5周的时间方可见效。

2.2 纯中药:对于解除免疫抑制来说,效果微乎其微。

2.3 化学抗病毒药物:虽然效果不错,但是国家已禁止使用。

2.4 生物制品:疫苗只能用来防病而不能用于治疗;血清一般多用于家畜,但是病毒一旦侵入机体细胞内,血清的效果也是无济于事;干扰素、转移因子、植物血凝素在临床上应用较多,效果不错;聚肌胞是一种干扰素的诱导剂,临床应用效果仅次于干扰素。

2.5 多肽也属于生物制品,但是它既不是大分子物质也不是小分子物质,而是一种氨基酸。它分为两种:一种是α-螺旋抗菌肽,是从昆虫中提取出来的,另一种是β-折叠抗菌肽,是从牛的红细胞中提取的。后者的效果较前者好,目前在我国应用小肽(2~10个氨基酸由肽键相连接的成为小肽)的较多。

3 多肽类药物的应用

多肽广泛应用于禽流感、大肠杆菌病、原虫病感染以及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等。另外,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贫血、血管瘤等病毒病皆可用多肽产品加以防控和治疗。对法氏囊病要慎重。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在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中的应用。

网状内皮增生症的名称叫法不一。事实上,传染性腺胃炎、病毒性腺胃炎、腺胃型传支等的标准叫法都应称作网状内皮增生症。此病在肉鸡上呈上升趋势,且发病范围极其广泛,山东、河南、河北、东北等地大面积发生;蛋鸡也偶见,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该病病原尚无明确说法。

3.1 流行特点

不同品种的鸡均有发生。肉鸡多发,蛋鸡偶发,在肉杂鸡也已发现本病。在全国各个地方都有发生,发病率因地域和饲养管理好坏而有所不同,最低的发病率在10%左右,死亡率高达30%左右。肉鸡一般在21日龄左右开始发病,7~44天都可发病。蛋鸡病程一般达两周左右,死亡高峰期在一周以上。病因复杂,病原有可能垂直传播。在同一鸡场,同一批鸡中发现不同品种的鸡能一起发生,由此可怀疑是种鸡垂直传播造成的。有的在1~2日龄就可发病。

3.2 该病的发病诱因

饲料条件:饲料营养不平衡,蛋白含量低、维生素缺乏等可造成发病。

眼炎是本病的重要诱因,临床发现凡是有此病的鸡场首先是出现了眼炎症状。

垂直传播的病原可能也是该病的诱因,如现在临床上常可发现的淋巴白血病、鸡贫血因子、马立克氏病等。

3.3 临床症状

羽毛蓬乱,无精神,翅膀下垂,采食量和饮水量明显减少。流泪、肿眼、呼吸困难,排黄绿或黄白色稀粪、瘫痪等为主要特征。

3.4 临床解剖(2肿4萎缩)

病鸡腺胃具有特征性病变。腺胃肿大如球,呈乳白色,仔细观察可见灰白色格状外观。切开腺胃可见腺胃壁增厚,水肿,轻轻一按可流出浆液性液体,腺胃壁外翻。乳头肿胀出血,乳头界限融合,没界限可分。腺胃黏膜呈弥漫性溃疡,肝脏高度肿胀,呈“桃花芯”状红黄相间。胸腺、脾脏、法氏囊、肌胃严重萎缩。肠道表现出黏膜脱落和出血症状。

3.5 防治原则:抗毒消炎、调节免疫、对症治疗

在临床上治疗该病常用办法为:在饮水中添加肽类药+维生素B1(抑制胆碱活性)+抗生素+免疫增强剂。(注射效果较好)

山东农业干部管理学院 谷风柱

猜你喜欢
腺胃网状增生症
鸟没有牙齿怎么吃东西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SWRH82B热轧盘条心部异常网状渗碳体组织分析及改善措施
昆钢科技(2022年1期)2022-04-19 11:36:16
浅析家禽发生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的原因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2例并文献复习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18
1例肉鸡腺胃肌胃炎的诊治
自拟乳癖立消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
中国药业(2014年4期)2014-05-09 08:48:33
化瘀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症245例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43
二维网状配聚物[Co(btmb)2(SCN)2]n的合成、晶体结构和Pb2+识别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