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羊病发生特点及流行趋势

2010-12-04 06:15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逯忠新
北方牧业 2010年22期
关键词:口疮支原体绵羊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逯忠新

1 目前危害严重的几种羊传染病

近些年来,羊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痘、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发生频繁,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使一些羊场和养羊户损失严重。

1.1 羊支原体性肺炎

羊支原体肺炎是由多种支原体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以高热、咳嗽、肺脏及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死亡率较高。在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1922年的新疆伊犁地区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近年来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引入关注。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安徽、江苏、山东、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青海和新疆等大多数省区都有发生,饲养密集的规模化羊场和经过长途运输的羊只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很高,尤其是当羊群调运或受到较大的应激后易暴发该病,死亡严重;康复的羊群因肺部受到严重危害生长速度缓慢,料肉比明显升高,严重危害了规模化养羊业的发展。

我国羊支原体性肺炎的病原因素复杂,迄今已报道的病原包括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绵羊肺炎支原体和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其中OIE将由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引起的山羊肺炎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这些病原可单独或混合感染导致疾病发生,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可感染山羊,3岁以下的山羊最为易感,绵羊支原体既可感染山羊也可感染绵羊。病羊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其病肺组织和胸腔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病原体,经呼吸道分泌物排菌。耐过病羊肺组织内的病原体在相当时期内具有活力,这种羊也有散播病原的危险性。本病常呈地方流行性,接触传染性很强。阴雨连绵,寒冷潮湿,羊群密集、拥挤等因素则有利于空气一飞沫传染的发生。该病多发生于圈养舍,主要见于冬季和早春枯草季节,羊只营养缺乏,容易受寒感冒。因而机体抵抗力降低,较易发病,发病后死亡率也较高。新疫区的暴发,几乎都是由于引进或迁入病羊或带菌羊而引起。发病后,在一群羊中传播迅速。20天左右可波及全群。

虽然土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和支原净对该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治愈羊往往成为带菌传播者,造成疾病蔓延。最有效的防制办法仍是免疫,但上世纪50年代研制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组织灭活疫苗预防对象单一,且有组织灭活疫苗的自身缺陷,往往不能凑效,保护率较低,如该疫苗在云南某地应用的保护率仅为30%左右,不能满足生产实际需要。

201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制成功一种羊支原体肺炎二联灭活疫苗,对我国当前主要流行优势病原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肺炎支原体均具有良好的保护效率,疫苗安全,无论羊只大小,颈部皮下注射3毫升,免疫持续期可达10个月以上,该疫苗已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并且开发有配套的血清学抗体检测技术用于评价疫苗免疫效果或进行疾病诊断,将对我国羊支原体性肺炎的有效防制发挥重要作用。

1.2 羊痘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感染山羊和绵羊而引起的一种热性、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患畜以发热、全身性起痘为典型特征。OIE将该病列为法定报告动物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I类动物疫病。羊痘病毒可以感染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羊,但羔羊、泌乳羊及老年羊更易感且症状严重。羊痘在一般不感染人,但也有数例临床报道,因此要提高公共卫生警惕。

羊痘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均有发生。黑龙江、吉林、河北、甘肃、贵州、江西、青海、内蒙古、湖南、陕西等省区是老疫区,流行严重。而根据 《兽医公报》统计,2000~2009近10年来宁夏、甘肃、湖南、青海、云南、福建、浙江、江苏、山西和安徽依次为羊痘疫情集中地区,可见羊痘流行范围扩大,区域增加,危害加重。羊痘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一般天气变冷的冬春时节更易发,l~5月份、11、12月份发病率要高于其它月份。羊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范围很大,对于易感羊群发病率为75%~100%,死亡率10%~58%,怀孕羊易流产,羔羊和老龄羊最为敏感,短期内可引起大批死亡,死亡率达100%。

羊痘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损伤的皮肤、黏膜侵入机体,经常是由于感染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的、亲密的接触后发生;试验证明通过昆虫的叮咬可机械传播山羊痘。另外,通过皮内、静脉以及皮下接种。可以引起易感动物的感染。一般来说山羊痘病毒和绵羊痘病毒不发生交互感染。但由于毒株和羊的品种等因素,有试验证实某些毒株可发生宿主嗜性改变,导致交叉感染。即使发生山羊和绵羊的交叉或共同感染,两种羊感染的程度还是存在差异。

除了单独感染以外,由于羊痘主要侵害上皮组织,导致黏膜损伤,破坏机体天然保护屏障,因此还可引起其他病毒、细菌或真菌的继发或混合感染,如与羊口疮、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等都已见报道。

羊痘目前尚无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对症治疗为辅,特别应注意控制继发感染。尤其新引入羊群,需至少隔离2l天,经观察和检疫后证明完全健康的方可与原有的羊群混养,不从疫区购羊。免疫可用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在尾内面或腋下无毛部皮内接种0.5毫升,接种后第4天部分羊就可以产生免疫力,至第6天可全部获得坚强免疫力。免疫期可持续l~1.5年。或用羊痘组织细胞苗,对绵羊完全无害,注射动物不扩散本病,因产生免疫力快,可用于紧急接种,已广泛使用,免疫期大于1年。

1.3 羊口疮(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口炎)

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感染引起的绵羊和山羊传染病,以羔羊、幼龄羊发病最多。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一般无严重的全身反应,病程延长可在蹄、外阴、肛门或乳房等处出现水疱、脓疱,最后形成疣状硬痂。羊口疮病毒可以感染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羊,但新生或3~4月龄的羔羊更易感且症状严重,感染羊可长期带毒。此外,人、骆驼、和猫海豹也可感染。

羊口疮近年来在我国发病增多,危害日趋严重。新疆、内蒙、青海、甘肃、西藏、四川、云南、湖北等多个省区广泛流行,在有些羊场发病率可达60%。发病后造成养只生长受阻,料肉比增加,造成经济损失,而且易导致其他病毒或细菌的继发和混合感染,使病情严重,损失加重。

羊口疮的发生无季节性。发病率最高可至90%,但死亡率通常很低。感染羊可因口唇受损影响饮食而消瘦、体质降低导致继发感染增加死亡率。病毒随病羊口涎及脱落的痂皮排出,通过直接与间接接触传染,羔羊还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给母羊。被病毒污染的饲槽、饲料、饮水、护理用具、垫草和牧场(厩舍)能引起间接传染。圈舍潮湿和拥挤,饲喂带芒刺或尖硬的饲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羊口疮的防制以预防为主,对症治疗为辅,特别应注意控制继发感染。患病羊应先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部痂垢。然后涂上混有病毒灵和维生素B2的红霉素软膏或碘甘油;不能吮乳的病羔,则应加强护理,进行人工哺乳。免疫预防用羊口疮弱毒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期1年以上。

2 目前羊病防控的几点建议

2.1 加大羊病诊断检测技术研究力度,监测流行病学规律;

我国目前羊病诊断检测技术手段较为落后,多数疫病没有相应产品可供使用。尤其对外来病(如小反刍兽疫、蓝舌病、痒病、裂谷热等)更是束手无策。此外,国际和国内引种、国内活畜流通频繁也急需要求有效的检疫手段。因此,政府部门应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加快重要羊病,特别是危害严重的重大传染病、人畜共患病和外来病原、抗体诊断检测试剂盒研发与推广。

2.2 政府通过政策或资金引导,扭转羊疫苗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局面;

2.3 积极树立规模化养殖生物安全观念和推进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2.4 增强兽医疾病防控技术体系建设。增加基层兽医防疫人员数量,提高基层兽医防疫人员业务素质。

应加强政府对动物防控的领导,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对兽医卫生的认识,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动物防控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疫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功底扎实、训练有素、作风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提高动物疫病的防空能力。

另外,基层兽医工作者在我国现阶段羊病防控体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农村兽医防疫人员和羊场兽医技术人员是羊病防控的一线工作者和排头兵,他们人数的增加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为预防和控制羊病提供了人力保障和技术储备。

猜你喜欢
口疮支原体绵羊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冬末春初 注意防治绵羊痘病
在雨中“躲雨”的绵羊
治口疮验方
绵羊和小鸟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我长口疮了
巧计得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