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尿素装置采用意大利斯纳姆汽提工艺,投产以来,始终存在尿素结块现象,影响尿素的质量,其具体表现为:①两粒尿素相互粘连形成像葫芦一样的尿素粒子;②多粒尿素相互粘连形成一个超大颗粒尿素;③多粒尿素相互粘连形成小块(一般至少几十粒);④由喷头溢流、粘连在塔壁上的尿素下落等原因形成的小块。
造粒喷头连接波纹管设计较长,在与造粒喷头连接的活卡前形成了一个较大的U型管段。由于该管段的存在,系统因故循环后,此段U型管内的尿液必须靠蒸汽吹扫排出,否则将造成U型波纹管线的堵塞。另一方面按操作法要求,系统工艺达标后必须预热喷头后再造粒。这样就使得吹扫U管和预热喷头所用蒸汽的冷凝液大量喷洒于塔底,造成尿素的粘连和结块。喷头连接U型管见图1。
图1 喷头连接U型管示意图
喷头转速过高容易引起粘塔,形成挂壁尿素。一旦挂壁尿素脱落,尿素结块就会随产品一起被送往包装系统,影响产品质量。如果转速太低,将导致尿素颗粒过分集中在较小的喷洒半径范围内,不能充分冷却,引起颗粒粘连和结块,甚至造成溢流。
一般将二段温度控制在136~138℃才能保证缩二脲优级品率,系统造粒前,造粒塔内空气未形成对流,造粒喷头预热温度过低,如造粒尿液温度较低,送料量过大,很容易造成喷头溢流产生结块。
生产中喷头运行常处于不同程度的振动状态,如喷头驱动轴承振动过大,会在造粒过程中形成的抛物面外沿约有400mm的振幅,极易造成尿素颗粒相互碰撞产生粘连和结块。造粒喷洒抛物面见图2。
图2 造粒喷洒抛物面示意图
正常生产中常有大量的缩二脲沉积在一、二段分离器喉管口(缩二脲在尿素生产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特别是低负荷状态下),时间长了会部分堵塞喉管口的环形冲洗喷孔,使一、二段的真空度下降,尿液流动不畅引起粒度不均匀,强度下降,尿素结块。
蒸发长时间运行后,特别是在冲洗蒸发二段时,常有大块的缩二脲落下,经P108送至造粒喷头,堵塞喷头小孔,造成喷头溢流,尿素结块。另外喷头使用一段时间后,小孔上经常会滞留一些填料纤维、铁屑等杂质,导致尿素粒度减小并产生小结块现象。
造粒塔顶部百叶窗易被尿素粉尘堵塞。由于气体排除不畅,塔底进气量受到限制,出塔尿素温度高,加之喷头振动较大,极易产生尿素粒子相互碰撞粘连和结块。
系统工艺指标控制不当,尿液水含量高,致使尿液浓度下降也是造成尿素结块的一个重要原因。
蒸发系统循环升温和抽真空过程中,尿液浓度较低,如三通阀内漏就会造成漏出尿液下落后粘连和结块。
改U型连接波纹管为直管连接,减少喷头预热时间,避免预热喷头的蒸汽冷凝液下落后产生粘连和结块。
根据负荷选择合适的喷头转速,通过分析,对喷头转速进行标定,作出转速与负荷的关系见图3。
图3 喷头转速与负荷的关系图
在控制室内很容易根据负荷及时调整喷头转速,保持系统造粒送料量的平稳运行。
利用停车或各种停蒸发系统的机会,对蒸发系统进行热煮,将沉积在挡液板及喉管的缩二脲清除,以保证蒸发一、二段保持较高的真空度。再则蒸发系统运行时长期保持用工艺冷凝液小流量冲洗喉管口,可将喉管口产生的缩二脲随时带走,保证每班两次用冲洗水及工艺冷凝液冲洗喉管口及一、二段表面冷凝器10~15min,直到表面冷凝器试镜口无尿素附着,保证蒸发系统一、二段真空度分别控制在0.05~0.035MPa,0.006~0.003MPa正常指标范围内。
在二段真空分离器下锥形上方加栅板型粗滤网,尿液储槽加装锥形过滤网,将大块缩二脲挡住,分割成小块并逐步溶解于尿液再送造粒喷头。投入使用后,运行效果良好,蒸发热洗的时间间隔大大延长,喷头堵塞、尿素结块现象明显减少。
原三通阀三个密封面的四氟O形环槽设计过浅,O形环装上后,高温下密封面上的O形环圈常常被球阀阀口拉坏或咬断,致使密封作用完全丧失,造成三通阀内漏。将O形环槽加深至3.5mm后,完全解决了阀的内漏问题。
定期清洗造粒喷头,正常生产时,每旬清洗一次,如有杂质堵塞喷孔,要用软性工具捅掉孔内堵塞物,并用空气吹除。如发现粒度不合格,应立即倒换喷头。定期清理造粒塔上风窗沉积的尿素粉尘。根据出塔尿素温度,严格控制造粒塔底部风窗开度,特别是高温雨季由专人负责监控。
加强造粒喷头驱动轴承的维修,减小和消除喷头振动,避免尿素颗粒相互碰撞产生粘连和结块现象的发生。严格控制工艺指标,稳定装置运行。
通过技术改造和优化工艺操作,尿素结块现象得到明显控制,尿素外观质量得到提高,达到农用尿素优级品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