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差异的实证研究
——基于国家、区域和民族三维视角

2010-11-20 11:07闫逢柱
关键词:竞争力制造业食品

闫逢柱, 乔 娟

(中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食品制造业是考察一个国家国民整体健康状况、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和链接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纽带,与农民增收息息相关,是农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助推器。作为世界上一个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食品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程度日趋加深。统计资料显示*根据国研网“工业统计数据”计算得到。,1993年中国食品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仅为629.89亿元和187.37亿元,2008年上述两个指标分别达到7756.16亿元和2341.68亿元,分别增长了12.31和12.49倍。但在生产高速扩张的同时,中国食品制造业的国际地位却发生了逆转。统计资料表明*根据UN-COMTRADE统计数据计算得到。,1993—2008期间中国食品制造业年均进口增速达到了24.16%,高出出口增速7.46个百分点。加入WTO后,进出口增速差距更是逐年攀升,中国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1,2]。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加入WTO后,美欧等食品制造业大国一方面以食品安全等借口对中国食品出口设置重重障碍[3],另一方面以FDI形式大举扎根中国,中国的食品制造业、特别是民族食品制造业面临巨大的挑战,食品制造业的产业安全问题凸显出来[4]。在此背景下,实证考察中国食品制造业、特别是民族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区域差异,剖析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能为政府支持食品制造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决策及其战略调整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一、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区域选择与数据说明

(一)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1.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有很多,如国际市场占有率(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IMS)、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TCI)、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其中,显示性比较优势的使用最为广泛。但随着国际贸易研究的日益深入,使用最为广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其科学性越来越受到质疑。国内外诸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该指标存在各种缺陷[5-8],这些缺陷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不能代表正常状态,因为它在1和无穷大之间选择了1为参照点。如果RCA的值位于区间(0,1)就说明一国某产业所产产品没有比较优势,而RCA的值位于区间(1,+∞)就说明一国某产业所产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这种偏斜分配破坏了回归检验中的正态假定,也就不能提供可靠的t检验。因此,当指标值在参照点的两侧,“纯粹”的比较优势基本上不具有可比性;其二,在反映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上RCA也有问题。与1以下的结果相比,该方法在回归分析上更看重1以上的值。针对这些缺陷,上述学者相继提出了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Revealed Symmetrical Comparative Advantage,RSCA)、显示性竞争力(Revealed competitiveness,RC)和附加显示性比较优势(Additiv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ARCA)等指标对之进行改进。在这些改进中,Yeats 和Dalum提出的RSCA最具有合理性[9],RSCA科学之处在于将RCA指数对称化,其计算公式如式(1)。式中RSCAijt为t年i国(地区)j产业的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Xijt、Xit分别为t年i国(地区)j产业所产产品的出口额和同期该国(地区)的总出口额,Xwjt、Xwt分别表示同期世界所有国家j产业所产产品的出口额和世界总出口额。该式的计算结果位于(-1,1)之间,因而被称为“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如果RSCAijt>0,说明t年i国(地区)j产业专业化程度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反是。

(1)

2.民族产业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

从现有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实践看,RSCA的科学性越来越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但它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在产业的国际竞争中人们更加关注的是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特别是对于食品制造业这样一个关系人类生命的产业而言更是如此,而该指标并没有考虑到这点。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随着FDI的大量进入,外商投资企业已经在食品制造业中占据三分之一以上的江山。统计资料显示[注]根据国研网“工业统计数据”计算得到。,2002—2008年期间,外商投资食品制造企业的销售收入占食品制造业所有企业总销售收入比的均值已经达到了37.17%,总资产的比例也达到了37.54%。在沿海开放地区,这一比例更高。所以,从保护民族产业和产业安全的角度出发,我们在考察食品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民族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基于此,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思想[10-12],对该指标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提出民族产业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Revealed Symmetric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National Industry,RSCANI)这一概念,以考察中国及其主要地区民族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民族产业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的计算方法见式(2)。式中:RSCANIijt为t年i国(地区)民族产业j的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βijt为t年i国(地区)j产业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占同期该国(地区)同一产业所有企业出口交货值的比,γijt为t年i国(地区)j产业中外商投资企业总资产占同期该国(地区)同一产业所有企业总资产的比,其它指标含义同式(1)。

(2)

3.民族产业国内市场占有率

国内市场是一国(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壮大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人口大国,民族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同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小。虽然在一些领域(例如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国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比已经超过了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居于主导地位,摆脱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但对于食品制造业而言,中国与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和荷兰等食品制造业大国相比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立足国内市场、实现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可能更具有战略意义。鉴于此,沿着上面同样的思路,选取民族产业国内市场占有率(Home Market Share of National Industry,HMSNI),对中国及其主要地区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评价,其计算方法见式(3)。式中:HMSNIijt为t年i国(地区)j产业中民族产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Sijt、Eijt、Iijt分别为t年该国(地区)j产业所有企业所产产品的销售收入、出口额和进口额,αijt为t年该国(地区)j产业中外商投资企业所产产品的销售收入占该国(地区)j产业总销售收入的比重、βijt、γijt含义同式(2)

HMSNIijt=[Sijt(1-αijt×γijt)-Eijt(1-βjt×γjt)]/(Sijt-Eijt+Iijt)

(3)

(二)区域选择

在区域选择上,本文将产值和出口额结合起来,选取2002—2008年食品制造业总产值前20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区域研究对象(见图1),这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出口额也处于前20位以内。2002—2008年这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比的均值达到了94.71%,同期出口均值比也达到了90.48%[注]根据国研网“工业统计数据和对外贸易数据”计算得到。,因而选择这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对象基本可以反映中国食品制造业的全貌。

图1 2002—2008年中国主要地区食品制造业产值与出口额均值

(三)数据来源及其它说明

本研究所用的生产数据主要来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研网“工业统计数据”,贸易数据来自UN-COMTRADE数据库和国研网“对外贸易数据库”[注]食品制造业所产产品的海关编码(HS1996)包括:04章的0401~0408、19章、20章、21章和第22章的2209,分类依据参见: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13]。。由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层面的贸易数据只能得到2002—2008年,因而只分析这7年中国及其各主要地区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中国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及区域差异的总体分析

根据式1,计算了2002—2008年中国及20个地区食品制造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见表1)。表1的结果表明:从国家产业层面看,中国食品制造业缺乏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不强且逐年下降趋势明显,这与“入世”之前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反[注]周星、范燕平(2008)的研究表明,1995—2001年期间,中国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作者的前期研究也同样发现,1994年中国食品制造业的RSCA值为-0.2593,2001上升为-0.2192。。这说明“入世”对中国食品制造业的冲击很明显。从区域产业层面看,结合图1可以发现,20个地区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呈现出三个典型的特点:(1)整体差异很大。按7年RSCA的平均值看,陕西省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强,江苏省最弱;20个地区中只有7个地区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6个地区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低于国家产业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个地区东部地区只占据了2席,中西部地区却占据了5席,低于国家产业水平的6个地区则全部位于东部地区。(2)国际竞争力格局与生产及出口格局存在巨大的反差。从生产角度看,7年平均产值位于前10位的地区,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均高于国家产业水平,但只有东部的山东和福建两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7年平均产值后10位以内的湖北、湖南和安徽三省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则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除东部的北京和天津,其它8个地区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都明显高于国家产业水平。从出口角度看,7年出口额均值位于前10位的地区中,只有西部的陕西、东部的山东和福建三省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低于国家产业水平的则全部为东部地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7年出口均值位居全国第二、占全国出口比11.51%的广东省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却位于倒数第三位。(3)各地区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变化趋势两极分化。20个地区中RSCA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的只有6个且全部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其它地区则均呈现下降趋势。

表1 2002—2008年中国及其主要地区食品制造业整体显示性比较优势

(二)基于民族视角的中国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及区域差异分析

1.民族食品制造业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及其区域差异

根据式2,计算得到了2002—2008年中国及20个地区民族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见表2)。表2的结果表明:(1)从国家产业层面看,中国民族食品制造业与整个食品制造业一样,国际竞争力不强且同样呈下降趋势。与表1结果的比较发现,中国民族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低于食品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从表面上看,这一结果意味着外资的进入对提升中国食品制造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通过计算2002—2008年整个食品制造业和民族食品制造业的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的下降速度发现,RSCA的下降速度高于RSCANI,这说明中国食品制造业中的外资是典型的市场导向型的,即以占领中国市场为根本目的,外资的进入是中国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下降的一个诱因。(2)从区域产业层面看,民族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同样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按7年RSCANI的平均值排序,陕西省民族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强,广东省最弱;20个地区中只有6个地区民族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8个地区民族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低于国家产业水平。在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个地区中,东部地区只有山东,而中西部地区则占据了5席。低于国家产业水平的8个地区东部地区占据了7席,西部三个地区均高于国家产业水平。通过与表1的比较发现:各地区民族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普遍低于整个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在20个地区中,按7年均值计算的民族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与整个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差距最大的是天津,最小的是安徽。其中,差距排在前10位的东部占据了8席,中部占据了2席。在食品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位居前10位的地区中,民族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同样位居前10位,但中部的湖北和河南排名提升,东部的山东、河北和福建排名下降,其它地区位次不变;各地区RSCANI的变化格局及其趋势与RSCA高度一致。

表2 2002—2008年中国及其主要地区民族食品制造业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

2.民族食品制造业国内占有率及其区域差异

根据式(3),计算得到了2002—2008年中国及20个地区民族食品制造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见表3)。结果表明:从国家产业层面看,民族食品制造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7年的平均值达到了83.73%,这说明外资进入还没有对民族食品制造业及整个产业安全构成实质性威胁。但与“入世”前相比,民族食品制造业的国内市场份额在下降[注]金碚(2003)的研究表明,1992年中国民族食品制造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95.73%,1995年为88.19%。。从区域产业层面看,民族食品制造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同样存在显著的差异。按7年均值排序,山东省最高而陕西最低,排名前10位的地区占据了58.04%的份额。在位居前10位的地区中,东部占据了6席,中部占据了3席,西部的内蒙排在第五位。其中,山东一个省就占据了1/7的份额。通过与表1和表2的比较发现:各地区整个食品制造业、民族食品制造业的RSCA与HMSNI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差异;相似之处表现为RSCA和RSCANI排名前10位的地区中,山东、河南等6个地区民族食品制造业国内市场占有率同样位居前10位之内,这说明立足国内市场的发展模式是区域产业发展壮大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石;差异主要表现在变化趋势及其格局上。20个地区中HMSNI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的只有山东、河南、内蒙、湖南和四川,这与RSCA和RSCANI的格局及变化趋势不同。

表3 2002—2008年中国及其主要地区民族食品制造业国内市场占有率 单位:%

注:统计数据中“资产、销售收入”是以人民币为单位的,而贸易数据以美元为单位,计算过程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月度平均值换算。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研究利用2002—2008年的统计资料,对中国食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在国家产业层面上,中国食品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高于民族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二者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前者的下降速度高于后者;外资的进入是中国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2)在区域产业层面上,20个地区食品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与民族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均存在巨大的差异,中西部地区食品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和民族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各地区食品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普遍高于民族食品制造业;中西部地区整个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民族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呈上升趋势,而东部地区则呈下降趋势。(3)中国民族食品制造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但较“入世”前下降明显;各地区民族食品制造业国内市场占有率及其变化趋势与整个食品制造业及民族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差异也较为明显。

面对国际竞争力下降和产业安全问题凸显事实,中国食品制造业的战略调整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从国家角度看,应该根据整个食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及其区域差异,遵循区域比较优势和食品制造业的特点,调整产业布局,将食品制造业的战略重心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提升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从区域角度看,各地区应该基于区域资源优势,调整产业发展模式,立足于国内市场,积极推进食品制造业的集群式发展;从民族角度看,国家和各地区应该对外资进入食品制造业设置必要的进入壁垒,对民族食品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胡晓鹏.中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1):69-75.

[2] 周 星,范燕平.我国食品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3):60-66.

[3] 樊 瑛,张 炜.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及食品安全体系的变迁与展望[J].北京社会科学,2009,(2):16-20.

[4] 胡晓鹏.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食品加工业的产业安全[J].国际贸易问题,2006,(2):48-53.

[5] YEAT A J.On the Appropriat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Implications of a Methodology Based on Industry Sector Analysis [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1985,121(1):61-73.

[6] DALUM B,LAURSEN K,VILLUMSEN G.Structural Change in OECD Export Specialization Patterns:De-Specialization and ’Stickiness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1998,12(3):423-443.

[7] FERTOE I,HUBBARD L J.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Competitiveness in Hungarian Agri-Food Sectors [J].The World Economy,2003,26(2):247-259.

[8] HOEN A R,OSTERHAVEN J.on the Measurement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6,40(3):683-684.

[9] BOJNEC S,FERTO I.Agro-food trade competitiveness of Central European and Balkan countries[J].Food Policy,2009,34(5):417-425.

[10]CHOUDHRI E U,SCHEMBRI L L.Productivity performance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an old test reconsidered [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9,35(2):342-348.

[11]金 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50-66.

[12]杜 凯,周 勤.集聚经济、行业特性与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业的视角[J].经济学家,2008,(2):39-45.

[13]盛 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81-482.

猜你喜欢
竞争力制造业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食品造假必严惩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