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岳 石斌欣 王 璇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也许你对这个日子并不熟悉,但说起今年发生在富士康的“13连跳”你肯定不陌生,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提出就是为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在这一天,给大家讲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与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精神疾病患者整整“生活”了23年,她就是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第215医院临床部心理二科护士长袁辽荣。
厚重的铁门铁窗,半夜的哭嚎声,一上班便与没有正常思维、缺乏自控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关在一起,这就是袁辽荣从事的精神疾病护理工作。10多个病房,近80名患者,只有两名护理人员,不仅要负责为病人发药、输液等基础治疗,还要为他们端屎接尿、擦洗身体、喂饭更衣,组织心理宣教、工娱疗活动等生活、心理护理,更要担负“五防”监护的职责,每15分钟至少巡视一次病区,每个病人都要查看一遍,一次下来将近10分钟。护理人员常常是一身汗水、两眼泪水、满腹苦水。袁辽荣一干就是23年,期间,她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委屈和辛酸,付出了相当于其他护理岗位几倍的汗水和心血。
开启心灵的“金钥匙”
对于精神系统引发的这种特殊的疾病,态度治标,科学治本,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治疗意义上讲,热心呵护、精心照料是抚慰心灵的“止疼药”,采取先进的、科学的治疗方法,是开启心灵的“金钥匙”。在袁辽荣工作的这23年中,让她感触最大的就是一位几乎与她同龄的女兵。这是容貌像花一般美丽的女孩,但不幸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一连几天,女孩对每一个靠近她的人都报以扔枕头、撇鞋子的“礼遇”。这天,袁辽荣接过枕头,轻轻放在床上,依旧面带笑容,拉着女孩走到了窗前。
“你看,外面的人多好,忙来忙去,都有自己的工作。”顺着袁辽荣指引的方向,女孩凝望着街道,呆滞的目光渐渐有了些光亮。忽然,她轻轻呢喃道:“姐,那我出院后真的可以像外面的人那样自由自在吗?”
“当然可以了,姐保证你会生活得比他们更好。”袁辽荣坚定地点了点头,然后又指向窗外:“你看那家店里模特穿的粉裙子漂不漂亮?”
“嗯,好看,真好看!”女孩点了点头。爱美是女孩的天性,袁辽荣找到了这个可以缓解女孩情绪狂躁的突破口。在女孩生日那天,她真的如愿收到了“姐姐”送给她的生日礼物——那条粉裙子。穿上美丽飘逸的裙子,女孩高兴地唱起了歌。此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只要和袁辽荣在一起,便时常听到女孩脆灵灵的歌声,袁辽荣知道女孩已建立生活的信心。一晃两个月过去了,出院时,女孩向袁辽荣深深地鞠了一躬,忽地像一头小鹿一样撞进她的怀里。那一刻,袁辽荣眼泪夺眶而出,她第一次品尝到了工作上的成就感——这是一个能够照亮病人心灵的职业!
针对部队心理疾患的群体性特点,袁辽荣探索推行集体化护理。在患者中建立了休养队组织,设立队长、指导员、室长,开展内务卫生、趣味活动、优秀休养员评比竞赛,使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调整。组织症状较轻的病人,关心帮助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的病人,使病人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产生了成就感和满足感,促进了全体病人的康复。袁辽荣任护士长以来,带领科室的护理人员一起,研究运用人性化护理、互动化护理、集体化护理和梯次化护理等新方式新方法十多项。
让“旋转门”不再旋转
袁辽荣在工作中发现,许多出院的患者由于缺少后续治疗,受到亲属的不理解,遭遇社会的歧视,常常受到刺激后导致病情复发。看到患者在出院、住院的“旋转门”中周而复始,患者亲属在看护、送医的痛苦中徘徊,袁辽荣常常陷入苦苦的思索之中。心理疾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对他们,不仅医护人员要精心医治护理,使他们早日康复,更重要的是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应被冷落、被遗忘,更不能被抛弃。社会各方面对他们多关注一些,多关心一些,哪怕是一点,这个群体就会越来越小。
对心理疾患者来说,有时心灵医治比药物医治更有效。可以说,对他们的尊重,对他们的微笑,对他们的呵护,对他们的理解,有时胜过百种药方。2000年秋季的一天,一位曾在心理二科治疗的老病号何蜀光,大老远从赤峰赶来,专程“看望”科里的医护人员。袁辽荣心生疑虑:老何家庭条件一般,大老远跑来医院,绝不会是看望医护人员这么简单。
果然,不出她所料,在交谈中袁辽荣了解到,自打老何得了病,她的妻子就在老何的躁狂中度日。而随后老何长期的住院,又给她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无奈之下,她便与老何离了婚。长期住院的老何回到家中以后,邻里朋友,甚至家里老小都不愿与他多说话。原先工作的工厂又不敢让他回去上班,他成了被人孤立的“怪胎”。家庭变故,工作无门,心里孤独无助的他只好向曾经医好他的医护人员求助。
老何住了好几年的院才康复,不能让他再被病魔拖走!袁辽荣决心帮助何蜀光跨过这道坎。她利用周末,随老何一同来到赤峰。在老何家,她带来了帮助心理疾患病人康复的资料,并耐心细致地告诉老何家人怎样帮老何走出难关。随后,她又来到老何所在的工厂,把老何病情稳定的现状告诉厂长,向他说明工作对维持何蜀光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意义,说服厂长给何蜀光工作的机会。
在袁辽荣的奔走下,老何的生活重又有了起色,家里人加深了对他的理解,工厂也答应让他回去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有了这次经历,袁辽荣想,如果患者出院后,能经常把生活工作的信息反馈给医院,由医院给予科学的指引和帮助,那么患者复发率就会降低。在她的倡导下,医院建立了出院患者康复档案和爱心互联制度。随着一张张爱心互联卡发放到患者家属手中,如同在医院与患者家庭、工作单位和所在社区架起一座沟通的金桥,及时准确地将患者信息反馈给医院,将医院意见传达给家属。
前不久,何蜀光拨通了爱心互联卡上的“热线”,向袁辽荣报喜:工作稳定后,他又找了新老伴儿,家庭氛围也一天比一天浓厚了,这还多亏了袁辽荣和她的爱心互联卡。
而这一本本健康档案,上万张爱心互联卡,在袁辽荣看来,则是一个个康复患者的安全纽带,以及他们背后几千个家庭的幸福保证。近3年来,她们科先后有近百名患者治愈出院,复发率降低了31%。
患者的健康指数,就是我的幸福指数
一位精神科专家曾说,用药物拯救病人于扭曲的虚幻空间并不难,难的是病人治愈以后,如何引导他们面对现实世界。自卑、无助和迷茫带给患者的痛苦,往往甚过疾病本身。23年来,袁辽荣在护理的岗位上,凭着她的爱心,引导上千名患者战胜双重痛苦,重返人生道路。
2007年,袁辽荣和同事们在《大连晚报》上看到一则报道,说有个叫梁家全的心理疾患病人,被家人用铁链锁了15年!
袁辽荣的心颤栗了,她夜不能寐,立即打电话向院领导报告。第二天,又和大家一起驱车七八个小时,把病人接到自己科里治疗。
尽管见过各种各样的患者,梁家全的状况还是令袁辽荣感到震惊:长期缺医少药,营养不良,使梁家全看上去瘦骨嶙峋。他蜷缩在床头,脸色苍白,神情呆滞,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狂躁,对周围的人充满戒备和恐惧。
袁辽荣召集科里的护士,给大家布置了任务:这是个特殊的患者,他被社会遗弃了十五年,我们不仅要治好他的病,还要教会他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让他重获人间的温暖。
从那天起,袁辽荣带头为他做日常护理,洗脸、梳头、剪指甲、喂饭、穿衣盖被等,无不细致入微。
梁家全害怕见人,袁辽荣就每天主动与他说话,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梁家全的四肢缺乏锻炼萎缩了,袁辽荣就经常为他做四肢按摩,搀着他到走廊里“学步”;天气冷了,袁辽荣自费给他添置新衣服。
梁家全虽然不爱说话,但在袁辽荣温暖的关怀里,眼里时常噙着泪花。
通过近两年的治疗,梁家全渐渐恢复了正常的精神状态,也会主动跟护士们打招呼了。2009年秋的一天,袁辽荣正在帮他整理床铺,站在一旁用心看着她的梁家全突然嘴里发出了两个字:“谢谢。”
简单而又普通的两个字,经过足足两年的沉淀,此刻,似破土的嫩芽,如新生的朝霞,终于迸发出来,袁辽荣心里一热,泪水忍不住汹涌而下。
2010年春节前夕,梁家全终于走出医院的大门,开始了他全新的人生。
作为一个“白衣天使”,袁辽荣为心理疾患者不仅送去福音,而且带来健康。“我们对待心理疾患者一要靠真诚,真心实意对待他们;二要靠真招,对症下药实施治疗。真诚使患者感受温暖,可以驱散患者心理上的阴霾;真招使患者看到希望,能够治愈患者心灵上的创伤。”袁辽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