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作为“性格与环境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托马斯·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是一部备受争议的作品。这些评论大都围绕主人公亨察德展开,从性格和环境的角度论述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本文将通过对包括以上两种因素在内的众多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从多角度深入探讨造成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
关键词:《卡斯特桥市长》 托马斯·哈代 性格 命运 环境
作为“性格与环境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托马斯·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1886)一书出版,标志着哈代小说创作走向了成熟,此后陆续创作出版的《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都是对它的继承和超越。但是小说出版之后,评论界看法不一。这部毁誉参半的小说也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经久不衰的研究话题。大致说来,这些评论大都围绕主人公亨察德悲剧命运的原因展开,有些学者将他的死归咎于某种神秘超人类的力量,即宿命论的观点;而有些则认为是他刚愎自用、粗率蛮愚的性格所致。本文将通过对包括以上两种因素在内的众多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从多角度深入探讨造成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
一.命运说
《卡斯特桥市长》中的主人公亨察德原本是一个居无定所流浪江湖的打草仔,酒后冲动卖掉妻女,酒醒后后悔莫及,历经近二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成为首屈一指的富商和名震一方的市长,颇具神话色彩。此后,在面临社会巨变的英格兰农牧地区,上演了命运的大起大落。亨察德曾经卖掉的前妻携女归来,在一家人团聚之际,灾难接踵而至。亨察德与合伙人法夫瑞闹翻,在竞争中破产,早年卖妻丑闻曝光,进而身败名裂。妻子死后,作为其唯一安慰的女儿却被生父纽逊领去。最后,亨察德众叛亲离,贫困潦倒,孤独地死于爱敦荒原的一个草棚中。在哈代的笔下,巧合、误会、阴差阳错,像一副连环套,人物一旦落入其中,永远难以解脱,显示出某种命定的必然。可见哈代在创作亨察德这个人物时,受到了古希腊命运观的影响,主人公与命运不断抗争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古希腊悲剧精神。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是展现人与命运冲突的经典作品,讲述了俄狄浦斯在一股神秘力量的支配下犯下杀父娶母的罪行,最终导致自己悲剧的故事。俄狄浦斯的悲剧始于其出生时的神谕:他的生父、忒拜王拉伊俄斯从阿波罗神谕中得知儿子将杀父娶母,于是欲将婴儿杀死。但是负责处理的仆人怜惜无辜的孩子,把他送给科任托斯的牧人,最后俄狄浦斯不但没死,反倒成为科任托斯国王的养子。这是人类第一次反抗失败。成年后的俄狄浦斯得知关于自己的神谕,毅然离开自认为生父母的养父母,以为这样就可以摆脱命运的操控,谁知去往邻国特拜的途中,与一位老人(后来得知是自己的生父拉伊俄斯)发生冲突并将其杀死,后因解开斯芬克斯谜语获得特拜人民的拥护,并娶了前王后伊俄卡斯忒(他的亲生母亲)为妻,人类第二次反抗再次失败。俄狄浦斯不断地试图避开厄运,却让他不自觉地落入了命运的陷阱。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这样概括古希腊人的命运观:“古希腊人的心目中,命运是一个仇恨人类的人;一个喜欢表现自己的威力的很有权势的任性人物,常常预先对他打算杀害的人说:‘我就预备这么干,你倒试试来阻止我。命运就是这样干的:它预先就宣布自己的决定。向我们证明我们无力与它抗争,无力避开它,同时在嘲笑我们的软弱,笨拙,想让它在失败尝试中感到恶毒的快意。古希腊人就是这样理解命运的;在他们的神话以及他们的悲剧中,命运也就是这样表现的。”
年轻时的亨察德因为抱负、桀骜、冲动,酒醉后将妻女卖给水手纽逊,这是他一生悲剧的源头。尽管亨察德为年轻时铸成的大错努力赎罪改过,但是他仍然无法逃脱厄运。在他即将获得幸福时,命运总是捉弄他,一次次将灾难降临。如同俄狄浦斯的每一步抗争,他每一次努力只是加重了更进一步的灾难。亨查德的悲剧似乎告诉读者,冥冥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支配着人的命运,无论人类怎样抗争都无法挣脱命运的罗网,一系列的不幸和绝望均是宿命。
二.性格与环境说
哈代在为一九一二年版《威塞克斯小说与诗歌集》撰写总序时,曾把自己的部分精华作品分类界定为“性格与环境”小说,它们的主题就是性格与环境。《卡斯特桥市长》作为“性格与环境”小说之一,且副标题为《一个独具个性的人的故事》,可见它讲述的就是性格在与环境冲突中性格的命定性作用。
哈代在创作亨查德这一人物性格与环境的冲突过程时,更多地突出他自身的过错和弱点:刚愎自用,我行我素。从性格本身考察,亨察尔是一个极不完美的人。首先,他容易冲动,缺乏自制力。早年境遇潦倒时借酒浇愁,在酒精的刺激下做出了卖妻的荒唐举动。酒醒后真诚忏悔,并发奋努力成为卡斯特桥市长。禁酒二十年后因为悲观绝望再度酗酒,自我克制力差。其次,他脾气古怪,不擅表达,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他处理与商业伙伴法夫瑞、继女伊丽莎白·简、情人露塞塔等人的关系时,频频失误。由于亨察德的家长式作风,他的专横和强制,“人们一面从这个粮食批发商的才干上获得集体利益,一面却在个人方面常常想法避开他”。古板的性格造成他的木讷,易喜易怒的个性使周围的人纷纷疏离,是他自己造成了自己的孤独。最后,他任性、守旧、固执。在经营粮草生意上,亨察尔完全是老式方法:坚持用传统的播种筐,谈生意全凭口头协议,完全信任经验亲手掂量干草重量、用嘴嚼判断质量,用胳膊比画草垛大小。亨查德的悲剧,更多是其自身性格缺陷造成的。
而与其相对的法夫瑞却有赢得人心的魅力。他性格平和,遇事沉着冷静,能审时度势地处理矛盾纠葛。亨察德命令他与伊丽莎白·简分手,他为了事业可以暂时牺牲爱情;法夫瑞遭亨查德恶意解雇,却不怨天尤人,而是冷静地接受并另起炉灶;他以德报怨,不与老东家争客户,看似少做了生意,却为他赢得了更大尊敬。在经营粮草生意上,他率先引进了播种机,信任科学的力量,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策略,利用合同保障生意的稳定性,建立帐目管理财务,用天平和杆秤计量货物,真正是新式商业模式。这些性格优势都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endprint
当然,哈代在着重探讨性格的同时,也精心设计了人物活动的环境。
在小说《卡斯特桥市长》中,尽管卡斯特桥市是威塞克斯的一个边远地区,但小镇无法摆脱遭受工业革命浪潮冲击的命运, 机械时代的到来带来了资本主义的商业贸易,荒原上出现了一个农牧交易的场所——韦敦集市。集市在小说中共出现过三次,但是在社会剧烈变革转型的冲击,集市也随之衰落。集市首次出现在小说的第一章,此时的韦敦集市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捆草工这一家子又接着走他们的路,不久就到了集场。那儿搭着马棚羊圈,里面圈着给人看的马和羊,上午已经卖掉成百上千,现在大部分都给牵走了。……可是这时候人比早上还多,刚刚涌进来一批逛逛的人,里边有休假的短工,一两个回家度假在此闲逛的士兵,农村小店的老板等等;还有一些人走来走去,在拉洋片的、玩具摊、蜡像、通灵的怪物、一心为公不谋私利的走方郎中、赌套圈的、卖小摆设的、还有算命先生当中找到了共同兴趣和爱好。”在小说的第三章,集市再次出现,和过去的繁荣景象相比,十八年后的“这里也能明显地看出岁月流逝的痕迹。……不过集市上真正的买卖却大大衰落了。”此时传统的贸易生意明显呈现出衰败之势,集市上不再明码标价,公平交易,连在集市上做了三十九年生意的卖粥老婆子都感叹道:“可是说句老实话———世界可不是老样子啦;正正派派做生意赚不了钱———这年头哇,只有耍滑头,搞欺骗,那才能上得去呀!”由此可见,现代工业文明已经开始侵蚀古老的卡斯特桥镇。二十五年后,亨查德再次回到这里,“这座出名的小山丘,多少世纪以来每年都在那里办一次大集,此时却阒无人迹,而且什么东西也没有。几只羊在附近吃草,可是等亨察德在山头站住脚,它们就跑开了。”韦敦集市已不复存在,
韦敦集市在二十五年间从一个生机勃勃的农贸集场最后沦为了一片人迹罕至的荒野之地,令人不禁联想到茅盾的《香市》。亨查德代表了英国工业革命上升阶段社会环境对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他的悲剧可以归因于环境悲剧。亨查德的失败,又不仅仅是环境造成的。在与法夫瑞的对比中,读者应该关注到两位市长在性格上呈现出“守旧”与“求新”的志趣差异。
三.结语
《卡斯特桥市长》是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体系中的一部重要之作。作品中借鉴了了俄狄浦斯王悲剧模式,但又不简单地把悲剧主题局限于宿命论。作者对人物性格深层的探讨,观照人类生存中性格与环境的关系,展示了该作品丰富的主题。正如小说前言所述:“亨察德的失败与陨落和法夫瑞的成功与升腾,不仅仅是人物性格较量的结果,而且是审时度势, 讲究理性、科学和实际的商品经济时代精神对墨守陈规, 感情用事以及带有骑士精神色彩的古老传统精神和家长制生活生产方式的取代。”
参考文献
1.哈代著,张玲、张扬译.卡斯特桥市长,名著名译插图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车尔尼夫斯基.车尔尼夫斯基论文学【M】.辛未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第78页。
3.何宁.当代西方哈代研究综述[J].当代外国文学,2008(3).
(作者介绍:汪霞,汉口学院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文学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