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粉飘香

2010-11-18 22:42谢箫莹
学苑创造·C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汤汁米粉美味

谢箫莹

在我童年中,难忘的味道有许多:草坪上带着水汽的泥土味、小学地板上又腥又臭的鸡蛋味、老街里浓郁鲜香的老友粉味、中学塑胶操场上太阳晒出的味道……但这些都比不上家乡的榨粉味,酸香诱人,让人食欲大开。(一阳评:开篇就先罗列了记忆中多种独特的味道做铺垫,紧接着通过对比,引出介绍的主题——榨粉之香。这样写,就使得榨粉的香、美得以凸显。有起点,有对比,使得榨粉之香的定位得以拔高。)是的,这就是我童年最难忘的味道,一阵阵榨粉飘香。

我的家乡在武鸣。家乡没什么有名的特产,唯独生榨米粉,让散布在全球各地的武鸣人甚是回味。尤其是那家汽车站附近的榨粉店——是一家藏身于狭窄的巷子中,旁边是吵闹菜市的破旧老店(一阳评:点明榨粉店的独特环境。),做出的榨粉最是令人难忘。自我记事起,每次回武鸣老家,我都要到这家店来吃碗榨粉。破旧的招牌,简陋的挡蓬,一张张大方桌旁随意摆放着数张小椅子,两台硕大的风扇像两个大嗓门的门神,“嗡嗡嗡”地向顾客们吹着风,屋顶上布满着焦糖般的油污。(一阳评:寥寥数语,既描述出了榨粉店的环境特点,又营造出悬念:如此简陋破烂之店,怎会让食客“梦绕魂牵”?从而促使读者带着好奇心往下读,为下文榨粉之美味作出铺垫。两个比喻,新颖传神。)就是这么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却有着多年的历史,每时每刻,店门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一阳评:食客之多与上文描述的店面之简陋形成鲜明对比,看似矛盾却又合理,凸显了榨粉的独特与诱人。)

顺着队伍向前看,厨房中站着一位麻利的大妈。她先是从一个大桶里捞起早已发酵好的米粉,把微黄的米粉轻轻放入煮开的滚水中,荡起一阵阵涟漪。随着时间的流逝,微黄的米粉变成了洁净的白色,清澈的滚水变成了乳白色的浓郁汤汁,热气升腾。长筷一捞,Q弹劲爽的榨粉就这样出锅了,劲道的米粉犹如刚出浴的美人那细嫩紧致的肌肤,十分诱人。(一阳评:将Q弹劲爽的榨粉比喻成美人细嫩紧致的肌肤,非常形象。)装入碗中,棕色的酱油淋上,浓郁的汤汁倒入,榨粉那股沉淀了几天的酸味“刷”地释放而出,刺激着味蕾。再浇上一层肉末,一丁丁饱满的肉粒随着喷香的花生油在汤汁中遨游。(一阳评:详细地描绘榨粉入碗后的形态,让画面栩栩如生。)最后再加上紫苏、胡椒粉、特制豆瓣酱、生韭菜,一碗色、香、味、意、形俱全的榨粉,就完成啦!(一阳评:这一整段详细描述榨粉的原料、色泽、制作过程、配菜等,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正在欣赏一碗鲜香的榨粉出炉的过程。)

夹上一筷子榨粉,连着汤一起送入口中,感觉汤和粉在口中欢快地跳着舞,它们顺着食道载歌载舞,一股暖流涌进胃中,再呼出一口心满意足的热气,啊,太棒了!(一阳评:详细书写榨粉的口感,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榨粉给人带来的愉悦触感。)

抬起头来,店里的人们都在热情地寒暄着,在这里,不论富贵,不论背景,每个人都只是个享受家乡美味的幸福人。是榨粉,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一阳评:描述了榨粉给人们带来的欢乐与热闹。与前文“唯独生榨米粉,让散布在全球各地的武鸣人甚是回味”相呼应,使得文章的立意不局限于描写物,更加入了“乡情”,升华了主题。)

童年中最难忘的味道,家乡的榨粉飘香。(一阳评:呼应开头,点题。)

(指导老师:马超勤)

点评:

文章既可以看成是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也可以看成是对家乡生活的赞美,还可以看成是一道美食的制作说明书,非常有意思。文章标题就很独特,引人往下读。正文中,作者写榨粉之“香”,先分别从环境、制作、口感等方面着笔,写出了榨粉本身的美味之“香”,如“棕色的酱油淋上,浓郁的汤汁倒入,榨粉那股沉淀了几天的酸味‘刷地释放而出,刺激着味蕾。最后再淋上一层肉末,一丁丁饱满的肉粒随着喷香的花生油在汤汁中遨游”等句,生动形象,让人读了食指大动;文末更是落笔升华,书写了榨粉给人带来的快乐,点明“每个人都只是个享受家乡美味的幸福人”“是榨粉,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了榨粉的生活寄意,写出了“乡愁”“乡情”,恰如其分地对应了主题的“飘香”,非常高妙,让人赞叹。

猜你喜欢
汤汁米粉美味
江西米粉
闪电是速食米粉
奶香蔓越莓米粉球
人性化防倾斜碗
你好像很美味啊
我最爱的一种米粉
串起来的美味
绞尽脑汁
水晶包遇上小馋猫
春天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