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
5月31 日,由国际宇航联合会和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的世界月球会议在北京开幕,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英国、意大利、印度、日本、韩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59个航天相关领域研究机构与企业以及29所大学、6个非政府组织等航天专家和月球科学家与东道主中国的同行们就科学与探索、生命科学、载人月球—火星探测、生命保障等议题进行研讨。
本次世界月球会议为期4天,会议内容主要包括主旨报告、分组交流讨论、展览、学生和青年专业人员活动及相应的社会洁动,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I L E WG)也将其第11届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I C E UM11)纳入本次大会框架下举行。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陈求发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在独立自主发展技术的同时,希望通过国际合作提高月球探测工程水平,实现与各国的技术和资源互补,共享探测成果。本次世界月球会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搭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希望这次大会不仅能增进中国科学家与世界各国科学家的相互了解,而且能取得月球探测领域国际合作的新成果。
国际宇航联合会主席伯尔尼·费尔巴赫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快速发展的太空计划,以及在探月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是此次活动在北京举行的重要原因。他表示,这次会议正逢其时,从科技角度来看,月球是让我们非常感兴趣的形体,它记载着我们的行星系统过去四十五亿年来的发展演变。其次,探月有助于促进科技发展与创新。太空探索对于各国来说都是一项激动人心的挑战,我们需要携手合作,实现共同目标,进一步促进世界范围内的合作,共同推进世界和平。
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在致辞中说,继“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正在“全速”前行,“嫦娥二号”今年即将启程。他说,在这次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航天高层决策者和月球探索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共聚一堂,将围绕这一国际性主题,开展厂泛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欢迎大家来到北京,本周这里是月球首都。”世界月球工作组执行主任伯纳德·福音笑言。他建议在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领域建立一个“地球村”,推动全球探月广泛合作。
旨在加强月球探索开发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商业合作的世界月球会议,以非政府学术聚会的形式举办,为各国参与、推动月球探测搭建学术交流与深入沟通的平台,促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互信,为和平开发月球、造福人类社会创造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环境。
据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透露,此次国际会议经中国科协批准,得到了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协、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先生和国际宇航联主席伯恩特·费尔巴赫先生任本届世界月球大会主席。
如今纳米材料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工业制造,但有些纳米材料贵比黄金,高昂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纳米技术的应用。最近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有效地对纳米粒子材料进行回收并再利用。该成果发表于近期出版的美国化学学会《朗谬尔》(Langmuir)期刊。
纳米粒子很容易与其他物质混合,形成复杂的、难以分离的混合物,回收相当困难。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特殊的微乳液(一种油水混合物),可轻易地将纳米粒子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该乳液加热后会分为两层,其中一层包含可回收利用的纳米粒子。他们使用镉纳米粒子和锌纳米粒子进行了实验,效果良好。
布里斯托大学的朱利安·伊斯托教授指出,新方法十分简单,仅仅改变一下乳液的温度即可,“也就是拨一下开关的事”。而更重要的是,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通过新方法回收的纳米粒子会恢复其原来的形状,并保持其化学特性,使其可以被再利用。
研究人员认为,该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利用纳米粒子进行加工制造将不会再昂贵无比,这将快速推动纳米技术在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柔性电子显示屏和其他产品中的应用。
5月21 ~22 日,2010年度 I T业界盛会——第二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共同承办,CSDN中国软件开发网与《程序员》杂志、电子工业出版社协办。
云计算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和实现模式,使计算资源成为向大众提供服务的社会基础设施。软件工程方法、网络和端设备的资源配置、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等等,无不因云计算而发生重要的变化,从而改变着信息产业现有业态,催生新型的产业和服务。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指出,云计算是一个在现有互联网的基础上把所有硬件、软件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和调动现有一切信息资源,构架一个新型的服务模式,为人们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智能化服务。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党中央主席严隽琪充分肯定中国电子学会举办云计算大会的意义,并指出现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衷心希望大会在推进对云计算内涵和发展趋势认识的同时,也要推动产学研的结合,实现科技创新到生产力的转换,为我们国家创新体系的确立作出独特的贡献,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共同努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在致辞中提醒业界要进一步认识云计算的内涵,云计算是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出的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组织模式。并加强相关部门沟通合作,加快推动云计算的发展和应用,同时,要避免出现类似互联网发展初期的网络泡沫,共同应对云计算带来的信息安全等问题,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自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电信集团、微软、IBM、Intel、台湾资策会等50多位知名专家、业界领袖发表演讲,交流云计算的最新技术、解决方案和研究成果,分享云计算建设和应用最新实践经验,并进一步探讨云计算对电子信息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5月21 日,首届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颁奖仪式在上海举行。此次颁奖标志着肿瘤医学领域从此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科技奖励,对发挥科技奖励的承认、激励和导向作用,调动肿瘤医学领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为我国肿瘤医学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将产生深远影响。
2009 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授奖项目共30项。其中,授予“肿瘤相关分子HAb18G/CD147在肿瘤诊断及侵袭转移研究中的应用 ”等4项成果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授予“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的策略研究”等11项成果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授予“ 儿童恶性实体瘤规范性诊断治疗临床及实验研究系列”等15项成果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三等奖。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学会学术部副部长朱雪芬,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胡晓军,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郝希山院士,副理事长程书钧院士,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蒋国良教授,国际抗癌联盟(UI C C)主席D a v i d Hi l l等,以及来自全国肿瘤医学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医务工作人员和获奖代表共计3000多人出席了颁奖仪式。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程书钧院士主持并宣读中国抗癌协会《关于2009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的决定》。获得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的陈志南院士代表全体获奖者发言。
据美国《技术评论》杂志4月21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助理教授张志宏(音译)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持续流动的微型反应器,突破了铜铟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上的技术瓶颈。这项技术在实现铜铟硒膜层厚度可控的同时,还可大幅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并减少废弃物。该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当代应用物理》杂志。
以往使用铜铟硒制造光能吸收膜时需要使用飞溅、蒸发以及电镀技术,这些过程耗时很长,且需要昂贵的真空系统以及有毒的化学物质,因此成本很高。而另一种铜铟硒化学溶液沉积法尽管降低了成本,但生长溶液会随着时间流逝发生变化,很难控制光能吸收膜的厚度。
俄勒冈州立大学和韩国岭南大学携手研发的这项技术能够在一个持续流动的微型反应器中,让“纳米结构的薄膜”厚度可控地沉积在不同的表面。比以前使用的化学溶液沉积法更加安全、快捷、经济。张志宏他们现在已经证明,这套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在玻璃衬底上生产铜铟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接下来,他们将完善这项技术,以便能够与基于真空的技术竞争,实现商业化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这种方式制造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可直接用于屋顶制造。这将给未来的可再生能源及传统建材带来革命性变化。因为所有的太阳能应用最终都要考虑效率、成本和环境安全,而这种产品恰恰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该研究团队也在研发使用纳米结构的光能吸收薄膜来制造太阳眼镜,不仅成本更低且防紫外性能更好。研究人员认为,这项技术也能应用在照相机和其他光学设备制造上。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旨在进行“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和应用的革新”,希望能够将成本降低50%,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伤害,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5月17 ~24 日,应中国科协邀请,全俄乳制品所首席学术顾问Данилов Марк、俄罗斯梁赞州农业食品部副部长Оводков Юрий,及俄乳制品企业家一行6人来华访问,重点考察了蒙牛、伊利、三元等我国乳制品龙头企业。
5月18 日,在中国科协和内蒙古科协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俄代表团访问了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详细考察了蒙牛乳业集团的生产线和牧场。俄罗斯代表团对企业的高科技、现代化、大规模的乳品生产情况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蒙牛乳业集团行政总裁姚海涛向俄罗斯专家详细介绍了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以及生产运行情况和销售业绩。俄罗斯专家表示,希望加强两国乳制品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姚海涛在会谈中提出,希望能与俄方达成进口协议,每月从俄罗斯梁赞州进口全脂奶粉1000吨。俄方表示,他们将在结束访问回国后立刻就此事开展工作,并尽快向中方提供有关出口奶粉的文件和报价。会谈结束后,蒙牛乳业集团销售经理专门就此事再次与俄方进行了沟通,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和有关事宜。
代表团除考察中国乳制品企业外,还访问了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在会谈中,双方就中国学者或学生到俄罗斯进修或短期交流访问的有关事宜进行了沟通。学院领导对此项建议非常重视,表示将在认真研究后再进行答复。此外,双方还探讨了共同举办农产品加工、食品生产技术研讨会的可能性,并初步商定2010年下半年在莫斯科举办研讨会。
美国纽约大学兰贡(Langone)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和阐述了细菌体内控制转录延伸(transcription elongation)的常规机理。在4月2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他们表示,该机理依赖游离核糖体和核糖核酸聚合酶(RNAP)之间的协同作用,因为这种协同作用使得转录率对应于转译的需求进行精确调整。此项研究有可能帮助人们开发出干扰细菌基因表达的新途径和为抗生素疗法提供新目标。
兰贡医学中心生物化学教授伊夫简尼·努德勒博士表示,有关活性核糖体在各种编码蛋白基因中和不同生长条件下控制转录率的发现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这是十分难得的收获。他认为,在转译初始转录产物时,核糖体不仅在核糖核酸聚合酶后运动,而且事实上能够“推动”停顿的或被俘的核糖核酸聚合酶,从而加快核糖核酸聚合酶速度,并同时帮助核糖核酸聚合酶穿越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蛋白质组成的“路障”。
在研究中,努德勒和同事发现,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转录延伸率和转译率完全吻合。他们同时注意到,转录率依赖于调节核糖体速度的密码子使用或稀有密码子频率。此外,他们表示,核糖体的速度决定了核糖核酸聚合酶的速度,通过化学或基因操作让核糖体加速或减速能导致核糖核酸聚合物的速度出现相应的变化。
转录和转译是遗传密码转为蛋白质过程中两个重要步骤。数据显示,这两个步骤紧密耦合在一起,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遗传密码转为蛋白质的过程均无法有效进行。因此,科学家认为,通过有意地阻断核糖核酸聚合酶与核糖体间的物理联系,破坏两个步骤间的耦合,有望成为干扰细菌基因表达的新方法和抗生素治疗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