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侠
送戏下乡是弘扬先进文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和谐社会的重点组成部分。我们剧团根据文化部的总体要求,积极响应并精心组织,安排一些积极向上的优秀剧目,并且新编排了一批好的节目,组织了较强的演出阵容,把最优秀的艺术作品送到基层,送给我们广大的农民观众。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拥有着十亿之多的农民。由于长期以来城乡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城乡居民在欣赏情趣和审美观念的差异。我们根据农民朋友的口味,采用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无形的文化只有借助于有形的载体,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和潜能。我们剧团作为一个专业的文艺团体,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进取,积极参与基层文化建设,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送先进理念下乡,把好的节目和剧目送到田间地头,把先进思想送到乡村集镇,让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他们喜爱的节目和演员。剧团还根据乡镇人口布局区域的特点,精心打造主题鲜明的文艺演出,配合各条战线展开宣传活动。为工商、税务、水利、计生、安监、环保、劳动、司法等部门精心策划、组织大型主题演出,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在农村的惠民政策和中心任务及时送到千家万户,我们还利用重大节庆,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表演活动,结合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思想理念,把农村的好人好事搬上舞台,使广大农民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送戏下乡作为新农村建设新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给农民送去了快乐。我们怀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他们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去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几年来,我们深入农村生活,把广大农村最具有普遍典型意义的事件,融入到我们所创作的作品当中,起到了积极向上的作用,深得农民群众的好评。
通过我们的努力,近年来,我们剧团平均每年送戏下乡两百余场,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20余万人次。我们每到一处都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他们只要一听到锣鼓声,便从四面八方涌向我们的演出大篷车,还有不少观众用平板车拉着老人和孩子,提前半天就来到我们的演出场地,早早的等候我们的到来。他们津津有味的看着演出,时而发出喝彩声、时而发出欢笑声,戏到悲情处,他们还会掉下伤心的泪水。我们的演出条件非常艰苦,装车卸车大伙一起干,盛夏顶着炎炎的烈日挥汗如雨,有的演员中暑晕倒在台上,数九寒冬我们冒着刺骨的严寒,穿着单薄的演出服在台上表演,舞蹈队的姑娘们冻得感冒发烧,可是,只要看到台下热情洋溢的观众,我们再苦再累也会觉得值。
农民需要看戏,农民需要娱乐,农民更需要文化。我们全团上下始终没有忘记,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的天职,送戏下乡,送去的是我们一片真情。通过这样的形式,拉近了我们和农民兄弟之间的距离,使得我们亲如一家,情同手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促进,更是一种力量,我们会更加努力的去创作、更加精心的去编排一些更贴合人民群众生活的、更积极向上的好作品,送往基层、送往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