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军,许 星
(1.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2.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黔东南荔波地区白裤瑶服饰艺术探析
廖 军1,许 星2
(1.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2.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在对黔东南荔波地区白裤瑶的历史沿革、生活方式和服饰艺术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其与众不同的传统服饰装束和图案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析。
黔东南;白裤瑶;服饰艺术
白裤瑶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认定为是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民族之一。在贵州省黔东南荔波县瑶山乡的拉片村就居住着一支白裤瑶,他们依照祖先流传下来的方式生活着,自己种植,纺织,制衣和装饰,服饰的样式和装饰的形式别具一格,风格独特。尤其是服装上的刺绣和印染装饰图案,作为象征白裤瑶历史文化的符号,既记录了其祖先发展的历程,又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髓。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与苗族同源,历史上曾被泛称为“南蛮”。瑶族人普遍认为自己是蚩尤大帝的后裔,早在秦汉时期,瑶民就逐渐从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向西南迁徙到湘江和沅江流域,曾被称为“长沙蛮”“武陵蛮”。后来苗族和瑶族分支,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族系和服饰体系。唐宋时,瑶族被称为“蛮徭”或“徭人”,主要生活在湖南和广西东北部。据记载,明代时贵州境内已有瑶族居住。
一些学者研究认为,早在明代就有瑶族居住在荔波境内了,但当时,荔波应归属广西庆远府,《明史·广西土司传》[1]记有:“永乐二年……荔波县民覃真保上言:‘县至洪武至今,人民安业,惟八十二峒瑶民未隶编籍。今闻朝廷加恩抚绥,咸愿为民,无由自达,乞遣使招抚。’”到清代雍正十年,在政府“拔粤归黔”时将原属广西的荔波、罗甸、望谟等地归入贵州管辖,《清史稿·地理二十》[2]记:“(雍正)十年,改河池州荔波县隶贵州都匀府。”使原来居住在此的瑶族民众隶属贵州。
每个民族都有许多支系,由古代的部落或部落联盟延续而来。同为一个民族,在语言、称谓及生活习俗上都会承袭本民族的传统而产生一些共性,但又会因为其支系和所处的地域不同而出现差异并形成个性特征。瑶族与其他民族一样,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其服饰在固守本民族文化生态的同时,也会受到途经之处服饰形式的影响而产生一些新的变化。瑶族支系颇多,白裤瑶是其中的一支,因其着白裤而得名。白裤瑶的生活方式和服饰艺术都很有特色。
白裤瑶居住在相毗邻的广西南丹县和贵州荔波县。瑶族不与其他民族杂居,在其周边有少数的汉族、苗族、布依族和水族为邻。
《礼记·王制》:“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贵州荔波县瑶山乡拉片村的瑶族,是一支被称为“努格劳”的白裤瑶,这里的男子都穿着白色的大裆裤。在历史上,白裤瑶人常年生活在大山深处,有着自然纯朴的生活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经济状况。他们在山林中攀爬、奔跑,追赶着猎物,以狩猎获取必要的食物。迁徙到瑶山后,生活逐渐稳定下来,开始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男人们打猎、耙田,而妇女们则种地、喂养牲畜、纺织、缝绣,同时还要操持家务……衣着服饰的制作和穿戴仍然沿袭着先民们自纺自织、自染自裁、自缝自绣的古老传统。原生态的生活状况自然纯朴。
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致使白裤瑶民们鲜与外界沟通,他们与相邻居住的汉族、布依族、苗族和水族等民族也较少联系,不相通婚,具有较为独立的生活空间和生活习俗。白裤瑶的妇女自己种植棉花,还养蚕采丝。采收的棉花经手工纺成棉纱后,再织出50 cm左右宽的棉布。在白裤瑶的《送女歌》[3]里这样唱道:“古有密样(是瑶族古歌中种棉麻做衣裳的女神,笔者注)种棉麻,传给后人做衣裳。后人绣花又织锦,留给世人巧梳装……”《造天地歌》里也有“盘王起计种苎麻,种得苎麻儿孙绩”的描述。
现在去拉片村,仍可看到一些妇女正在寨子里整理棉纱,以供织布之用。棉布织好后被染成黑色和蓝色,以及胶浆染的有花纹的“瑶斑布”。白裤瑶制做胶浆染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宋代,瑶族的祖先就会做“瑶斑布”[4]。白裤瑶的女孩子从十多岁开始便和妈妈及寨子里的姐姐阿姨们一起做胶浆染布,她们采集当地的一种黏膏树胶,和牛油混合后熬制成黏稠的胶状物,再用铜片刀蘸上胶汁画在白色的家织棉布上,所绘的纹样以几何形式为主,辅以植物和动物纹,纹样以对称居多,工整而精细。待胶汁冷凝后,再将布料放在蓝靛染料里染色,还要进行后处理,清洗晾晒,经过染整的布料才用来做衣服。
少数民族服饰的色彩大多较为丰富,白裤瑶族的服饰也不例外。虽然“白裤瑶”以男子穿着白色大裆裤而得名,但服饰上的刺绣却纹样丰富,色彩鲜艳,充分表现出当地民众的心智与聪慧。
拉片村白裤瑶的服饰有着独特的样式和美感,男子所穿日常服装的基本色彩是上黑下白,上衣是黑色家织棉布做成的对襟短衣,蓝色布镶宽边,侧摆开衩,无扣,穿着时叠襟后用绣花腰带系结,领口、袖口和下摆等处都绣有美丽的花纹。下穿白色布做成的大裆裤,外观呈三角形,拼有大裆,裤长及膝,两裤腿口各有一小片布锁口,两裤腿外侧各绣有五条长短不一的纵向红色纹样。双腿系白色布做成的绑腿,再以绣有花纹的带子捆绑(图1、图2)。
图1 白裤瑶男子服装(笔者拍摄)Fig.1 Men's Costume of Baiku Yao Nationality(Photographed by the Writers)
图2 白裤瑶男裤及结构示意(笔者绘制)Fig.2 Men's Pants and the Resolving Drawing of Baiku Yao Nationality (Drawn by the Writers)
女子穿着的日常服饰造型独特,清李文琰修《庆远府志》卷十《杂类志·琐言》[5]记载:南丹、荔波一带的瑶族妇女“不独衣裳不相连,而前胸后背,左右两袖,俱各异体,着时方以钮子联之,真异服也!”衣服的基本色彩是上黑下蓝,夏天穿着的上衣称为“背牌”或“挂衣”,前后各一片,前片为纯黑色棉布做成,基本无装饰,而后片是挂衣的重点。用蓝色棉布做成,在蜡染上复加彩线刺绣,肩部和两侧腋下还镶嵌宽边,用彩绣腰带系结。裙子为及膝的百褶裙,蓝色棉布,红色缘边,中间蜡染黑色的条状花纹。裙面用树汁画染成三组环形图案,裙边用红色无纺蚕丝片镶边。前面的腰间有一块长方形的蓝边黑布,既美观又可用以遮挡百褶裙的接缝。双腿以黑色棉布缠裹,再以绣花带子绑定。冬天她们上穿黑色长袖衣,或在“挂衣”内穿一件长袖套头衣(图3、图4)。
图3 白裤瑶女子服饰(笔者拍摄)Fig.3 Women's Costume of Baiku Yao Nationality(Photographed by the Writers)
图4 白裤瑶女子挂衣结构示意(笔者绘制)Fig.4 Women's Vest and the Resolving Drawing of Baiku Yao Nationality (Drawn by the Writers)
在拉片村白裤瑶的传统习俗中有“包头禁发”的形式,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6]记载,此与槃瓠由犬变人的过程中毛发未全部脱尽的故事有关,以布裹头的习俗一直留传至今。通常当男女成年时便不剪发了,已婚妇女将头发盘成发髻,用黑色的包头布包束发髻,再用白色的带子固定。男子要用白布头巾包住头发,旋成一束从脑后盘至额前固定。现在已有不少男青年将头发剪短便于梳理。
瑶族祖先有跣足不履的习俗。唐魏徵:“……杂有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其男子但著白布裈衫,更无巾袴;其女子青布衫,斑布裙,通无鞋屩[7]。”
清道光《庆远府志》就记有:“瑶人素不著履,其足皮皱厚,行于棱石丛棘中,一无所损。”自清以后,开始着草编之鞋,所以清人亦有“瑶人居于瑶山,男女皆蓄发,男青短衣、白袴草履;女花衣花裙,短齐膝”的记载。
据瑶族民众自己称,白裤瑶的服装样式自唐宋之时即为此型,经元明清至今已有千年之余。他们不会轻易地改变服饰纹样,因为服饰及纹饰记录了瑶族的历史,是民族的象征。若是随意改变服装的样式,会被认为是对族系的背叛。
拉片村的白裤瑶,服饰图案的题材来源于自然,来自于生活。人们从生活中汲取无尽的养料,花鸟草虫、走兽飞禽、山川河流、星辰日月,甚至神话传说故事都可以用作图案的素材。
他们在这些素材的基础上再进行抽象、简化处理,形成方形布局的适合纹样和带状二方连续纹样,样式独特,常见的图案有山川河流、鸡、马、蜘蛛、鸟、鱼和花草等。除了自然纹样和动植物纹样包,还包括各种几何纹样(图5)。
图5 白裤瑶服饰图案(笔者拍摄)Fig.5 Costume Patterns of Baiku Yao Nationality(Photographed by the Writers)
白裤瑶的服饰图案表达了生活中本质的、生动的各类形象,并赋予其幻想和理想化的特征。白裤瑶族服饰上的图案丰富多样,一方面保持着祖先留下来的样式,这些样式一般不能随意变更,如在贵州荔波和广西南丹的白裤瑶服饰上的“瑶王印”“手指血印”等图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大致相同,色彩的组合也很相似;另一方面,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应景纹样。
在瑶族有许多口耳相传的古歌和神话故事,如对盘(槃)瓠(龙犬)的崇拜,瑶王大印和蜘蛛救瑶民并教瑶民织布缝衣的传说等。这些内容都被瑶族民众巧妙地印或绣在衣服上,作为独特的印记,告示后人代代不忘。
瑶王大印和蜘蛛图腾的传说在白裤瑶族流传已久,相传瑶族的先民原先居住在长江流域以南,原属苗族支系。隋唐时期,瑶王率领瑶族子民从“苗众”分离出来,在长江中下游繁衍生息,狩猎耕种。当时的皇帝赞赏瑶王的功绩,赐予他一枚方形印章,免除瑶族的徭役,命天下人们要以此为印信,所以瑶族又被称作“莫役”。由于大印是瑶王权力的凭据,外族的一个土司一直想占有瑶王的印信,便设法让自己的儿子骗取了瑶王的信任,并娶瑶王的女儿为妻,伺机偷走了瑶王的印信交给了土司。持印的土司派兵掠夺瑶族的土地,而失去大印的瑶王已无法指挥抗击,只能带领身边的族人逃进深山。为了使瑶族后代牢牢记住这个惨痛的教训,瑶王让白裤瑶的女人将印章的图案绣在上衣的背后,以时时提醒族人。如图6所示,瑶王大印的形式为方形构图,多在染有细密黑色花纹的布上,用大红、橙色和黑色的线绣以印纹,在下摆和底边等处还绣有二方连续的米字形蜘蛛纹样。在荔波县拉片村和广西南丹县的白裤瑶中,瑶王大印图案的基本造型都比较相似,是依据传统形式绣制的,只是在细节上有着不同的变化。在民间收藏的记录瑶族历史的《评皇券牒》[8]启用的印模式样里,方形的瑶王大印是最常用的一种。
图6 白裤瑶女子挂衣上的刺绣纹样——瑶王大印示意(笔者根据挂衣实物绘制)Fig.6 Embroidery Pattern on the Women's Vest of Baiku Yao Nationality: the Of fi cial Seal of the King of the Yao Nationality(Drawn from a Real Object by the Writers)
土司盗印还引出了蜘蛛相救的故事,说的是土司盗印使得瑶族民众逃到瑶山,为了逃避追兵,他们躲进了山洞,可奇怪的是,马上就有大群的蜘蛛织满了蜘蛛网,将洞口严严实实地遮住而瞒过了追兵,使瑶族人化险为夷。在白裤瑶族还有蜘蛛教瑶族人织布缝衣的传说,相传白裤瑶族的祖先原本是以树叶和兽皮为衣,当他们迁徙到寒冷的山林地区后,他们的衣着抵御不了严冬的寒冷,后来有蜘蛛教白裤瑶的女子纺纱织布,做成衣服御寒保暖。于是瑶族人就将蜘蛛作为保护神或图腾来崇拜,在日常生活中不伤害蜘蛛,并在衣服上绣出蜘蛛的图案,世代流传,永远不忘。
在流传于民间记录瑶族族谱和先民迁徙的《评皇券牒》《瑶人榜文》《祖途来历》等文献中,还常记有槃瓠的故事。虽然故事内容离奇,但却反映出瑶族先民对自己祖先的崇敬之意和图腾崇拜的心理。大意是,在混沌年间,评皇出世,得一身长三尺、毛色斑斓的龙犬名槃瓠。一日,槃瓠领旨跨海远征,为国立功,被招为附马,数年后生六男六女,评皇喜而封槃瓠为始祖盘王,其子女为王瑶子孙。关槃瓠的传说:瑶族信奉犬崇拜,以槃瓠为图腾。
早在汉代,司马迁《史记》卷69苏秦传就记有:“今朗州、楚、黔中郡……皆盘(同槃,后同)瓠后也。”瑶族的刺绣多采用五色,白裤瑶多在白布、蓝布或黑布上绣红、橙、黄等色,以示他们是盘瓠的后裔。后汉书:“盘瓠诸子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隋书·地理志》,瑶人“承盘瓢之后,故服章多用斑布为饰”。晋干宝曰:“赤髀横裙,盘瓠子孙是也。盘瓠毛五彩,故今瑶姎徒衣服斑斓。”
在贵州荔波的白裤瑶与广西南丹的白裤瑶,男子白色裤子的裤脚口两侧绣有色彩艳丽的五指图案,据传说是瑶王血战土司时,在白色棉布的底边处留下的血手印。瑶族后人为了纪念瑶王,便在裤侧以红色丝线纵向绣出五条长短不一的条纹,代表五指。五指下部绣有处理成几何形式的飞禽或走兽的图案,寓意着白裤瑶是尚猎的民族(图7)。
图7 白裤瑶男子裤管上刺绣的五指图案(笔者拍摄)Fig.7 Embroidery Pattern on the Pant Legs for Men of Baiku Yao Nationality: Five Fingers (Photographed by the Writers)
白裤瑶的服饰多采用镶边、刺绣和蜡染工艺,刺绣的方法主要以平绣、十字绣和铺绣为主。妇女们挑花刺绣时,先用绣线在布面上打底,然后用对角交叉针、对角平针、放射状散针和横向平针等缝绣。裤脚边处往往是先绣满横向平针后,再在其上加绣交叉米字形长针,图案醒目,色彩艳丽。
白裤瑶服饰上的刺绣和挑花图案多用红、橙、黄、绿、黑和白色丝线,缝绣在上衣的背部、衣襟、底边、裙边和裤脚口等处,由于绣出的图案大多比较密实,因此除了美观之外,还具有加固衣角裤边的作用。
贵州荔波县白裤瑶的服饰具有历史悠久、艺术特色鲜明,造型美观、色彩醒目、手工精湛等特点。服装和饰物中的图案亦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其中蕴含着白裤瑶民纪念先祖、崇敬瑶王、渴望生活幸福美满的愿望。尤其是服装的款式和部分具有历史印记的图案,历经千年传承至今,其内容和样式较为完整地保留着原先的形态,实为不易,不但为今天能深入了解和认知白裤瑶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而且也为繁荣服饰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1](清)张廷玉.明史·广西土司传(全28冊)[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
[2](民国)赵爾巽.清史稿(全48冊)[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蓝怀昌,李荣贞.瑶族歌堂诗述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42.
[4](南宋) 周去非.岭外代答[M].广东:岭南芸林仙馆,清光绪8年(1882).
[5](清)李文琰.庆远府志(卷十)[M].故宫藏,乾隆十九年(1754).
[6](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校释[M].吴树平,校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7](唐)魏徵.隋书·地理志(卷三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黄钰.瑶族《评皇券牒》初探[G]//乔健,谢剑,胡起望.瑶族研究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Study on the Costume Art of Baiku Yao Nationality in Libo Area in the Southeast of Guizhou Province
LIAO Jun1, XU Xing2
(1.Suzhou Art & Design Technology Institute, Suzhou 215021, China; 2.College of Art,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
Based on a field research on the Baiku Yao Nationality in Libo Area in the Southeast of Guizhou Province in terms of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life style and cloth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tho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Baiku Yao's traditional costumes and ornaments and patterns which help to make itself distinct from other peoples.
The Southeast of Guizhou Province; Baiku Yao Nationality; Costume art
TS941.11;J522.8
A
1001-7003(2010)11-0039-04
2010-09-19
廖军(1957― ),男,教授,博导,主要从事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