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珍
秋风到了,金先生却丝毫未享受到秋高气爽的愉悦。原来,他前几天突感浑身乏力,胃口变差,还稍稍有些发热,后来腰上又凭空冒出来一些疹子,疹子很快变成水疱,水疱壁绷紧发亮,明晃晃地可吓人了。金先生不敢怠慢,赶忙跑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他,得了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是秋季一种颇为常见的皮肤病,不必紧张。
医生解释说,“蛇缠腰”祸首是称为水痘-带状疱疹的病毒。主要症状为单侧、条带状、在腰部沿神经纤维分布的皮疹,这些皮疹又以成群的水疱、红斑并伴有疼痛为特征,带状疱疹由此得名。
带状疱疹虽然是一种成人病,但病根却在儿童期。这些人在孩提时代多患过水痘,水痘治愈后病毒依然存在,并沿着感觉神经上行,在一个或多个脊髓后根神经节与三叉神经节中“潜伏”下来,当人的体质变弱、疾病侵袭或某些治疗损害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后,病毒再度活化,沿着神经轴突到达相应的神经所支配的胸、腹或面部皮肤区域局部细胞内增殖,即形成典型的“蛇缠腰”。
一般说来,“蛇缠腰”患者出现典型皮疹之前,先有轻度发热,疲倦乏力,食欲不振以及患部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持续1~3天后,多在胸部或腰部冒出红斑。继而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疹或疱疹,迅速变为水疱,疱内容物透明澄澈,疱壁发紧发亮,伴有神经痛。痛感为阵发性,呈针刺样、烧灼样或触痛,年龄越大痛感越重。大多数在发病后2~5天不断有新的皮疹陆续出现,几天后水疱内容物可浑浊化脓,或部分破裂,形成糜烂面,渗液结痂,最终痊愈。部分病人可遗留下神经痛,体弱的中老年人可延续数年之久。
医生特别提醒,上面说的是典型“蛇缠腰”的发病过程,也有不典型者。如有的人皮肤上仅出现红斑、丘疹、疼痛,始终无典型水疱亮相,称为不全性或顿挫型带状疱疹。有的病人疱内容物为血性,称为出血性带状疱疹。老年人、体质差或营养不良的患者,皮肤损害表现为坏死,称之为坏疽性带状疱疹。癌症病人、免疫力低下或年老体弱的患者,病情扩散到全身出现广泛性皮疹,伴有高烧、脑损害,甚至死亡,称为泛发性带状疱疹。
顾名思义,“蛇缠腰”只侵袭腰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全身各处都可以成为它的觊觎目标。较为常见的有面部带状疱疹、耳部带状疱疹、颈部带状疱疹、生殖器带状疱疹等几种。
一般说来,“蛇缠腰”病程自限,特别是机体抵抗力较为完善的人,加之病变局限于单侧、一个或几个相邻神经分布区,多无生命危险。 “蛇缠腰”虽不会波及到生命的安危,但也可引起疼痛、皮肤疤痕、神经功能障碍及后遗神经痛等多种合并症,如侵犯骶丛神经,多可引起大小便障碍;侵犯头部可引起面瘫、味觉障碍、听力及视力障碍等。因此,对于此病,要认真对待,不可有丝毫懈怠。
接诊医生告诉金先生,秋季要提高警觉,积极予以防治: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内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不给病毒偷袭以可乘之机。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与抗病能力,防止病毒感染。
*设法保持皮疹面干燥,减少摩擦,可用5%疱疹净液涂抹,眼部皮疹可用0.1%~0.5%疱疹净眼药水滴眼,破溃化脓者可用双氧水冲洗。
*可在聚肌胞、转移因子、干扰素、病毒灵等抗病毒药物中,选择1~2种进行抗病毒治疗,以便减轻疼痛,缩短病程,尽早康复。
编辑/张玉春
科学养生201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