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保江
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发病率的80%左右,大多数患者确诊基本都处于晚期阶段,临床上一般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采取联合化疗[1]。本研究通过黄芪注射液联合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显改善了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0.1±10.8)岁。病理分型:鳞癌35例,腺癌25例,TNM分期Ⅲa期10例,Ⅲb期35例,Ⅳ期15例。在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病例分型、临床分期经比较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MVP方案,丝裂霉素(MMC)第1天静脉注射,6~8mg/m2;长春地辛(VDS)第1、8天静脉注射,每次3mg/m2;顺铂(DDP)第3、4天静脉注射,每次50mg/m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静脉滴注,1次/d,共用20d,每21~28天为1个疗程,平均2个疗程。
1.3.1 WHO肿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
①完全缓解(CR):肿瘤病灶完全消失;②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最大横径与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无新病灶出现;③无变化(NC):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50%以下或增大25%以下,无新病灶出现;④进展(PD):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
1.3.2 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
目前试用的生活质量分级:生活质量满分为60分,生活质量极差的为<20分,差的为21~30分,一般为31~40分,较好的为41~50分,良好的为51~60分。
1.3.3 毒副反应
按世界卫生组织肿瘤治疗毒副反应标准评价,分为0~Ⅳ度。卡氏分级标准为:治疗后增加≥10分者为提高,减少≥10分者为降低,增加或减少<10分者为稳定。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通过卡方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近期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WHO肿瘤近期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分级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绝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在就诊时已属于晚期,临床只能采用化疗。MVP方案是一般常用化疗方案,其有效率在30%~40%,但症状缓解率高达60%[2],本组MVP治疗组的有效率为40%,与以往研究基本相符。但是化疗药物和顺铂组成的化疗方案的毒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毒性及肾毒性[3]。黄芪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黄芪多糖,其可以有效的促进胸腺和脾脏的生长,同时加强损伤的修复,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并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对干扰素系统有明显的刺激和诱生作用。另外,黄芪还可以保护和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改善骨髓基质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的接触,促进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内源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值分化,减轻血液学的毒性反应的发生。本研究通过黄芪注射液联合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观察组近期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提示黄芪联合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的有效率较好,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刘鹏辉,廖国清.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3): 259-260.
[2]山广志,叶兴涛.注射用黄芪多糖联合化疗治疗84例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07,34(6): 356.
[3]游捷,施志明.肺癌国际生存质量量表与体能状态评定指标及中医症状量表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7):595-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