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区与温州乐清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2010-11-06 06:38方兴芝王永刚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0年5期
关键词:余杭乐清余杭区

方兴芝 王永刚

(杭州市余杭区统计局,浙江杭州311100)

杭州余杭区与温州乐清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方兴芝 王永刚

(杭州市余杭区统计局,浙江杭州311100)

近年来,余杭区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对经济的贡献逐步增大。通过与乐清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规模小、领先产业缺乏等问题。建议采取引导高新产业集聚发展、创新扶持方式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措施,推动余杭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

近年来,余杭区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对经济的贡献逐步增大。但是与先进地区和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通过余杭、乐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水平的对比分析,希望对加快余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所启示。

一、余杭与乐清高新产业发展比较

1.经济总量比较。高新技术产业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从经济总量上来看,2008年余杭GDP、财政总收入、规模企业产值分别是乐清的124.2%、151.0%、121.3%。然而余杭经济规模虽然较大,但结构性矛盾突出。

表1 2008年经济总量指标对比

2.高新产业比较。2008年余杭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利税总额分别为263.76亿元、48.21亿元、14.74亿元,分别是乐清的1/2、1/3、1/4,可见在高新产业尤其是其经济效益方面远落后于乐清。余杭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增加值、利税三项指标占规模企业总量比重均不到30%,而乐清三项相关指标分别占比64.8%、72.9%、82.2%,其中增加值占比在全省排名第2位,而余杭则排名第32位。这说明乐清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推动其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而余杭在这方面尚待努力。

表2 余杭与乐清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对比

3.企业规模比较。截至2008年末,余杭区已认定的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5家,乐清达到87家。与此同时,余杭、乐清高新技术产业涉及企业分别为358家、981家,分别占规模企业总数的17.2%、59.6%。从具体规模看,余杭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49家,而乐清有93家;特别是余杭上5亿元的企业屈指可数,而乐清高新企业实力较强,数量较多,达到18家。由此可见,余杭无论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还是规模方面远逊于乐清。

4.行业结构比较。目前,余杭区高新技术产业涉及行业较多,分布在仪器仪表、通用设备等10个行业中,且集聚度较低,关联度较弱,在行业中具有绝对优势而相对领先的产业缺乏。其中,2008年前5大行业实现产值244.77亿元,只占规模企业总量的23.9%,且无一行业占比超10%,最大的仪器仪表也仅占8.5%。而乐清高新技术产业高度集中,且产业关联度、协作性较强。其第一大行业——电气机械(低压电器)2008年实现产值超400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总量的84.6%、规模企业总量的54.8%,且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制造业2008年实现的产值也达到33.91亿元。

5.科技投入比较。余杭区除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低于乐清外,其余指标均好于乐清,尤其是R&D经费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费)是乐清的190%。从全省排名看,余杭占比指标相对靠后,如科技投入和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分别排名第42位和第26位,而乐清则相对靠前。从科技成果看,2008年余杭发明专利授权量41项,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48.96项,在全省位居第20、26位,分别是乐清的65.1%、94.0%。由此可见,余杭科技投入虽然相对较多,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乐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余杭的启示

任何产业发展都伴随着初始、成长、成熟和壮大的历程,高新技术产业也不例外。乐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余杭区的启示如下。

1.产业集聚与强企引领双重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具备高风险与高收益、高投入与高产出的双重特性,因此需要通过抱团发展、差别竞争、相互协作达到以数个大企强企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平台,并通过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渠道占领国内市场甚至世界市场。如乐清在低压电器、电子元件、钻头、精密模具等领域形成了社会化协作紧密、专业化分工明确、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其中,其低压电器、电子元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5%、33%左右。柳市的电器、虹桥的电子在全国乃至全球享负盛名,并有“浙江正泰”、“浙江天正”、“德力西”等一大批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而余杭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产业集聚,还是强企引领都与乐清差距甚大,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辐射力、带动力较弱,缺乏领军企业。此外,余杭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散,没有形成上下协作、分工配套的产业链体系。

2.产业培育与重点招商双管齐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有两个途径:一是原有优势产业或潜力产业的培育升级;二是类似产业或新兴产业的入驻引进,并通过两者的优势互补、协作共赢达到产业发展目的。近年来,乐清加快低压电器、电子元件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同时,按照重点突破原则,选择船舶制造、风力发电、光伏太阳能等领域实施高新产业化项目,并引进一大批优质项目。而在余杭,仪器仪表、通信设备等传统优势产业近几年一直成长不快,产业投入不高,不足以带动当地传统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而且,余杭的招商引资与乐清相比,所涉及高新技术产业的项目之质量相对较弱。

3.政策扶持与创新需求相互衔接。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前期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其发展既取决于自身持续的创新能力,又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与政策扶持。近几年,乐清市先后制订多项政策,大力扶持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目标任务进行了系统规范和完善,明确了其产业发展方向,充分调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积极性。同期,余杭区也出台了相关措施,加大了科技经费投入,仅2008年财政科技拨款就达到1.34亿元,在全省排名第7位,但是其产出成果明显与投入不成比例。这说明余杭政策扶持没有跟创新需求有效结合,有待改进。

4.人才引进与配套建设相互跟进。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乐清财政专门安排专项基金,重点用于引进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和国外智力。同时,政府极为重视产学研合作与孵化器建设,鼓励和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联合高校院所,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建立科技孵化创业服务基地,引导和支持企业引进中科院、中国煤科院等共建研发中心,组织实施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余杭区缺少高级人才,尤其缺乏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高层次、领军型人才。这与余杭区的综合实力、区域位置不相符合,而当地高端人才的缺乏又跟当地产学研和孵化器建设明显滞后不无关系。

三、对策建议

为了加快余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余杭经济转型升级,特建议如下。

1.引导高新产业集聚发展。目前,余杭区已明确现代产业体系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目标,但同时还要规划好高新产业发展的时间阶段与空间布局、产业升级与项目引进、企业培育与要素集聚、政策扶持与机制创新等一系列领域,实现创新性、集聚性、可持续的高新产业发展体系。尤其是要严格把关招商项目,提高产业聚集度;提升传统优势高新行业,同时重点发展绿色产业、健康产业、信息产业、电子电气产业,积极进军“低碳经济”、“网络经济”;以具有高技术拳头产品的大企业为龙头企业,通过众多企业的联合、协同实现优势互补;重点关注余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基地等阵地,将最好的资源向重点园区集聚。

2.创新从“点”到“面”的扶持方式。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研究开发、成果转让、工业化大生产三个阶段,有赖于政府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由政府进行规划引导、市场进行运作,共同推动资金流、商品流、技术流、信息流、人才流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聚焦,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创新主体创新意识。加快高新技术相关规划、政策的修编完善,健全创新各个阶段的扶持方式。通过探索建立科技投入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支持优质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健全创业风险投资体系、设立专项奖励扶持发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助推全区科技型创业企业蓬勃发展。

3.营造高新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引进和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着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营造人才安居乐业氛围。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空间,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作用,加快推进新平台的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成果产业化。扶持和培育一批骨干孵化器,加快“孵化器—加速器—园区”建设;引进高技术、高增长、前景好的项目,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张巧燕)

10.3969/j.issn.1674-8905.2010.05.010

猜你喜欢
余杭乐清余杭区
余杭区为城市新中心建设展现排头兵担当
读迷作品
读迷作品
“你好亚运!余杭@未来”
杭州余杭 “三位一体”推进殡葬改革
第二十届乐清模具设备塑机工业自动化展圆满落幕
“媒立方”首次试水 全媒体融合播报——乐清日报两会报道奏响最强音
《杭州余杭径山》《晨曲》
不忘初心 新闻为民——乐清日报深度融合的实践
新龟兔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