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

2010-11-06 06:42:21张宁
支部建设 2010年17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信息

■张宁

如何做好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

■张宁

互联网作为一种先进的传播媒介,带领文化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一方面给不同国家的人们提供了直接接触异质文化的最大机会,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交流,逐渐达到全面、公正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另一方面因信息交流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有许多违反人类社会的信息广泛传播,使人类进步的文化力量遭到极大的威胁,也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互联网几乎对人类形成全方位覆盖的大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迎难而上,积极寻找有效对策。

一、互联网冲击波带给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

一是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品及文化思想的传播,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垄断地位。我国加入WTO后,西方思想文化渗透的渠道和机会进一步增多,我国思想文化不可避免地面对西方发达国家文化的巨大冲击:一是文化产品的冲击;二是文化资本的冲击;三是文化价值观的冲击。这三种冲击紧密相连、相互造势,其中以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影响最大。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对我们的主旋律文化,对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感等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磨,使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也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受到极大的削弱。

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互联网传媒已经成为一种渠道最畅通、最具吸引力、管理难度相对较大的高科技传媒方式,同时也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舆论斗争的新领域。一些西方国家已经把互联网作为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强有力的工具,他们利用国际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子软件等文化产品中,宣扬有悖于社会主义基本准则的价值观。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多元文化长期并存和多种意识形态相互激荡带来的严峻挑战。

三是社会活动的主要构成人群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当下社会,全球文化相互交融,信息迅速膨胀且传播途径多样化,使得社会活动中的主要构成人群很容易被“侵蚀”,最终导致失去是非判断能力。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会受到严重削弱。在网络上,思想文化信息多向传播、舆论观点多元表达,一方面使得人们的思想长时间浸泡在杂乱的信息中,其兴奋点和注意力亦被信息的奇、新、异所吸引,随着信息的漂浮不定而千变万化;另一方面,许多人在接受信息时还没来得及进行理性思考、判断和选择性接受,信息就已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或面对太多的信息而无从选择。

四是文化市场的治理和文化体制的发展难度增大。由于网络接受信息的方便性和隐蔽性,网络市场的不成熟、不规范,政策法规的不健全,同时由于文化产业部门的条块分割严重,难以形成整体的思想政治宣传合力,给目前文化市场的治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也给思想政治工作留下一个较难弥补的“黑洞”。

二、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努力方向

当前,越是经济发展,越是改革开放,越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就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如何抓住机遇、利用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内对外宣传,传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抨击别有用心者对我国的诋毁和攻击,澄清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是非曲折,已成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者急需思考、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面对互联网传播的严峻挑战,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要充分认识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互联网传播的积极作用,但决不能以损害国家民族利益为代价。有挑战,必然有机遇。互联网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和教育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再以传统的说教者形象出现,而要顺应形势,在信息大潮中扮演一个引导者角色,引导网民正确利用有益的信息。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好教育、转化、引导工作,必须学习网络知识。只有熟练掌握网络知识,才能走进网络及其使用者的世界,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思想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但要掌握网络知识,而且要学会运用网络这一先进的教育工具,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信息优势和教育功能。

再次,在网上开辟“网上论坛”,与网民进行直接的思想交流,使之成为发表正确见解的基地。此外,还可针对个别网民的具体思想问题,运用电子信箱为其提供单独指导和帮助,实施个别教育。总之,要利用网络媒体的辐射力、吸引力、感召力、渗透力来提高我国网民的素质和文化自觉意识,在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丰富和创新。

最后,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基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充分认识、充分把握人们思想水平和道德觉悟多样性、多层性基础上,根据对象的特点建立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基地,确定不同的网上教育内容和目的。

开设宣传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方针的网站,对网民进行正面的灌输和教育。精心设计教育内容,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开展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融入其中,变以前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为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的“渗透式”教育,充分发挥隐形教育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造网民的思想。

将先进的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搬上网站,将优秀的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娱乐场所、旅游景点等文化场所的最新信息储存在网上,通过多种方式向量多面广的网民传播信息。

三、充分认识网络媒体的重要性,加大网络建设投入

党和政府应加大对网络建设在财力、人力方面的投入,建立完善而高效的网络宣传机构,创办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文化传播产业,大力开发民族信息资源,扶植更多的新闻机构、宣传机构和文化机构及报纸刊物进入网络。不断增加信息输出量,让传统的优秀文化在网络上抢占阵地,建立中华文明的传播基地。总之,我们不但要积极抵御外来思想文化的侵袭,更要积极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和取得的成就。

四、加强立法探索,建立依法治网新机制

利用法律、政策手段来加强互联网传播的监控力度。网络接受信息具有方便性和隐蔽性特点,各种“虚拟的”或电子的共同体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观点,这样对社会其他群体、机构、政党甚至政府的政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由于网络市场不成熟、不规范,政策法规不健全,网络文化产业部门没有形成合力,所以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损失。近年来,关于依法治文的认识虽然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立法复杂程度高、缺乏专门技术人才等问题,这都影响了文化的法制建设进程。因此,以法治网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参与其中,面对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大环境,思想政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系山西日报社副社长)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信息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订阅信息
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展会信息
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