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之一:西出昱岭关
翁礼华,1945年生,毕业于原杭州大学化学系,“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批省劳模。20世纪80年代从政后历任奉化、鄞县县长,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浙江省财政厅厅长兼省地方税务局局长及国资办主任。2003年从财政厅卸任后,改任浙江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中国财税博物馆馆长,浙江大学特聘教授、财经文史研究中心主任。
明、清两代善于经商者北方为山西人,即晋商;南方当推徽州,称徽商。当年徽州人氏在浙江经商致富者数以千百计,而胡雪岩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记得我在大学读书时有一曹姓杭州同学,其祖籍也是徽州,当年其高祖来杭打工,晚清时曾在杭州开设两家钱庄、两家旅店、两家酱园,所购房屋也不下百十间,但在中国社会毕竟富不过三代,“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到其父辈家道中落,呈破败之势,除了尚有少量房屋还在出租外,已别无产业。也许该同学血液中还流淌着徽商的文化细胞,财不该绝,2001年我与他路上偶遇,竟潇洒地坐着名牌轿车,举手投足俨然一大亨!他告诉我,自1988年从国营工厂辞职开办中外合资的人造革企业以来,迅速致富,目前已拥有3家工厂、数以千万计的资产,年盈利数百万元,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尤其对徽州人更不可等闲视之。
也许正基于此,激发了我到徽州考察之念。古徽州人氏皆从新安江经富春江、钱塘江,从水路走向世界,而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发展,水运远不如陆运迅速,今天我们不可能再从钱塘江逆流而上,只能从陆路西出杭州,经临安过昱岭关入徽州。
我们一行4人于早晨从杭州起程向西进发,车行2个半小时约150公里,到达了浙皖两省交界的昱岭关。昱岭关,是蜿蜒西去的两座大山夹峙的狭道,岭东为浙江临安顺溪镇,岭西为安徽歙县(古徽州府治所在地)的竹铺乡。关隘始建于宋代,建关之初,关口狭小,仅能容两马并行。
时任歙县副县长的方有功先生对徽文化颇有研究。他说,古徽州地区山脉丘陵面积逾全州面积的80%,平地水面不足20%,因此民间向来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二分道路与庄园”之说,极言耕地之少。但在宋以前,尽管当地生产资料不足,由于土著人口稀少,百姓尚能勉强依靠农耕自给自足。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徽州实属闭塞贫瘠之地,直至明代兴舟楫之利,百姓才得以沿新安江,携山区松杉茶竹等特产顺流而下,贩运到全国各地。在兵荒马乱之时,徽州这种闭塞的山区不失为人们躲避战乱的大好去处。
据我们了解,晋末、唐末和北宋末年因中原战乱,民不聊生,百姓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先后三次大规模经过江淮平原南逃,不少人渡过长江,流落到这个交通闭塞却堪称山清水秀的新安郡避祸,如俞、胡、方、周、郑、陈诸姓皆来自北方。古代三次北方人口南徙后,终于打破了原有资源和人口的平衡。
据统计,徽州南宋时人口超过50万,元代达82万,所以说北方百姓大量南徙,不仅使徽州地区人口大增,而且使生产资料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徽民“大都计一岁所入,不能支十之一”。特别是经宋、元两代人口的进一步繁衍,到明代徽州人口已逾100万,到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歙县一县人口即达61.71万。大量的剩余人口使徽州百姓陷入了更加贫困的境地。一向安土重迁、以事商贾为耻的徽州人不得不“穷则思变”,改弦易辙。从明代成化(公元1465-1487年)、弘治(公元1488-1505年)开始,渐渐地改变了“不轻去其乡”的习俗,纷纷逐利于他乡。到了明万历时期(公元1573-1620年),徽州远走他乡从商的人数更多,达到了“十三(30%)在邑,十七(70%)在天下”、“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的程度。难怪今日徽州尚存的古宅中,几乎随处可见“读书好,经商好,效好便好”的联语,生动地反映了现代效益经济学说原理在古代徽州早已深入人心,成了徽商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了。
也许正因为北方的望族大姓在晋末、唐末和北宋末年三次南迁新安,不仅给当地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也为土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十里之村,不废诵读”的重教之风普遍提高了徽州百姓的文化知识水平,为徽商驰骋商场,在中国江南地区独树一帜,历数百年不衰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