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卓依萍
易小刚再塑“中国泵王”新高度
文/卓依萍
他刚刚获得了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称号,是三一集团的“首席科学家”,先后领衔开发成功首台国产37米泵车、世界首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世界首台全液压平地机、世界首创微泡沥青水泥砂浆车、世界最长臂架72米泵车等众多创新产品。由他主持与指导开发的产品,累计实现销售732.8亿元,出口逾10亿美元。产品应用于青藏铁路、三峡、鸟巢体育场等重点工程,并已出口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他就是“中国泵王”、三一重工的执行总裁、总工程师易小刚博士。
鲜为人知的是,2010年8月智利发生矿难,三一参与救援的400吨履带起重机,也是由易小刚主持研发的。三一SCC4000型履带起重机被智利政府选定为救援设备首选,用于起吊救生舱,要求海外工程师24小时待命,为救援方提供现场技术服务。他们凭借过硬的实力和专业的服务,在这场国际性大营救中赢得了世界的尊敬,也赢得了更大的自信。易小刚说:“三一的工程机械在智利矿难救援中发挥了作用,这是偶然中的必然。”
易小刚不允许研发人员说两句话。一句是:这个事情国外也是这么做的。另一句:国外没有这么做啊。这在易小刚处得到了证实,“凡是说这两句话的人,都会挨我骂的。难道国外这么做就是最好的吗?难道国外没有这么做,就不能这么做吗?如果总是以国外为标准,将永远是个落后者!”
外界常常批评易小刚追求“世界第一”是冒进。易小刚则不以为然:“通过研发‘世界第一’的尖端技术,来拉动整个公司的基础研究,有何不可?比如,我做的世界第一的66米臂架泵车,它对三一原有37米泵车就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在研发产品时,易小刚始终在想着整个行业三五年之后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他告诉记者:“我更关心产品未来的竞争力,而不在乎眼前。”
对于未来,易小刚说,“我不是天才,但用户会异想天开对你提出要求。”就好比开车,肯定有人会想:要是我坐在上面不用管,车能自己开着走,那该多好。“用户的想法会给我们很多启发,用户的需求成为我们研发的目标。”“楼能建多高,三一的泵就能送多高!”易小刚坚定地表示:“今后,世界最高臂架泵车的生产永远属于三一!”
易小刚说:“以前总是在想参考别人的做法,别人是怎么做的我们就怎么做,而事实上我们应该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创新,事实证明,我们做的事情是别人没有做过的。”易小刚说起技术创新带来的社会效应时满脸欣慰,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高楼的混凝土都是“三一”产品在泵送,如果不敢挑战自己和别人的经验,“三一”就不会有今天的技术进步和订单。
15年来,易小刚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及火炬计划项目在内的10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个人获得专利授权126项,其中发明22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出版著作3部;先后指导博士后7名、硕士生10名,还培养了一批行业技术带头人。在易小刚的直接带领下,三一集团研究院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研发人员从1995年的10余人发展到目前的5000人,成为中国工程机械最大的研发团队。
易小刚说,企业自身力量有限,高速持续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持。“大学里有那么多科研人员,能够最快应用到他们的研究成果,企业就有了生命力。”在他看来,高校和企业息息相关,校企结合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最好途径。“大学教育过分强调我们的落后,这样的说法扼杀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易小刚说,“现在,中国工程机械产量占全球的50%,居全球第一,销售额仅次于美国,列全球第二。我相信,过不了几年,中国混凝土机械制造业就可问鼎世界第一!”
15年前,易小刚从北京来长沙工作:白天在满是泥浆的车间搞攻关,与泥浆、沙石、油污为伴;晚上在水泥瓦搭建的工棚里睡觉,与老鼠、蚊蝇、蟋蟀为邻。这样艰辛的条件,他没有退缩,而是使尽浑身解数,在三一前期推出的混凝土输送泵只能满足低高度泵送的“软肋”处全力攻关。
1996年10月,三一混凝土输送泵在首都机场新候机楼工地参加世界范围混凝土输送泵现场比赛,获得第二名,仅次于行业巨头德国大象。这也是易小刚在加盟三一后,打的第一个漂亮战。
此后,随着三一混凝土输送泵在深圳赛格广场大厦创下泵送300.8米的国产泵施工新高度,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创下单泵垂直泵送406米世界纪录,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单泵垂直泵送492米再次刷新纪录,易小刚在工程机械领域声名鹊起。
他最反感两件事:一是说话听不清;二是没有好奇心。他认为,人要有激情,说错话没关系,但声音一定要洪亮。“如果一个人说话‘嗡嗡’的,谁都听不见,那我一定会把他从会场赶出去。能够哗啦哗啦很快讲出自己观点的人,往往思路灵活,点子多。”“我这个人好幻想,三天内没有新主意,我就会很难过。”他常对下属讲:“我们这种人如果停止了创造性的想法,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创新就需要点子,只要产生点子,谁都可以跟他拍桌子。他强调,没有好奇心就没有创新,“搞技术的,如果对什么事情都不好奇,我会恨死的。”
2004年,三一集团就率先在工程机械行业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信息港。易小刚认为,科技创新不应毫无价值地重复他人的创新过程,也不必花大量的金钱去购买已经是社会公有财富的技术,更不要花大量的精力物力去申请已公知的自由技术、无保护可言的“专利”。
“我们科研队伍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来自2002年香港国际金融中心406米的项目。当时几乎到了失败的边缘,建筑商要求我们退场,我们再三申请,对方才答应给我们最后一次机会。”易小刚回忆当时带领科研队伍攻克最大难关的情景时说,科研就是要不断坚持下去,抓住机会,才能成功。
国际金融中心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是管道密封工艺。最先三一只考虑到了泵的问题,拿到现场一施工,压力高,管道的接口就漏浆了。一漏浆,混凝土就无法流动,整个管道就堵住了。科技人员讨论了两昼夜,最后打破成规,把管道密封改为了O型密封,成功解决了难题。然而,难题接踵而至。泵送结束后,管道里残留的混凝土怎么办?几百米高的管道里的残留混凝土全部放下来要装好几车,这几车混凝土倒在哪里?最好的办法是用水把残留物送到施工现场去,混凝土顶上去了,水放下来可以循环使用,这又牵涉到水的密封问题。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最后成功了。建筑商非常高兴,因为每天40立方的残留混凝土,按内地价格,一栋楼建下来,把一台泵的钱就节约下来了。
“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技术创新。”当年,三一重工准备引进技术,但由于企业规模较小,没有人愿意合作,被逼无奈,“三一”开始进行自主研发,在研究他人先进技术的同时进行改造创新,不断完善。“一台泵车要300多万元,根本买不起;想技术合作,别人又瞧不上我们。没有自主创新,企业就没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我们的技术创新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
1995年,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从事液压研究并初露头角的易小刚为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的求才若渴所感动,辞去公职来到长沙。当时中国的混凝土机械产品95%靠进口。作为民企的三一重工更是举步维艰:因质量不过关,产品大量积压,形势极为严峻。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通常使用专业泵将混凝土通过管道传送。建筑高度越高,意味着混凝土泵送所产生的压力越大,“就像用指甲盖那么大的面积将一头牛顶至楼顶”。混凝土通常一个小时就开始凝固,如果不能在预定时间内将混凝土输送到浇注平台,管道就有堵塞甚至爆裂的危险,很容易酿成事故。
易小刚一到长沙,就开始全心琢磨混凝土输送泵(又称拖泵)。为避开技术壁垒,易小刚只好改变思路,另辟蹊径。“别人用专用零件我们就用通用零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技术改进和集成。”
混凝土拖泵在进行高低压切换时,需要换接不同的管子。易小刚大胆设计了一个可以旋转90度的阀门,不料遭到从工人到车间主任的一致反对:国外都是用管子,客户也没意见,为啥要换呢?最后,还是董事长梁稳根理解其中缘由,拍板支持易小刚。终于,一个工作原理与原有产品完全不同的液压集流阀组设计出来了。三一集团的第一个专利也从此诞生。
“这不是很难的突破,只是思路的改变。”易小刚直言。抛开常规模仿国外产品设计路径,依据通用的机械原理来做研发——这种非常规的技术创新路线,正是他们出奇制胜的秘密武器。随后的10年间,三一集团的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频频发力,多次重大技术攻关的成功,不仅赢得了“中国泵王”的美誉,也改变了世界的高度。
拖泵获得成功后,易小刚又瞄准了混凝土泵车。和拖泵相比,自带轮子和管道的泵车制造难度更大,核心技术之一就是臂架。臂架的长度每增加一米,就意味着材料、控制、制造、工艺等技术的全面调整和优化。由于没有掌握关键技术,直到1996年,国内还只能生产长度为32米以下的臂架。
经过3年攻关,1999年4月,易小刚率领团队一次性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主开发的37米混凝土泵车,震惊国内外。之后,40米、42米、46米长臂架泵车也相继研制成功。
“我的特点是胆大。”易小刚毫不讳言。46米长臂架研制出来后,他又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能不能把泵车的底盘从4车桥减少到3车桥?很多人都觉得不可能,因为国外依旧没有先例。当时业界普遍认为:46米长的臂架必须要4车桥才足以支撑。
然而,对于客户来说,在相同长度的泵车上底盘桥数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总成本的降低,还意味着设备对施工场地的通过性和适应性提升。把握了这一市场需求,易小刚立即组织攻关。他相信,“一旦有了目标,总是能找到方法去解决”。2009年,三一重工推出了当时全球最小桥长比的3车桥46米泵车,又一次震动业界。但易小刚却认为:“这才是我们企业科研人员应该做的事情。”
就这样,三一集团的科研人员硬是把臂架这根难啃的骨头,一米一米地“啃”了下来。2007年12月,拥有15项核心技术的66米长臂泵车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就在国外某品牌将这一高度刷新至70米后没过几天,2008年12月,三一集团的72米长臂架泵车正式下线,并将这一新的世界纪录保持至今。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高度评价三一集团的技术创新能力:“它不仅仅引领了泵车技术的发展,也引领了我国整个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发展。”
易小刚说:“谈到创新,有人会畏畏缩缩,好像创新离我们很远。其实不是这样。”在他看来,认为创新很难实际上源于对创新本身缺乏正确认识。
“创新,就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变革。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创新。”这就是易小刚理解的“创新”,现已成为全体三一科研团队的信条。正是依靠这种持续不懈的技术创新,三一不仅为中国赢得了尊严,还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15年过去,中国的混凝土机械市场乾坤反转:95%以上依靠进口的局面变成了95%的国产。而从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到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也都出现了三一混凝土泵车的身影。
“如果说我对这个团队有什么贡献的话,就是把我的这种创新思维不断地灌输到我们5000多人的研发团队里面,然后跟着研发团队一起,不断地去突破一个个技术,解决一个个问题。”易小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