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 晶 刘 永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相关问题研究
文/姜 晶 刘 永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是当今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在相互合作中结成联盟,使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组织之间合理流动,形成交叉协同和互补优势,促进合作,实现互赢。因此,对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问题做深入研究,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前提。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通过产业集群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助于实现经济组织的内涵发展。同时,产业集群使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通过企业的联合实现企业的外延发展。
学科集群是针对产业集群的需要,在具有不同属性的较大跨度学科之间形成的、服务于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发展的、具有长期共享平台和机制的一种学科聚集和聚合。由于单一学科的力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多学科交叉与渗透、学习与交流可以带来理论与实践的碰撞和创新。通过学科集群机制与模式建立,使学科互补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进一步促进学科自身发展。
相关企业和机构组成产业集群,相关学科组成学科集群。单一的产业集群或学科集群都只是通过对自身产业或学科的统筹规划来推动产业或学科发展,调控范围有限。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则是学科与产业在战略层面的结合,可以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使相关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促进学科发展。
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在创新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产学合作能够帮助企业尽快成为创新主体,使企业在合作互补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产业与学科的合作使学校和科研机构能利用企业提供的资金帮助更好地进行学科建设。
在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河南省越来越重视把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协同创新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在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协同创新的雏形,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的集群协同发展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就河南省来讲,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新特色,产业集聚区的集群效应对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已成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中原崛起”的强大动力。目前,郑州、开封、信阳、平顶山等地都建设有产业集聚区。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被誉为“中原硅谷”。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区聚集了4所河南省一流大学:郑州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学院,具有强大的工科、医科、IT产业等研发力量。围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区将产业与学科结合起来,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注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主导产业。目前,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同各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科研机构的学科建设与完善。
河南省作为中部大省,地处中原腹地,拥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近几年,河南省产业集群立足传统优势,显示出充沛的发展活力。漯河食品产业集群、郑州服装产业集群等在全国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形成了河南地方特色产业和知名品牌,能够发挥积极的聚集效应。同时,河南省资源储备丰富,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还拥有非常有利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功不可没。在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协同创新中,这些优势都可以带来显著的发展潜力。但是,河南省产业集群大多处于成长期,多以传统产业和资源开采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较少,科技含量低,缺乏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因此,必须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引入学科集群,通过二者的协同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从根源上把握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合作模式以及形成路径,可以帮助二者更好地达成共识,结成战略上的伙伴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循环。
集群的形成是分工与专业化以及模仿学习和知识扩散的驱动结果。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过程就是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分工包括内部分工和外部相关企业或者单位的分工。分工可以有效提高生产率,从而使人们可以选择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而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反过来又可以加速经验积累和技能改进,使得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就是企业专注于产品生产销售,学校和科研机构专注于信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研发,二者都致力于专业化劳动,分工协作,使学科系统与产业系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共同发展,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与利用。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必须得从引进、模仿性创新模式向自主创新、突破性创新模式完善发展。
目前提出的产学合作模式主要包括技术转让、委托研究、技术许可、人员互聘等方式。这些模式都可以推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同时在双方的协作中,必须建立起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协作、合作关系。根据双方的目标、预期以及知识、技术特点,利用不同类型的群体优势,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效率及有效性。
集群的形成路径一般包括自下而上内资推动型集群和自上而下外资推动型集群。自下而上内资推动型的集群就是面对共同的利益而自发形成的集群,共同的利益所在驱使相互合作,形成集群效应来增强竞争力。而自上而下外资推动型的集群则是由国家投资或政策导向等外生因素引起的。政府对于集群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视,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于引导集群的形成和良好发展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发展中,企业与学校、科研机构面对共同的利益目标,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利用国家创新资源,促进产业技术转移和商业化。政府积极转变职能,加强服务,优化集群的发展环境。以构建战略性规划为契机,制定战略发展目标,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支持引导集群的协同发展。
在对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中,协同度是衡量二者衔接度的量化指标,对于指导协同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必须重视二者协同度的评价问题,为其打好理论基础。
首先,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为了全面评价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应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定性指标通常采用一些具有模糊意义的表述,来衡量对一个事物的主观感受,如合理、好、差等词汇。定量指标则用数量特征直接代表事物某一方面价值的高低。定量指标虽然可以用数量表示,但往往缺乏灵活性,过于量化评价会带来结果的绝对化;定性指标则具有模糊性,评价结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在设计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从多个角度考虑,既要有定量指标又要有定性指标。
然后,确定指标权重。权重是评价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定量描述,它对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度评价来说至关重要。不同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值,最后得出的评价结果会大相径庭。为了能够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准确,人们探讨了许多有效方法,如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比较矩阵法、层次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都是经过现实检验切实可行的方法。
最后,需要进行评价结果分析。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度评价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尽管选择了科学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仍可能得出与现实相距甚远的评价结果。在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权重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取中都存在许多人为的主观因素,因此评价结果的分析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一方面可以验证指标体系建立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了解被评价对象在同行中的研究优势与不足,达到激励目的。
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和国家创新体系完善过程中,产学研相结合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形成创新型集群,能使企业和学科持续创新,自我升级到具有更强大竞争优势和更持久生命力的新高度。通过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加强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单位之间的合作,形成科技创新整合力。
其一,需要把集群问题放到全球视野中,从整体角度把握分析集群发展。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知识、技术等隐性资源的流动非常快,必须时刻把握整体新动向,加强与国际相关企业或机构的联系,争取取得国际机构的指导与支持,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其二,政策导向与建议。政府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还在于促进市场向更为有效、专业化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发展,做好发展规划,实行导向发展战略,还可以在资金与技术等的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对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进行鼓励与推动,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三,因地制宜,深入实际进行观察和调研。每个地方的集群发展都有其特殊的地理、人文因素,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去建立和发展集群协同创新,必须遵照客观规律,在实际调研考察基础上根据集群基础条件和发展状况,制定符合客观事实的方针政策。
其四,建立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激励体系。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可以带动一系列企业和学科共同发展。在创新过程中,激励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良好的激励体系,必须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建立规范的多方位创新奖励机制,为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创造前进动力,加快推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发展。
该文为国家级科学计划项目(2009GXSID022)
(作者单位分别为:郑州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