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金属再生利用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010-11-01 09:16:00王恭敏
资源再生 2010年3期
关键词:废料有色金属通关

□文/王恭敏

支持金属再生利用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Support Metal Recycling & Great efforts to Develop Low-carbon Economy

□文/王恭敏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时,我们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早已提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气候变化也给人类提出了更加紧迫的改变发展方式的课题;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给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全球经济格局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我们处在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加快时期,我们面临着:战略资源供需矛盾增大,能源安全问题“走出去”遇到不少阻力,资源争夺加剧,环境压力增大,人口就业压力等挑战;与此同时,这些共识也是加快各项结构调整、扩大开放、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大力节约能源、资源、改善环境、改革体制机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和机遇。

形势迫使我们必须思考: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领域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以求新形势下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高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49年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仅1.33万吨,1978年达到99.6万吨,2008年达到了2 519万吨;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仍增长到2 604万吨,1950~2008年年均增长13.6%,如图1。

1949年我国铜材产量仅2 102吨,1978年为18.3万吨,2009年达到888.4万吨,1950~2008年年均增长14.9%。

我国1 9 5 5年开始生产铝材,当年产量1 6 3吨,1 9 28年为1 0.6万吨,2 0 0 8年达到1 4 2 7万吨,1956~2008年年均增长23.5%,2009年达到1 650万吨。

我国有色金属总产量多年来已居世界首位,且各项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产品品种质量、能耗、金属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环保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了强大的有色金属生产、科技、设备制造体系。

二、再生有色金属成为有色金属的重要组成部分

得益于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再生金属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更加迅猛,1949~2009年共生产有色金属4 369万吨,2000~2009年生产再生有色金属3 510万吨(未含不再精炼直接利用部分),占60年来生产再生金属的80%,如图2。

三、进口金属废料是再生金属原料的主要来源

我国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加快时期,但金属使用循环周期仍在积蓄期,还不能大量产生金属废料,加之很多金属随制成品出口不可能在国内回收,因此国内回收量虽在逐年增加,但仍需大量进口金属废料。

2007、2008年,进口废金属原料均占再生金属原料的65%,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生产再生铜200万吨,进口铜废碎料400万吨(实物量),折合金属量100万吨,占再生铜原料的二分之一;生产再生铝310万吨,进口废铝262万吨(实物量),折合金属量200万吨,仍占再生铝原料的三分之二。

目前我国废锌原料进口量每年仅3~5万吨,数量有限,废铅按《巴塞尔公约》不能进口,完全使用国内废料,今后我国进口铜、铝两大废料品种将较长时期仍占再生金属原料来源的三分之二。

四、国际废金属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我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普遍增长和劳动成本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国际金属废料资源竞争更趋激烈,我国进口环节税费负担重,通关周期长,成本高,使我国企业在国际废料市场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据国际交流中了解的情况,东南亚地区废金属原料进口环节各项税费很低,大部分国家没有进口环节增值税,关税很低或没有关税;我国金属废料进口虽已取消了关税,但仍保持17%的增值税,这使我国企业竞争力受到很大影响。

过度的竞争使一些法制观念差的企业违规混装、低报、瞒报,海关商检实行了全部开箱卸货检验,经调研,企业普遍反应由于货场小、缺少吊装设备、缺少熟练工人和放射性检验设备以及增加损耗和丢失,通关从以往的7~10天增加到1个多月,各项费用的增加使通关成本从每箱2万元左右,增加到4~5万元,一批企业已放弃经营,2 0 0 9年我国铜废料进口比2 0 0 8年锐减1 5 8万吨实物量,折合3 0多万吨铜金属量,说明企业确已无利可图,失去了经营能力,对我国在国际废料市场竞争十分不利,业内人士期盼调整税费负担,简化通关检验程序和办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支撑再生金属行业的发展。

五、大处着眼对金属废料进口和国内回收给予更大的支持

金属再生利用对增加资源、节能减排、就业民生、外汇使用等都是利国利民的行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领域。

1.再生金属解决大量资源需求

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九年快速发展,2009年,我国再生精炼产品已达到有色金属精炼产品的24.3%,加之不需精炼直接利用的已达到有色金属消费的30%左右。再生金属原料的三分之二来自进口,这和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发国外矿山资源具有同样的意义,可以说是开发国外的“城市矿山”。

2.再生金属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结构性措施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及其再生金属分会经资料收集和测算方法研究,得出再生金属与原生金属能耗、水耗、SO2及固废排放的比较,如表1,据此计算,2009年我国生产再生精炼铜200万吨、铝310万吨、铅123万吨,较生产同等数量原生金属节能1 359万吨标煤,节水11.3亿立方米,减少固废排放9.8亿吨,减少SO2排放31万吨,节能、节水、减少污染物排放作用巨大。

表1 再生金属相比原生金属的节能减排指标表

3.再生金属行业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

我国金属废料的国内回收和国外进口,已经由社会、企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回收、分类拆解在我国都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冶炼、加工利用企业众多,根据再生金属分会对再生金属回收、进口、分类、拆解、冶炼、加工利用的单位产品劳动力消耗调研指标,我国再生金属行业约吸纳150多万人就业,成为就业和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出路。

4.金属废料进口是外汇使用的合理方向

多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大品种进出口,如果折合成金属量,都是净进口,从进出口额度都是大量逆差。以2009年为例,铜产品贸易逆差341亿美元,其中废铜逆差61亿美元,铝产品贸易逆差49亿美元,其中废铝逆差28亿美元,铅贸易逆差19亿美元,废铅没有进口贸易,锌的贸易逆差31亿美元,其中废锌逆差0.4亿美元;四大有色金属品种总的贸易逆差440亿美元,其中铜、铝、锌废料逆差90亿美元,外汇用于取得资源,对缓解我国外汇储备风险是有利的,显然是合理的使用方向(见表2)。

有色金属行业现在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原料来源,进口不畅,进口环节的税费重,通关周期过长,费用过高,严重影响我国企业在国际废料市场的竞争能力;国内回收和交易税收负担重,影响到回收的积极性和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对这样一个利国利民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我们再三呼吁,大处着眼鼓励支持废金属原料进口,降低税费,改善商检,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废金属市场的竟争力。

在国内延长再生金属行业增值税退税现行政策,鼓励金属废料回收再利用,给以更大力度的支持。

六、鼓励进口和国内回收利用的建议

1.建议恢复按一定比例开箱检验的通关办法

建议在海关监察部门的监管下,采取按一定比例摇号随机抽取方式确定箱号实行公开、公正、透明的抽检方式,既做到监督有效,杜绝舞弊,又简化检验程序,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对信誉好的企业和信誉差的企业,可根据检验情况调整比例,区别对待,鼓励企业依法经营。

2.建议降低进口税费负担,对进口环节增值税选择主要品种,给以适度即征即退政策。

3.建议延长国内废料回收和加工利用企业2010年增值税退税政策,鼓励回收利用。

七、加快产业升级,加强行业自律

1.以规划和准入条件规范指导行业发展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主持和组织下,经过近一年的讨论、研究,2009~2015年《再生有色金属利用专项规划》已经成稿,正待下发,其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现状和形势:现有产量,规模,企业和再生金属园区的集中度,节能减排优势,就业优势,区域支柱产业,2008年我国有色再生金属产量已达到530万吨,相当于1997年全国有色金属总产量,占全国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1%,产值2 200亿元,从业人员150万人。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技术改造为重点,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基本原则:坚持合理布局,防止低水平重复扩张,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技术改造,坚持典型示范,扶优扶强。

主要目标:2011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690万吨,2015年产量达到1 110万吨,其中再生铜380万吨,再生铝580万吨,再生铅150万,再生精炼铜占精炼铜产量比例达到40%,再生铝、再生铅分别达到30%和30%以上;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布局进一步优化;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分级利用得到加强;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环保取得积极成效。

主要任务:规范废有色金属回收体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回收渠道;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行业集中度,到2015年重点区域的再生铜、铝、铅产量分别占全国再生金属产量的85%、80%、85%;在预处理、熔炼、自动配比、快速检测、节能环保等领域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建设一批再生有色金属示范工程,并严格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保治理,提高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再生金属政策法规体系及标准化建设。在制定2009~2015《再生有色金属利用专项规划》的同时,制定了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的行业《准入条件》,对布局、规模、工艺装备、能耗、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劳动卫生、监督管理均做了明确的规定。《规划》和《准入条件》的制定必将对再生金属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2.加强再生金属园区建设和管理,鼓励原生金属大冶炼企业利用废金属原料

经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六部委批准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园区和交易市场到2009年8月已达23户,见表3。

从国家和行业角度,大力提倡推动再生金属拆解和冶炼加工企业进入园区实行圈区管理,针对行业存在企业小、多、散现状加强管理,统一解决污水治理,不可利用废弃物处理杜绝分散焚烧,为企业创造园区内报关、商检、放射性检验便利条件,是提高效率和保证物料安全的好办法。其效果已为近十年的实践所证实,必须坚持推动,给以进口许可证、试点示范项目等政策支持。

近年来,原生金属大冶炼企业普遍加大了对废铜、废铅原料的使用,是一件大好事;其完善的环保、节能设施,高水平的综合利用技术,对金属再生冶炼十分有利,应该继续大力提倡和支持。

3.企业需要不断增强严格自律理念

坚持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立足长远,健康发展。这是已经被国内外企业历史证明了的关乎企业生命的重要理念,是金属再生企业的生命线,行业协会要积极推动,并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反映行业的情况,改进管理,规范经营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相信在国家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高度重视和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企业、行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有色再生金属行业百万大军一定能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实现产业升级和严格自律,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顾问、再生金属分会会长

猜你喜欢
废料有色金属通关
人体的“废料处理厂”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通关英雄榜
一碗面的通关密码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28
冲裁模大孔废料下滑问题的解决
模具制造(2019年7期)2019-09-25 07:29:56
工地废料变节日礼物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3 00:48:50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中国外汇(2019年7期)2019-07-13 05:45:02
Cross-Lingual Non-Ferrous Metals Related News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CNN with A Limited Bi-Lingual Dictionary
IACMI力挺碳纤维预浸料废料 回收项目再立项
通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