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学实践教学探讨

2010-10-31 08:03石耀华顾志峰王爱民
关键词:水产养殖专业

石耀华,王 嫣,顾志峰,王爱民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实验教学中心,海南 海口570228)

水产养殖学实践教学探讨

石耀华,王 嫣,顾志峰,王爱民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实验教学中心,海南 海口570228)

实践教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重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考评机制不协调等问题,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和考核,是提高水产养殖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

水产养殖学;实践教学;探讨

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养殖大国,全国有包括综合性院校在内的60多所高校设置了水产养殖学专业。虽然在细节上有所差异,但是各校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相同,即培养具备水产生物生产、加工、贸易和水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病害防治、渔业管理、水域环境监测与保护、水产品加工及检验检疫、水产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水产养殖技术开发与推广、管理、教学和研究等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实践性强是该其核心特征。目前,国营水产养殖企业已经基本被私有资本取代,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才培养条件也有了一定的变动,因此,需要据此调整人才培养方式,其中实践教学的革新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

一、水产养殖学实践教学的形式

水产养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十分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水产养殖专业的实践教学的类型主要包括:(一)独立或者与理论课一道设置的实验课,围绕各科课程的理论教学开设实验,促进对基本理论理解、学知基础科学研究方法和检测鉴定技术;(二)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教学课程,主要是围绕水产养殖的专业课程开展的苗种繁育、养殖、病虫害防治等实践性体验教学,使学生对水产养殖业各个生产环节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三)毕业论文教学,结合学生将来的从业意愿,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基础性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四)其它全校性的实践教学课程。这里主要关注前面三部分的实践教学。

不同的高校,实验课程、实习课程和总的实践教学分配各不相同,这里比较了国内12所高校水产养殖专业的实践教学的配制(表1)。大部分学校实验课单独设置,12所高校中仅有海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的实验课为非独立设课;实验课学分最少的是华中农业大学,最多的是中国海洋大学,大部分为10~15学分;安徽农业大学的总学分极高,实验课占总学分的比例最低,仅2.98%;中国海洋大学最高,超过10%;除集美大学仅有教学实习外,其余11所高校均还设置了生产实习,实习学分最少的为华中农业大学,最高的是安徽农业大学,略高于吉林大学。实验和实习教学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变化较大,最高的吉林大学(25.64%)是最低的华中农业大学(8.44%)的3倍,不过绝大部分高校在11%~17%之间。

表1 :12所高校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配制

二、水产养殖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实践教学态度

水产养殖专业的许多学生认为自己是学习和从事高科技专业的脑力劳动人才,不愿意干水产养殖实践教学中所必不可少的体力活。因此,他们常常一方面抱怨缺乏实践动手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却又轻视实践教学活动,缺乏正确的实践教学态度,在老师示范和指导实践教学时,学生自以为掌握了,懒得动手操作,而让其真正实践操作时却又不能胜任。

(二)实习基地

计划经济时代,国营水产养殖企业在高校的要求和主管地方政府指示下往往能够为水产养殖实习提供充分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营水产养殖企业逐渐减少,现在已经基本没有了。私有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追求最大化的利润,短期的教学实习不能给养殖企业带来效益,因而基本上不愿意为学生提供实习教学机会,也不可能依靠政府强制命令提供实习条件。

创办自己的实习基地是最可掌控的途径,然而,基地的建立、运行和日常维护管理等需要大量的投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一个实习基地往往只能够提供某一个或者很有限的数个相似的养殖学实习,如果要根据讲授的课程内容设置基地,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员会成倍增长,高校无法承受,对于从事海水养殖学人才培养的高校来说尤其如此。

校内的教学实践设施日趋弱化,甚至逐渐被取消。高校的评估等各种项目使得校园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因而水产养殖学的校内水域等就成了蚕食的对象。海南大学在2003年以前尚有数十亩水面共学生进行养殖实践学习,现在没有一分水面了,仅有两间合约200平方米的室内房舍,没有起码的设施,仅仅勉强满足某些课程的课内实验课之需。

(三)学校投入

理工科和农科专业与文科专业不同,实践性很强,需要仪器设备等实验设施和实习设备与场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学校在经费预算时为了减少支出以及在各个学院之间搞平衡,并没有完全按照学科的性质进行经费支付,导致经费严重不足;不仅如此,有限的经费也往往局限于室内随课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施的购买。除了室内实验设施外,海南大学用于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实验教学经费每年不足2万元,专业实习经费2~3万元,学生约240人,生均200元左右,大大制约了实践教学,尤其是生产实习,专业实习基本上是每个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年进行一次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评定考核机制

实践教学对学生的检查考核往往是建立在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或者实习报告的基础上的,没有对学生掌握的实际技术技能进行有效的检测。因此,学生常常相互之间抄袭或者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内容,改头换面后就提交给教师,结果表面上学生已经全部理解和把握了实习中的各种操作与技术,而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自己完成的能力。

三、革新水产养殖学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一)加强专业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为水产养殖业打造创新性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把握相关的技术技能,对理论和实践的需求同等重要,单纯掌握书本理论知识、缺乏动手能力的“人才”根本不能胜任水产养殖岗位的要求。实践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就在于针对学生理论知识有余、实践能力及其不足的现状加强实践技术技能、尤其是生产操作技能的提高,使其理论和实践水平均衡发展,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升综合整体素质。

(二)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

水产养殖专业的许多教师的本科并非水产养殖学专业,有的甚至研究生学习期间也非水产养殖学专业,尽管他们常常具有扎实的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技能,但是,水产养殖实践知识不足是其“短板”,需要进一步加强。通过实习基地的实践锻炼,不仅可以迅速提升他们的水产养殖生产技能,而且能够激发其将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知识应用于水产养殖的潜能,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培育优良养殖品种,开拓新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新类群。

教师技术技能的提高,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指导学生的能力。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等的发展,有很多更加有效的途径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质量和效益。掌握了坚实的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知识与技术的教师将会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

(三)促进就业,提高行业吸引率

水产养殖行业一般是远离城市的,甚至建立在十分偏远的地域,与现代人对都市繁华的向往有很大的矛盾。不仅如此,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辛,收入待遇较低,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仍然是较为低下的职业。因而,高校水产养殖专业的招生相对较为困难,学生的起点较低,而且,很多学生是专业调剂过来的,常常对水产养殖专业有本能的抵触与厌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而影响企业对这些学生的评价,给出的待遇较低,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水产养殖行业就业的负面评价,结果高素质的生源更少,形成一种“生源差——人才素质低——企业评价和待遇低下”的恶性循环。

实践教学的加强有助于学生对水产养殖业的了解,降低他们的抵触情绪,增强学生和企业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企业对其价值预期提升,给出的工资待遇会增加,增强水产养殖专业人才与水产养殖企业间的相互吸引力,实现稳定的良好就业,改变社会对水产养殖就业的评价,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水产养殖学实践教学的必由之路

目前的实践教学尽管曾经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大量的水产养殖中坚力量,但其中的许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与调整,这是培养适应现代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

目前的实验室教学基本上是依附于理论课的验证性实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可以将相关学科的实验进行综合,设立单独的实验课程,例如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四门课程的实验设立为《现代生物技术实验》,既设立验证性基础知识认知实验,也建立一批综合运用涉及两门及以上课程的综合知识的创新性实验,创新实验只列出基本的目标和要求,具体的方案等由学生组合兴趣小组后自行设计。验证性实验由教师指导下在课堂上完成,而创新性实验各小组可以充分灵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行开放性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实验室的开放性和实验指导的导师制。随着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等发展,实验室的管理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实验室可以在没有教师或者实验员时也能面向学生进行开放;可以依据学科特点,设置《化学分析技术》、《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水产苗种繁育实验技术》等开放性实验室,配备相应的设施与仪器,加强管理和监管。实验指导的导师制要求相关学科的任课教师对涉及所承担课程的每一个开放性创新实验都要了解,为学生提供一切需要的专业指导,务必预先把握实验的各个环节,从实验的设计直至最后的分析提供咨询指导。

(二)改革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特点

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连续性,苗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均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可能开展,而现有的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时间零散不集中,许多实践教学工作根本不能够开展。多媒体教学设施使得教师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板书,单位时间内讲授的知识量显著提高。由此,可以压缩理论教学的课时,使课堂理论教学能够在3年中完成,改变第七学期学生为了1~2门理论课程而被束缚在学校的不合理课程体系。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系里的统一安排,有4~6个月的连续时间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三)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本科生在校园内的时间占了整个大学期间的75%以上。在此期间,有很多课余时间,这些时间如果合理利用于实践教学,尤其是水产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的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同时激发其专业学习兴趣和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遗憾的是,目前许多学校基本没有或者只是象征性地可怜校内实践设施。海南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不仅没有校内室外设施,室内仅有两个各约80平方米的房子,而且没有合理的设施与设备。校内土地的短缺决定了室外养殖水面以及设施不可能实现,然而,实际上现代的建筑基本上是框架结构,海南大学海洋学院亦是如此,完全可以将一楼作为架空层,建一批不同规格的水泥池和玻璃缸,合理排布进水和排水设施,足以满足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实习之需。

此外,这些基础设施还可以为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师、尤其是毕业于非水产养殖专业的中青年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利用这些设施开展科研实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水产养殖技术,提升指导学生的能力。

(四)加强基地建设,构建教学实习新模式

过去在行政主管部门指示下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的条件的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不少学校水产养殖专业的本科生的课程实习基本上流于形式,采用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浏览,例如,开设的《水产鱼类、虾蟹养殖实习》培养方案中计划教学3周,然而实际执行时则只有2~3天,选择几个养殖场进行参观,每个养殖场参观的时间大约1~3个小时,根本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学校也基本不再组织毕业生产实习,由学生自己根据兴趣自己联系,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计划转行就业、考研究生等原因根本不联系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常常委托同学找个单位在生产实习表上盖个章,填上内容后上交应付了事。

基于目前的现实,校外课程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开展应实行新的模式,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1.兴建1~2个学校所有的综合性生产实习基地;2.产学研结合,与大型的水产养殖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与企业联合建立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高校应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非经济学上的资本投入和资金收益的角度看待自主建立水产养殖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大投入。这种自主建立的基地应该是综合性和基础性的,主要是与专业课的教学相结合,在同一个养殖基地建立开展当前主要代表性水产养殖类群繁育养殖所需的综合基础设施,满足所有学生的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要有所选择,不可能面面俱到。

高校的优势在于知识和人才,企业的优势在于基金;高校的根本目的是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而企业的本质则是追求最大的利润。这就使得高校和企业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可能。高校可以将科研、教学和学生的就业结合起来,每年列出教师研究课题的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就业的规划选择适宜的研究课题,然后在学校的统筹规划和教师的沟通下,企业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基础设施的支持、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的机会和条件,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在同等条件下将科研成果优先在该企业应用转化,同时,促进学生与企业之间相互了解,建立初步的人才培养、就业关系,形成产、学、研、就业的长期稳定合作模式,确保科研项目的高质量完成,提高企业的科研意识和水平,提升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和就业率。

(四)建立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高校对校内理论课程有着一套严格的规范和评价标准,然而,对于实验课和各种实习课程基本是粗线条的规定,迫切需要建立合理可行的评价体系。实验教学无论是否独立开课,都应该进行实践检测评价,也就是不仅仅采用目前的主要依据实验报告的评价模式,而是将学生的实验课学习态度与实验报告相结合进行初步考查,进而对所学的实验进行随机抽查和单一检测,重在学生动手实验实践能力的检测。专业课程实习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实践独立性和每一个环节的检查,防止因为分组而导致极少数人动手、大部分围观的不良现象;考核时注重每个人独立的实习记录和最后的总结报告相结合,加大日常实践操作的考察权重;生产实习则要加强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采用指导教师的评价与企业的评价相结合、专业技术能力与生产协调管理能力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估学生的素质。

总之,水产养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前在实践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培养人才的质量。高校的领导应从人才培养这一高校最根本的目标与任务出发,依据水产养殖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规律与要求,积极加大投入,加强建设校内和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这是培养高素质水产养殖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

(注:本文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TS10477;海南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Hj2009-78;海南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hdjy0815)

[1]林曙,陈开健,肖调义,章怀云.水产养殖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5,(10):60-62.

[2]徐茵,李明云,王春琳,蒋霞敏,王幼芳.水产养殖学科产学研相结合创新体系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3,(7):82-85.

[3]张耀武.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创新改革初探[J].实验室科学,2006,(1):26-27.

[4]周兴华,郑宗林,何利君.水产养殖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185-188.

[5]刘焕亮,王吉桥,赵兴文,高悦勉,李君丰,常亚青,蒲红宇.水产养殖学专业生产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04,(6):69-71.

[6]刘焕亮,刘长发.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4,(1):71-73.

[7]库夭梅,温小波.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4,(3):39-40.

[8]丁淑荃,魏建忠,鲍传和,张晓华.水产养殖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5):81-83.

猜你喜欢
水产养殖专业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加油!水产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