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陈婷婷 闫 佳
努力向学 蔚为国用
——中海石油总公司副总地质师兼研究总院副院长邓运华
本刊记者 陈婷婷 闫 佳
“我将大半生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海洋油气勘探中,不能妄言做好了这件事,但确实只做了这一件事。”
——邓运华
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邓运华在人民大会堂做事迹报告
半个多世纪以前,李四光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了中国具有良好的聚油条件。由于他及同行的努力,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些如钻石般璀璨的“黑金”,将“中国贫油”的帽子抛到九霄云外。
当人类的纪年进入21世纪,资源危机向我们袭来,石油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者。稍有不慎,我们将面临的不再是“贫油国”的帽子问题,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
时代在呼唤,祖国需要如李四光般的人物,为祖国带来更多的石油储备,让我们可以在这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邓运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地质师,2009年当选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他亲自率领团队在渤海湾发现了7个大型油田、17个中型油田,总储量达27亿吨,创造了国内同期石油储量发现之最,为渤海油田成为我国最大海上油田奠定了坚实的储量基础。
毫无疑问,他就是祖国需要的人。
渤海西部是中国最早进行海上油气勘探的地区(1966年钻海1井),这里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断层很多,人们形象地比喻为“一个盘子掉在地上,又踩了一脚”。盘子的“碎片”散落在各处,每一片“碎片”中都可能蕴含着一个小油田,这就相当于将一个大油田分成了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油田“碎片”。显而易见,要在这样的地区去寻找“碎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过去的26年里,一批又一批的勘探前辈们做了无数次研究,钻了近30口探井,但是效果一直不理想。
1992年,作为渤海西部勘探研究项目组组长,这个重担落在了邓运华的肩上。
邓运华心里明白,要想这“第三十一口井”成功,就必须有新的地质认识作指导。于是,邓运华白天带领大家分析地震、测井、钻井资料;晚上便熬夜阅读该区的研究报告和文献。
执着的邓运华就像一部“永动机”,日夜不息的轮转着,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已经分析了渤西1.2万平方公里内所有的地质,地震资料以及过去的科研报告,并查阅了国内外类似地区油气勘探的技术及认识。他还把这些经验和教训,借鉴到渤西勘探中。
经过两年的精细研究,邓运华创造性的提出了断层——砂体油气运移的“中转站”控制油气运移,地层——断层的组合关系控制了油气聚集部位。
在这些创新观点的指导下,并结合构造、沉积、储层综合研究成果,很快就优选出了探井井位,实施钻探。歧口17-2、17-9、18-2、18-9等油气田就这样脱颖而出,年产油达60万方,天然气1亿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一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邓运华个人被评为总公司劳动模范。
邓运华从1988毕业就来到了渤海工作,多年的研究,早已使邓运华与渤海融为了一体,渤海的每一处伤痕,每一次运动他都了如指掌。这份熟悉,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1996年,年仅34岁的邓运华出任渤海石油公司副总地质师,副总经理(其间没有设总地质师),全面负责渤海的勘探技术工作。
凭着对渤海的了解,邓运华清楚的知道,这里的地质范围共有5万多平方公里,地质结构此起彼伏,共由13个凹陷和11个凸起组成。要想在如此错综复杂的断层中找到油气资源,确定勘探的大方向,圈定油气藏身之处的大致方位是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从那一刻开始,渤海下一步勘探方向在哪里?大油田的位置在哪里?成了邓运华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的问题。
邓运华是个踏实肯干的人,他相信石油勘探决不是碰运气,这是一个涉及到很多专业,如构造学、沉积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岩石物理学等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一名技术负责人,必须样样懂,样样精,必须是一名真正的专家才能作出正确的指导和决策。除此之外,海洋油气勘探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对探区的深入了解和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勘探成功率的关键。
为了做到这两点,邓运华在工作之余,仔细查看了渤海研究院档案馆从1966年至今的每一份报告;阅读了中国东部陆上油田(大庆、辽河、大港、胜利等)的大量资料;查阅了国内石油勘探专业的7种期刊(石油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海上油气……)。从创刊到现在的每一本;还选读过AAPG等英文期刊近20年的文章。所作的专业笔记有14本,把所学的新理论、新技术与渤海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渤海湾盆地内凹陷油气聚集的差异性,高能富砂和低能贫砂三角洲的形成机理等新理论,所预测的渤海大中型油气田分布,大多数已被钻探所证实。
童晓光院士与邓运华在野外讨论出露底层
他把这些新理论用于指导渤海的勘探实践,在1996~2005年间,与渤海广大勘探工作者一起发现了渤中25-1S、渤中34-1、蓬莱19-3、曹妃甸11-1、旅大5-2、旅大10-1、旅大27-2、旅大32-2、锦州25-1、金县1-1等7个大油气田(单个储量大于1亿方)和17个中型油田(单个储量大于2500万方)以及一批小油田,地质储量为27亿方,创造了同期国内石油储量发现之最,从而奠定了海上第一大油田的储量基础,并且动用这些储量今年将达到3000万方年产量,成为继大庆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油田。
邓运华在渤海的九年时间里,渤海的探井成功率为80%,远高于世界平均50%的水平。他所带领的团队获得的成果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他个人获得总公司总经理特别奖。
邓运华的努力为渤海搏回了“海上大庆”的称号,海上的一座座油井就像是他的孩子,孩子大了,就要放手。
2006年他离开了心爱的渤海,调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研究总院副院长,负责海外勘探和国内新领域的勘探工作。
新的地区,新的开始,邓运华却保留了以往的热忱,他再次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
初到总院时,这里的海外勘探研究队伍人数很少(不足20人),力量很弱,严重滞后于海外发展的需要。要做好工作,组建一支有实力的勘探队伍十分重要。于是,邓运华重新组合总院勘探人员,悉心培养年轻人,加强了队伍的力量。目前,这支队伍已有技术人员130人,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很强的研究能力,是一支技术和作风过硬的海外勘探研究队伍。
“这只是一个开始,我坚信有这样一支强有力的科研队伍作后盾,海洋总公司在海外的勘探一定会不断获得更多更大的油气发现,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邓运华自豪的说。
除了队伍建设,邓运华怎么会舍得放下他的勘探事业呢?他说“能找到大油田,是每个勘探者愿望。”为了这样的愿望,他阅读并分析了大量南海、东海、非洲及亚太地区的地质资料,从亚洲的缅甸到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到非洲的尼日利亚,八个国家23万平方公里的矿区资料,他都进行了精细研究和分析,并结合构造学、沉积学、生烃学分析成果,首次提出了中国近海两个盆地带油气地质差异性理论,认为邻近中国东部古陆发育了古近纪的湖相断陷盆地,为生油盆地带,是找油的有利地区,远离古陆发育古近纪海相坳陷盆地,为生气盆地带,是找气的有利地区,这项新理论已经被深海钻探所证实。多位科学院和工程院士认为此项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并对海域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如果说海洋石油勘探是“世界上最大的赌博”,那么邓运华就是世界上最疯狂的“赌徒”。他用自己的青春与智慧,为祖国“赌”回了一个个油田;他用执着与热情为祖国“赌”回了发展的信心与保证……
当我重读邓运华的人生轨迹时,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邓运华与同行讨论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