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朴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生产力。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加快发展、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化管理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展,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并不是随意的、自发的。同样一项科技成果,运用在此企业中,就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产生良好效果,运用于彼企业中,却可能没有明显效率。由此可见,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以现代化管理为前提。现代化管理是指企业主体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中,它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保证,不仅影响着生产力的存在状态,决定着生产力的实现程度,而且还能推动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面临的环境极不稳定,在这样的环境中,现代化管理愈加成为影响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当今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时期,一些新的理念被引入到现代管理中来,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注重知识和人才的管理已经成为潮流,这种管理方式必将引导企业向知识型、科技型转变,推动经济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现代化管理就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生产力。
二、现代化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管理活动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在工业经济时代,管理同土地、资金、劳动力一并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四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与技术、人才被喻为企业这驾马车的“两个轮子一根轴”。面对当今有限的资源、激烈的竞争,企业要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施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加强科学管理。据有关部门2009年公布的对我国2585家企业的调查,由于管理不善造成企业亏损的达到2112家,占总数的81.7%。这说明这些企業在管理上墨守陈规,缺乏现代化管理的创新意识,不能适应环境,最终成为市场竞争的失败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我国第一代乡镇企业的万向集团,经过近40年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业绩,从“小铁匠”发展为拥有100多亿资产、员工2万多人的企业。这与现代化管理是分不开的。又如邯钢集团,面临被市场淘汰的严峻形势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企业扭亏为盈,走向快速发展之路,成为我国企业探索和实施现代化管理的典范。可见,现代化管理的巨大威力是勿庸置疑的,它能使有效的资源获得最佳效益。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其贫乏的国家,但由于重视现代化管理,并在管理方法上不断创新,从而使自己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这些事实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现代化管理在经济发展中有着巨大的威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使我们看到了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现代化管理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要把我国建成经济强国,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依靠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就必须以这种特殊形态的、具有特殊功能和特大威力的生产力作先导,舍此,别无他路。同时,世界范围的科技发展对于我们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良好的机遇,我们应当利用这个机会,积极研究和探索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规律,加速自己的现代化管理进程。
三、重视现代化管理要与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
强调现代化管理并非否认体制在企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一个产权结构尚不清晰、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健全、权责不明的企业很难把主要精力放在内部管理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上。如果不考虑企业本身体制背景,单纯引入或效仿某种管理形式,可能因缺乏企业制度基础这一大前提而事倍功半。如果企业自身尚未完成从工业化向知识化的过渡,则很难一步跨入知识化、网络化的全新境界。因此,对一个企业来说,在完善机制的同时,加强现代化管理力度,才能使这一特殊形态的生产力,在顺畅的体制下充分发挥其作用。强调现代化管理必须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现代化管理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运作空间,技术创新则是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内容。科学的管理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经济实力,这样企业就有力量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技术创新和科研开发中去,使企业的科技水平永远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同时,又会带动企业管理向新的层次发展。现代化管理和技术创新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只有二者的充分结合,才能使企业的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