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性调研与对策分析

2010-10-25 05:31:28徐晓燕
关键词:邻里区位设施

徐晓燕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1 社区设施的区位性

区位一词源于德文的“standort”,英文译为“location”,是指位置、场所或是特定的区域,即人类活动的合适的空间场所或位置。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不同的区位会导致不同的土地利用形式。从城市区位论的角度出发,城市的土地利用存在着明显的功能分区,例如工业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各种区位之间并非完全隔离独立,也存在着相互交错的现象,但是也呈现着以某种区位功能为主的特征。区位可以认为是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方法和表征手段[1]。区位的核心意义是关于生产的空间布局,其根本宗旨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法则,即社会经济活动(客体)在空间中的分布、运动、关联等;中心思想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

社区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组成单元,必然有其特定的区位;这种区位特性一般会通过土地开发强度和居住人口密度等指标反应出来,比如位于城市中心的社区会拥有更高的土地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而社区服务设施的区位性研究则意味着强调研究对象与所处城市地理位置的空间关联性,从城市空间中社会经济活动分布的角度探讨生活服务设施布局的合理性。

2 现行居住区规划体系对区位性的忽略

2.1 现行居住区规划体系核心思想

居住区规划体系来源于20世纪初的邻里单位理论,它第一次将“城市居住区”从城市规划系统中独立出来进行研究,并深入考虑了居民的安全与居住区的合理规模。这个理论的诞生为现代城市居住区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佩里在1929年系统地阐述了“邻里单位”社区规划设计思想:①由小学合理规模确定(小学的合理规模约400人,邻里单位的规模约为5 000人),使小学生上学不穿过城市道路;②空间范围由自邻里中心至边缘约5 min的步行距离,邻里单位的边界是大容量的城市干道;③公共服务设施要满足邻里需求;④学校和其它公共设施置于邻里中心;⑤邻里商店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并置于邻里周边;⑥邻里内部交通应采用环绕模式,来削弱汽车穿越邻里[2]。“每个邻里单位都可以实现相对的‘自我供给',更像一个传统的乡村”[3]。

以邻里单位为基础的居住区规划思想同样凸显了创造完备的基本生活空间环境这一主旨,日常生活设施与居住区人口规模的对应关系,典型地反映出物质空间结构的“自足性”目标。

我国居住区规划理论形成于建国初期的50年代。在此后的20年,我国以居住小区理论为指导,进行了大量的居住区建设,由此奠定了小区模式在我国居住区规划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其后,随着居住区建设实践的展开和国家试点小区的推广和成熟,居住区规划结构模式经历了新的发展,但从根本上看并没有脱离邻里单位的模式基础。现行的居住区规划模式是以居住与生活服务设施相互对应、分级设置为依据建立的。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即配套公建,在文献[4]中共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它8类,按居住区、小区和组团3级配置,作为保障居住区广大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物质设施。

2.2 对区位性的忽略及其弊端

居住区配套模式基本上抹杀了区位性因素对设施数量和布局的影响。“千人指标”以居住区人口规模作为界定服务设施配置的依据,这种模式意味着将社区理解为自成一体的内向型“细胞状”结构,其在城市区位中的经济因素、交通因素等等均被忽略。笔者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调研认为:配套模式实际上体现了一种“静态自足性”,而忽略了社区所处的“区位性”,致使小区在某些方面出现“反城市”的现象,主要反应在以下3个方面:

(1)一次性。配套模式建设方式具有“一次性”特点,对于社区自身变化以及周边城市区域变化不具有协调性和可变性。事实上,城市区域的发展会带来社区相对区位环境的改变,原先处于城市边缘的社区在若干年后已经被新的生长区域包围,这时,社区的经济容量和服务位势会随之而变,一些老的小区出现“破墙开店”的现象就是对这种变化的民间自发适应。而居住区规划中设施建设不能随着商业容量的涨落进行物质空间结构的调节,反应出与城市区域的协调性较差。

(2)静态性。配套设施按照“千人指标”计算得出,抹杀了社区的区位性;不论处于何种区位环境的小区均按照统一配套标准,城市设施和社区设施在实际使用中的互补关系被忽略。

(3)自足性。小区设施布局各自为政,较为分散,致使使用效率低下。一些公建,例如小学,出现远低于正常小学规模的现象,成为所谓的“麻雀学校”;一些内部商业设施或长期闲置无人经营,或难以维系,频繁易主,都反映出配套设施效率低下的问题[5]。

3 区位与社区自足性的关系

3.1 调研设计

3.1.1 调研目的

(1)不同区位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时空状况调研,分析评价社区自足性(自支持强度)与其所处城市区位的关系。

(2)不同区位小区居民在日常生活设施选择上的对比,分析居民对配套设施的依赖程度,以及利用周边城市设施的情况。

3.1.2 调研对象

合肥市3个规模相似而区位不同的居住小区:①小区1,琥珀山庄小区,总建筑面积50×104m2,地处城市商业中心区附近;②小区2,世纪阳光花园小区,规划总建筑面积56.8×104m2,位于城市一环与二环之间,离城市商业中心直线距离约5 km;③小区3,国际花都小区,建筑面积约70×104m2,位于政务文化新区,离城市商业中心直线距离约15 km,如图1所示。

图1 3个小区的规模与区位对比

3.1.3 调研方法

问卷调研,3个小区发放回收等量有效问卷各60份,对比分析得出结果。

3.2 自足性评价

3.2.1 问卷调查项目设定

调查内容设定选择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项目,分为3类:生活性功能(包括菜场、商业、幼儿园与小学、金融邮电服务、医疗);社会性功能(就业);休闲性功能(运动、娱乐)。

3.2.2 建立自足性评价模型

(1)Is=(Ka+Kb+Kc)/3。

其中,Is为社区自支持强度指标;Ka为生活功能的消减系数;Kb为社会功能的消减系数;Kc为休闲功能的消减系数。

(2)Kabc=(K1+K2+K3+…+Kn)/n。

由于每一项功能还包括具体的内容,因此,用K1,K2,K3,…,Kn表示具体调查项目。

(3)Kn=1/Ln。

消减系数与交通距离成反比。Ln表达居住至各种日常生活设施的距离(距离在此由时间成本度量)。

当距离在步行(自行车)可达范围内,Ln取1;当距离超过步行(自行车)可达范围时,Ln用交通往返总时间表达(考虑到合肥市目前城市规模,交通往返时间在超出步行可达范围时,采用较细的分类标准,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差异):30~45 min,Ln取1.2;45~60 min,Ln取1.3;60~90 min,Ln取1.5;90~120 min,Ln取1.8;120 min以上,Ln取2.0。

3.2.3 结果分析

评价结果对比见表1所列。

表1 3个不同区位社区日常生活设施自足性评价结果对比

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1)社区自支持强度(Is)与所处区位有较为明显的关联。琥珀山庄小区自支持强度为0.88,世纪阳光花园小区功能自支持强度为0.86,而“国际花都”社区功能自支持强度为0.74;前两者结果比较接近,而位于城市新区的国际花都小区功能自支持强度明显降低。

(2)3类功能消减系数对比发现,落差由大到小的排列次序分别为:Kb>Kc>Ka,即社会功能(就业)、休闲功能、生活功能;落差大小反应了区位对功能自足性的影响程度。生活功能的消减系数落差最小,说明小区配套使日常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

(3)配套设施与小区周边城市设施共同影响社区的自足性。从城市中心到外围采用了相同的配套标准建设,而生活、休闲功能的自足性依然反应出区位差异;这说明周边城市环境对居住区日常生活同样提供有力的支持。

3.3 不同区位小区居民使用设施情况

3.3.1 选择使用设施调研分析

(1)从城市中心到外围,随着不同区位商业服务设施的发育程度,居民使用小区内外设施情况有明显区别。当位于城市中心时,使用小区配套设施的概率较低,而位于城市外围区位时,居民对小区配套设施的依赖程度较高,如图2a所示。

(2)从城市中心向外围,使用“小区内服务设施”的概率呈上升趋势,使用“小区外附近城市设施”的概率呈下降趋势。这2项指标说明小区生活支持功能的外化度在下降,处于城市外围小区对社区自身服务设施的依赖程度提高;而使用“小区外较远城市设施”的概率呈上升趋势,说明小区周围城市环境发育水平低导致居民非地域化生活的概率上升,如图2b所示。

图2 不同区位小区居民选择使用设施调研分析

3.3.2 设施满意度

(1)3个小区居民对小区内配套服务设施的满意度基本相似,选择“较好”的比例分别为30%、37%、40%,这与3个小区的建设时段相符,较早建设的小区(琥珀山庄)配套设施欠缺较多,而近期建成的小区(国际花都)配套设施比较全面,见表2所列。

(2)对附近城市设施的满意度与区位有明显关联,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满意度逐渐下降。

4 注重区位性的社区设施规划策略

4.1 充分认识和理解社区设施的区位性

(1)理解社区周边城市设施发育程度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认识社区是一个开放系统。

(2)将社区日常生活设施纳入到城市设施的综合系统结构中理解,改变静态自足性的传统微观理念;在社区日常生活设施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其区位性。

以下以新加坡社区中心设计为例,说明对社区区位性的综合考虑。

新加坡社区中心实际上是一个分层次、配套的居住社区公共活动中心概念的统称,依其服务范围从大到小,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区域中心、镇中心、居住区中心、邻里组团中心及各自周围的其它配套设施。其中居住区中心或称社区中心的具体设计要求中,明确地将所处区位条件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

一个社区规模大约1.5~4.0万人,根据规模设有购物设施、银行、医疗所等。根据所处区位和交通条件,社区中心分为4种:不设轻轨站;设轻轨站;设地铁站,位于中心区以外;设地铁站,位于中心区以内[6],见表3所列。

表2 不同区位小区居民对设施的满意度 %

表3 社区中心设施规模

通过表3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新加坡社区中心被理解为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而非单纯自足性的配套设施。公共交通的运力越大、等级越高,社区中心服务设施规模越大;社区区位越靠近中心,社区中心服务设施规模也越大。这2个基本规律显示了社区中心功能对城市区域的贡献。

4.2 从“静态”自足性到“动态”自足性

社区设施的自足性是个体日常生活时空结构的内在要求,也是有利于塑造社区地域化生活和促进交往的空间结构。认识和理解设施区位性的意义不在于全盘否定自足性,而是更加客观地将其纳入城市整体空间结构:从闭合系统到开放系统,从“静态”自足性到“动态”自足性。

“动态”自足性意味着在一个开放系统中实现日常生活的便利性。社区设施的配置不以自给自足为目标,而是更多地利用相邻社区间设施的连通、共享、互补和综合。

新城市主义DPZ提出的邻里单位设施共享的开放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新城市主义DPZ提出的邻里设施共享的开放结构

大于50 hm2的开发应该被划分成独立的、可步行的邻里、通过街道网络的相互联系,平衡对汽车、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的需求。这种联系对于改善通达性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邻里应该最终形成互通的开发,而不是独立的封闭团块,这样设施可以更方便地共享,在相邻邻里间扩展价值。邻里的粘合创造了城市和乡村的新结构[7]。这种设施彼此连通的结构对于郊区社区的开发尤其具有借鉴意义。基本日常生活设施在一定规模下集中布置,有利于社区的快速成熟。例如,上海万科假日风景、上海春城、春申景城3个相邻小区共同组成的设施带,原本仅期望服务于各自小区的附属商业街道首尾相接,形成了链条型的带状格局,在相互共享和促进中也基本形成了区域性、成规模的商业街道,服务于整个区域[8]。

5 结束语

自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布伦特兰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进行相对明确的定义后,城市的可持续问题伴随着城市化、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及社会公平等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出现而备受关注。紧缩城市认为:城市的形态、尺度、密度和土地利用方式都将对城市的可持续性产生影响,虽然对其影响力和影响程度尚缺乏一致的描述,但是肯定形态和可持续性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是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9]。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住郊区化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卧城”现象,社区非地域化生活引起居民满意度的下降以及对机动交通的依赖,城市发展中的不可持续性日益加剧。大量事实表明,“配套”模式的小区设施建设对于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的支持度是有限的;区位性研究视角则有利于从城市空间社会经济活动分布的角度,探讨日常生活设施布局的合理性。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这一核心思想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从区位角度提出的日常生活设施组织形态,也将为可持续社区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1] 吴启焰,朱喜钢.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17(2):45-50.

[2] Dutton J A.New American urbanism:re-forming the suburban metropolis[M].New Yo rk:Abbeville Pub G roup,2000:20-25.

[3] 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M].李白玉,陈 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2.

[4] 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

[5] 杨 震,赵 民.论市场经济下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方式[J].城市规划,2002,(5):14-18.

[6] 李 盛.新加坡邻里中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国外城市规划,1999,(4):30-33.

[7] 大卫◦沃尔特斯,琳达◦路易斯◦布朗.设计先行:基于设计的社区规划[M].张 倩,邢晓春,潘春燕,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49.

[8] 鲁 莉.对上海若干居住区商业设施的现状调查[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7.

[9] 迈克◦詹克斯,伊丽莎白◦伯顿,凯蒂◦威廉姆斯.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M].周玉鹏,龙 洋,楚先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12.

猜你喜欢
邻里区位设施
“小邻里”托起“大幸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打造“邻里+”基层治理新样板
中国民政(2022年3期)2022-08-31 09:33:22
民生设施非“摆设”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2-01-12 06:10:18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印刷工业(2020年5期)2020-03-29 06:47:00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 07:35:00
黑白电视·邻里之情
快乐语文(2018年25期)2018-10-24 05:39:06
蒙元京畿区位论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中国公路(2017年5期)2017-06-01 12:10:10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地理区位
乡村地理(2016年2期)2016-06-15 20: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