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灵动·生本
——有效教学之我见

2010-10-25 00:23◆董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9期
关键词:预设生命教材

◆董 苗

(宁波东海实验学校)

科学·灵动·生本
——有效教学之我见

◆董 苗

(宁波东海实验学校)

现在很多教学由传统的“重预设,轻生成”演变为“重生成,轻预设”,片面强调生成的动态性而忽视了预设的基础性。其实没有生成的预设是僵化的,而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只有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我们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如何让两者和谐统一,笔者认为如果在预设时能做到科学性、灵动性、生本性,那么就会自然而然地催化生成,使两者相辅相成,从而达成有效的教学。

科学性 灵动性 生本性 预设 生成

随着课改的深入,对课堂的要求不再停留在原先热热闹闹的形式上,而更多地放在了内涵和实质上,究竟学生在 45分钟里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尤其是思品课,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如何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此境界,精心的预设和精彩的生成缺一不可,但现在很多教学由传统的“重预设,轻生成”演变为“重生成,轻预设”,片面强调生成的动态性而忽视了预设的基础性,实质是割裂了预设和生成的辩证关系,使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近两年有幸参加了思想品德优质课比赛,在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的反复砺练中有所思、有所悟,特别是备战省优质课比赛的整个过程,让我对预设、生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其实生成并非“空穴来风”,它的精彩源于预设的精心。

一、吃透教材,让预设更具科学性

教材作为最主要的文本资源,经过专家数年的研讨,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体系上都有一定的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所以教师在预设时要吃透教材,切忌泛泛而谈,舍本求末。

吃透教材,就是指彻底地理解、掌握教材。对教材不仅要知道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各方面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还要知道教材为什么要这样编写?怎么样才能实现教材的编写意图。不仅要认真钻研、理解教材所承载的内容、重点难点、文化内涵和知识体系,还要认真分析理解其设计意图和活动策略及其对学生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让生命之花绽放》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分为“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三个环节。备课时第一、二遍,粗粗一看,除掉活动、案例,正文不足 500字,简单却毫无头绪;第三、四遍,细嚼慢咽之后,似乎有了一些感觉,却仍不明朗;第五、六遍,逐字逐句斟酌,终于豁然开朗,原来教材设计从悦纳自我——尊重他人——延伸生命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具体内容如下:

这样的预设较好地把握了教材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为生成提供了科学的保障,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形散而神不散”。

二、整合资源,让预设更具灵动性

教学资源是形成教学要素及实施教学活动的各种条件的总称。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进行相关资源的选择、整合、优化是提升课堂效益的关键。

《让生命之花绽放》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意义,并尊重他人的生命。作为 90后的学生往往对“自尊”很看重,但却缺乏一定的耐挫能力,漠视他人的生命。所以针对学情,光是单纯的教教材肯定是行不通的,预设时必须结合生活、结合社会,寻找震撼学生内心的东西,引发他们的共鸣,从而让生命教育水到渠成。

尝试一:残奥会游泳冠军何军权

选择这个资源主要是考虑到材料新,对于认识自我生命价值 (尤其是残缺的生命)有较强的说服力。可是教学之后发现,效果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脱离了学生实际,大部分同学对何军权很陌生,因此很难激发情感体验,无法深入人心。启示:材料宜近不宜远,只有善于捕捉大多数学生关注的“兴奋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学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尝试二:奥运会 8金巨星菲尔普斯

鉴于尝试一的教训,我选择了鼎鼎大名的“飞鱼”,果然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特别是讲到菲从“耳朵大、手臂长、多动症、被嘲笑”到全民超人,成功地实现了生命的价值时,学生很受触动。但是随之问题又出现了,菲尔普斯的经历仅仅是针对第一个教学内容“悦纳自我”,后面两个教学内容“尊重他人”“延伸生命”则不得不重找素材、另辟蹊径,这样就难免出现材料堆砌、前后脱节的毛病。

启示:材料宜精不宜多,短短的 45分钟,频繁地出现多个材料不仅达不到预设的目的,反而会显得拖沓冗长,影响学生的思维。

尝试三:汶川地震中可乐男孩

生命教育,汶川地震无疑是大多数老师都会选取的资源,如何做到人有我优,突破常规呢?斟酌再三,最后决定用地震这条主线把三个教学内容贯穿起来。

1.生命精彩篇——悦纳自我,开出美丽之花。

2.生命守护篇——尊重生命,绽放奇迹之花。

3.生命延伸篇——服务社会,延伸价值之花。

这样的预设决不是抛开教材,而是结合实际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让生成有的放矢,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有效活动,让预设更具生本性

活动教学是充实课堂、活跃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的常用途径,但教师却很容易在组织活动时陷入一个误区:为活动而活动,活动教学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内涵,实际收效难。因此有效性是活动教学的灵魂,要明确活动的必要性、目的性、生活性和操作性,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得在其中。

《让生命之花绽放》难点是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最难的莫过于激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努力突破自我,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如果单纯采用教材上的“生命箴言”创作活动,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但却过于肤浅和随性显得意义不大。学生有可能在创作中过多地关注语句的精彩,而真正忽略了活动的目的——回归生活、回归自我。为此,经过多次实践探讨,一位老师的话让我茅塞顿开: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一切教学活动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取得成功。于是,我进行了如下的活动预设:

由于此项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人物评选在班级中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并在参与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价值,我们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生活的点滴小事上,从而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成了课堂中的最大亮点。因此,预设时破“师本设计”立“生本设计”,多一些动态生成和留白,教学才会持续不断焕发新鲜的活力。

精心的预设催化了生成,让生成变得更加精彩;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让教学变得更加有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或许这就是预设的最高境界,亦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1]杜芳.如何备出高质量的课.

[2]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猜你喜欢
预设生命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我国退休法律制度的预设前提及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