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地球
——近地天体的巡视与防御陨击的对策

2010-10-25 09:01胡中为
自然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彗星小行星天体

胡中为

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210008

保卫地球
——近地天体的巡视与防御陨击的对策

胡中为

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210008

地球 近地天体 巡天 飞船 陨击 危害分析 防御对策 预警

地球处于危险的宇宙环境中。运行到地球附近的“近地天体(NEO)”潜在着撞击地球的危险。实际上,地球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地受到这些天体的轰击,月球和水星的斑痕累累陨击坑就是最好的佐证,只是地球经历严重演化而抹去了老的陨击遗迹,仅见到170多个较近期的陨击构造。幸运的是,现阶段的陨击大多是规模小的,危害不太大。然而,陨击是很难预料的,一旦发生较大的撞击,就会造成比大地震还严重得多的危害。1994年的彗星撞击木星事件轰动世界,启迪人们更加关注地球被撞击的危险问题。实际上,也不乏地球近期遭遇陨击的例子:1908年的通古斯爆炸事件;1976年的吉林陨石雨;2008年的小行星2008 TC3陨落在苏丹。2010年初,美国科学院公布《保卫地球:近地天体巡天和缓解危险策略最终报告》,笔者将结合有关资料作简要介绍,让公众了解真实的科学知识和对策,以免被歪曲的影视情节所误导。

在飞船拍摄的月球和水星图像(图1,见彩插三)上,可以见到都有大大小小、不同年龄的陨击坑累累。太阳系中有固态表面的天体——“类地天体”,包括类地行星、行星的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的彗核,它们的表面也有很多陨击坑。这些事实说明,陨击是普遍性的,佐证地球自诞生以来也必然经常地受到外来天体的陨击。因为地球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各种地质过程的演化,抹掉了早先的陨击遗迹,现在找到的170多个陨击构造,大多是年龄不到25亿年的。

1994年7月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分裂的碎块依次撞击木星的事件轰动世界,启迪人们更加关注外来天体撞击地球的危害问题。显然,只有可以运行到地球附近的天体才可能有撞击的危险,它们统称为“近地天体(near earth objects,简写为 NEO)”。

近地天体(NEO)是一些什么天体?怎样搜寻到它们?它们来自哪里?它们撞击地球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可以推算和预告某颗会在何时、陨击到什么地方吗?可以采用什么防御对策?这些问题需要更深入地探讨。2010年初,美国科学院公布《保卫地球:近地天体巡天和缓解危险策略最终报告》,笔者将结合有关资料作简要介绍。

1 近地天体及其搜寻探测

和行星很长时期在各自较稳定轨道绕太阳公转不同,太阳系的小天体的公转轨道是容易发生变化的,尤其是运行到质量大的行星附近时,受行星的引力作用,其轨道很容易发生变化,甚至在行星的引力主宰作用下向行星陨落而撞击行星。

一般说,所有近地天体的近日距应小于1.3 AU。它们包括三类小天体:近地小行星(NEA),近地彗星(NEC),大的流星体(Meteoroid),以及绕太阳轨道的宇宙飞船。近地天体中对地球有潜在撞击危险的称为“潜在危险天体(PHO)”,大多跟地球的最小轨道距离不大于0.05 AU(748万km)。

小行星,顾名思义,就是小型的行星。最大的是谷神星,其直径为933 km,现在划归为“矮行星”之一。已观测到的小行星有40多万颗,已测定出轨道而给予编号的有21万多颗,其中正式命名的有15000多颗,它们大多在火星与木星的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直径大于100 km的约200颗,直径大于10 km的约2000颗,而大多数是很小的。小行星是由岩石和金属组成的固态岩石体,有的可能是相互引力束缚在一起的岩石堆,按照它们的成分和结构等性质分为多类。很多小行星还有自己的卫星(图2,见彩插三)。在近地天体中,最多的是近地小行星,它们轨道的一部分离太阳在0.989~1300 AU之间,它们因轨道变化而陨落到或太阳、或类地行星、或接近行星而被抛远,因而幸存在轨道的寿命仅几百万年。

彗星俗称扫帚星,虽然肉眼看到的亮彗星显得很大很壮观,但其本体是由尘埃和(水、二氧化碳等)冰冻结的固态小彗核组成的(图3,见彩插三)。彗核一般直径1~40 km,质量为1010~1019kg。很多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公转,离太阳很远时几乎是赤裸彗核,小又暗,很难观测到;运行到离太阳较近时,受到更强的太阳辐射作用,彗核表面的冰升华、并带出尘粒,形成彗星大气——彗发,同时发生化学的和物理的复杂过程(分子的离解和电离,受激而发光等)。在太阳辐射和太阳风的推斥作用下,彗发物质往背向太阳方向运动,形成很长的彗尾。彗星在绕太阳公转运动中,形态发生很大变化。虽然彗发和彗尾的体积可以发育很大,但其物质却很稀疏。在太阳系外部的“柯伊伯(Kuiper)带”和太阳系外围的“奥尔特(Oort)云”有大量的彗星,因受其他天体的引力摄动而改变轨道、进入太阳系内区才被观测发现。彗星每次回归中都蒸发丢失部分物质,因而彗星的寿命有限,彗星的分裂及撞击其他天体则使其衰亡更快。

流星体是独立绕太阳公转的小物体,它们的质量一般小于10万kg,直径小于50 m,实际上大的流星体跟小的彗星和小行星之间并没有严格界限。大多数流星体只是微小的固体颗粒,又称为“行星际尘(IPDs)”或宇宙尘。流星体绕太阳运行中,若经地球附近,受地球的强引力而高速(11.2~72 km/s)闯入地球大气而烧蚀,呈现一道光迹划越天空的“流星(Meteor)”。大流星体在陨落中呈现明亮的火流星,有的甚至白天可见,其残骸落到地面而称为“陨石”。有些流星体的轨道相似,只是过近日点先后不同,称为“流星(体)群”,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而呈现流星雨。一般说,流星体来自于彗星或小行星的碎裂物,有些流星群是相应彗星散布的彗星尘,也有是相应小行星破碎的。

近30年来,先后开展多个搜寻和探测近地天体的计划,如PACS(帕洛玛小行星和彗星搜寻),欧洲NEO搜寻、EUNEASO(追踪和物理观测计划),Spacewatch(空间监测计划),LINEAR(林肯近地小行星巡查),NEAT(近地小行星追踪),LONEOS(洛威耳天文台近地天体搜寻),CSS(Catalina巡天),TASS爱好者巡天(爱好者巡天)等。此外,NASA在2009年12月发送NEOWISE(近地天体大视场红外巡天探测器)飞船,加拿大将在2010年发送NEOSSat(近地天体监测卫星),德国将在2012年发送小行星探测器卫星。

1991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大会设立了近地小天体工作组(WGNEO),协调全球近地小天体的搜索监视和研究。美国国会授权宇航局(NASA)两项探测NEO的任务:一是到2008年探测直径1 km以上NEO的80%;二是到2020年探测直径140 m以上NEO的90%。实际上,更着重于有潜在(撞击地球)危险的天体(PHO)。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中心(MPC——Minor Planet Center)负责汇集世界的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资料、计算轨道,并在Minor Planet Circular(小行星通告)发布它们的信息。

探测近地天体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大小、反照率(其表面反射太阳光的比率)、离地球的距离以及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上述计划取得了丰硕成果,到2010年2月,已发现6780颗NEO,其中84颗近地彗星,6696颗近地小行星,有1086颗是“潜在危险小行星(PHA)”。

近年来,小行星的发现数目增加(图4,见彩插三),大多是分布在太阳系内区的已知小行星(图5,见彩插三)。基于NEO轨道分布,用动力学模型来确定NEO的主要源区,结果得出,大多数公里大小的NEO来自小行星带的内区和中区,小部分(小于20%)来自小行星带外区,而近地彗星来自太阳系的外部区域,NEO中约有20%是轨道可以经过离地球0.05 AU内而成为“潜在危险天体(PHO)”。较小的NEO受撞击和“非引力效应(太阳光压)”影响较大,它们撞击地球的概率小些。火流星的研究表明,约1 m大小的NEO(流星体)主要来自小行星带中区。

从已知NEO的性质,最近估计得出,直径大于1 km的NEO约有940颗,现在已观测到其中的85%,但没有包括长周期(轨道周期200年以上的)彗星。

虽然很多小的NEO还有待发现,从已知的和较合理的推测,NEO的大小分布模型可用大于直径D(公里单位)的NEO累计数目 N表述,N=942 D-2.357。大多NEO的直径很难直接测定,常由观测其亮度得到的绝对星等,用假定的反照率,来估算直径,或者用绝对星等代表直径来图示NEO的大小分布(图6),其中100 m到1 km的“下凹”跟月球和火星的小而新陨击坑数目符合。

图6 NEO的大小分布——亮于绝对星等H(相应直径如图)的NEO累计数目。撞击能量是假定撞击速度20 km/s计算的兆吨(MT)TNT当量。K-T为6500万年前的地质界面

尽管搜寻近地天体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有不少还未观测到的,因此需要提高搜寻能力,加快研制和发送太空望远镜,继续搜寻未知的,尤其是突然来的、可能就要撞击地球的近地天体。

2 陨击危害分析

月球的探测研究表明,其表面的古老又很大的陨击坑特别多,说明早期受到严重的陨击,随后,陨击率逐渐减少。从陨击的普遍性来说,地球和其他类地天体的陨击情况也应跟月球类似。虽然地球现阶段受到较大NEO陨击的概率很小,而一旦发生,其危害是很严重的,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巡查和研究。实际上,地球是经常受到陨击的,人们最熟知的例子是流星——流星体大气中烧蚀的痕迹,只是在地面上没有什么危害感觉而已。据估计,每天陨落到地球的流星物质有50 t到150 t,大多是宇宙尘。大的火流星就更令人瞩目了,先来列举几个不同危害程度的陨击事件。

1908年6月30日,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河地区上空发生天外飞来物体大爆炸——通古斯事件,估计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2倍,约1000~1500万吨TNT当量,2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树木倒毁,欧亚的很多地震站都有纪录,幸好那里人烟稀少,否则会造成很大伤亡。最近研究得出,这是直径30~50 m NEO在约10 km高度空暴。

2008年10月6日,Catalina巡天发现小行星2008 TC3处于撞向地球的路径,空间防卫和小行星中心紧急通告协作观测,由19个小时的连续观测确定出它的准确轨迹并发布预警,这颗直径2~5 m的小行星果然于8日在苏丹北部发生空暴(图7,见彩插四),后来在地面收集到280块陨石,共3.9 kg。

类似地,1976年3月8日的吉林陨石雨是约4 t的小行星残体陨落的空暴事件,碎块散落500 km2地区。落地的最大陨石重达1770 kg,穿入冻土层,开掘一个6.5 m深、直径2 m的坑。

2007年9月,直径1~2 m的石陨石以很高的超音速陨落在秘鲁,产生了陨击坑,说明小的NEO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危害。

巴林杰(Barringer)陨石坑是直径1.186 km、深175 m的碗形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察研究,才成为第一个确证的陨击成因构造(图8,见彩插四)。它是49000年前一颗约30~50 m(重约30万吨)的铁陨石(小行星)陨击地面发生爆炸形成的,该陨石的大部分粉碎,少部分碎块抛到周围9~10 km。这次陨击爆震能量2000~4000万吨 TNT(类似于核弹爆震的危害),造成10~13 km远的散弹型杀伤,破坏800~1500 km2的植被,另加200~600 km2的损伤。这样的陨击事件平均6000年发生一次,现代城市一旦遇到这样的陨击就会完全毁掉。

6500 万年前,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75%物种大量绝灭可能就是大陨击事件造成的。直到10多年前,才在墨西哥尤卡坦(Yucatan)半岛的奇科苏卢布(Chicxulub)村发现相应年代的约100 km陨击构造,它的一半在海洋,且陆地的另一半已被掩埋在几百米厚的沉积下面。推断是不到10 km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该地,撞击的能量约几亿吨 TNT,引起的巨大海啸和全球回荡的地震,破坏了尤卡坦半岛的大部分,陨击抛出物形成全球富集铱的 K/T地层界面。这样严重的陨击事件平均约1亿年发生一次。

探测研究得出,加拿大的贵金属矿区萨德伯里(Sudbury)盆地是18.5亿年前、一颗约9 km的彗星陨击形成的,陨击能量相当于几亿吨 TNT,熔化地表物质31000 km3,产生直径至少100 km、深30 km的陨击坑。南非的弗雷德福(Vredeford)陨击构造直径达300 km,可能是20亿年前由一颗10 km的小行星陨击形成的。

1994年7月16 ~22日,苏梅克-利维9号(Shoemaker-Levy 9)彗星分裂的21碎块依次撞击木星大气,一直到几个月都看见的显著撞击大疤痕(图9,见彩插四)。这是人类第一次事先预报而观测的太阳系天体大撞击事件,举世瞩目,使人们更关心彗星是否会撞击地球的问题。

1981年,弗兰克(L.A.Frank)等发现动力学探测者1号(Dynamics Explorer 1)卫星拍摄的地球白昼气辉紫外像有一些暂现小暗斑,称之为“大气洞(atmospheric holes)”,推断是小彗星闯入地球大气,在气辉上空(高度约1000 km)蒸发为水汽云,吸收气辉的紫外辐射而呈现为暗斑——大气洞。推算出小彗星的质量约20 t,大小约10 m,出现率约每年千万个。经10年争议,终于在1996年12月由飞船(Polar spacecraft)拍摄的新图像醒目地呈现陨落轨迹(图10,见彩插四)。可以估计每1万到2万年在全球沉积约1英寸的水,足以提供地球同时期的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分的水。

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109P/Swift-Tuttle)是英仙流星群的母彗星,其彗核直径约27 km,大于上述大陨击构造的撞击体。从它在1992年回归的轨道变化资料,曾推算它在2012年8月4日可能跟地球和月球相遇乃至碰撞,撞击能量是 K-T界面事件的27倍,令人惊恐,也许和虚构的《2012》地球毁灭电影不无联系,切不可被误导!后来的仔细计算表明,未来两个世纪都不会发生撞击。它在4479年9月15日最接近地球到0.03~0.05 AU,撞击概率约百万分之一。

直径约270 m的近地小行星阿波菲斯(Apophis)是2004年3月发现的,后来失踪,然后在当年12月再次出现,轨道周期约323天。很快就推算出它将2029年更接近地球到离地面5.6倍地球半径,撞击地球的概率较大,进一步的观测推算排除2029年撞击的可能,2036年和2068接近时撞到地球的概率也不大(1/250000和1/330000)。

基于有关资料和理论,可以近似地评估近地天体撞击地球的危害。表1给出不同撞击事件相应的撞击体(NEO)直径、撞击能量、平均时间间隔,由于涉及很多复杂因素,表中给出的只是长期近似平均值。实际危害还跟具体情况有关,例如,较小的NEO撞入地球大气就产生类似于通古斯事件的空暴,造成地面危害,破坏区的面积 A与爆炸能量 Y的关系为,A∝Y2/3,较大撞击体的撞击能量更大,危害规模更大。但大约75%发生在海洋或人烟稀少区域,危害就不很大。然而,这样事件较频繁,对人居地区危害就显得重要了。在海洋可能引起海啸,造成海岸地区更大危害。至今还不能搜寻到很多较小的NEO,因而很难预报它们的突然撞击,尤其偶然来临的彗星,撞击速度大,危害也大。撞击能量为千万吨到亿吨 TNT,就造成区域性的严重危害。兆亿吨TNT能量的大撞击灾难平均约1亿到10亿年发生一次,虽然能量小些的陨击未必造成物种大规模绝灭,但仍象核爆炸或火山喷发那样把尘屑抛散到全球,造成较久的严重灾难,有些学者形象地称作“核冬天”,这仍是准全球性灾难,比大地震和洪水的危害严重得多。

___表1__NEO撞击事件的撞击体直径、撞击能量、平__________均间隔

一次撞击事件的危害程度可以由平均死亡人数来表征,它主要跟撞击能量有关,而撞击能量又主要取决于撞击体的直径,考虑到其他重要因素,最近研究得到图11所示的模型,其中假定直径1.5 km的NEO撞击造成全球性灾难,全世界人口死亡十分之一,而10 km的NEO撞击造成世界人口灭亡,虽然这些结果未必准确,但提供NEO撞击地球的危害的科学认识,作为制定防御对策依据。

图11 不同大小的NEO每次撞击造成的死亡人数

3 防御陨击危险的对策

某些NEO撞击地球是必然会发生的,但危害程度有很大差别,从经常发生的无危害的火流星,到人一生(百十年)平均发生一次的空暴,再到都不大可能发生、但却偶然发生的全球性灾难事件。认识到陨击的不可避免性,深入开展NEO巡视,发现将来临的陨击体,可以采取怎样的防御对策呢?

对于同一顺序位内的船舶,在通常情况下按照所靠泊位的不同,根据西侧泊位先、东侧泊位后的原则进行排序,但要避免进靠相邻泊位的船舶尾随进港,造成一船等待相邻船舶靠泊的局面。

防御陨击危害的途径:一是主动的去改变陨击体(NEO)的轨道或炸毁它;二是被动的躲避陨击危害。由于可能的陨击危害程度差别范围非常大,单一的方法不适于处理所有的陨击事件。对于低能量的陨击事件,民事防御方法是挽救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耗费少而有效的方法。对于较大的陨击事件,改变陨击体(NEO)轨道是适宜的办法。对于最大的陨击事件,现在还没有技术能力来避免灾难。

根据现在的和可能发展的技术能力,提出的防御对策有以下四类。

(1)民事防御。如同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可以及时采取隐蔽、组织疏散撤离、使用应急设备,避免或减少危害。较小规模的陨击(空暴及陨石降落)是发生较多的,但往往在陨击快来临时才发现陨击体,预警时间短(几小时到几天),但只在局部地区产生较小的危害,可以疏散到陨击区之外。规模大些(陨击体10~20 m)的陨击,危害区域更大,但预警时间可以作到几天到几星期,也可以按应急措施疏散。更大规模的陨击,危害区域大,民事防御也可以作为辅助措施。

(2)缓慢推或拉方法。对于预警时间几十年、陨击体较小(几米到100 m)的情况,改变其轨道而使它免撞地球,最准确又可控的是缓慢推或拉的方法。例如,发送“引力拖拉机”飞船到陨击体近旁,仅利用引力使它位移15000 km(2.5倍地球半径)就可以避开撞击地球。也可以考虑接触拖动,但技术不确定性大。发送大而轻的太阳能收集器,让强光蒸发陨击体物质的反冲力来改变其轨道。

(3)动力学撞击。对于预警时间20年的较大(几百米到公里)陨击体情况,发送飞船去把它撞离飞向地球的轨道,但其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4)核弹炸毁。对于大陨击、尤其预警时间短的(几个月到几年),或其他方法失败时,可以一次或多次发送核弹去有效地炸毁陨击体,提出过几种可行的具体方法,但都有相当的不确定性,担忧的是炸裂的NEO碎块仍可能撞击地球以及核弹爆炸的放射物危害,即使技术问题可以解决,还有政治的社会的难题。

对于足够小的(直径几十米,或许到100 m)且撞击体本身强度不大的撞击事件,民事防御不仅合理,也是低耗费而有效的方法。这样的事件也是最常发生的,平均两世纪发生一次。它们也可能是事前预警最少的事件。对于较大的事件,主动改变陨击轨道可能是有希望的。可选择缓慢地推/拉、动力学撞击和核弹爆炸,取决于必须移走的该NEO的质量和决定多早去避免危害以及轨道的详情。表2总结用于各种威胁的防御对策。表3显示各种防御对策的可用情况。

表2主要防御对策

一颗近地天体(NEO)的轨道决定它是否会撞击地球。足够准确的轨道信息也决定撞击应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然而,撞击的结果及其对人们和财产的危害取决于很多因素。防御效果同样地依据NEO的更多特性,而不只是轨道。

虽然个别NEO撞击地球不能事先准确预报,在没有机会完成个别NEO的未来评定研究,恰当的评定范围知识对于事前制定防御计划大有帮助。

虽然地面观测可以提供某些NEO的物理性质(例如,自转速度、大小估计、成分)重要信息,NEO专用飞船使命提供很长使用时间和接近勘测,获得它们的自转运动、质量、大小、形状、表面形态、内部结构、矿物组成和碰撞历史的特性。从飞船评定使命收集的数据也会帮助标定地面的和空间的遥测数据,可以增大NEO遥测分类及其有关物理特性的可信度,供未来防御对策使用。

表3 主要防御对策总结(一旦NEO高概率撞击的对策阵列)

虽然这些方法都是概念上成立的,现在没有一个是准备短时期实施的。民事防御和动力学撞击可能最近筹措,但甚至这些也要求实施前作补充研究。

总之,没有单一防御对策能足够有效地完全防御全部范围的潜在撞击危险,各类对策有大致的应用范围(图12,见彩插四)。民间防护在所有情况都适用。有了适当的预警,除了极高能量的撞击,一套四类防御对策适用于几乎所有NEO的威胁。

处理近地天体(NEO)的撞击危害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它牵涉到不准确知道的危害与成本、风险与回报效益的平衡。由于近地天体的撞击危险是概率性的,难于掌握,难于表述。很多项目还需要深入研究,以便更好的量化风险和提高预报能力,并增加防御对策的成效。例如,地球附近小型撞击体的数目知之甚少,甚至不能确定在140 m以上或50 m以上的撞击体的平均率;不知道它们的基本性质:由什么组成,在什么限度上是改变了的原体,而不是严重断裂的或甚至完全分离的、松弛地相伴运行的引力束缚集合体;即使知道撞击体的大小、撞击能量、基本性质资料,其撞击对地球的危害也是不确定的。撞击危害取决于撞击体是否在到地表之前就在大气中破裂,撞击是否发生在浅水、深水、或者陆地上以及在那里的岩石类型。此外,危害未必限于撞击时间和地点附近的地区和区域,而对于大撞击还可能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或海啸。但对于造成这些危害需要多大的撞击、什么类型的撞击,仍是很不确定的。防御能力取决于从研究获得的新知识和理解。研究项目应包括三个主要任务领域:巡视、评定和防御对策,其范围应包括分析、模拟和实验室实验。

(2010年3月4日收到)

[1]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Defending planet earth:near-earth object surveys and hazard mitigation strategies:final report[EB/OL].2010,http://www.nap.edu/catalog/12842.html

[2]胡中为.近地天体及其撞击地球的危险[J].科学,2006,58(1).

[3]胡中为,徐伟彪.行星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Near-Earth object-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Near-Earth_object

[5]CHAPMAN C R.The hazard of near-Earth asteroid impacts on earth[J].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4,222(1):1-15.

[6]Near-Earth Objects[EB/OL].http://www.planetary.org/explore/topics/near_earth_objects/

(责任编辑:温文)

Defending Planet Earth:Near-Earth Object Surveys

and Hazard Mitigation Strategies

HU Zhong-wei
Professor,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 210008,China

The earth inhabits a hazardous environment.“Near Earth Objects(NEO)”,whose orbits approach Earth’s orbit,could pose potential hazard of striking Earth.In fact,since its birth,the earth is continually bombarded by these objects.The scarred countless impact craters from Moon and Mercury are the best evidence.Because of a serious evolu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 remains of the old impact craters being wiped out,only more than 170 impact structures are identified.Fortunately,the impacts from the objects at this stage are mostly in small-scale,their hazards are not too serious.However,an impact event is difficult to predict.Once the event of a larger impact occurs,they will result in much more serious than the big earthquake hazards.The event of the comet colliding with Jupiter in 1994 shocked the whole world,and enlightened peopl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angers of the earth by such impact.In fact,there are some recent examples:Tunguska explosion event in 1908;the Jilin meteorite shower in 1976;the asteroid 2008 TC3 fallen in Sudan in 2008.Earlier 2010,the U.S.Academy of Sciences announced,“defend the Earth:near-earth objects survey and mitigation of risk strategy for the final report”.Combined with relevant information,the real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mitigation of risk strategy are introduced briefly to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and to avoid seriously misleading from the distorted video.

Earth,near earth object,survey,spacedraft,impact,risk analysis,hazard mitigation strategy,warning

10.3969/j.issn 0253-9608.2010.03.008

猜你喜欢
彗星小行星天体
NASA宣布成功撞击小行星
我国发现2022年首颗近地小行星
展览“彗星来的那一夜”现场图
出发!炸掉那颗彗星
小天体环的轨道动力学
彗星
太阳系中的小天体
第十三章彗星撞地球
测量遥远天体的秘籍
一分钟认识深空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