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共大同县委书记 杨人毅
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思考
■文/中共大同县委书记 杨人毅
县一级党委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前沿阵地,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权稳固的重要基础。县委书记在这个基础中位置重要,责任重大,作用关键,因此,下大力气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以确保其对本地改革、发展、稳定实行有力有效的领导,是我们党的一项战略重点工程。
县委书记岗位重要,责任重大。培养县委书记队伍,标准是前提,基础在培养,关键在选拔。
第一,严格县委书记的准入条件。在这方面要着重把握好“五个导向”,即:政治导向,作为县委书记的后备人选应当政治上清醒坚定,能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治素质好,对党忠诚,对人民有深厚感情,在思想和行动上能自觉地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能力导向,要熟悉党务和经济工作,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善于统班子带队伍,有超强驾驭全局和决策能力,善于应对复杂局面;作风导向,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能干肯干,具有改革创新的良好作风;纪律导向,党性修养好,事业心、责任感强,能够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勤政廉洁;价值导向,宗旨意识强,不为功名利禄所左右,不为仕途前程所困扰,能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第二,建立健全超前的育人机制。县委书记的培养选拔是一项系统的全面的工程,必须立足长远,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选拔培养进行超前研究分析,有计划地搞好宏观规划。在这方面要注重“三个结合”:一要注重年龄与结构的结合。从培养的角度看,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后备人选,分层次、分阶段制定培养计划,保证多层次更新递进,滚动发展,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上下衔接的后备干部队伍。二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那些政治上坚定,理论知识丰富,缺乏基层工作经历和丰富党建工作经验的后备干部,可采取平级调动和下派挂职的办法,让他们在基层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三要注重机关与基层的结合。要拓宽选人育人渠道,放眼于基层,放眼于各方面,多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中,从勇于挑重担,善于领导科学发展,政绩突出的机关和基层中发现优秀人才,安排到一定岗位上作为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和锻炼。
第三,树立民主、开放、创新的选人用人观念。在坚持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的基础上,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打破区域限制,打破层级限制,打破年龄限制,树立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的观念。在这方面首先要注重“三个经历”:一要注重基层经历。要把基层作为培养选拔县委书记的基础阵地,注重把那些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妥善应对复杂局面,有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充实到县委书记后备干部队伍中。二要注重多岗履历。作为县委书记后备人选,要在不同层级、不同领域多个岗位经受锻炼,这样,有利于熟悉各方面工作,有利于把握大局,驾驭全局。三要注重副职阅历。县级党政班子副职阅历,对于一个县委书记成长至关重要,副职阅历使他们更熟悉基层情况,更善于团结同志,更便于形成工作合力。其次逐步推行书记、县长“一肩挑”体制。推行书记、县长“一肩挑”,并不是实行党政合一,提倡党政分开,关键应看效果。从目前党政班子现状看,大部分能够和谐相处,共克时艰。但为数不少的党政一把手存在着不团结、不协调的问题,使许多时光消耗在搞摩擦、闹意见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改革开放稳定的进程。推行书记、县长“一肩挑”,就是要彻底消除长期困扰的不断摩擦内耗、扯皮推诿的党政“两张皮”问题。目前,实行书记、县长“一肩挑”的体制,可以设两名副书记,一名副书记兼任常务副县长,专抓政府日常工作;另一名副书记协助书记专管党委的日常工作。这种体制有利于班子合力的形成,减少摩擦,提高办事效率。这里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选好县委书记;另一个是加强对县委书记的监督。这应成为上级党委在选人用人、监督使用上的重要工作任务。
发展是大事、发展是大局,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县委书记的第一要务和重大职责。面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课题,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为县委书记集中精力抓发展创造宽松环境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增强县委书记的宏观调控能力,努力消除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历次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使县级宏观调控能力逐步受到削弱,特别是诸如工商、税务、土地、电力等一些部门实行条管后,形成了一定的体制壁垒和条块分割,这样做虽有利于加强部门、行业的垂直管理,但容易形成“条与块”、“条与条”之间因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相互推诿扯皮,其结果是使县委书记不能集中精力抓大事,将相当的精力和时间消耗在协调部门关系上,将大好的发展机遇消耗在上报审批的漫长程序上。同时,由于“条与块”、“条与条”之间各自为阵,特别是由于条管单位人权上划,出现了“管得着的看不见”,即条条鞭长莫及管不好,“看的见的管不了”,即块块无职无权不好管,无形中肢解了县级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宏观调控能力。对此,应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集中解决好是以条条管理为主、还是以块块管理为主的问题,积极探索县级管理的有效形式,为县委书记的宏观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政令畅通的环境,使其能够有力有效地履行职责。其次,要尽力减轻工作压力。县级既是宏观决策与微观实施的结合部,又是社会矛盾的交汇点,这种特定的政权结构,决定了县委书记既要抓好一个地方党政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管全局、把方面、谋大事、促发展,又要抓好信访、安全、计生、治安等方方面面的具体事务,既要抓大,又要抓小。特别是随着“一票否决”、“考核”、“问责”等制度的进一步落实,作为各项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县委书记,稍有不慎,就会因“一票否决”影响提拔,因末位淘汰调整工作,因责任追究断送前程,工作压力十分巨大。对此,一方面要求县委书记提高统揽全局、统筹皆顾的能力,另一方面上级党组织要在政治上给予爱护,在工作上给予关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把压力变为动力,更好地为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第三,要尽量减少事务性纠缠。“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县一级承上启下,事务性工作多。据不完全统计,县委书记全年一半以上的有效工作时间用于参加各级会议,应付各项工作的考核检查及迎来送往。似乎迎来送往,考核检查由县委书记亲自陪方显对部门工作的重视。事实上,县委书记不陪同考核评比就会丢分,影响排名,客观上造成了来的都是客,谁也得罪不起,怕给小鞋穿,怕打低分数,怕在推荐干部时丢票这样一种工作导向,导致县委书记把许多精力用在了迎来送往、应付检查上,严重影响了县委书记抓大事的精力。对此,需要不断加快“减负减压”进程,尽力减少各类检查评比,减少会议文件,减少硬性指标考核,逐步做到该管的管住,不该管的放开,努力使县委书记从过多的事务性纠缠中解脱出来,专心于一个地方稳定发展的大局上。
县委书记是一个重要的岗位,要履行好自己的重大职责,首先,必须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自己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成熟,县委书记的政治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班子的政治素质,决定着一个县的发展方向。县委书记首要的职责是在政治上把好关,确保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因此,认认真真讲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显得尤为重要。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政治上始终同中央保持一致,模范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投身到推进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当中去。
其次,必须把执政为民作为工作的一个基本准则,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作风问题是一个干部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评价干部的标准。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一是要模范地贯彻民主集中制。要带头维护和增强班子的团结,进而带动整个班子和全县上下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坚持以身作则,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脚踏实地,办实事、求实效,带动和引导干部群众,形成人人想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局面。三是要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这是必备之功、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只有掌握了县情民意,才会出好的思路、好的观点、好的对策,县域稳定发展的大局才会实现新的突破。四是要做到勤政廉政。勤政,就是要勤动脑筋,多出思路,出好思路,出好富民强县的大主意,要以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勤干事、多干事、干实事、求实效,树立勤政务实的良好形象;廉政,就是要为政清廉,严于律己,带头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不贪不占、公道用人、严于律己。
第三,必须把提高综合素质作为第一要求,不断提高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维护县域的稳定发展是新时期县委书记的首要职责。是否具有统揽全局、驾驭全局的能力是衡量县委书记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县委书记必须注重提高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提高统筹驾驭全局的能力。要善于在复杂多变的矛盾中把好全局,抓住关键,善于从零乱的日常事务中跳出来,集中精力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善于统筹兼顾,协调上下、左右、内外的关系,从整体上推进全局工作。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突出重点,做好近期工作,又要谋求长远,实现科学发展。二是提高科学的分析判断能力。县级直接面对群众,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在土地征用、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下岗职工就业、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等方面的矛盾较多,不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县委书记在这些问题上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注意学习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汲取一些群体性事件的教训,善于从全局和长远想问题,深谋远虑、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深入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沉着冷静,审时度势,科学分析,果断决策,采取有力措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三是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创新的工作方法不是坐在办公室凭空想象,也不是别出心裁地臆断,而是在工作实践中,对问题和现象直观感觉进行科学分析推测和理性认识,从而形成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独特见解。因此,必须在“上情”、“下情”、“外情”的结合上下工夫,多调查,勤思考,把握重点,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提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敢于突破一些条条框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是提高知人善用的能力。干部工作是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党的事业和发展的关键是选好人,用好人。要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从发展大局出发,围绕发展配班子,依据实绩用干部,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要坚持品行为本,用靠得住的干部;坚持务实为要,用肯干事的干部;坚持民意为上,用口碑好的干部;坚持廉洁为贵,用严于律己的干部:用宽阔的视野选人用人。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面对新时期新任务,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前不久,中央出台了《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在《意见》的指导下,县委书记队伍一定会成为推进发展的根本动力,维护稳定的中流砥柱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