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产权能力与绩效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四川IT企业的经验数据为例

2010-10-21 05:47萧延高翁治林唐丽娜电子科技大学成都610054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3期
关键词:信度知识产权问卷

□萧延高 翁治林 唐丽娜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企业知识产权能力与绩效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四川IT企业的经验数据为例

□萧延高 翁治林 唐丽娜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基于对75个四川IT企业调查问卷数据的挖掘,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了IT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与绩效的相关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IT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与绩效的相关系数为0.65,即IT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对绩效具有显著的贡献,同时,企业规模和竞争力的来源对两者的相关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知识产权能力; 绩效; 影响因素; IT企业; 实证分析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地提高。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代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支撑与保障,知识产权是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人力资本、土地、能源和环境等发展要素日益从紧的约束条件下,我国电子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T)企业如何在技术创新模式上实现模仿引进和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合作创新的转变,以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知识产权竞争和挑战,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基于四川IT企业调查问卷的数据挖掘,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实证研究了IT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2~3]与绩效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IT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发展的结论。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Rumelt, Schendel和Teece认为[4],在全球化和不确定环境下,企业战略管理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才能具备独特、可持续的竞争力,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Teece[5],Grindley和Teece(1997)[6], Teece[7~8]和Pisano[9]等的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作为财产权的一部分,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创新者要赢得创新所得,获得竞争优势,有赖于持续积累、商业化和保护其知识产权。Levin[10]和Cohen[11]等认为,专利对大公司的作用远比80年代初重要得多,企业申请专利的原因是通过其专利化的技术创新而获得的超额利润。

国内建立在调查数据基础上的研究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的文献很少,段瑞春根据部分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和由科研院所以及设计单位转制的科技型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方面的现状[12]。肖延高和李仕明以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为案例,分析了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及其知识产权能力发展策略[13]。安同良、王文翌等利用江苏省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的数据[14],剖析了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策略的行为模式及其微观决定机制。然而,几乎没有关于知识产权能力与绩效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提出了如下三个研究假设。

假设1 知识产权能力与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影响知识产权能力与绩效相关性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分析企业规模和竞争力的来源对知识产权能力与绩效相关关系的影响。相对于小企业而言,大企业的实力更加雄厚,科研投入更多,我们认为大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对绩效的影响要比小企业的显著;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和保障创新成果的基础和核心,因此,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应该比非创新型企业强[15~16]。因此,在影响因素方面,本文有如下两个假设。

假设2 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对绩效的影响越显著

这种偏误在于将“越来越”与“减少”混在一起使用。“越来越少”与“减少”都表示逐渐降低。产生这类偏误的原因在于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将两个词组混在一起使用。

假设3 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对绩效的贡献比非创新型企业的显著

二、问卷设计与样本数据

(一)问卷的设计

问卷设计的内涵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C)、运用能力(U)、保护能力(P)和组织能力(O)的全面调查来衡量IT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围绕这四个维度,拟定了与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关联最为紧密的11个因子,分别是IP数量(C1)、IP质量(C2)、持续创造(C3)、运用程度(U1)、运用价值(U2)、保护机制(P1)、保护力度(P2)、保护时效性(P3)、机构设置(O1)、制度匹配(O2)和组织行为匹配(O3)。同时,将C1分解为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四个问题,每个都是非术语化的小问题,以此类推。

第二部分是从竞争地位(CA1)、盈利能力(CA2)、可持续性(CA3)三个方面来调查企业的绩效(CA)。基于现有的文献,本量表设计的9个题项中,行业地位(CA101)、市场份额(CA104)用于度量CA1,近三年年销售额的平均增长率(CA102)、近三年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CA103)、销售额增长率(CA107)、净资产收益率(CA108)和平均利润率(CA109)用于CA2,新产品销售额(CA105)和新产品利润率(CA106)用于度量CA3。第三部分是对IT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用于分析具有不同特征的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对其绩效带来的不同影响。

(二)样本的选取

本次的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重点软科学课题——《基于绩效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证研究:来自四川的经验》,本文主要应用的是四川IT企业的调查数据。共计发放问卷108份,回收80份(有效问卷7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69.4%。在这75个企业中,有43个技术创新型企业,有35个大规模企业。

(三)描述性分析

我们在问卷中采用了里克特5点量表形式,最高分值为5分,最低分值为1分。从表1可以看出,其均值介于1.80~2.58之间,表明四川IT企业的知识产权情况较为严峻。

表1 描述性分析

三、实证分析及结果

(一)信度效度测试

1.知识产权能力量表的测试

知识产权能力部分共有11个题项来度量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运用能力、保护能力和组织能力,在组织能力方面,O1主要是用于调查企业的知识产权机构或人员的设置情况,是一个绝对指标,在进行因子分析时,发现其与O2、O3不能归为一个因子,删除后的信度效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2 知识产权能力量表信度与效度测试

(续表)

表2列出了因子分析结果和信度α系数,各变量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87以上,说明问卷数据的一致性程度较高,信度较好。同时10个题项能够清晰地被区分为4个因子,所有题项对因子的荷载均高于0.75,说明知识产权能力量表结构清晰,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

2.绩效量表的测试

绩效部分共有9个题项来度量绩效的三个维度:竞争地位、盈利能力、可持续性。在盈利能力方面,CA102、CA103是用来衡量企业的销售额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是两个绝对指标,在进行因子分析时,发现其与CA107、CA108、CA109不能归为一个因子,删除后的信度效度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3 绩效量表信度与效度测试

表3列出了因子分析结果和信度α系数,各变量内部一致性系数除CA1外都大于0.9,而CA1的α系数也达到了0.618,说明问卷数据的一致性程度较高,信度较好。同时,7个题项基本上能够被清晰地区分为3个因子,除CA101对CA1竞争地位的载荷为0.675外,其他题项对因子的荷载均高于0.85,说明绩效量表结构清晰,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

(二)知识产权能力与绩效的相关分析

在图1的结构方程模型中,C、U、P、O、CA1、CA2、CA3为测量变量,而知识产权能力(IP)、绩效(CA)为一阶因子(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不能同时都拥有二阶因子,即在图1中不能同时包含C1~O3和CA101~CA109,所以,我们对C1~O3和CA101~CA109取平均值得到相应C~O和CA1~CA3的值,建立基于数据的LISREL程序,运行得到图1的结果。

图1 知识产权能力与绩效的相关关系

模型拟合指数为:χ2=23.40,df=13,χ2/df=1.8,RMR=0.055,SRMR=0.051,NFI=0.91,CFI=0.96,GFI=0.92,RMSEA=0.104,除了RMSEA稍微大于0.1外,其他指标都达到了模型的优度要求,从总体上而言,本模型拟合的效果非常好。

在图1中,知识产权能力与绩效的路径系数为0.65。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定义,即知识产权能力与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当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时,企业的绩效会有一定的提高。这一结果足以证明在IT企业发展中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进一步证实了我国IT企业在逐步重视知识产权,并利用知识产权来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支持假设1。

(三)知识产权能力与绩效相关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1.企业规模

已有的研究认为,大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对绩效的贡献要比小企业的大。在我们的样本中,有35个大企业,40个小企业,分别建立图1的结构方程模型,运行结果为:大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对绩效的贡献率为0.34,小企业的为0.74。与我们的判断相反,小企业更加注重通过提升知识产权能力来获得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在大企业可以通过规模效应获得超出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情况下,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在于通过寻求市场和技术缝隙,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性,通过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的创新,获得竞争优势。不支持假设2。

2.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在调查问卷中,公司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包括:资源垄断、劳动力成本、资本聚集、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和其他。为了验证技术创新在IT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把技术创新作为一类,有43份问卷,其他模式作为一类,共有32份问卷,分别建立图1的结构方程模型,运行结果为:技术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对绩效的贡献率为0.62,其他模式的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对绩效的贡献为0.27。本文的数据分析表明,以技术创新为竞争力来源的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对获取卓越绩效有突出的贡献。这一结论与目前学术界关于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研究成果吻合,即技术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支持假设3。

四、研究结论

本文以75个IT企业样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知识产权能力与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并试图揭示企业规模和竞争力的来源两个因素对企业知识产权能力与绩效相关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IT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对绩效具有显著的贡献。企业可以通过增强知识产权能力来提高其绩效。2)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对绩效的贡献更大,表明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更强。3)相对于传统的依赖于廉价劳动力和大量资本投入获得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对绩效的贡献更大。因此,通过创新谋求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可行之路。

[1] 田力普. 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2] 李蓉, 萧延高. 国际化背景下我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能力建构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 (2):45-49.

[3] 郭秋梅. 我国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科技与法律, 2007, 69: 1-4.

[4] RUMELT R P, SCHENDEl D, TEECE D. Fundamental issues in strategy[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hool Press,1994.

[5] TEECE D J.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 collaboration, 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M].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 (North-Holland),1986: 285-289.

[6] TEECE D J.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7):509-533.

[7] TEECE D J. Capturing Value from Knowledge Assets:The New Economy, Markets for Know-How, and Intangible Assets[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8, 40(3): 55-78.

[8] TEECE D J.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Knowledge Assets: the Role of Firm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Context[M].Elsevier Science Ltd, 2000: 35-54.

[9] PISANO G. Profiting from innovation and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volution[M]. Research Policy. 2006:1123-1129.

[10] LEVIN R, KIEVORICK A, NELSON R R, etal. S.G.Appropriating the returns from industrial R&D[M].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87: 783-820.

[11] COHEN W M, NELSON R R, and WALSH J.Protecting their intellectual assets: appropriability conditions and why U.S. manufacturing firms patent(or not)[M]. NBER Working Paper, 1997: 1-49.

[12] 段瑞春. 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应对[J]. 中国软科学, 2003, (7): 1-5.

[13] 肖延高, 李仕明. 面向自主创新的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发展策略——以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为例[J]. 技术经济, 2008, 27(1): 63-67.

[14] 安同良, 王文翌, 徐志坚. 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策略的微观决定机制: 江苏的经验[J]. 管理学家(学术版), 2009,(1): 3-13.

[15] LAZONICK W, O’ Sullivan. Organization, Finance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996, 1(1): 1-36.

[16] O'Sullivan M. The Innovative Enterpris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 24(4): 393-416.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betwe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 in IT Firms

XIAO Yan-gao WENG Zhi-lin TANG Li-na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China)

Based on the data of 75 questionnair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betwe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fir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P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 in IT firms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vity. Simultaneously, scale of IT firm and sources of competitiveness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P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pability; performance; influential factors; IT firms; empirical analysis

D92314

A

1008-8105(2010)03-0006-04

编辑 刘 波

2009 − 09 − 04

本文受国家知识产权局重点软科学“基于绩效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证研究”课题资助

萧延高(1970 − )男,博士研究生,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翁治林(1985 − )男,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信度知识产权问卷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问卷网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科技成果评价的信度分析及模型优化
耳鸣残疾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及其临床应用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