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强,郑雨苹,周 颖
(1.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2;2.福建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
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性评价研究
张良强1,郑雨苹2,周 颖1
(1.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2;2.福建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
针对我国区域经济中存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和功能分离的现象,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性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从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及目标关联等四个维度评价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度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福建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的评价与分析,为寻求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区域创新体系;产业集群;关联性;适应度;评价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ivision phenomen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major strengths and functions of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n regional economy of China,this paper puts forword the concept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the industrial cluster.On the basis of which,the paper sets up the index system and method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adaptability of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from four dimensions,including regional relationship,structure relationship,function relationship and objective relationship.And then,this paper evaluates and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Fujian province.The research provides a new angle of view for seeking the idea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Key words: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industrial cluster;degree of association;level of adaptability;evaluation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现象及其竞争力问题就被国内外学者和区域经济管理工作者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地区,产业集群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2]。而这些产业集群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依靠早期积累起来的技术和经济优势,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些产业区内形成了良好的区域创新网络和创新循环机制,整个区域系统的创新功能持续增强。事实表明,产业集群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区域创新体系的作用。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有效的运行能够促进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赢得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竞争力[3]。
然而,与国际上普遍的发展过程的规律性不同的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并不是当地区域创新体系催生和繁衍的结果。我国的产业集群产生的途径有五种[4]:一是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和工商业传统,建立在农村或乡镇工业基础上的特色集群。二是在本地“三来一补”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集群。三是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量的外资企业或港澳台资企业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四是在改制后的公有企业基础上经过企业繁衍和集聚而形成的集群。五是在科技实业家创业基础上出现的高科技企业集群。在以上五种途径中,只有第四、第五两种才是在原有区域创新体系要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而第一至第三种发展途径都与当地区域创新体系的要素关联不大。这种客观现实说明,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和功能分离的现象。
根据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区域创新体系由四个子系统组成[5],包括知识创新子系统、技术创新子系统、中介服务子系统和宏观管理子系统。其中知识创新子系统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组成,技术创新子系统由企业和科研机构组成,中介服务子系统由技术市场、金融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行业协会等组成,宏观管理子系统由地方政府部门、地区性政策法规等组成。在我国的区域创新体系中,这些创新的主体要素,大部分都是由地方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新资源,将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由于前述的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分离现象的存在,使得许多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创新与发展得不到区域创新体系的有力支持。如福建泉州的纺织服装和鞋业产业集群,2007年产值达到975.26亿元,占泉州市工业总产值的28.54%,占福建省工业总产值的7.8%;同时,产业集群生产的夹克占世界夹克总销售量的20%,产业集群生产的运动鞋、旅游鞋占国内市场销售量的40%[6]。但在福建省的主要高等院校并没有设置与该产业集群技术相关的专业培养技术人才,政府部门所属的科研院所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研究机构为产业集群提供专业的生产技术开发或工艺技术支撑和服务,如果区域创新体系不能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持,产业技术将难以跃迁和升级,严重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7]。
国内外学者分别对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有了较多、较深入地研究,但并没有比较系统的把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结合起来研究,特别是讨论两者的内在关系和本质联系的文献还较少。
国内学者陈柳钦对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了研究[8],他认为由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如果各行为主体间的创新活动能够以网络或系统的联系方式出现,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就构成必然的关联性。并将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性归纳为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及目标关联四个维度。但在这四个维度关联涵义的理解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我们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将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的内在关联性涵义阐析如下。
(1)地域关联。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均属于区域经济研究范畴,其研究范围均局限于特定区域内。由于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与产业集群在地理上的接近,使得相互间的学习和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学习成本降低,技术和知识的溢出与扩散效应更强。虽然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互之间距离对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影响,但是地理位置相互毗邻带来的学习和交流的便利仍然是无法取代的。地理的根植性使得区域创新体系的各个主体要素在不同程度上支持和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创新效率和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地理位置越接近,越方便区域创新体系(这里我们主要考虑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等要素)对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影响和支持作用。因此,地域关联性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和支持程度。
(2)结构关联。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具有显著的结构特征,如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结构、创新资源结构、创新层次结构等。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的结构关联,指的是区域创新体系中,具有能够支持或促进某一产业集群发展的要素占的比例。如区域创新体系中与某一产业集群相关的创新主体数量越多,说明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结构与该产业集群的关联性就越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力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弱。
(3)功能关联。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的功能关联,就是指区域内通过合理的创新制度安排,使创新主体要素间建立有效的区域合作创新网络,能够围绕产业集群升级发展对技术的需求,形成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技术需求和知识、技术供给的合作关系,给创新主体创造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功能关联的形式体现在区域内本地创新主体(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等)之间的良性互动合作关系,具体包括集群企业与区域内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的产、学、研合作,政府对产业集群的支持作用,以及中介机构对产业集群的支持作用等。功能关联的实质是,通过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能够形成主体要素之间良性的互动创新机制,促进新知识、新技术在当地的创造、分享、扩散、转化和应用,从而提高当地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4)目标关联。区域创新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产业集群体现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有机结合,其目标是通过企业集聚形成外部经济,显著降低创新成本,提高产业和区域竞争力,这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的目标关联,就是指通过建构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服务于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而提高了某一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并产生了显著的产业经济效益。
根据以上对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四个维度关联性的理解,可以看出,一方面,从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到目标关联,体现的是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结合的紧密性渐次增强的过程,其中目标关联的紧密性最强,而地域关联的紧密性最弱;另一方面,四个维度的关联性,体现的分别是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促进作用的不同方式及效果,其中地域关联是所有关联性的前提,结构关联是基础,功能关联是核心,目标关联是成效,这四个方面关联性结合在一起,综合体现了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适应程度。区分与认识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性种类与层次,目的就是为分析特定区域中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具体特征提供分析框架,从而评价区域创新体系对某一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适应和支持程度,认识和发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思路与对策。
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能够围绕区域内已经形成的优势产业,集成区域科技创新优势资源,对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与促进作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就是为区域内产业集群的技术跃迁和升级提供创新知识源、新技术源及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中介服务和创新环境,以提高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根据前述的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性概念,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层次性、可行性、完整性和适用性原则,将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的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及目标关联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4个评价准则,在广泛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拟定了评价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1)地域关联度指标。地域关联度指标是反映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各创新主体在地理位置上与产业集群的聚集程度的指标。技术创新主体除了组成产业集群的各类企业,通常还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及政府,这里我们主要考虑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与产业集群的聚集状况。该指标包括高等院校与产业集群的地域聚集度、县以上政府部门属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与产业集群的地域聚集度、中介机构中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产业集群的地域聚集度。这六项指标可采取如下的量化方式:如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与产业集群的地理距离在50公里以内,称为同城联系,地域聚集度高,取5分;若为50—100公里,为邻城联系,地域聚集度中,取3分;若为100公里以上,为跨城联系,地域聚集度低,取1分。将产业集群与各技术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的地域聚集度得分相加,便得到该产业集群与本区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的地域聚集度指标。
(2)结构关联度指标。结构关联度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区域创新体系中与产业集群相关的创新主体所占的数量比例关系。与产业集群相关的创新主体数量越多,说明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越适应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力度越大。它包括产业集群与高等院校的结构关联、产业集群与科研机构的结构关联、产业集群与中介机构的结构关联、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人员结构关联等方面。其具体的七项指标需要通过计算获得,计算方法如下:
①高校设置的专业中与产业集群相关的专业所占的比例=(与产业集群相关的专业数/区域内高校设置的所有专业数)×100%,同理可分别计算出其他指标。②与产业集群相关的县以上政府部门属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所占的比例。③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所占的比例。④为产业集群服务的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所占的比例。⑤为产业集群服务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占的比例。⑥产业集群中的科技活动人员数占区域内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比例。⑦产业集群中的R&D人员数占区域内R&D人员总数的比例。
(3)功能关联度指标。功能关联度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区域创新体系中各创新要素的互动程度。通过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及政府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的良性互动,可以为产业集群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其具体指标和计算方法如下:
①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来自产业集群的比例=(产业集群投入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区域内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总数)×100%,同理可计算出其他指标。②产业集群中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数所占的比例。③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中与产业集群相关的项目数所占的比例。④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数中与产业集群相关的项目数所占的比例。⑤来自政府的科技资金占产业集群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的比重。⑥技术市场中与产业集群相关的技术贸易合同数所占的比例。⑦产业集群科技活动经费中金融机构贷款额所占的比例。
(4)目标关联度指标。目标关联度指标主要反映了区域中某一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绩效。它包括产业集群的创新技术绩效和创新经济绩效两个方面。区域创新体系对某一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发挥的促进作用越大,该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绩效就越大。具体指标和计算方法如下:
①产业集群的专利申请数所占的比例=(产业集群的专利申请数/区域内专利申请总数)×100%,同理可计算出其他指标。②产业集群中优秀新产品项数所占的比例。③产业集群中拥有名牌产品企业的个数占区域内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总数的比例。④产业集群的产品出口额所占的比例。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要求,制作指标体系各层判断矩阵调查表,对10位有关专家进行调查,综合各专家的意见后,经过数据处理,得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度评价指标体系各层的指标权重系数(见表1)。
表1 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分配表
(1)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由于各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进行综合和比较,本文选用极差法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方法如下:
(续表)
式中,Xij为指标的原值,Zij为指标的标准化值,max(Xi) 和 min(Xi)分别为指标集每一指标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准则层指数计算。
本评价体系的4个准则层为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和目标关联。在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发展适应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准则层指数可由指标层经加权求和获得,具体方法为:
式中:CI为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发展适应度的综合评价指数;n为准则层数目,现为4个;W(Ci)为准则层的权重。受指标体系各指标标准化的影响,综合指数数值在0和1之间变化。如果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性和支持程度比较好,那么其值则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根据适应度指数的分值,可将适应程度划分为以下五个层级:1≥CI≥0.8,适应程度“很高”;0.8>CI≥0.6,适应程度“较高”;0.6>CI≥0.4,适应程度“一般”;0.4>CI≥0.2,适应程度“较低”;CI<0.2,适应程度“很低”。
以福建省为例进行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度评价。至2007年,福建省已在重要行业形成了60多个产业集群,其中,年产值超过百亿元的就有14个,工业总产值已超过福建省工业总产值的50%[9]。同时,这些产业集群中还涌现出了众多名牌产品,他们在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产业集群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选取了福建省内具有代表性的10个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个位于福州市,1个位于厦门市,6个位于泉州市,1个位于宁德市。这些产业集群的地域集中度均居全省前列,集群主导产品市场地位较为突出,属于福建省重点培育产业集群,他们对福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于目前福建省内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尚无完整系统的统计资料,本文所采用的统计数据除来源于 《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社会科技篇)(2008)》、《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工业交通篇)(2008)》、《福建科技年鉴(2008)》外,大部分数据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省经贸委、福建省发改委、福建省科技厅以及各设区市网站上的统计资料。将查找到的相关指标数据经过一定的计算处理后,得到福建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产业集群发展适应度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具体数据。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以后,用表1的权重体系进行综合计算,得到2007年福建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十个典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度评价结果 (因篇幅所限,具体数据省略)。
(1)综合评价指数分析。由评价结果可知,福建省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度综合评价指数总体来看处于较低水平,表明福建省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发展适应性不高。从各产业集群比较来看,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厦漳视听产品产业集群和福州显示器产业集群,其综合评价指数分别达到了0.7553和0.6034,而闽南石材产业集群和泉港石化产业集群排在了末两位,其综合评价指数仅分别为0.1441和0.0813。从综合指数排名可以看出,福建区域创新体系对作为福建省主导产业的电子信息类和机械制造类的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较好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但对同样是主导产业之一的石化产业集群以及纺织鞋服类、轻工业及建材类的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支持度水平较低。纺织鞋服类、轻工业及建材类的传统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曾是泉州市乃至整个福建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创造出了全国闻名的“晋江模式”、“泉州模式”等。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用地成本的上升,以及原材料成本涨价,使这些传统产业集群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根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还面临着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挑战。区域创新体系如何为这些传统产业集群的转型和产业技术跃迁、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开发绿色生产技术和工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福建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完善面临的重大任务。因此,福建省应重新整合和分配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各种创新资源,改造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对各产业集群尤其是传统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性水平,从而实现继续壮大主导产业集群、加快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
(2)准则层指数分析。
①地域关联分析。在地域关联上,由于福建省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大部分都集中在福州和厦门两地,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地域分布不平衡。泉州是福建省内拥有产业集群最多的设区市,但区域内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属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平台分布较少。因此,福建省在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应该在泉州多布局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平台,以强化区域创新体系与泉州市产业集群的地域关联。
②结构关联分析。在结构关联上,福州汽车产业集群、福州显示器产业集群、厦漳视听产业集群和闽东电机电器产业集群的关联指数都超过了0.5,表明福建区域创新体系与这四个产业集群有较高的结构关联。但是,与其余6个产业集群的关联度指数都较低,小于0.4。因此,为了使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更加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应合理设置和优化调整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建设一批能服务产业集群的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
③功能关联分析。在功能关联上,福州显示器产业集群、厦漳视听产品产业集群的关联度指数最高,分别达到0.7808和0.7728,表明区域创新体系与这两个产业集群的功能关联较强。福州汽车产业集群、闽东电机电器产业集群的功能关联度指数介于0.4~0.6之间,处于中等程度。
位于泉州的六个产业集群与福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关联度都不够紧密,关联度指数都低于0.3。排在功能关联中最后两位的是闽南石材产业集群和泉港石化产业集群。说明福建区域创新体系在功能上对这两个产业集群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小。
④目标关联分析。在目标关联中,厦漳视听产品产业集群的目标关联度指数达到0.7916,排在第一位,泉州鞋业产业集群的目标关联度指数为0.5553,居第二位。其余产业集群的目标关联度指数都低于0.3,处于较低水平,表明福建省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都还不高,反映出福建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还很有限。
[1] 冯微.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J].中大管理研究,2007,2(4):142-154.
[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泽强.基于区域创新视角的产业集群研究[J].技术经济,2006,25(9):6-9,12.
[4]赵广华,任登魁.产业集群品牌提升的机理与路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 刘友金,黄鲁成.基于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J].企业经济,2001,(3):13-16.
[6]课题组.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7]林承亮.刘易斯拐点与我国沿海地区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J].技术经济,2008,27(5):15-19,40.
[8]陈柳钦.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相关问题研究 [EB/OL].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6/1/31/19440.html.2010-08-01.
[9] 黄继伟,伍长南.推动福建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J].中国物价,2009,(9):60-62,66.
(责任编辑 谭果林)
Adaptability Evalua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
Zhang Liangqiang1,Zheng Yuping2,Zhou Ying1
(1.Institute of Soft Science,F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2.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Fujian Provincial Science&Technology,Fuzhou 350003,China)
F204,F207
A
福建省软科学研究基金重点资助项目(2009R058)。
2010-08-31
张良强(1963-),男,福建宁化人,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